一种计算飞机尾撬支反力的方法
标题:一种计算飞机尾撬支反力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飞行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计算飞机尾撬支反力的方法,首先建立飞机机体坐标系,设定初始参数:飞机航向位移、飞机垂向位移和俯仰角,通过初始参数算出飞机所受外力:飞机升力、飞机阻力、俯仰力矩、主轮支反力和主轮摩擦力,再通过飞机所受外力算出运动参数:俯仰角加速度、航向加速度和垂向加速度,通过迭代方式算出机尾触地前各时刻的中间参数:俯仰角加速度、俯仰力矩、主轮支反力和主轮摩擦力,根据小扰动理论估算出触地时刻的中间参数数值,进而求出机尾触地时刻的尾撬支反力,利用尾撬支反力的大小判断机尾触地损伤级别,避免飞机机尾触地时维修工人检查不到位,造成飞机后续飞行中事故的安全隐患。
申请号:CN201710258111.6
申请日:2017/4/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计算飞机尾撬支反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飞机机体坐标系,其中X方向为飞机航向,Z方向为飞机垂向,设定初始飞机运动参数:初始X向位移x0、初始Z向位移z0和为俯仰角θ0;步骤二,飞机前轮离地、主轮未离地并且机尾触地前,飞机升力L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L=12ρ V2SCL(θ , δ e, H)—(1); 飞机阻力D计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D=12ρ V2SCD(θ , δ e, H)—(2); 俯仰力矩Ma计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Ma=12ρ V2SbcCM(θ , δ e, H)—(3); 公式(1)至(3)中,ρ为大气密度,V为来流速度,S为气动参考面积,bC为平均气动弦长,CL为升力系数,CD为阻力系数,CM为俯仰力矩系数,δe为升降舵偏转角度,H为飞机重心到地面的高度;主轮支反力F1计算公式如公式(4)所示,F1=kz+c?Vz??(4);公式(4)中,k为主起落架Z向刚度,c为主起落架缓冲器阻尼,z为Z向位移,Vz为飞机Z向速度;主轮摩擦力f1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f1=μ1F1???(5);公式(5)中,μ1为主轮摩擦系数;将初始X向位移x0、初始Z向位移z0和初始俯仰角θ0代入公式(1)至(5)中,计算对应的飞机所受外力,所述飞机所受外力包括飞机升力L、飞机阻力D、俯仰力矩Ma、主轮支反力F1和主轮摩擦力f1;步骤三,公式(6)为飞机前轮离地、主轮未离地并且机尾触地前的运动方程,将步骤二中求出的所述飞机所受外力代入公式(6)中求出对应的运动参数,所述运动参数包括俯仰角加速度俯仰角θ、飞机航向加速度和飞机垂向加速度mV· x=-P+D+f1cosθ +(G-F1)sinθ mV· z=L+f1sinθ -(G-F1)cosθ Jθ · · =Ma-F1(L2-L1)cosθ -f1[ h1cosθ +(L2-L1)sinθ ] —(6); 公式(6)中,m为飞机质量,P为发动机推力,G为重力,J为纵向转动惯量,L1为机体水平时重心距机头的距离,L2为机体水平时主起落架距机头的距离,h1为机体水平时主起落架轮胎距重心的高度;步骤四,设置时间步长t0,重复执行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迭代运算,求出机尾触地前各个时刻的俯仰角加速度俯仰角θ、俯仰力矩Ma、主轮支反力F1和主轮摩擦力f1,直到机尾触地,记录机尾触地前的θ、Ma、F1和f1,其中,判定机尾触地的标准为俯仰角θ的计算值与临界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1rad;步骤五,估算出机尾触地时刻的俯仰角加速度俯仰角θ’ 、俯仰力矩Ma’ 、主轮支反力F1′ 和主轮摩擦力f1′ ;步骤六,公式(7)为飞机前轮离地、主轮未离地并且机尾触地后的运动方程,mV· x=-P+D+(f1+f2)cosθ +(G-F1-F2)sinθ mV· z=L+(f1+f2)sinθ -(G-F1-F2)cosθ Jθ · · =Ma-F1(L2-L1)cosθ -F2(L3-L1)cosθ -f1[ h1cosθ +(L2-L1)sinθ ] -f2[ h2cosθ +(L3-L1)sinθ ] —(7); 公式(7)中,主轮离地瞬间和主轮离地后,主轮支反力F1和主轮摩擦力f1均为0,L3为机体水平时尾撬距机头的距离,h2为机体水平时尾撬距重心的高度,F2为尾撬支反力,f2为尾撬摩擦力;尾撬摩擦力f2计算公式如公式(8)所示:f2=μF2???(8);其中,μ为尾撬摩擦系数;通过公式(7)和公式(8)得到尾撬支反力F2的表达式,如公式(9)所示:F2=Ma-Jθ · · -F1(L2-L1)cosθ -f1[ h1cosθ +(L2-L1)sinθ ] (L3-L1)(cosθ +μ sinθ )+μ h2cosθ —(9); 将步骤五中计算得出的机尾触地时刻的θ’ 、Ma’ 、F1′ 、f1′ 代入公式(9)求出机尾触地时刻的尾撬支反力F2。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