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一种大型飞机下反机翼燃油系统通气箱溢油回收系统

本发明涉及飞机燃油系统通气箱溢油回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飞机下反机翼燃油系统通气箱溢油回收系统的改进,以解决目前的溢油回收系统结构复杂、重量重、可靠性低、经济性差等问题。大型飞机下反机翼燃油系统通气箱溢油回收系统中,在通气箱内设置回油引射泵,再通过主油箱中的电动供油泵作为回油引射泵的动流源,从而将通气箱中的溢油输送到主油箱中,能够减少飞机不可用油量,避免燃油损失,保证飞行安全,并且整个回收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且可靠性高。

一种货台牵引转换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台牵引转换机构。属于货台牵引转换领域,本发明目的在于使脱离件与空投货台自动分离,具体包括安装底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空投货台上,其远离空投货台的一端开孔槽;脱离件,其一端设有圆形盲孔,并将该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的孔槽中;活塞杆,其一端设置在所述脱离件的圆形盲孔中,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底座的孔槽之后连接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其设置成能控制所述活塞杆在所述脱离件的圆形盲孔中运动的装置,其中,脱离件的盲孔侧边开有钢珠孔,并通过安装的钢珠连接安装底座与脱离件。当控制机构带动活塞杆运动时,钢珠将会运动至活塞杆上预留的空间内,从而使脱离件与空投货台自动分离,且机构简单,使用方便。

飞机刹车接地保护系统及方法

提供一种飞机刹车接地保护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刹车指令传感器、刹车电子控制装置、左/右刹车控制阀、左/右主起机轮速度传感器和轮载传感器、飞机惯导装置,其中,左/右刹车控制阀进油口与液压源连接,左/右刹车控制阀的工作口与左/右主起机轮刹车装置连接,左/右主起机轮速度传感器和左/右主起轮载传感器安装在左/右主起机轮刹车装置上;上述各部件与刹车电子控制装置均采用电气连接。本公开内容保证飞机在着陆过程中,驾驶员在误踩刹车时系统不会产生刹车压力,使刹车系统处于松刹车状态;当飞机轮载信号出现故障时,能防止飞机在低速段出现刹车接地保护状态,保证飞机在低速段能使用刹车,提高飞机的着陆安全性。

直流不间断供电方法及线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不间断供电方法和线路,其中,该直流不间断供电线路包括:直流不间断汇流条、延时断开继电器、直流应急汇流条、至少一个直流正常汇流条、至少一个二极管;每一个直流正常汇流条的通过与其相应的一个二极管与上述延时断开继电器相连,在上述延时断开继电器的接通的情况下,上述延时断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分别与上述直流应急汇流条和上述直流不间断汇流条相连;其中,上述直流应急汇流条与应急电源相连,上述至少一个直流正常汇流条与电源相连。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用电设备的体积大、重量大和成本高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简化系统设计、提高经济性的效果。

一种预警雷达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警雷达及具有其的飞行器。所述预警雷达包括:雷达设备舱,所述雷达设备舱具有骨架;雷达天线罩,所述雷达天线罩与所述骨架密封连接,从而密封连接所述雷达设备舱;其中,在所述雷达天线罩与所述骨架连接时,所述雷达天线罩与所述骨架之间设置有变形补偿位置,所述变形补偿位置用于在所述雷达天线罩与所述骨架连接时形变,从而补偿所述雷达天线罩与所述骨架密封连接时的公差积累;且所述变形补偿位置处填充橡胶板密封。采用这种结构,将公差积累全部设置在变形补偿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防止了公差的累积,且将其集中后容易通过变形来解决该公差。

一种直流电网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电网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每个直流汇流条线路总输出功率,其中,线路总输出功率是每个直流汇流条向与其相连的所有线路流出的总功率;根据线路总输出功率、负载功率确定每个直流汇流条的功率平衡方程,其中,负载是所述直流电网中的用电设备;根据每个直流汇流条的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功率平衡方程组,并通过联合求解功率平衡方程组得到每个直流汇流条的电压。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在计算中存在系统误差并且不便于编程计算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计算准确性和计算效率的效果。

一种穿盖弹射仿真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机弹射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盖弹射仿真方法,能够对整个穿盖弹射过程进行仿真。本发明的穿盖弹射仿真方法,应用及拓展能切实从微爆索或切割索的药量与被切割目标材料、厚度之间的匹配仿真开始,进行座舱盖破裂情况仿真,再进行整个穿盖弹射过程仿真,从而可以简化和替代切割索的药量与被切割目标材料、厚度之间的匹配物理试验,为穿盖弹射试验状态的确定提供依据,同时简化部分穿盖弹射试验,降低弹射救生系统研制成本和研制风险,缩短系统研制周期。

一种预估复材层合板鸟撞吸能强弱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估复材层合板鸟撞吸能强弱的方法,属于飞机鸟撞实验领域。基于应力-应变的线弹性假设,建立复材层合板应变能与等效弹性模量的关系,用以预估复材层合板鸟撞吸能的强弱,本发明首先获取预估复材层合板纵向弹性模量、横向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并获取预估复材层合板的铺层角度及层数;进而计算预估复材层合板的弹性模量,从而预估复材层合板的鸟撞吸能强弱,即等效弹性模量越小,吸能越强。本发明无需测量层合板的应力-应变曲线,直接根据理论计算得到的弹性模量来预估其鸟撞吸能强弱。

一种双层接头鉴定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机燃油系统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接头鉴定试验方法,能够对双层接头的可靠性、寿命以及性能等进行验证。试验方法包括:气密性试验步骤、检查压力试验步骤、高温试验步骤、低温试验步骤、振动试验步骤、挠曲试验步骤、脉冲试验步骤以及爆破试验步骤;本发明的双层接头鉴定试验方法,模拟了双层接头在飞机上实际使用工况,包括导管内燃油各种压力状态及变化、高温环境、低温环境、振动环境、挠曲变化等,能够有效的验证双层接头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以及其性能是否满足相关要求,为双层接头在飞机上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按重量计,其组分包括60~95份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26~41份的二烯丙基双酚A,5~40份的低介电纳米氮化硼导热填料、0.25~2份的γ-(2,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25~2份的胺基聚倍半硅氧烷。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由于采用γ-(2,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胺基聚倍半硅氧烷表面功能化结合改性的低介电高导热的纳米氮化硼为导热改性剂,使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时仍能保持相对较低的介电常数,其导热系数由现有技术的0.228W/mK提高到0.309~0.837W/mK,介电常数维持在3.12-3.6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