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形静压受感部及测压管

标题:一种叶形静压受感部及测压管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叶形静压受感部及测压管。所述叶形静压受感部包括:测压管,所述测压管一端封闭,所述测压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静压测试孔,所述静压测试孔与所述测压管内部连通;每个所述静压测试孔至所述测压管的封闭的一端的距离为2毫米至4毫米,且各个所述静压测试孔至所述测压管的封闭的一端的距离相同;静子叶片,所述静子叶片与所述测压管连接,所述静子叶片具有引线孔,所述测压管的与封闭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静子叶片并自所述引线孔伸出。

申请号:CN201822105901.3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叶形静压受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形静压受感部包括:
测压管(1),所述测压管(1)一端封闭,所述测压管(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静压测试孔(4),所述静压测试孔(4)与所述测压管(1)内部连通;每个所述静压测试孔(4)至所述测压管(1)的封闭的一端的距离为2毫米至4毫米,且各个所述静压测试孔(4)至所述测压管的封闭的一端的距离相同;
静子叶片(2),所述静子叶片(2)与所述测压管(1)连接,所述静子叶片(2)具有引线孔,所述测压管(1)的与封闭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静子叶片(2)并自所述引线孔伸出。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碰摩装置

标题:一种碰摩装置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碰摩装置,属于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所述碰摩装置包括径向进给模块(2),包括固定在机匣(1)外侧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轴末端的第一碰摩体组件,第一碰摩体组件通过开设在所述机匣(1)上的安装孔伸入所述机匣(1)内部;以及轴向进给模块(3),包括固定在机匣(1)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上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连接第二碰摩组件,以沿轴向碰摩机匣内部的高速转子系统(7),通过两个进给模块模拟轴向、径向的单点或多点碰摩,通过自由组合模拟复合型碰摩故障,全面模拟发动机典型碰摩故障特征。

申请号:CN201920471184.8

申请日:2019/4/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碰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径向进给模块(2),包括固定在机匣(1)外侧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轴末端的第一碰摩体组件,所述第一碰摩体组件通过开设在所述机匣(1)上的安装孔伸入所述机匣(1)内部;以及轴向进给模块(3),包括固定在机匣(1)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上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连接第二碰摩体组件,所述第二碰摩体组件伸入所述机匣(1)内部碰摩高速转子系统(7)的端面。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高压压气机叶片振动测试传感器固定装置

标题:一种高压压气机叶片振动测试传感器固定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振动测试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压气机叶片振动测试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一端可拆卸连接在高压压气机机匣上,支架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座套管;安装座套管内同轴安装叶片振动传感器,叶片振动传感器具有一个传感器探头端,传感器探头端伸出安装座套管;安装座套管的伸出传感器探头的一端,安装座套管与叶片振动传感器之间安装有定位装置;传感器探头端伸入到高压压气机机匣上的测试孔内。该申请的固定装置确保了支架不与机匣表面联动环、摇臂发生干涉。同时可通过改变定位套与叶片振动传感器的径向位置,使传感器探头端伸入至内涵机匣测试孔位置,实现叶片振动传感器的有效固定。

申请号:CN201920573187.2

申请日:2019/4/2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压气机叶片振动测试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1),所述支架(11)一端可拆卸连接在高压压气机机匣(13)上;
安装座套管(1),所述安装座套管(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架(11)的另一端;
叶片振动传感器(9),所述叶片振动传感器(9)同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套管(1)内,所述叶片振动传感器(9)具有一个传感器探头端(5),所述传感器探头端(5)伸出所述安装座套管(1),并伸入到所述高压压气机机匣(13)上的测试孔(12)内;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套管(1)与所述叶片振动传感器(9)之间,用于将所述叶片振动传感器(9)与所述安装座套管(1)进行固定。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带缺口薄壁试验件流量特性试验装置

标题:一种带缺口薄壁试验件流量特性试验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的流体管道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缺口薄壁试验件流量特性试验装置,包括:集气腔呈管体形状,集气腔的一端开口并与底板密封连接,底板的轴向上开设一个比试验件直径大的孔,试验件的一端采用高温胶同轴且密封在底板的孔内,试验件外同轴套设有外围挡,外围挡的一端与底板密封连接,试验件与外围挡之间具有间隙且采用填充物填满间隙。该申请的试验装置采用高温粘接试验件,避免了直接焊接试验件易产生变形以及损伤的问题;在试验件的周围填充了填充物,阻止了试验件的形变、保证了试验件不会出现开裂。

申请号:CN201920571461.2

申请日:2019/4/2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带缺口薄壁试验件流量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腔(1)、底板(2)、外围挡(3)、试验件(4)以及填充物(5),所述集气腔(1)呈管体形状,所述集气腔(1)的一端开口并与所述底板(2)密封连接,所述底板(2)的轴向上开设一个比所述试验件(4)直径大的孔,所述试验件(4)的一端采用高温胶同轴且密封在所述底板(2)的孔内,且所述试验件(4)位于所述集气腔(1)外侧,所述试验件(4)外同轴套设有外围挡(3),所述外围挡(3)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密封连接,所述试验件(4)与所述外围挡(3)之间具有间隙且采用所述填充物(5)填满所述间隙。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柔性观察孔堵塞结构

标题:一种柔性观察孔堵塞结构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观察孔堵塞结构,其包括自锁螺母、压紧帽、螺杆和堵头,所述堵头安装于所述涡轮静子机匣内部构件上,螺杆一端与堵头可转动连接,螺杆另一端通过所述自锁螺母安装在压紧帽上,所述压紧帽连接在涡轮静子机匣上。本申请的柔性观察孔堵塞结构除了能够继续保持沿螺杆的轴向长度可调节功能,还增加了堵塞的自适应调心功能,使堵塞可绕轴心有一定锥度角的旋转功能。

申请号:CN201822104256.3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观察孔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螺母(10)、压紧帽(20)、螺杆(30)和堵头(50),所述堵头(50)安装于机匣内部构件(70)上,螺杆(30)一端与堵头(50)可转动连接,螺杆(30)另一端通过所述自锁螺母(10)安装在压紧帽(20)上,所述压紧帽(20)连接在涡轮静子机匣(60)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二元矢量喷管同步机构及二元矢量喷管

标题:一种二元矢量喷管同步机构及二元矢量喷管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元矢量喷管同步机构及二元矢量喷管,其包括第一摇臂、第二摇臂、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至少一个的同步杆,可以实现电传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通过两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转动以控制上下两收敛调节片偏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的运动;当电传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导致其一的驱动机构失效时,在另一驱动机构下仍具备均衡上下两收敛调节片异步力,使收敛调节片仍能保持偏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的运动。本申请的二元矢量喷管同步机构及二元矢量喷管具备同步调节能力,且结构简单、重量较低、可靠性强、加工装配方便。

申请号:CN201822104233.2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二元矢量喷管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摇臂(43),所述第一摇臂(43)可转动的设置在左侧壁(20)和右侧壁(30)之间,且所述第一摇臂(43)穿过所述左侧壁(20)和/或右侧壁(30),在所述第一摇臂(43)端部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摇臂(43)同步转动的第一锥齿轮(433),所述第一摇臂(43)通过第一拉杆(44)连接上收敛调节片(40);
第二摇臂(53),所述第二摇臂(53)可转动的设置在左侧壁(20)和右侧壁(30)之间,且所述第二摇臂(53)穿过所述左侧壁(20)和/或右侧壁(30),且在所述第一摇臂(43)端部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摇臂(43)同步转动的第二锥齿轮(533),所述第二锥齿轮(533)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3)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二摇臂(53)通过第二拉杆(54)连接下收敛调节片(50);
第一驱动机构(4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一端铰接于二元矢量喷管圆转方段(10),另一端铰接第一摇臂(43)以驱动所述第一摇臂(43)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5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2)一端铰接于二元矢量喷管圆转方段(10),另一端铰接第二摇臂(53)以驱动所述第二摇臂(53)转动;以及至少一同步杆(21),所述同步杆(2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3)及所述第二锥齿轮(533)同一侧,且所述同步杆(21)的两端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433)相匹配的第三锥齿轮(211)和与第二锥齿轮(533)相配合的第四锥齿轮(212)。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低压涡轮转子叶片的叶尖封严结构及低压涡轮转子叶片

标题:低压涡轮转子叶片的叶尖封严结构及低压涡轮转子叶片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压涡轮转子叶片的叶尖封严结构,所述转子叶片包括叶冠,所述叶冠具有进气边和排气边,在所述叶冠的进气边至少设有一个篦齿,所述篦齿与发动机轴线垂直,在所述叶冠的排气边至少设有一个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发动机成固定角度,且所述角度与转子叶片的出口气流角一致。本申请的涡轮转子叶片的叶尖封严结构针对叶尖泄露气流无法做功的问题,在叶冠上布置篦齿和导流片,使得泄露流能够按照一定的角度从叶冠的排气边流出,能够回收一部分泄露流的能量参与做功,从而提高涡轮的性能和效率。

申请号:CN201822118824.5

申请日:2018/12/1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低压涡轮转子叶片的叶尖封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叶片包括叶冠(8),所述叶冠(8)具有进气边(9)和排气边(10),在所述叶冠(8)的进气边至少设有一个篦齿(12),所述篦齿(12)与发动机轴线(15)垂直,在所述叶冠(8)的排气边(10)至少设有一个导流片(13),所述导流片(13)与发动机成固定角度,且所述角度与转子叶片的出口气流角一致。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鸟撞试验参数确定方法

标题: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鸟撞试验参数确定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鸟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鸟撞试验参数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建立风扇转子叶片鸟撞试验的叶栅切割模型,确定叶片的损伤模式,之后确定垂直于前缘叶型切线方向的速度分量VC,最后确定在各飞行阶段下的不同损伤模式下的速度分量VC的最大值及该最大值下对应的风扇转子叶片鸟撞试验参数,本申请根据叶片的损伤模式及速度分量VC的最大值,简化了试验过程,同时采用本发明技术可以获得鸟撞参数的影响规律曲线,从而确定每种评估状态对应的具体参数,所考虑的参数范围更全面更合理。

申请号:CN201910735493.6

申请日:2019/8/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鸟撞试验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风扇转子叶片鸟撞试验的叶栅切割模型,确定飞鸟相对于发动机叶片的相对速度VS、所述相对速度VS与发动机轴线的夹角α、叶栅的前缘叶型角θ之间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相对速度VS由飞鸟相对于发动机轴线的相对速度V1飞鸟撞击在叶片的撞击位置半径R处的切线速度V2所确定;
根据所述夹角α及前缘叶型角θ确定叶片的损伤模式,所述损伤模式包括当夹角α大于前缘叶型角θ时为叶片盆侧撞击损伤模式,当夹角α小于前缘叶型角θ时为叶片背侧撞击损伤模式;
根据所述叶栅切割模型确定所述相对速度VS的垂直于前缘叶型切线方向的速度分量VC;
确定包含适航条例所规定的各飞行阶段下的发动机转速及飞行速度,确定在各飞行阶段下的叶片盆侧撞击损伤模式及叶片背侧撞击损伤模式时,速度分量VC的最大值;以及根据所述速度分量VC的最大值,确定叶片盆侧撞击损伤模式下的发动机转速、撞击位置半径R及飞鸟速度,及叶片背侧撞击损伤模式下的发动机转速、撞击位置半径R及飞鸟速度。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油气观察组件

标题:一种油气观察组件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气观察组件,用于对主油气通道内的滑油颗粒状态进行观察,该油气观察组件包括旁路通道,垂直连通至主油气通道内,所述旁路通道的外端环面上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开口与所述旁路通道外端敞口方向相同;一个环形固定件固定在环槽的开口处,从而形成环腔,当所述环形固定件固定在环槽的开口处时,玻璃透镜将位于旁路通道的外端端面上,且所述玻璃透镜与所述旁路通道的外端端面之间形成有连通环腔与旁路通道的进气间隙,通过设置在环槽底部的进气接头向环槽通气,进而通过进气间隙可以在透镜端面形成保护气帘,阻止油气与透镜直接接触,有效得保持了透镜表面的清洁。

申请号:CN201910642187.8

申请日:2019/7/1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油气观察组件,用于对主油气通道内的滑油颗粒状态进行观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旁路通道,垂直于所述主油气通道(1),所述旁路通道的内端自所述主油气通道的侧壁插入至所述主油气通道内,所述旁路通道的外端环面上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开口与所述旁路通道外端敞口方向相同;
玻璃透镜(4),所述玻璃透镜(4)的外环连接有环形固定件(9),所述环形固定件(9)固定在所述环槽的开口处,从而形成环腔(7),当所述环形固定件(9)固定在所述环槽的开口处时,所述玻璃透镜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外端端面上,且所述玻璃透镜与所述旁路通道的外端端面之间预留有连通所述环腔(7)与旁路通道的进气间隙(8);
所述环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气接头(6),用于外界气体进入所述环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表面清洁程度判定方法及系统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表面清洁程度判定方法及系统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维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表面清洁程度判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零件表面积参数、零件表面内各对应尺寸范围的固体颗粒数量以及零件的表面污染物总质量;并进行单位表面积下的换算,进而与数据库中尺寸判定表及质量判定表进行对比,给出零件对应尺寸范围的多个第一清洁度等级及零件第二清洁度等级。通过该方法能够快速评估航空发动机零件表面清洁程度。

申请号:CN201910631585.X

申请日:2019/7/1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零件表面清洁程度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零件表面积参数及零件表面内各对应尺寸范围的固体颗粒数量;
将所述各对应尺寸范围的固体颗粒数量换算成零件单位表面积下的各对应尺寸范围的单位固体颗粒数量;
将所述各对应尺寸范围的单位固体颗粒数量与数据库中尺寸判定表进行对比,给出零件对应尺寸范围的多个第一清洁度等级;
获取所述零件的表面污染物总质量;
将所述总质量换算成零件单位表面积下的单位质量;
将所述单位质量与数据库中质量判定表进行对比,给出零件第二清洁度等级。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