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一种疲劳试验试验件装卡装置

一种疲劳试验试验件装卡装置,涉及试验室内疲劳试验技术,用于试验室内有机玻璃的疲劳试验中试验件的装卡,主体夹块对立设置在装卡槽上;辅助夹块固定在主体夹块的两对立面上;活塞置于主体夹块的上方,用于对试验件施加载荷。辅助夹块通过销钉固定在主体夹块的两对立面上。主体夹块上远离活塞的一端设置有耳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疲劳试验试验件装卡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机玻璃疲劳试验得不到有效数据的难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装置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一种用于并联组合发动机结构静力试验的发动机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并联组合发动机结构静力试验的发动机模拟装置,包括上主体、下主体、套筒、第一耳片、第二耳片、第三耳片、第四耳片、第五耳片、第一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模拟装置,通过上主体与下主体模拟真实的发动机本体,耳片、凸台和关节轴承焊接位置与真实发动机上的耳片、凸台和关节轴承的位置相同,并与发动机安装机构连接,做结构静力加载试验时,通过作用于焊接在主体上的套筒,实现模拟真实环境下发动机的受力情况。由于套筒伸出主体外,加载位置空间范围大,并且在上、下主体垂向加载时不会发生干涉,解决了传统并联组合发动机加载时加载空间紧凑,且垂向加载时发生干涉的问题。

一种颤振抑制装置及具有其的操纵舵面颤振模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颤振抑制装置及具有其的操纵舵面颤振模型。所述颤振抑制装置包括:制动销组件,所述制动销组件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滑槽(3)内;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制动销组件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制动销组件在所述滑槽(3)内运动;所述制动销组件在所述滑槽(3)内运动,从而具有制动位置以及解锁位置,在所述制动位置,所述制动销组件能够防止所述舵面梁架(2)运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舵面梁架(2)能够转动。采用这种结构,具有重量轻,占用空间小,而且能方便的实现抑制舵面颤振发生的功能。

一种天平安装底座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平安装底座,以至少解决力矩测量天平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天平安装底座包括:安装底座本体,固定安装在全机机身模型上,在安装底座本体上开设有一个与应变本体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应变本体位于凹槽内,且应变本体通过第一固定部与安装底座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天平安装底座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将力矩测量天平中的应变本体固定安装在全机机身模型上;另外,将应变本体安装在与应变本体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能够防止实验时安装底座本体对应变本体造成干涉,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力矩测量天平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力矩测量天平,以解决目前的天平结构复杂的问题。力矩测量天平用于对操作面模型的舵面力矩进行测量,操作面模型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机翼本体模型上,且转轴朝全机机身模型方向伸入到全机机身模型中,力矩测量天平位于所述全机机身模型中;力矩测量天平包括:应变本体,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方向布置,所述应变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全机机身模型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应变片,设置在所述应变本体上表面,用于当所述应变本体在所述转轴作用下发生弯折变形时,测量所述应变本体的应变数据,结构原理简单。

一种颤振风洞模型振动激励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颤振风洞模型振动激励装置。所述颤振风洞模型振动激励装置包括: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设置在颤振风动模型(1)内部,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向所述颤振风动模型(1)内部提供激励气体;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出装置工作;气源发生装置,所述气源发生装置通过管路(2)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用于为所述输出装置提供激励气体。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传统的振动激励装置如激振器、力锤等由于重量和使用方法等原因无法在风洞试验时使用的颤振风洞模型振动激励装置。

一种防颤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颤振装置。所述防颤振装置包括:外挂物壳体,其设置在风洞中,并与飞机模型的机翼连接;弹性装置,其设置在外挂物壳体的内部,弹性装置一端固定在外挂物壳体的中空内部,另一端能够在外挂物壳体的内部伸缩运动;质量块,其与弹性装置的能够伸缩运动的一端连接;锁止装置组件,其具有控制端以及锁止端,锁止端具有锁止状态以及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锁止端固定质量块,防止质量块运动;所述控制端用于供操作者控制所述锁止端在所述锁止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转换。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防护线或气闸止动装置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的情况,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加工成本低,响应迅速的优点。

一种风洞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洞支撑结构。风洞支撑结构用于在风洞中对飞机全机模型进行支撑,包括:支撑柱,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风洞中;折臂总成,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另一端与所述飞机全机模型的尾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折臂总成受控地带动所述飞机全机模型在水平和竖直方向摆动以及绕自身轴线转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折臂总成运动。本实用新型的风洞支撑结构,能够带动所述飞机全机模型在水平和竖直方向摆动以及绕自身轴线转动,满足风洞试验时多姿态调整要求。

一种基于磁力锁的颤振风洞模型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力锁的颤振风洞模型防护装置,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将外挂物安装于飞机挂点下,进行颤振试验。所述装置包括连接件、磁力锁主体以及磁力锁铁板,磁力锁铁板固定在外挂物的两端,磁力锁主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飞机挂点上,磁力锁铁板与磁力锁主体之间留有间隙,并通过调节件活动连接,磁力锁铁板与磁力锁主体电联控制器,并能够通电吸合。当调整控制开关使磁力锁锁紧时,磁力锁主体与磁力锁铁板之间由于电磁力作用使间隙被克服,模型进行正常的吹风状态,当颤振刚开始发生时,磁力锁解锁,间隙发挥作用,模型由线性振动系统变为非线性振动系统,颤振特性也随之改变,颤振被抑制,达到防护模型的目的。

一种防护绳及具有其的风洞颤振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绳及具有其的风洞颤振试验系统。所述防护绳在绳结状态,防护绳上设置有绳结,绳结将防护绳分割成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包括防护绳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绳结由防护绳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叠绕而成,其中,防护绳的第二端绕第一端形成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近第一部分,另一个腔室近第二部分,两个腔室之间具有由第二端绕第一端所形成的分水岭,防护绳的第一端首先穿入近第一部分的腔室继而跨过分水岭,并自另一个腔室穿出,穿入方向与穿出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的风洞颤振试验用防护绳在使用过程中防护线牢固、可靠、不窜位,发挥良好的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