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校准装置及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高温微动磨损试验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非标件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评估油气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测量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附件机匣试验高温舱模拟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轴间密封试验器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滑油液位标定方法及滑油液位确定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耐高压差刷式密封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52019-11-27 03:25:35一种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叶片及其设计方法
返回顶部
一种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校准装置及方法
标题:一种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校准装置及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校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应力标准件及杠杆机构,应力标准件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应变片,两端分别由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内夹具与外夹具夹持,杠杆机构一端通过轴向作用杆连接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弯曲载荷施加位置,另一端悬挂有砝码盘,弯曲载荷施加位置距离内夹具夹持点的距离为L1,距离外夹具夹持点的距离为L2,应力标准件被内夹具夹持处的宽度T1与其被外夹具夹持处的宽度T2之比设置成L1/L2,据此可以采用应变片测得实时应变。本申请解决了使用较小试样的悬臂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无法对系统误差进行直接的校准和修正的问题,该方法简单易用,经济性好。
申请号:CN201910661943.1
申请日:2019/7/2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力标准件(1),应力标准件(1)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应变片(2),应力标准件(1)两端分别由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内夹具(3)与外夹具(4)夹持,所述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带动所述内夹具(3)与外夹具(4)旋转;
杠杆机构(5),其一端通过轴向作用杆(6)连接在所述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弯曲载荷施加位置,另一端悬挂有砝码盘(7),所述砝码盘内设置有砝码;
其中,所述弯曲载荷施加位置距离所述内夹具(3)夹持点的距离为L1,所述弯曲载荷施加位置距离所述外夹具(4)夹持点的距离为L2,所述应力标准件(1)被所述内夹具(3)夹持处的宽度T1与所述应力标准件(1)被所述外夹具(4)夹持处的宽度T2之比设置成L1/L2。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高温微动磨损试验装置
标题:一种高温微动磨损试验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疲劳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包括:固定立柱、卡环、传力杆、磨头、作动筒立柱以及加热炉。将试样安装在疲劳试验机固定立柱和作动筒立柱上。根据试验需求,调整磨头与试样接触位置后,通过螺栓将对称卡环紧固在固定立柱上,传力杆通过销轴与卡环连接,磨头固定在传力杆下端,依靠两侧的锁紧螺母实现磨头与试样的接触位置调整,以保证二者挤压力始终为正向挤压力。调整加热炉位置避免触碰到试验装置,闭合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到指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将计算好质量的托盘及砝码悬挂到加热炉外的传力杆的一端,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磨头与试样的正向挤压力。本申请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经济实用性和试验研究性。
申请号:CN201910642599.1
申请日:2019/7/1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立柱(8),所述固定立柱(8)底部设置有试样(6);
卡环(3),所述卡环(3)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立柱(8)上,所述卡环(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传力杆(1),呈L型,包括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一传力杆与所述卡环(3)的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传力杆与所述卡环(3)的第二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一传力杆和所述第二传力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托盘(4)和砝码;
磨头(5),包括第一磨头和第二磨头,所述第一磨头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力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磨头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力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磨头和所述第二磨头用于从左右两端对所述试样(6)进行加载;
作动筒立柱(10),所述作动筒立柱(10)设置在所述试样(6)的底端,用于对所述试样(6)进行加载;
加热炉(9),所述加热炉(9)设置在所述试样(6)的外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非标件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标题:一种非标件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标件弯曲疲劳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与试验器下夹具固定的支架以及与试验器上夹具固定的压头,支架具有位于两端的支撑柱,每侧的支撑柱上设置定位器,以固定试验件的两端,定位器具有两个侧壁,通过滑轮在支架支撑柱的侧端面上滑动。本申请在试验件和支架之间增加定位器,通过定位器上的滑轮保证了加载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无法完成具有较特殊结构、非对称结构及偏心结构的零部件及模拟件的弯曲疲劳试验的问题。
申请号:CN201910661925.3
申请日:2019/7/2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非标件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2),与试验器下夹具固定,所述支架(2)具有位于两端的支撑柱(21),每侧的支撑柱(21)包括顶端面及两个侧端面;
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包括压板(3)、定位器主体(4)及滚轮(6),定位器主体(4)包括顶部安装段(41)及两个侧壁(42),所述顶部安装段(41)位于所述支撑柱(21)的顶端,顶部安装段具有安装槽,试验件(8)的端部置于所述安装槽之后,通过所述压板(3)固定,两个侧壁(4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柱(21)的两个侧端面,所述滚轮(6)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器主体(4)的两个侧壁的底端,滚轮(6)紧密接触所述支撑柱(21)的侧端面,且能够在所述支撑柱(21)的侧端面上滑动;
压头(1),与试验器上夹具固定,用于在所述试验件(8)的两端被定位器主体(4)固定后,对试验件(8)两端之间的部分施加载荷。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评估油气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标题:一种评估油气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滑油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评估油气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包括供油路、回油路和空气路,又供油路及回油路形成循环回路,空气路连接循环回路的掺混箱,以实现油气两相条件下的试验,在供油路及回油路上均包括油气测量装置,油气测量装置为U型管结构,并通过三通转换阀控制该U型管是否接入循环回路中,测量U型管内的滑油及空气体积,进而得到油气分离器分离前后的含气率,据此可以评估油气分离器性能。通过上述装置及方法能更真实地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气分离器进口的高温油气工况的同时,精确测量了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为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申请号:CN201910642190.X
申请日:2019/7/1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评估油气分离器分离性能的装置,所述油气分离器(1)设置在发动机滑油箱(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供油路、回油路和空气路,所述供油路包括自所述发动机滑油箱(2)出口端起,经第一油气测量装置(3)、供油泵(4)、滑油管路加温器(5)至掺混箱(6),所述回油路包括自掺混箱(6)起,经回油泵(7)、第二油气测量装置(8)至所述发动机滑油箱(2),所述空气路包括通过管路将空气引入所述掺混箱(6);
所述第一油气测量装置(3)包括第一U型管(31)、第一三通转换阀(32)、第二三通转换阀(33)、第一开关阀(34)及第一量杯(35),第一三通转换阀(32)及第二三通转换阀(33)设置在发动机滑油箱(2)至供油泵(4)之间的管路上,第一U型管(31)的两个开口分别接通至第一三通转换阀(32)的另一个开口及第二三通转换阀(33)的另一个开口上,所述第一量杯(35)通过第一接收管设置在第一U型管(31)底端的下侧,所述第一接收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关阀(34);
所述第二油气测量装置(8)包括第二U型管(81)、第三三通转换阀(82)、第四三通转换阀(83)、第二开关阀(84)及第二量杯(85),第三三通转换阀(82)及第四三通转换阀(83)设置在回油泵(7)至发动机滑油箱(2)之间的管路上,第二U型管(81)的两个开口分别接通至第三三通转换阀(82)的另一个开口及第四三通转换阀(83)的另一个开口上,所述第二量杯(85)通过第二接收管设置在第二U型管(81)底端的下侧,所述第二接收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关阀(84)。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测量装置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测量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测量装置,测量装置的轴承内圈固定在发动机转子上,外圈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包括对接在所述主轴承外圈的第一环形结构,以及自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前端向发动转子方向径向延伸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主轴承外圈前端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之间设置有前弹性环测力计。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固定在所述轴承座的后端,且具有向发动转子方向径向延伸的第三凸起结构,所述主轴承外圈后端与所述第三凸起结构之间设置有后弹性环测力计。当转子产生左侧及右侧轴向力时,分别通过前后弹性环测力计获得实时测力结果,实现了对转子双向轴向力的测量。
申请号:CN201910657114.6
申请日:2019/7/1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测量装置,包括主轴承(11),其内圈固定在发动机转子(15)上,外圈固定在轴承座(14)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前弹性环测力计(12)及后弹性环测力计(13),所述前弹性环测力计(12)及后弹性环测力计(13)均与所述发动机转子(15)同轴,且所述前弹性环测力计(12)固定在所述主轴承(11)外圈的沿轴向方向的前端,所述后弹性环测力计(13)固定在所述主轴承(11)外圈的沿轴向方向的后端;
所述轴承座(14)包括对接在所述主轴承(11)外圈的第一环形结构,以及自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前端向发动转子方向径向延伸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前弹性环测力计(12)位于所述主轴承(11)外圈前端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之间;
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19),固定在所述轴承座(14)的后端,且具有向发动转子方向径向延伸的第三凸起结构,用于将所述后弹性环测力计(13)限定在所述主轴承(11)外圈后端与所述第三凸起结构之间。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附件机匣试验高温舱模拟装置
标题:一种附件机匣试验高温舱模拟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附件机匣试验高温舱模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复合材料舱及加温舱,复合材料舱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加温舱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两者形成筒体,筒体外侧设置有电磁加温装置;试验段主箱体位于所述筒体内,包括位于复合材料舱内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加温舱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固定中央传动单元体,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固定附件机匣,所述附件机匣上设置有燃滑油附件。该装置加温时加温舱体圆柱壁面整体均匀升温,可真实模拟飞机上发动机舱发热状态,并且只对需要高温的试验件部分进行高舱温模拟,通过电磁加温调控更加方便,且电磁加温安全性更高。
申请号:CN201910656236.3
申请日:2019/7/1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附件机匣试验高温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对开设计的位于上半部分的复合材料舱(1)及位于下半部分的加温舱(2),所述复合材料舱(1)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加温舱(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加温线圈,缠绕在所述筒体外侧,所述加温线圈连接电源;
试验段主箱体(5),位于所述筒体内,包括位于复合材料舱(1)内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加温舱(2)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固定中央传动单元体(6),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固定附件机匣(7),所述附件机匣(7)上设置有燃滑油附件(8)。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轴间密封试验器
标题:一种轴间密封试验器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密封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间密封试验器,包括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末端与第二转轴的末端通过轴承相互连接,第一转轴提供随动的轴间密封内环,第二轴承提供随动的轴间密封外环,轴间密封试验件设置在轴间密封内环与轴间密封外环之间,通过支撑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支架形成试验用的轴承腔及压缩空气腔,在压缩空气腔开进气口及出气口,通过测量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气体流量来评估轴间密封试验件性能。本申请解决了轴间密封没有专用试验设备问题,能够完成轴间密封的性能以及可靠性试验任务。避免了轴间密封只能在发动机整机上考核的情况,降低了试验成本和试验风险。
申请号:CN201910656239.7
申请日:2019/7/1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轴间密封试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具有第一支臂(11)、第二支臂(12)、第三支臂(13)及第四支臂(14);
第一转轴(2),通过设置在第一支臂(11)上的第一轴承(21)与设置在第二支臂(12)上的第二轴承(22)支撑,所述第一转轴(1)上设置有随动的轴间密封内环(3);
第二转轴(4),通过设置在第四支臂(14)的第四轴承(24)支撑,且所述第二转轴(4)的悬臂端与所述第一转轴(2)的悬臂端通过第三轴承(23)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上设置有随动的轴间密封外环(5);
轴间密封试验件(6),设置在轴间密封内环(3)与轴间密封外环(5)之间;
所述第一支臂(11)、第二支臂(12)与所述第一转轴(2)形成第一轴承腔(31),第三支臂(13)、第四支臂(14)与所述第二转轴(4)形成第二轴承腔(32),所述第二支臂(12)、第三支臂(13)与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末端形成的腔被轴间密封试验件(6)分割为压缩空气腔(33)及试验轴承腔(34),所述试验轴承腔(34)具有与所述第二轴承腔连通的通气孔(7),所述压缩空气腔(33)具有进气孔及排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有流量计。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滑油液位标定方法及滑油液位确定方法
标题:一种滑油液位标定方法及滑油液位确定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滑油液位标定方法及滑油确定方法。滑油标定方法包括在所述滑油箱内安装电容式滑油传感器,采集测量段空油电容值Ck和补偿段空油电容值分次向滑油箱中加注定量的滑油加注滑油后,记录测量电容值C、补偿电容值C0,计算得出绘制滑油V与的标定线为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将所述滑油箱装配发动机及将发动机装机后,重新采集测量段空油电容值Ck和补偿段空油电容值通过测量电容值C和C0,根据所述标定线及装机后采集的测量段空油电容值Ck和补偿段空油电容值确定油位。本申请采用带补偿反馈的电容式滑油传感器,实现了滑油箱油量在线测量,提高了滑油液位监测精度。
申请号:CN201910656056.5
申请日:2019/7/1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滑油液位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容式滑油传感器进行滑油液位标定,所述标定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滑油箱装机之前,在所述滑油箱内安装电容式滑油传感器,所述电容式滑油传感器的测量部分包括测量段及补偿段,所述补偿段位于所述测量段的下方;
步骤S2、采集测量段空油电容值Ck和补偿段空油电容值步骤S3、分次向滑油箱中加注定量的滑油加注滑油后,记录测量电容值C、补偿电容值C0,计算得出步骤S4、绘制滑油V与 的标定线为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耐高压差刷式密封装置
标题:一种耐高压差刷式密封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密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高压差刷式密封装置,包括刷丝,刷丝包括固定端与摩擦端,所述固定端沿周向固定在机匣挡板上,摩擦端自所述固定端沿机匣挡板径向延伸,并接触发动机转子跑道,刷丝与凹槽的侧壁具有间隙;凹槽的位于低压侧的侧壁设置有背板弹性环,背板弹性环与发动机转子同轴,且具有沿轴线方向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后端通过波簧固定在所述凹槽侧壁,所述前端延伸至接触所述刷丝,所述接触端位于所述刷丝的固定端及摩擦端之间。本申请通过背板弹性环提高了刷丝在受高压时的等效轴向刚度,对于封严压差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封严压差的使用需求,封严效果较好。
申请号:CN201910656266.4
申请日:2019/7/1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耐高压差刷式密封装置,包括刷丝(2),刷丝(2)包括固定端与摩擦端,所述固定端沿周向固定在机匣挡板上,摩擦端自所述固定端沿机匣挡板径向延伸,并接触发动机转子跑道(8),从而将机匣挡板与转子跑道形成的环腔分为高压侧与低压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具有朝向转子跑道(8)的凹槽,所述刷丝(2)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底部,另一端自所述凹槽的槽口凸出,并延伸至接触所述转子跑道(8),所述刷丝(2)与凹槽的侧壁具有间隙;
所述凹槽的位于低压侧的侧壁设置有背板弹性环(4),所述背板弹性环(4)与发动机转子同轴,且具有沿轴线方向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后端通过波簧(6)固定在所述凹槽侧壁,所述前端延伸至接触所述刷丝(2),所述接触端位于所述刷丝(2)的固定端及摩擦端之间。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叶片及其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叶片及其设计方法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叶片设计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子午流面离散求解网格;求解获得交点处的气流速度和气流方向角;根据气流方向角和给定的气流脱轨角得到叶型角;根据叶型角得到中弧线,且给定叶厚分布形成基元叶型;将转轴前叶型角均设置为零,获得新中弧线;根据新中弧线得到新的叶厚度分布,基于新的叶叶厚分布形成基元叶型;将各基元叶型绕发动机轴线旋转并截取叶型;将截取的叶型分成两段,并作内切圆,组合形成完整叶型。本申请的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叶片设计方法可以保证转动的折板能为后面的转子叶片提供需要的预旋或反预选,以及可以保证折板转动时不与壁面碰撞且有均匀的较小间隙。
申请号:CN201910701935.5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叶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叶片设计方法应用于小涵道比航空涡扇发动机的风扇或压气机,所述风扇或压气机具有进口导向叶片,所述进口导向叶片包括固定段和转动段,所述固定段无弯度,所述转动段能够提供预旋或反预旋角;所述方法包括1)建立子午流面离散求解网格,所述网格由近似相互垂直的两族线组成,其中i族线为流线,j族线为计算站;
2)在i族和j族线交点上求解叶轮机械径向平衡方程,获得交点处的气流速度V和气流方向角α等;
3)根据所述交点处的气流方向角α和给定的气流脱轨角得到叶型角,从而获得叶型角沿轴向的变化规律;
4)根据所述叶型角和所述交点的坐标得到中弧线,所述中弧线为叶片的骨线,在中弧线的空间垂线方向给定叶厚分布形成基元叶型;
5)根据支板无弯度的需求,将转轴前叶型角均设置为零,进口导向叶片所需弯角由沿转轴后均匀分布叶型角确定,根据叶型角和交点的坐标获得新中弧线;
6)根据新中弧线计算叶型弦长,并结合给定的进口导向叶片的最大厚度和所处位置,得到最大相对厚度及其相对位置,形成新的叶厚度分布,然后在中弧线的空间垂线方向铺设所述新的叶叶厚分布形成进口导向叶片的基元叶型;
7)将进口导向叶片的各基元叶型绕发动机轴线旋转,以使中弧线上对应的转轴点旋转至子午流面上;
8)在与转轴垂直的斜面上,根据给定的半径截取叶型;
9)以各截面上与转轴中心对应的点作为分点,将截取的叶型分成两段,并在分点处作叶型的内切圆,再与分成的两段叶型分别组合成完整叶型,分别对应固定段和转动段,完成进口导向叶片设计。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