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防止轴向热膨胀的发动机进气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防止轴向热膨胀的发动机进气道结构,一侧进气道插入另一进气道扩口段内,通过凹面法兰和压紧法兰将两侧进气道相固定,通过设置在两法兰之间的密封圈防止漏气,并通过在两进气道之间预留充分间隙以达到吸收轴向热胀位置的目的,解决了发动机进气道在某些流通高温热空气工作情况下的轴向热胀问题。

发动机进气道位置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发动机进气道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轴向调整机构、径向调整机构和俯仰调整机构,通过螺母安装座和轴向调整螺栓的配合调整发动机进气道的轴向位置,通过螺栓安装座和径向调整螺母配合调整发动机进气道的径向位置,通过两个顶丝调节发动机进气道垂直方向的俯仰位置,解决了进气道轴向位置、水平径向位置及垂直径向位置调整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发动机进气道安装需求,并保证了进气道调整过程的灵活性。

一种发动机引线座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引线座密封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领域,包括:密封盖(6)、堵盖(5)以及压片(10)。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引线座密封结构,将密封盖(6)以及堵盖(5)切割成两个部分,安装时,使密封盖(6)的切割线与堵盖(5)的切割线相互垂直,避免组合时密封盖(6)翘起影响密封,压片(10)沿垂直于堵盖(5)切割线的方向布置,再通过螺栓(8)将压片(10)、堵盖(5)以及密封盖(6)固定安装在机匣(7)上。在分解时,旋下螺栓(8)后,将堵盖(5)和密封盖(6)各从切割线处直接分开。实现了从燃烧室机匣引线座引出测试线时,避免了接嘴和电连接器的破坏,节约经济成本,并提高了装配分解效率。

一种高温转接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转接段,涉及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包括:内锥体1、内涵筒体6以及外涵筒体3。该高温转接段,集测量和安装一体,内锥体1与内涵筒体6采用内涵支板11和支撑组件14连接,既起到支撑内锥体1的作用,又能解决了内椎体1轴向热膨胀的问题。内涵筒体6采用隔热筒7结构,可以减少外涵气流冷却引起的内涵热损失。布置受感部安装座,既可以起到连接内涵筒体6和外涵筒体3的作用,又可以安装受感部测量试验件进口气流参数。转接段的前安装边2插接连接结构既方便拆装,又解决了内涵筒体6热膨胀的问题。该高温转接段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种组合式后机匣支板整流罩结构及后机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后机匣支板整流罩结构及后机匣。所述组合式后机匣支板整流罩结构包括主隔热罩、第一整流翼板以及第二整流翼板;其中,所述主隔热罩尾端设置有能够活动的开口组件,所述能够活动的开口组件能够封闭或者打开;第一整流翼板安装在所述主隔热罩一侧;第二整流翼板安装在所述主隔热罩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整流翼板与所述第二整流翼板相互连接。本申请的组合式后机匣支板整流罩结构采用周向分段的方式,由于主隔热罩自身具有贴合密封功能,同时两件翼板可起到后段的整流作用,因此后机匣内、外环整流罩可通过与主隔热罩贴合实现对后机匣主体的隔热,主隔热罩尾部圆缓过渡,从而避免了内、外环整流罩型孔尾部过渡尖锐的问题。

大流量气流转折整流蜗壳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室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大流量气流转折整流蜗壳装置,包括蜗壳外壳、出口流道、弧形锥管段和分流组件,蜗壳外壳具有面向侧面的气流入口和面向正面的气流出口,气流入口与外涵进气管道连接,气流出口与试验件前外涵管道连接,出口流道设置于气流出口处,包括内管段以及套设于出口内管段外侧的出口外管段,弧形锥管段的收敛口与出口流道的背向气流出口的一端连接,分流组件设置于气流入口处,包括V型板以及连接于V型板一侧的隔板,V型板的棱角迎向气流,V型板的另一侧连接于蜗壳外壳的面向气流出口方向的内壁,V型板的两支腿连接于出口流道外壁,该蜗壳装置能够将外涵气流转折,且转折后的气流流场较为均匀。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内部设有至少一个冷却腔,冷却腔之间互相连通,涡轮叶片的前缘设有至少一排气膜孔,靠近前缘的冷却腔通过气膜孔与涡轮叶片外部连通,能够有效冷却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外表面沿径向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固定测温设备的沟槽,并且在试验件已经预先留出测试用的沟槽,为之后的冷却效果试验和设计的快速迭代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涡轮叶片通过3D打印形成,提高试验件的可生产性,大幅降低叶片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提高叶片试验件的设计符合性。

航空发动机提吊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航空发动机提吊连接组件,提吊连接件上对应位置开有定位孔,定位孔内通过快卸销固定有圆柱销,利用圆柱销和发动机吊点连接,提吊连接件可与多种型号的发动机的吊点连接,吊装发动机时,无需更换本发动机提吊连接组件,在外场使用时,发动机提吊连接组件安装在吊具上,无需拆卸,不存在遗失问题。

试验件运输车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试验件运输车导向机构,包括把手、转动轴、多连杆传动机构和导向轮机构,转动轴与把手铰接,并通过滚动轴承与运输车车身连接,多连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转动轴的主动杆、传动杆以及从动杆,传动杆的中部与主动杆的两端铰接,从动杆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另一根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导向轮机构包括U型支架和可转动导向轮,U型支架与运输车车身转动连接,并与对应侧的从动杆连接,可转动导向轮连接于U型支架开口处,该导向机构改进了导向机构的结构设计增加了导向力矩的传导能力,避免了卡滞现象的发生,增强了导向机构的有效力矩传导。

多级可视化试验件位置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多级可视化试验件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在平台轨道上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两件挡板、呈工字形的限位块、放置于由挡板和限位块构成的四周封闭的限位凹槽的基块、以及与基块螺接的顶丝,通过旋拧顶丝调节被测物的位置,通过插拔基块即可快速更换不同螺距和直径的顶丝,起到多级调节的作用,也可实现精密调解和粗略调节的快速转换,可预先调节基块与顶丝端的相对位置,减少扳手调节距离和时间,挡板顶部设有距离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可直观获取顶具的调节效果,提高操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