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一种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设计方法,属于飞机机体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机身主承力加强框在受到主载荷时的内力分布;步骤2:建立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模型,并施加设计载荷,确定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分布;步骤3:对所述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模型进行优化;步骤4:进行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模型与发动机推力销内侧接头的模型的一体化设计;本发明机身主承力加强框的设计方法采用一体化设计大幅减少了连接件,减轻了结构重量,提高结构完整性,增加了结构疲劳及振动性能,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同时缩短零件制造周期。

一种多机协同作业指挥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机协同作业指挥控制系统,属于航空通信领域。采用分布式计算模型,每个地面站和分系统作为一个节点;所述多机协同指挥控制系统包括:综合信息处理分系统、知识库分系统、态势评估分系统、智能辅助决策分系统、任务规划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数据通信分系统、协同控制调度分系统、传输网络的硬件设备及指控链路终端配套设备;采用多地面站通过统一的标准接口和通信方式组成支持专用数据通道和带宽,满足编队作业协同能力及互操作的网络传输中心,梳理多机任务的整体规划、协同、分配、仲裁和调度流程,解决多无人机协同作业问题,提高作业能力;实现了飞行安全的多余度备份,实时信息共享,形成整体态势,提高了指挥效率。

一种基于双地面站的无人机流水线式起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地面站的无人机流水线式起降方法,属于无人机指挥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1)地面站A控制第一架无人机执行起飞过程中的步骤d至步骤g;2)当地面站A控制第一架无人机完成步骤g时,地面站B控制第二架无人机完成步骤e,准备起飞检查;3)地面站A控制第一架无人机完成起飞至安全区域后,去执行控制第三架无人机执行起飞;4)地面站B控制第二架无人机完成起飞至安全区域后,去执行控制第四架无人机执行起飞;后续的无人机起飞,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四;完成多个无人机的流水线式起飞;降低集结等待时间,提高编队执行任务的响应实时性及编队执行任务的航程、航时。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属于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所述三维模型数据库包括:线束模型、卡箍及支架,所述线束模型由插头、后附件电线接头及线束分支构成;步骤二、对已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电气属性定义;步骤三、根据已定义好的电气属性将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并安装到各成品、设备上的插座或者飞机结构上;步骤四、依照敷设方法进行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步骤五、对三维线束敷设进行标注。本发明采用全三维敷设方法,对于飞机状态了解更直观,提高协调及设计效率,线束敷设全三维设计也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从而减少生产装配成本。

一种整体油箱温度场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油箱温度场分析方法,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整体油箱结构仿真模型,确定整体油箱结构内部的燃油空间区域;步骤2:为燃油空间区域填充模拟燃油,使燃油空间区域形成满油状态;步骤3:为所述燃油空间区域内的模拟燃油进行细化,分成n层;步骤4:施加随时间变化的整体油箱结构的气动表面的气动加热数据;步骤5:通过阶梯模拟方法进行燃油消耗以及填充气体模拟;步骤6:获取通过阶梯模拟方法进行燃油消耗模拟后的整体油箱结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得到结构温度场变化,而且不受试验设备、试验环境的限制,产品设计周期短,提高设计效率,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典型飞行动作的飞机严重载荷谱编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机疲劳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典型飞行动作的飞机严重载荷谱编制方法。严重载荷谱编制方法包括:按照预定条件确定包含典型飞行动作的飞机使用任务剖面;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将所述典型飞行动作表述为预定飞行参数的时间函数;对经过所述数值仿真分析后的典型飞行动作数据进行当量损伤计算;对经过经过当量损伤计算的所述典型飞行动作的当量损伤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所述典型飞行动作的当量损伤分布规律编制严重载荷谱。本发明的基于典型飞行动作的严重载荷谱编制方法,将严重谱的概念应用于代表起落法,能够显著提高载荷谱的可靠度,并且,还能缩短设计分析和试验验证的周期,节约研制经费。

一种飞控试验自动化测试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控试验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测试信号转接箱、接线端子箱、控制计算机、仿真数采计算机和上位机,测试信号转接箱与电传飞控系统、试验器和接线端子箱连接,测试信号转接箱可从飞控试验电缆中的全部信号中挑选出所有试验任务需要采集和仿真的信号,控制计算机与测试信号转接箱连接,控制计算机可提供仿真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通断控制,仿真数采计算机与接线端子箱连接,仿真数采计算机可采集模拟量信号和总线信号并对该两种信号进行仿真和激励,上位机与控制计算机和仿真数采计算机连接,上位机设有人机交互界面,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控制具体信号的通断,上位机通过控制计算机控制信号通断,并控制仿真数采计算机采集信号。

一种液压管路接口减振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压管路接口减振装置,包括均对称设置在承力板两侧的固定法兰、波纹弹簧、限位板和限位螺栓,还包括两端与液压管路连接的管路连接器;固定法兰颈口处设有与固定法兰一体成型的颈口盖,固定法兰上设有空腔,波纹弹簧设置在该空腔内,管路连接器的外壁设有凸台,凸台夹在两个波纹弹簧中间,凸台的顶面与固定法兰之间留有一定距离;限位板设置于波纹弹簧和颈口盖之间,颈口盖上设有螺纹长度大于颈口盖的厚度的限位螺栓;颈口盖和限位板上均设有用于穿过管路连接器的连接器通孔,该连接器通孔的孔壁与管路连接器的外壁之间留有一定距离;通过波纹弹簧吸收液压管路的振动,起到减振作用,降低液压管路振动对管路连接的破坏。

一种双复合运动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复合运动机构,包括固定支座(1)、摇臂一(2)、摇臂二(3)、拉杆一(4)、拉杆二(5)、拉杆三(6),摇臂一(2)一端通过铰接轴一(8)与固定支座(1)连接,摇臂一(2)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二(7)与摇臂二(3)连接,摇臂一(2)上铰接有用于输入第一方向输入位移的拉杆一(4),摇臂二(3)上铰接有用于输入第二方向输入位移的拉杆二(5)和铰接有用于输出该两方向位移的拉杆三(6)。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复合运动机构,三种工作状态能够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又能完成共同的输出,便于实现复杂机械系统的功能,并且该机构的零部件均采用常规设计和加工,成本较低,节约成本。

一种无人机分离起降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航无人机分离起降系统,包括滑跑车、车上捕捉释放装置、机上固定装置以及起降控制系统组成。采用本起降系统的典型降落过程如下:多个滑跑车分布在待降落的场地上,横向排成一条直线,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速度达到与降落的无人机基本相同。当无人机与滑跑车之间的距离接近到一定距离后,安装在滑跑车上的固定/捕获装置将无人机与滑跑车相连接。滑跑车与无人机共同减速直至完成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