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循环发动机的压缩系统

标题:变循环发动机的压缩系统

摘要:本申请属于变循环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循环发动机的压缩系统;压缩系统包括壳体;CDFS转子轴,其具有轴颈;CDFS转子;压气机二级转子;转接盘,将CDFS转子和第一级转子分别固定设置在轴颈两端;三排静子,第一静子和第二静子分别设置在CDFS转子的轴向两侧,第三静子设置在第一级转子与第二级转子之间;小涵道,开设在第二静子与压气机第一级转子之间的壳体上;阀门,用于控制小涵道出口面积的大小;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控制阀门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静子的静子叶片转动。本申请的变循环发动机的压缩系统,能够实现CDFS与压气机的气动匹配以及CDFS出口气流流量分配,进而改变发动机热力循环参数,实现变循环特征。

申请号:CN201811027595.4

申请日:2018/9/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变循环发动机的压缩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循环发动机的压缩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转子轴(2),其轴向一端固定连接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呈环状的轴颈(21);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转子(3),其配置有第一转子叶片(31);
压气机转子,其包括沿轴向相互连接的压气机第一级转子(41)和压气机第二级转子(42),所述压气机第一级转子(41)和压气机第二级转子(43)均配置有第二转子叶片(43);
转接盘(5),用于将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级转子(2)和所述压气机第一级转子(4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轴颈(21)的轴向两端;
第一静子(61)、第二静子(62)以及第三静子(63),均配置有静子叶片(64),所述第一静子(61)和第二静子(62)分别设置在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级转子(3)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三静子(63)设置在所述压气机第一级转子(41)与压气机第二级转子(42)之间;
所述变循环发动机的压缩系统还包括:
小涵道(7),呈环形腔体状,同轴开设在所述第二静子(62)与所述压气机第一级转子(41)之间的所述壳体(1)上;
阀门(71),呈环状,同轴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部且位于所述小涵道(7)的出口处,所述阀门(71)配置成通过受控地移动,以控制所述小涵道(7)出口面积的大小;
第一驱动机构(8),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部,且与所述阀门(7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阀门(71)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9),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部,且与所述第一静子(61)的静子叶片(64)连接,用于受控地驱动所述第一静子(61)的静子叶片(64)绕其自身轴线转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0 条回复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