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一种测量直升机桨叶剖面相对扭转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直升机桨叶剖面相对扭转角的方法。所述测量直升机桨叶剖面相对扭转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为直升机桨叶施加力矩,测量直升机桨叶前缘待测剖面规定测点的水平变化距离以及直升机桨叶后缘待测剖面规定测点的水平变化距离,并通过第一公式求得第一角度以及第二公式求得第二角度;步骤2:通过第三公式以及步骤1中的数据求直升机桨叶剖面相对扭转角。本申请的测量直升机桨叶剖面相对扭转角的方法不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方式获得垂直位移距离,而是通过测量更为精确的水平位移距离,并通过该水平位移距离计算得到扭转角,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精确。

一种基于惯导系统的旋翼动平衡监控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惯导系统的旋翼动平衡方法及系统,属于直升机飞行安全领域及旋翼动平衡领域,包括:惯导系统,除用于导航外,同时作为旋翼动平衡传感器,用于获取关于旋翼转速1Ω振动(旋翼动平衡)原始数据;综合显示处理机,至少包含有一个动平衡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惯导系统发来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安全门槛值进行对比;显示模块,将旋翼转动平衡时的振动幅值、相位以及超限告警能实时显示给座舱人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惯导系统的旋翼动平衡方法及系统,利用直升机惯导系统,通过机载计算机对惯导系统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相应旋翼动平衡振动值,并可以直接显示给飞行员,提升飞行安全。

一种旋翼桨叶转动惯量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桨叶转动惯量测试方法,属于旋翼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于测试旋翼桨叶绕旋转中心转动惯量和测试旋翼桨叶绕变距轴线转动惯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夹持桨叶根部,使得桨叶绕根部可转动和夹持桨叶两端,使得桨叶绕变距轴线可转动;步骤二、测量将桨叶水平放置时的静距;步骤三、测量桨叶绕根部自然摆动的周期和测量附加摆的自然摆动的周期;步骤四、计算转动惯量。本发明采用浆叶夹持夹具使浆叶整体摆动测量并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出稳定摆动周期的技术方案,获取浆叶绕旋翼旋转中心和绕变距轴线的转动惯量,无需对桨叶进行分割处理,能够准确测量桨叶转动惯量对桨叶无任何损伤,采用特定夹具实施方便可靠。

一种直升机座舱吸振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直升机座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座舱吸振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直升机座舱。所述直升机座舱吸振器组件包括吸振器本体,吸振器本体包括吸振器平台、吸振质量块以及弹簧板,吸振质量块与所述吸振器平台通过弹簧板连接;其中所述吸振器平台、弹簧板以及所述吸振质量块一体成型;弹簧板弯曲,从而在受力时为所述直升机座舱吸振器组件提供回复力。本申请的直升机座舱吸振器组件具有如下优点:一、吸振器平台、弹簧板以及所述吸振质量块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紧凑、包含零部件少、可靠性高、拆装维护方便。

一种旋翼系统气动综合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系统气动综合评估方法,属于直升机旋翼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直升机总体设计要求;步骤二、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进行旋翼气动初步设计;步骤三、进行旋翼气动性能与特性计算和翼型气动环境评估;若旋翼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则修改旋翼设计,若翼型性能不能满足要求,重新选用或设计新翼型;所述步骤三中,采用自由尾迹方法、叶素理论、旋翼配平计算及气弹耦合分析;本发明可以进行旋翼系统气动性能评估,分析不同桨叶剖面翼型气动工作环境,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判断旋翼气动设计是否满足性能要求的就似乎手段;有利于提升直升机旋翼气动设计能力,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

一种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属于直升机综合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旋转采集器、旋翼轴、上部法兰、底部法兰、基座、光电收发装置、信号生成装置;光电收发装置包括:发射探头、接收探头及信号电缆;旋翼轴设置有空腔,旋翼轴一端设置有上部法兰,旋转采集器安装在上部法兰上,旋翼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底部法兰,接收探头镶嵌在底部法兰的中心处,发射探头固定在基座的中心位置处;发射探头垂直设置在接收探头的下方,接收探头通过信号电缆穿过旋翼轴与旋转采集器连接,发射探头通过信号线缆与信号生成装置连接。本发明采用光电收发装置,进行激光信号的收发以及光电信号的转换,实现了旋转采集器与非旋转采集器之间数据同步采集。

一种直升机全动平尾的零位角调整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动平尾零位角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量直升机水平面基准值;步骤2:测量全动平尾3当前角度值;步骤3:全动平尾零位角调整;计算出全动平尾3理论零位时的当前角度值A2与机体水平面基准值A1的角度偏差值A,A=A2?A1。本方法对全动平尾的绝对零位调整,操作方便,调节范围大,调零精度高。在有高精度要求的全动平尾调零的情况下,可保障地勤快速、准确实现零位调整工作,缩短调整周期,减轻地勤操作负担。

一种综合集成化的直升机挂梁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集成化的直升机挂梁结构,属于直升机悬挂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挂梁,用于连接机体,并向远离机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悬挂梁;爆控机构,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并与悬挂的载体电联;挂钩机构,通过两端设置的挂钩组件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所述挂钩机构至少设置有两个挂点,用于悬挂载体;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悬挂梁上,并与所述挂钩机构电联;对中装置,设置在悬挂梁两端,并向待挂载的载体方向延伸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能够被控制伸缩,以压紧悬挂的载体。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设计分离面的划分与工艺分离面的划分相吻合,且结构设计已尽量采用整体化,减少零件及连接件数量,从而减少了装配工作量。

一种起落架外置自动回中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落架外置自动回中装置,属于起落架设计领域。包括凸轮(1)以及驱动组件(3),所述凸轮(1)穿过摇臂(5)后固定在轮叉转动轴端部,且其位于所述摇臂(5)外的一端侧边设置为渐开线曲面,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活塞杆(12)、复位装置以及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的一端压紧在所述凸轮的渐开线曲面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轴承连接,所述活塞杆(12)的另一端连接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固定在所述摇臂(5)上,当轮叉转动轴受力转动时,带动凸轮侧边的渐开线曲面推动活塞杆,当轮叉外力去除后,由复位装置带动活塞杆推动凸轮,使所述轮叉复位。该外置自动回中装置检查维修方便,且轮叉顺时针和逆时针偏转后自动回中。

一种具有导热性耐磨蚀保护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热性耐磨蚀保护带,属于飞行器气动面保护技术领域,适用于相对速度较高的气动表面上;包括两层由聚氨酯材料制作的保护膜及两层保护膜之间的金属层;所述保护膜及金属层通过热压技术热合成一体。复合后的保护膜与原保护膜相比具有很高的导热率,提升了热量往外表面传递的效率;金属层和保护膜都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利于在气动表面上铺贴;能同时满足气动表面防沙石保护和快速传递热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