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32019-11-27 03:18:43飞机整体翼梁损伤容限试验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32019-11-27 03:18:43高温空气活门寿命试验台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32019-11-27 03:18:43一种飞机发动机动态仿真试验台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32019-11-27 03:18:43一种内腔式几何量测量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32019-11-27 03:18:43一种舱门拉杆式开锁机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32019-11-27 03:18:43多功能抗鸟撞通风窗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32019-11-27 03:18:43一种外开式舱门的提升机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12019-11-27 03:18:41一种PWM扫频信号转换电路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12019-11-27 03:18:41基于流量测量的风速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412019-11-27 03:18:41闭环系统等压差式流量分配试验方法
返回顶部
飞机整体翼梁损伤容限试验方法
标题:飞机整体翼梁损伤容限试验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疲劳损伤容限试验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整体翼梁损 伤容限试验方法。(一)选择整体翼梁中载荷大的部位做为试验件考核 段;(二)依照考核段生产两件相同的试验件;(三)将两件试验件背靠 背相距20~30mm且上、下各加一块蒙皮,蒙皮与上、下梁缘条连接, 构成一个盒段;(四)将组合完成的试验盒段根部固定在承力墙上;(五) 在试验件的一端施加集中载荷模拟试验段梁的弯矩和梁腹板的剪力,不 考虑蒙皮剪流的影响;(六)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件进行损伤容限分析 并与试验结果对比。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飞机整体翼梁结构裂纹扩展和剩 余强度缺乏理论依据的难题,试验件设计采用背靠背2件试验件同时进 行试验的方法,消除了单梁扭曲现象。
申请号:CN200910147120.3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飞机整体翼梁损伤容限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选择整体翼梁中载荷大的部位做为试验件考核段;(二)依 照考核段制做两件相同的试验件1和2;(三)将两件试验件背靠背相距 20~30mm且上、下各加一块蒙皮5和6,蒙皮与梁上缘条3、梁下缘条 4连接,构成一个盒段;(四)将组合完成的试验件盒段根部固定在承力 墙9上;(五)在试验件的一端施加集中载荷模拟试验段梁的弯矩和梁 腹板8的剪力,不考虑蒙皮的剪流影响;(六)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件 进行损伤容限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高温空气活门寿命试验台
标题:高温空气活门寿命试验台
摘要:本发明属于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空气活门试验的高温 空气活门寿命试验台。包括气源、流量调节、电加热器组、被试高温空 气活门台位、压力调节和温度调节,在流量调节与电加热器组之间加装 换热器,气流经流量调节后,先进入换热器冷边入口,再从换热器的冷 边出口进入电加热器组的入口,电加热器组的出口的热气流经被试高温 空气活门后,到达换热器热边入口,从换热器热边出口再到达压力调节。 本发明取消了原系统中的水冷换热器,利用试验活门出口的高温气流通 过换热器预热进入电加热器的常温气流,将进入电加热器的常温气流预 热后再进入电加热器组,从而降低了电加热功耗,使电加热耗能降低30% ~80%。
申请号:CN200910147116.7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空气活门寿命试验台,包括气源(1)、流量调节(2)、 电加热器组(4)、被试高温空气活门台位(5)、压力调节(6)和温度 调节(7),其特征是,在流量调节(2)与电加热器组(4)之间加装空 气换热器(3),气流经流量调节(2)后,先进入空气换热器(3)冷边 入口,再从空气换热器(3)的冷边出口进入电加热器组(4)的入口, 电加热器组(4)的出口的热气流经安装在被试高温空气活门台位(5) 上的被试高温空气活门后,到达空气换热器(3)热边入口,从空气换 热器(3)热边出口再到达压力调节(6)。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发动机动态仿真试验台
标题:一种飞机发动机动态仿真试验台
摘要: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试验设备和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发 动机动态仿真试验台。飞机发动机动态仿真试验台由接口定义50针、 左右发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发动机电气控制单元、发动机振动检测 仪、试验件及测控系统组成。测控系统包括模拟/离散输入接口卡、内 嵌发动机仿真模型的测控软件、传感器模拟单元及输出接口卡。本发明 的优点是功能完整,智能化高、响应时间快,在没有真实发动机的情况 下,通过发动机仿真模型、电子模拟技术及动态仿真技术,准确模拟飞 机整个飞行包线内动力装置系统的动态和稳态工作过程及故障监测结 果。本发明也可用于飞机整机系统的动力装置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 及机载试验件的功能研究。
申请号:CN200910147119.0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发动机动态仿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试验台由接 口定义50针(8)、左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12)、右发动机全 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9)、发动机电气控制单元(11)、发动机振动检 测仪(13)、发动机试验件(10),以及测控系统(18)组成,其中,测 控系统(15)包括模拟/离散输入接口卡(14)、测控软件(18)内嵌发 动机仿真模型(17)、传感器模拟单元(16)及接口输出卡(19)组成; 接口定义50针(8)的前端与飞机综合航电系统试验台(5)连接,后 端分别与左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12)、右发动机全权限数字 电子控制器(9)、发动机电气控制单元(11)及发动机振动检测仪(13) 相应的输入接口连接,然后,左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12)、 右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9)、发动机电气控制单元(11)及发 动机振动检测仪(13)、试验件的输出接口分别与测控系统(15)的模 拟/离散输入接口卡(14)、传感器模拟单元(16)及接口输出卡(19) 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内腔式几何量测量方法
标题:一种内腔式几何量测量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腔式几何量测量方法, 本发明工字形滑轨(3)悬空安装在截面为长方形的内腔(1)内,并可在内 腔(1)内运动。为了验证工字形滑轨(3)没有与内腔内壁相接摩擦,确保飞行 安全,需要对滑轨与内腔(1)之间的间隙进行测量。本发明把内窥镜探测头(6) 和平直刚性导引杆(7)经由内腔(1)上的通孔(2)伸入到内腔(1)内。然后 利用探测头(6)对导引杆(7)及工字形滑轨(3)以及测量对象进行拍照并分 析相互比例关系。最后根据已知的工字形滑轨尺寸以及与测量对象的比例关系计 算工字形滑轨(3)到内腔壁的距离。该方法能方便测量封闭空间内的工字形滑 轨(3)与内腔壁间的距离,能验证二者之间是否发生接触,从而确保飞行安全, 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申请号:CN200910146945.3
申请日:2009/6/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内腔式几何量测量方法,其中,所述内腔(1)为一滑轨腔,其截面 长方形,其腔壁设有至少一通孔(2),且内部设有一可沿滑轨腔运动的且截面尺 寸已知的内悬式工字形滑轨(3),其中,所述工字形滑轨上梁(4)和下梁(5) 中部由一连接杆连接,所述上梁(4)和下梁(5)形状及尺寸均一致,且尺寸已 知,且所述工字形滑轨(3)与内腔四壁间存在间隙,二者的间距即为测量对象, 其特征在于,测量步骤如下: 步骤1.确认尺寸已知的工字形滑轨(3)已安装在内腔(1)内; 步骤2.选择内腔通孔(2),将一探测头(6)及一导引杆(7)由通孔(2) 伸入内腔(1)中,使得导引杆(7)与被测对象所处的内腔壁接触; 步骤3.在探测头(6)监视下,调整导引杆(7)位置,使其与工字形滑轨 (2)截面平行; 步骤4.用探测头(6)对导引杆(7)及工字形滑轨(3)以及测量对象进 行拍照; 步骤5.根据所拍照片分析测量对象与工字形滑轨尺寸相对于导引杆(7) 的比例关系; 步骤6.根据已知的工字形滑轨尺寸以及与测量对象的比例关系计算工字 形滑轨(3)到内腔壁的距离。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舱门拉杆式开锁机构
标题:一种舱门拉杆式开锁机构
摘要: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涉及一种舱门拉杆式开锁机构。本发明 的外筒套接在内筒外,外筒内壁下部开有滚珠槽,内筒下部与外筒的滚 珠槽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滚珠孔;内筒的下部置有内筒塞子,内筒塞子的 上部与内筒间装有弹簧,内筒塞子下端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滚珠球槽,两 个滚珠对称卡在内筒的滚珠孔与外筒的滚珠槽内,内筒的下端安装有堵 盖,销针穿过防尘盖的中心孔顶在内筒塞子下端,销针连接轴与堵盖之 间套接压簧,手柄的转轴铰接在外筒上,手柄的一个端头与销针铰接。 本发明舱门地面开锁机构使得地面维护简单、快捷、安全、易操作,并 提高了重要零部件的可靠性。为地勤人员和维修工的检查工作提供便捷 的拆卸和安装。
申请号:CN200910146706.8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舱门拉杆式开锁机构,其特征是,外筒(1)套接在内筒(2) 外,外筒内壁下部开有滚珠槽(10),内筒(2)下部与外筒(1)的滚 珠槽(10)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滚珠孔(11);内筒(2)的下部置有内筒 塞子(6),内筒塞子(6)的上部与内筒(2)间装有弹簧(3),内筒塞 子(6)下端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滚珠球槽(12),两个滚珠(4)对称卡 在内筒(2)的滚珠孔(11)与外筒(1)的滚珠槽(10)内,内筒(2) 的下端安装有堵盖(8),销针(5)穿过防尘盖(9)的中心孔顶在内筒 塞子(6)下端,销针(5)连接轴与堵盖(8)之间套接压簧(13),手 柄(7)的转轴铰接在外筒(1)上,手柄(7)的一个端头与销针(5) 铰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多功能抗鸟撞通风窗
标题:多功能抗鸟撞通风窗
摘要:本发明属于驾驶舱通风窗设计,涉及一种多功能抗鸟撞通风窗。手 柄上设置锁键与锁舌,锁键与锁舌一端贴合,锁舌上表面与扭簧贴合, 锁舌的另一端与锁盘上的锁孔贴合;手柄与前下锁钩固连,前下锁钩外 端与锁柱贴合,前下锁钩的中间点与后下锁钩的中间点通过连杆组件连 接,前下锁钩的内端与滚轮组件连接,滚轮组件卡入下滑轨内,后下锁钩 转轴与摇臂通过扭力管连接,后下锁钩外端与锁柱贴合,后下锁钩的内 端与滚轮组件固连,滚轮组件卡入下滑轨内,后上摇臂与摇臂通过连杆 组件连接,后上锁钩内端与上滚轮组件固连,上滚轮组件卡入上滑轨内。 本发明将手柄中增加一套机构,在通风窗抗鸟撞基础上增加了机外开锁 功能,使机构更加安全可靠。
申请号:CN200910146707.2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抗鸟撞通风窗,其特征是,手柄[2]上设置锁键[1]与锁 舌[3],锁键[1]与锁舌[3]的一端贴合,锁舌[3]上表面与扭簧[4]贴合,锁 舌[3]的另一端与锁盘[5]上的锁孔贴合;手柄[2]与前下锁钩[10]固连,前 下锁钩[10]外端与前下锁柱[29]贴合,前下锁钩[10]的中间点与后下锁 钩[20]的中间点通过连杆组件[19]连接,前下锁钩[10]的内端与滚轮组件 [36]固连,滚轮组件[36]卡入下滑轨[30]内,后下锁钩[20]转轴与摇臂[22] 通过扭力管[21]连接,后下锁钩[20]外端与后下锁柱[39]贴合,后下锁 钩[20]的内端与滚轮组件[36]固连,滚轮组件[36]卡入下滑轨[30]内,后 上摇臂[22]与摇臂[24]通过连杆组件[23]连接,摇臂[24]转轴与后上锁钩 [27]固连,后上锁钩[27]外端与后上锁柱[40]贴合,后上锁钩[27]内端与 上滚轮组件[37]固连,上滚轮组件[37]卡入上滑轨[38]内;摇臂[24]与前 上摇臂[26]通过上连杆组件[25]连接,前上摇臂[26]转轴处与前上锁钩[28] 固连,前上锁钩[28]外端与前上锁柱[41]贴合;机外开锁拉杆[18]与机外 开锁后摇臂[17]的一端连接,机外开锁后摇臂[17]另一端与机外开锁前摇 臂[14]通过连杆[16]连接,机外开锁前摇臂[14]转轴处与机外开锁扭力管 [13]的下端连接,机外开锁扭力管[13]的上端与机外开锁拨块[12]连接, 机外开锁拨块[12]与拨块[11]贴合,拨块[11]与手柄轴扭力管[9]下端固 连,手柄轴扭力管[9]上端与齿形件[8]固连,齿形件[8]与后连杆[7]后端 贴合,后连杆[7]前端与连杆[6]的一端贴合,连杆[6]另一端与锁键[1]贴 合;限位锁齿形件[32]与限位锁扭簧[33]的一端及拉杆[34]连接,限位锁 扭簧[33]另一端固定在支座[35]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外开式舱门的提升机构
标题:一种外开式舱门的提升机构
摘要:本发明属于民用飞机客舱门机构技术,涉及一种外开式舱门的提升机 构。提升机构安装座与舱门固连,提升摇臂的一端与手柄转轴固连,提 升摇臂的另一端与提升杆上端铰接,提升杆的下端的杆端接头与上提升 臂的中部铰接,上提升臂的一端安装在机构安装座上,上提升臂的另一 端与导向轴上的止动块铰接;主铰链的外端设置有上双耳和下双耳,导 向轴置于主铰链的外端上、下双耳的通孔内,主铰链的上双耳两片和下 双耳两片之间的导向轴上均设置有止动块,主铰链与舱门门框铰接,下 提升臂的一端安装在机构安装座上,另一端与导向轴上的止动块铰接。 本发明机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制造安装成本低,适于民用飞机客舱 门使用。
申请号:CN200910147118.6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外开式舱门的提升机构,其特征是,提升机构由一个提升摇 臂[2]、一个提升杆[3]、上提升臂[4]、下提升臂[5]组成,机构安装座 [8]与舱门[7]固连,提升摇臂[2]的一端与手柄转轴[1]固连,提升摇臂 [2]的另一端与提升杆[3]上端铰接,提升杆[3]的下端的杆端接头[11] 与上提升臂[4]的中部铰接,上提升臂[4]的一端安装在机构安装座[8] 上,上提升臂[4]的另一端与导向轴[9]上的止动块[12]铰接;主铰链[6] 的外端设置有上双耳[13]和下双耳[14],导向轴[9]置于主铰链[6]的外 端上、下双耳的通孔内,主铰链[6]的上双耳[13]两片和下双耳[14]两片 之间的导向轴[9]上均设置有止动块[12],主铰链[6]与舱门门框铰接, 下提升臂[5]的一端安装在机构安装座[8]上,另一端与导向轴[9]上的止 动块[12]铰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PWM扫频信号转换电路
标题:一种PWM扫频信号转换电路
摘要:本发明属于电子信号转换技术,涉及一种PWM扫频信号转换电路。 该转换电路由加法器[1]、反相器[2]、比较器[3]和跟随器[4]组成;加 法器[1]由运算放大器U1和电阻R1~R4组成,反相器[2]由运算放大器 U2和电阻R5~R7组成,比较器[3]由运算放大器U3和电阻R8和可变电 阻W组成,跟随器[4]由运算放大器U4组成。本发明的设计周期短,通 用性强,无须滤波网络,电路简单实用,生产成本低,设计调试方便。 实现了正弦波、三角波及斜波扫频信号到PWM扫频信号的转换,满足了 小型舵机等相关设备频率响应测试的需要。
申请号:CN200910143861.4
申请日:2009/6/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PWM扫频信号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转换电路由加法器 [1]、反相器[2]、比较器[3]和跟随器[4]组成;加法器[1]由运算放大器 U1和电阻R1~R4组成,电阻R1接在参考直流电压正极输入端In3和运 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R2接在转换电路输入端In1和运 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R3接在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和 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R4接在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反相器[2]由运算放大器U2和电阻R5~R7组成,电阻R5接在运算放大 器U1的输出端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R6接在运算放 大器U2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R7接在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 输入端和地之间;比较器[3]由运算放大器U3和电阻R8和可变电阻W组 成,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 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与参考三角波或参考正弦波输入端In2连接,电 阻R8和可变电阻W串联后,电阻R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 接,可变电阻W的一端接地;跟随器[4]由运算放大器U4组成,电阻R8 和可变电阻W的串联点与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 U4的输出端与反相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为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OUT,运算放大器U1~U4的正电压输入端与双极电源的正电源连接,运 算放大器U1~U4的负电压输入端与双极电源的负电源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基于流量测量的风速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标题:基于流量测量的风速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试验技术、气象试验、计量测试领域,涉及一种基 于流量测量的风速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气源、测量单元、控 制单元及风洞,气源气流通过风速测量单元及控制单元到达风洞,其中, 风速测量通过标准孔板或音速喷嘴或其它形式的流量计经控制器或计 算机将流量转换为风洞测量段的风速。利用基于流量测量的风速实验装 置进行风速试验的方法是,气源产生的气流在风洞测量段形成的气流的 风速是通过控制器或计算机用公式v=G/ρS将经标准孔板或音速喷嘴或其 它形式的流量计测量到的气流流量转换为风洞测量段的风速。本发明基 于流量测量的风速实验装置以空气质量流量为控制参数,解决了低风速 下测量与控制准确的问题。
申请号:CN200910147115.2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流量测量的风速实验装置,其特征是,装置包括气源、 测量单元、控制单元及风洞,气源气流通过风速测量单元及控制单元到 达风洞,其中,风速测量通过标准孔板或音速喷嘴或其它形式的流量计 经控制器或计算机将流量转换为风洞测量段的风速。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闭环系统等压差式流量分配试验方法
标题:闭环系统等压差式流量分配试验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流体测量技术,涉及一种闭环系统等压差式流量分配试 验方法。本发明采用在各支路设备中加装限流环,测量总路流量动态, 调整支路流量的方法,系统的所有支路设备流量分配在计算的基础上统 一进行匹配,避免了单一设备流量调整对其它设备支路的影响,计算采 用的留足匹配方法,采用半物理方针的计算测量,对设备所在系统支路 的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另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单个支路设备调节 所带来的反复调节次数,很大程度上节约试验的时间和经费。 采用半物理仿真计算的思想,将系统的设计和计算结合进行,极大 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单一的试验和计算均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 缺陷,将实验结果和计算仿真有机结合的理论试验方法。
申请号:CN200910147113.3
申请日:2009/6/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闭环系统等压差式流量分配试验方法,其特征是, ①根据设备的设计流阻、设计流量计算设备的流阻系数的步骤; ②各设备支路不加限流环,调整总路进口的流体状态,包括流 量、温度、压力,测量通过各设备支路的流量并记录的步骤; ③根据测量的流量数据,计算出每个设备支路的实际阻力,根 据每个设备支路的实际阻力与设计阻力的差值来计算各支路的限流环 匹配流阻的步骤; ④根据限流环的匹配流阻得出一组符合条件的限流环尺寸的步 骤; ⑤根据得出的限流环尺寸,将限流环安装到对应的支路中进行 第一轮流量分配调整,并记录通过各设备支路的实际测试流量的步骤; ⑥根据实际测试流量和设计流量的差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调 整的步骤;如果流量差异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认为限流环尺寸合理, 试验完成;否则,根据下面的步骤继续进行调整; ⑦根据实际测试流量和支路安装限流环的尺寸,计算出限流环 和设备支路的实际流阻的步骤; ⑧然后根据第⑦的计算结果,得出设备支路的实际总流阻的步 骤; ⑨比较实际总流阻与设备设计总流阻的差值的步骤; ⑩根据比较得出的阻力差值通过计算,匹配出新的限流环计算 尺寸,并将最终的计算结果实施到调整试验中的步骤; id=”icf0001″ file=”A2009101471130002C1.tif” wi=”4″ he=”4″ top= “193” left = “34”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按照新安装的限流环状态,重复6~10的步骤。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