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内饰件的连接结构

标题:飞机内饰件的连接结构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内饰件的连接结构,涉及飞机内饰,解决现有技术安装过程多且装饰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将带有安装托板(2)的可游动的连接扣座(3)反向固定于结构件(5)上,将带有球铰式凸起(42)的连接扣件(4)固定于内饰件(1)上,当连接扣件(4)的球铰式凸起(42)穿过结构件(5)、安装托板(2)以及连接扣座(3)的通孔(32)进入连接扣座(3)的球形铰孔(31)内时,即可达到内饰件(1)与结构件(5)的可靠连接。该连接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饰效果好且能实现飞机内饰件的快速拆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申请号:CN201310039767.0

申请日:2013/2/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内饰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托板(2)、连接扣座(3)、球铰式连接扣件(4)、结构件(5),安装托板(2)的一面具有供连接扣座(3)插入且能游动的“T”形槽(21),另一面为平面,通过胶接或铆接方式与结构件(5)连接;连接扣座(3)具有“T”形结构,其“T”形结构的一个端面可插入安装托板(2)的“T”形槽(21)内,在垂直于“T”形端面的中间具有通孔(32)和球形铰孔(31),球形铰孔(31)的直径大于通孔(32)的直径,球形铰孔(31)的横截面为圆形;球铰式连接扣件(4)具有“T”型结构,其“T”形结构的一个端面为平面,通过胶接或铆接方式与飞机内饰件(1)连接;垂直于该端面的另一端具有可变形的球铰式凸起(42),包括位于底部的柱状部分(41)和位于顶部的球状部分(42),球状部分(42)的最大直径大于柱状部分(41)的外径,且二者之间通过球面过度,在球状部分(42)的中间沿其轴向设置有凹槽(43),连接扣件(4)的球铰凸起(42)可与连接扣座(3)的球形铰孔(31)配合;连接扣件(4)的球铰式凸起(42)穿过结构件(5)、安装托板(2)以及连接扣座(3)的通孔(32)进入连接扣座(3)的球形铰孔(31)内将飞机内饰件(1)与结构件(5)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0 条回复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