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弯矩承载螺栓拧紧力矩分配方法

标题:一种试验用弯矩承载螺栓拧紧力矩分配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结构静力与疲劳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试验用弯矩承载螺栓拧紧力矩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在力加载方向上,沿承载结构底面支点到相邻最近螺栓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螺栓之间的距离;其中,将在垂直力加载方向上的一列螺栓看作一颗螺栓体;根据承载结构所受弯矩载荷以及力矩平衡方程,得到螺栓体在承受最大载荷时,各螺栓体所承受的载荷;其中,各个螺栓体承受的载荷均匀相同;计算螺栓体在承受最大载荷时,各个螺栓体的拧紧力矩;得到各个螺栓的拧紧力矩。本申请的试验用弯矩承载螺栓拧紧力矩分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在试验中实施和操作,并且使固定立柱的所有螺栓能够较为均匀的承载,加大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申请号:CN201910688269.6

申请日:2019/7/2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试验用弯矩承载螺栓拧紧力矩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预定数量的螺栓在承载结构是排列方式,确定在力加载方向上,沿承载结构底面支点到相邻最近螺栓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螺栓之间的距离;其中,将在垂直力加载方向上的一列螺栓看作一颗螺栓体;
步骤二、根据承载结构所受弯矩载荷以及力矩平衡方程,得到螺栓体在承受最大载荷时,各螺栓体所承受的载荷;其中,各个螺栓体承受的载荷均匀相同;
步骤三、计算螺栓体在承受最大载荷时,各个螺栓体的拧紧力矩;
步骤四、将得到的各个螺栓体的拧紧力矩的数值除以该螺栓体对应的列的螺栓数量,即得到各个螺栓的拧紧力矩。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压气机试验轴承温度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标题:一种压气机试验轴承温度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压气机试验轴承温度数据处理方法,其包括:持续获取试验轴承的轴承温度;根据当前时刻试验轴承的轴承温度和上一时刻试验轴承的轴承温度获得轴承温升,并根据所述轴承温升及当前时刻与上一时刻的时间差获得轴承温升速度;根据所述轴承温升速度判断轴承工作状态,若所述轴承温升速度大于预设值,则所述试验轴承工作异常,若所述轴承温升速度不大于预设值,则所述试验轴承工作正常。本申请的压气机试验轴承温度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温升进行有效的监控,使其具备了较好的瞬态预警能力,防止没有到达限制值对现场人员带来的误导和麻痹。

申请号:CN201910703295.1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压气机试验轴承温度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持续获取试验轴承的轴承温度;
根据当前时刻试验轴承的轴承温度和上一时刻试验轴承的轴承温度获得轴承温升,并根据所述轴承温升及当前时刻与上一时刻的时间差获得轴承温升速度;
根据所述轴承温升速度判断轴承工作状态,若所述轴承温升速度大于预设值,则所述试验轴承工作异常,若所述轴承温升速度不大于预设值,则所述试验轴承工作正常。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推力装置测量的内外涵同轴进气密封装置

标题:一种用于推力装置测量的内外涵同轴进气密封装置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推力装置测量的内外涵同轴进气密封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推力测量技术领域,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外涵进口法兰、外涵进气管、蜗壳筒体、整流环板、环状整流栅格、侧板、支柱、端盖、外涵进气筒、分隔筒体、外涵法兰、壁面压力管、内涵进气锥管、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调节螺钉、压盖、密封圈、篦齿和壁面静压测点。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航空发动机排气装置推力测量的内外涵同轴进气密封装置,既满足内外涵同轴供气要求,又可大幅减小对推力测量的干扰。

申请号:CN201910703314.0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推力装置测量的内外涵同轴进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外涵进口法兰(1)、外涵进气管(2)、蜗壳筒体(3)、整流环板(4)、环状整流栅格(5)、侧板(6)、支柱(7)、端盖(8)、外涵进气筒(9)、分隔筒体(10)、外涵法兰(11)、壁面压力管(12)、内涵进气锥管(13)、第一支承座(141)、第二支承座(142)、第一定位块(151)、第二定位块(152)、调节螺钉(16)、压盖(17)、密封圈(18)、篦齿(19)和壁面静压测点(20);其中外涵进口法兰(1)与外涵进气管(2)为水平对称布置;
侧板(6)与蜗壳筒体(3)、整流环板(4)、环状整流栅格(5)固定在一起,外侧有一个凸台,用于安装篦齿(19)及压盖(17);
压盖(17)用于压紧篦齿(19),且与侧板(6)、端盖(8)通过连接件连接;
密封圈(18)用于密封篦齿(19)与侧板(6)、端盖(8)之间的气体,压紧度由压盖(17)调节;
篦齿(19)直边朝里、斜边朝外的设置;
整流环板(4)上开有多个直径相同的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中心指向轴线;
环状整流栅格(5)为一环状栅格,栅格截面为矩形,栅格通道中心指向轴线;
支柱(7)周向均布多处,且与外涵进气筒(9)的外表面及分隔筒体(10)的内表面平齐后与外涵进气筒(9)、分隔筒体(10)相固定;
端盖(8)与外涵进气筒(9)、分隔筒体(10)相固定,且端盖(8)外侧有具有凸台,用于安装篦齿(19)及压盖(17);
外涵进气筒(9)上设有至少能容纳环状整流栅格(5)宽度的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开有多个直径相同的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中心指向轴线;
分隔筒体(10)外侧与外涵进气筒(9)形成外涵,内测与内涵进气锥管(13)形成内涵;
外涵法兰(11)的外缘与外涵进气筒(9)外壁平齐设置;
壁面压力管(12)固定在内涵进气锥管(13)的锥面压力测点上;
内涵进气锥管(13)的平直段上开有多个直径相同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中心指向轴线;
第一支承座(141)与内涵进气锥管(13)相固定,第二支承座(142)与蜗壳筒体(3)相固定,且第一支承座(141)和第二支承座(142)均为水平对称分布;
第一定位块(151)与内涵进气锥管(13)相固定,第二定位块(152)与蜗壳筒体(3)相固定,且第一定位块(151)和第二定位块(152)均布置于正下方,沿轴向布置;
调节螺钉(16)用于调节篦齿(19)的径向位置,周向均布多处,且为左右对称;
壁面静压测点(20)用于测量内涵进气锥管(13)的锥面压力,沿轴向和周向均布置多处点。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高位引气的短弯曲型减涡板

标题: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高位引气的短弯曲型减涡板

摘要:本申请属于压气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高位引气的短弯曲型减涡板。该减涡板(5)设置在压气机引气腔(4)内旋流比大于1的位置,所述减涡板(5)一端设置在所述压气机引气腔(4)的壁面,另一端沿压气机轴向向压气机引气腔(4)内延伸,所述减涡板(5)包括靠近压气机轴线的低半径部分(51)以及远离压气机轴线的高半径部分(52),所述低半径部分(51)包括向压气机旋转方向弯曲的结构。本发明在减小压气机盘腔引气阻力,增加引气流量方面能起到显著的作用。由于采用了一体化短弯曲板结构,无需安装,具有轻质和可靠性等优点。

申请号:CN201910690221.9

申请日:2019/7/2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高位引气的短弯曲型减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涡板(5)设置在压气机引气腔(4)内旋流比大于1的位置,所述减涡板(5)一端设置在所述压气机引气腔(4)的壁面,另一端沿压气机轴向向压气机引气腔(4)内延伸,所述减涡板(5)包括靠近压气机轴线的低半径部分(51)以及远离压气机轴线的高半径部分(52),所述低半径部分(51)包括向压气机旋转方向弯曲的结构。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装置

标题: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装置,设置在发动机的涡轮后机匣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外涵筒体、内涵锯齿混合器以及锥体,外涵筒体的后端沿环形设置有第一锯齿;内涵锯齿混合器位于所述外涵筒体内,其后端沿环形设置有第二锯齿;锥体位于所述内涵锯齿混合器内;其中,内涵锯齿混合器与锥体之间形成内涵气流通道,内涵锯齿混合器与外涵筒体之间形成外涵气流通道。本申请内涵锯齿混合器的锯齿能够增加内涵和外涵气流的掺混面积,首次增强内外涵气流的掺混。排气装置出口的锯齿能够使环境大气引射到喷流起到二次混合强化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加喷流与环境大气的混合,降低排气装置出口气流速度,起到降低排气噪声的作用。

申请号:CN201910683389.7

申请日:2019/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排气装置,设置在发动机的涡轮后机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外涵筒体(1),所述外涵筒体的后端沿环形设置有第一锯齿;
内涵锯齿混合器(2),位于所述外涵筒体(1)内,其后端沿环形设置有第二锯齿;
锥体(3),位于所述内涵锯齿混合器(2)内;
其中,内涵锯齿混合器(2)与所述锥体(3)之间形成内涵气流通道,所述内涵锯齿混合器(2)与外涵筒体(1)之间形成外涵气流通道。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涡轮间隙主动控制的热气分配器、平台及方法

标题:一种用于涡轮间隙主动控制的热气分配器、平台及方法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涡轮间隙主动控制的热气分配器,所述热气分配器包括:多个环绕在外机匣外的射流管,所述射流管具有至少部分面向所述外机匣的多个通气孔;和至少一个沿外机匣轴向延伸的集气腔,所述集气腔具有进口和出口,且所述集气腔连通于所述射流管,当热气自所述集气腔的进口流入而从所述射流管的通气孔流出时,能够使所述外机匣向着外机匣轴线方向膨胀从而实现外机匣内的动叶与外机匣之间的叶尖间隙发生变化。本申请通过将热气通入集气室,之后分配置到各处的射流管,热气通过射流管上的气孔排出,冲击涡轮试验件外机匣,对外机匣进行加温使机匣膨胀,进而实现变叶尖间隙的目的,具有间隙变化可控的显著有点。

申请号:CN201910703226.0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涡轮间隙主动控制的热气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分配器(210)包括多个环绕在外机匣(221)外的射流管(212),所述射流管(212)具有至少部分面向所述外机匣(221)的多个通气孔;和至少一个沿外机匣(211)轴向延伸的集气腔(211),所述集气腔(211)具有进口(214)和出口(213),且所述集气腔(211)连通于所述射流管(212),当热气自所述集气腔(211)的进口(214)流入而从所述射流管(212)的通气孔流出时,能够使所述外机匣(221)向着外机匣轴线方向膨胀从而实现外机匣(221)内的动叶(223)与外机匣(221)之间的叶尖间隙发生变化。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进口可调导叶的防冰装置

标题: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进口可调导叶的防冰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燃气涡轮发动机防除冰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进口可调导叶的防冰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可调导叶上游的固定支板(9),固定支板(9)具有中空的支板内腔,所述支板内腔连通有高压压气机(3)的热气源,所述固定支板(9)在靠近可调导叶(10)的一端的第一侧设置有排气结构(14),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可调导叶(10)偏转的朝向侧,所述排气结构(14)具有通孔,用于引导所述支板内腔的热空气流出至可调导叶(10)表面本申请采用对可调叶片表面进行气膜加热的方式,不需要在可调导叶内腔设计热气通道,整流支板表面打孔的结构也非常简单易行,大大降低可调导叶设计和生产成本。

申请号:CN201910701954.8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进口可调导叶的防冰装置,可调导叶(10)通过转轴(11)安装于发动机进气机匣外环(12)和机匣内环(1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冰装置包括:
固定支板(9),位于可调导叶(10)的上游,且位于机匣外环(12)与机匣内环(13)之间,所述固定支板(9)具有中空的支板内腔,所述支板内腔连通有高压压气机(3)的热气源,所述固定支板(9)在靠近可调导叶(10)的一端的第一侧设置有排气结构(14),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可调导叶(10)偏转的朝向侧,所述排气结构(14)具有通孔,用于引导所述支板内腔的热空气流出至可调导叶(10)表面。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枞树型盘榫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标题:一种枞树型盘榫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枞树型盘榫连接结构,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枞树型盘榫连接结构包括榫头和轮缘凸块,其中,所述轮缘凸块至少具有两个轮缘齿,相邻两个轮缘齿之间具有轮缘花槽,所述轮缘花槽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轮缘反向圆弧、轮缘第一小圆弧、轮缘大圆弧及轮缘第二小圆弧,所述榫头至少具有两个榫头齿,相邻两个榫头齿之间具有榫头花槽,所述榫头花槽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榫头小圆弧和榫头大圆弧。本申请的枞树型盘榫连接结构能够消除局部应力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合理优化榫齿刚度提升了盘榫工作面配合可靠性,该结构相对传统盘榫连接结构实现了减重约1%~3%。

申请号:CN201910701930.2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枞树型盘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枞树型盘榫连接结构包括榫头(10)和轮缘凸块(20),其中,所述轮缘凸块(20)至少具有两个轮缘齿(21),相邻两个轮缘齿(21)之间具有轮缘花槽(22),所述轮缘花槽(2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轮缘反向圆弧(23)、轮缘第一小圆弧(24)、轮缘大圆弧(25)及轮缘第二小圆弧(26),所述榫头(10)至少具有两个榫头齿(11),相邻两个榫头齿(11)之间具有榫头花槽(12),所述榫头花槽(1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榫头小圆弧(13)和榫头大圆弧(12)。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隔离错频减振方法及航空发动机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隔离错频减振方法及航空发动机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隔离错频减振方法,其包括:获取所有叶片的频率或重量;根据叶片的频率或重量确定若干数量的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周向均布所述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使得相邻两个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之间形成若干振动隔离区;将剩余叶片安装至所述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之间形成若干振动隔离区内;调节所述剩余叶片的排布使得所述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排布满足减振要求。本申请的航空发动机叶片隔离错频减振方法充分考虑了装配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不需改变叶片结构的基础上,仅通过频率大小或重量大小即可确定相对较优的安装方案,减振效果好,实用性强,应用成本低。

申请号:CN201910703210.X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隔离错频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有叶片的频率或重量;
根据叶片的频率或重量确定若干数量的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
周向均布所述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使得相邻两个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之间形成若干振动隔离区;
将剩余叶片安装至所述最大频率或最大重量的叶片之间形成若干振动隔离区内;
调节所述剩余叶片的排布使得所述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排布满足减振要求。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调长度的反推对中支撑装置

标题:一种可调长度的反推对中支撑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发动机装配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长度的反推对中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在位于挂架两端的反推力装置上的前支撑杆组件,其包括前支撑杆调整接头、锁紧螺母、前支撑杆限位锁片以及前支撑杆,前支撑杆为筒状结构,两端具有内螺纹,前支撑杆调整接头上一端设置有球头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在具有外螺纹的一端自端部沿轴向向内延伸有条形槽,前支撑杆限位锁片具有外环及向内延伸的凸起,锁紧螺母装配至前支撑杆上之后,通过前支撑杆限位锁片进行限位,前支撑杆调整接头螺接到前支撑杆筒内。该结构长度可调,能满足同一安装接口的,不同批次的反推力装置的使用。

申请号:CN201910695188.9

申请日:2019/7/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长度的反推对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支撑杆组件(2),所述前支撑杆组件(2)的两端设置有球头接头,安装在对中限位座(1)的槽内,形成球窝配合,所述对中限位座(1)固定定在挂架两端的反推力装置上;
前支撑杆组件(2)包括前支撑杆调整接头(5)、锁紧螺母(6)、前支撑杆限位锁片(7)以及前支撑杆(9),所述前支撑杆(9)为筒状结构,两端具有内螺纹,前支撑杆调整接头(5)上一端设置有球头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在所述具有外螺纹的一端自端部沿轴向向内延伸有条形槽,前支撑杆限位锁片(7)具有外环及向内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适配安装在条形槽内,锁紧螺母(6)装配至所述前支撑杆(9)上之后,前支撑杆限位锁片(7)自所述条形槽开口处套接至前支撑杆调整接头(5)上,并在外端贴合至所述锁紧螺母(6),前支撑杆调整接头(5)的位于前支撑杆限位锁片(7)的内端的部分螺接到所述前支撑杆(9)筒内;
前支撑杆组件(2)穿过固定在飞机挂架上的支架通孔,且支架(4)位于所述前支撑杆组件(2)的两个前支撑杆限位锁片(7)之间。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