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一种隔振脚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振脚轮,包括车轮(1)、抗冲击板(2)、隔震系统、驻车系统(3)、轮架系统(7)、安装板(9)、方向锁系统(10),轮架系统(7)包括通过轴承组件与安装板(9)配合安装的轮架托板、与轮架托板垂直相连的两块轮架支撑板、贯穿两轮架支撑板且与抗冲击板(2)相接的轮架横轴,其中在抗冲击板(2)一端枢装有车轮(1),另一端安装有用于车轮(1)止动的驻车系统(3)以及与轮架托板相接触用于缓冲轴向载荷冲击的隔震系统;在安装板(9)上安装有用于锁止其与轮架系统(7)相互旋转的方向锁系统(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振脚轮,具有隔振和抗冲击的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消除震动和冲击。

螺栓衬套结构的分解工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拆卸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螺栓衬套结构的分解工装,工装使用螺纹结构传递作用力,操作者通过转动助推螺母,推动轴套,进而收缩夹紧杆夹取衬套,继续转动推动螺母,夹紧杆夹紧衬套轴向运动,最终实现衬套分解,该分解工装的设置,使得操作者仅需施加较小的扭矩,即可提供足够大分解力,同时还能为夹取衬套提供夹紧力,大大降低了原有单纯依靠人力进行撬起分解的操作劳动强度,提高分解成功率。

一种中心油滤清洗用封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心油滤清洗用封堵装置,涉及航空发动机日常维护领域,包括:手柄(1)、压杆(3)、支架(4)、压紧弹簧(5)以及底座(6)。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油滤清洗用封堵装置,采用弹簧压紧结构,油滤安装简单,使用过程中夹紧密封可靠,满足油滤清洗时滤芯内部防护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尺寸小,使用方便、快捷等优点,该工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封堵方法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一种发动机用长杆类测试设备安装组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长杆类测试设备安装组件。所述发动机用长杆类测试设备安装组件包括:封严组件,一个封严组件安装在一层外层机匣壁的通孔上,长杆穿过各个封严组件的通孔;套管结构,其穿过内层机匣壁的通孔设置,套管结构上设置有通孔,长杆穿过所述套管结构上的通孔;套管结构的一个面贴合所述位移机构;安装支架组,其安装在内层机匣壁上,安装支架组的一个面贴合套管结构的贴合位移机构的面相对的面,安装支架组连接套管结构以及位移机构。本发明的发动机用长杆类测试设备安装组件可在发动机整机状态下将长杆类测试设备及其位移机构固定安装在发动机外部。

一种小试样高温蠕变试验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蠕变性能测试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小试样高温蠕变试验夹持装置,包括:加载接头,其加载端与试验夹具固定连接,夹持端的端面设置有与待测试件轴向端部相适配的凹槽;锁紧螺母,螺纹设置在所述夹持端,用于将所述待测试件与所述夹持端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待测试件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至一个所述加载接头的夹持端,两个所述加载接头的加载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试验夹具。本实用新型的小试样高温蠕变试验夹持装置,可以直接利用适用于标准试样的引伸计测量变形量,无需对试验机及引伸计进行任何改造,也无需复杂的实验准备,提高试验效率,经济实用性强,解决了小尺寸试样的高温蠕变试验中无法利用常规引伸计测量应变的问题。

一种为发动机测试设备提供冷却气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为发动机测试设备提供冷却气源的装置。所述为发动机测试设备提供冷却气源的装置包括冷却气源装置、气体稳压保压装置以及冷却气源控制系统,所述冷却气源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稳压保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体稳压保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气源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气源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用于与发动机测试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为发动机测试设备提供冷却气源的装置可在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进行专项测试试车时,提供高纯度、低温的冷却气气体,解决为专项测试设备提供冷却气源的技术难题,避免由于发动机高温、高压导致测试设备失效或影响测量精度的情况发生。

一种双叶片旋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叶片旋流装置。所述双叶片旋流装置包括旋流装置管道,所述旋流装置管道内部中空,形成气体通道;所述旋流装置管道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上设置有一级喷射孔;所述旋流装置管道上设置有双叶片结构组,所述双叶片结构组上设置有狭窄流道,所述双叶片结构组临近所述旋流装置管道的设置有所述一级喷射孔的一端;所述双叶片结构组上设置有二级喷射孔,所述二级喷射孔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狭窄流道。通过设置本申请的双叶片旋流装置能够在燃烧室头部组织稳定的燃烧流场,有效降低燃烧室污染物的排放。

一种止动卡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动卡圈,涉及连接件领域,包括:止动卡圈(1)。该止动卡圈(1)内壁上设有多个凸缘,内径尺寸设置在相适配零件螺纹的大径和小径之间,止动卡圈(1)在不受力时安装在螺纹零件的光杆上,受力不大时沿零件光杆滑动,人为施加大力才可沿零件螺纹面滑过,卸下止动卡圈比较费力,只能沿螺纹旋向转动才能卸下。该止动卡圈(1)在发动机分解、装配过程中出现盲腔时,能防止被锁紧件转动和掉到盲腔部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加工方便,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种配对式盘间篦齿封严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对式盘间篦齿封严环结构。所述配对式盘间篦齿封严环结构包括盘前封严环以及盘后封严环,所述盘前封严环具有盘前第一面、盘前第二面,所述盘后封严环具有盘后第一面、盘后第二面;所述盘前第一面与盘后第一面采用止口配合;盘前第二面盘后第二面采用止口配合;盘前封严环与盘后封严环形成一个结构腔;盘前封严环压紧在第一工作叶片上;盘后封严环压紧在第二工作叶片上;盘前封严环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盘后封严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盘前封严环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盘后封严环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本申请的配对式盘间篦齿封严环结构采用成对设计,二者形成封闭的结构腔,可提高篦齿封严环的刚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转子刚性。

一种通气孔流动模型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气孔流动模型建立方法。所述通气孔流动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获得的各个通气孔的几何尺寸,获取公差限制区间,并将公差限制区间划分为多个公差限制分区;步骤2:在所述待建模型通气孔的几何尺寸正态分布图中划分出多个公差限制分区面积;步骤4:获得各个公差限制分区的待建模型通气孔的孔数比例;步骤5:从而获得各公差限制分区的待建模型通气孔的数量;步骤6:获得各个公差限制分区的平均几何尺寸;步骤7:分别建立各个公差限制分区的通气孔流动模型;步骤8:并联各个公差限制分区的通气孔流动模型,得到通气孔流动模型。本申请的通气孔流动模型建立方法不用进行尺寸测量,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