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燃料空气高效混合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进气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一种流量调节套筒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一种具有多自由度补偿功能的高温管路连接结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测定结构及标定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一种飞机尾部弹性片组件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一种转子平衡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22019-11-27 03:25:32航空发动机叶片鸟撞试验模拟夹具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302019-11-27 03:25:30一种高温试验器阻尼网设计方法
返回顶部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燃料空气高效混合装置
标题: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燃料空气高效混合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燃料空气高效混合装置,包括由混合腔外环与混合腔内环构成的空气混合通道,以连通火焰筒,空气混合通道内设置有旋流器,并在旋流器上游设置有燃料喷嘴,燃料喷嘴设置有多个,沿混合腔外环内壁周向均匀分布,混合腔外环外壁设置有燃料分散环,燃料分散环一端通过连通杆连通燃料喷嘴,另一端通过喷嘴将燃料输送至空气混合通道。本申请通过沿混合腔外环内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燃料喷嘴,实现燃料空气的高效混合,燃料混合更加均匀,有助于减小燃料空气混合燃烧时的局部高温区域面积,进而降低了燃气轮机的污染物排放。
申请号:CN201910684430.2
申请日:2019/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燃料空气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腔外环(5),一端插接在火焰筒(11)的入口;
混合腔内环(6),位于所述混合腔外环(5)之内,且与混合腔外环(5)同轴设置,以在两者之间限定空气混合通道;
旋流器(4),设置在所述空气混合通道内;
燃料分散环(3),环形套设在所述混合腔外环(5)之外,形成环形腔,所述混合腔外环(5)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空气混合通道的燃料喷嘴(1),所述燃料喷嘴(1)沿混合腔外环(5)周向设置有多个,燃料喷嘴(1)的喷口位于所述空气混合通道内,且沿燃料流动方向位于所述旋流器(4)的上游;
燃料连通杆(2),具有连通燃料进口(7)与所述燃料分散环(3)的通道。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进气装置
标题: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进气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进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同轴的外轮毂与内轮毂,两者之间形成环形流路,在环形流路的前段设置有连接内轮毂与外轮毂的燃料分配支撑板,所述燃料分配支撑板内部具有通路,通路具有连接气态燃料的入口端,以及具有向环形流路内喷射气态燃料的喷射孔;环形流路内的空气与喷射孔喷射的气态燃料在环形流路的后段通过双旋流叶片内外交错分布的叶片进行混合,之后进入燃烧室燃烧。本申请将气态燃料与的喷射口设置在内外轮毂之间的支撑板上,以及采用双旋流叶片内外交错分布的形式,简化了结构,强化了燃料混合效果,在出口处形成均匀的预混气,有效地降低燃烧室污染物的排放。
申请号:CN201910684414.3
申请日:2019/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进气装置,设置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燃烧室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外轮毂(1);
内轮毂(2),设置在外轮毂(1)内,且与所述外轮毂(1)同轴,所述内轮毂(2)与外轮毂(1)之间形成预混气态燃料的环形流路,所述环形流路的沿轮毂轴向的前段部分设置有连接内轮毂(2)与外轮毂(1)的燃料分配支撑板(6),所述燃料分配支撑板(6)内部具有通路(7),所述通路(7)具有连接气态燃料的入口端,以及具有向所述环形流路内喷射所述气态燃料的喷射孔(8);
所述环形流路内的空气与所述喷射孔(8)喷射的气态燃料在所述环形流路的后段进行混合,之后进入燃烧室燃烧。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流量调节套筒
标题:一种流量调节套筒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量调节套筒,包括套筒主体与波纹盘,套筒主体的前端开口,用于容纳燃气轮机的一级喷嘴及喷嘴周向的轴向旋流器,套筒主体用于将空气与燃油混合后输送至环形区空气通道,并由所述环形区空气通道输送至燃烧室;波纹盘呈环形,具有径向方向的波纹结构,波纹盘的外环固定在套筒主体靠近轴向旋流器的内壁上,并被设置成随温度升高而进行进行膨胀,从而具有收缩状态及伸展状态,在伸展状态,对所述轴向旋流器产生遮挡,减小进气面积,在收缩状态,失去对轴向旋流器出口的遮挡作用,增大进气面积。本申请可以使燃烧室在主模式下降低头部空气分数,增加燃烧区油气比,防止在较低工况下出现贫燃熄火现象。
申请号:CN201910684412.4
申请日:2019/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调节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主体(70),所述套筒主体(70)的前端开口,用于容纳燃气轮机的一级喷嘴(71),所述一级喷嘴(71)包括燃油出口及设置在所述燃油出口外环的轴向旋流器(73),轴向旋流器(73)用于向套筒主体内输送空气,所述套筒主体的后端连通环形区空气通道(72),所述套筒主体(70)用于将空气与燃油混合后输送至所述环形区空气通道(72),并由所述环形区空气通道(72)输送至燃烧室;
波纹盘(81),呈环形,并自波纹盘的外环至内环的径向方向形成波纹结构,所述波纹盘(81)的外环固定在所述套筒主体靠近所述轴向旋流器(73)的内壁上,所述波纹盘(81)被设置成随温度升高而进行进行膨胀,从而具有收缩状态及伸展状态,在所述伸展状态,对所述轴向旋流器(73)产生遮挡,用于减小进气面积,在所述收缩状态,失去对轴向旋流器(73)出口的遮挡作用,用于增大进气面积。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装置
标题: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轮毂及内轮毂,外轮毂同轴套设在内轮毂外部,两者之间形成预混气态燃料的环形流路;外轮毂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外旋流叶片,内轮毂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内旋流叶片,外旋流叶片与内旋流叶片交错分布,内旋流叶片及外旋流叶片的叶片板面方向与轮毂轴线方向形成夹角,以实现沿流路轴线方向流动的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本申请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装置,燃料和空气通过旋流装置实现预混合和速度型的改变,解决了局部回流问题,避免了回火烧蚀问题的发生,同时该旋流装置结构简单,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效率较高。
申请号:CN201910683421.1
申请日:2019/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轮毂(1);
内轮毂(2),设置在外轮毂(1)内,且与所述外轮毂(1)同轴,所述内轮毂(2)与外轮毂(1)之间形成预混气态燃料的环形流路;
所述外轮毂(1)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向所述流路中延伸的多个外旋流叶片(11),所述内轮毂(2)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向所述流路中延伸的多个内旋流叶片(21),外旋流叶片(11)与内旋流叶片(21)交错分布,每个内旋流叶片(21)沿轮毂径向延伸的端部设置在相邻两个外旋流叶片(11)之间,同理,每个外旋流叶片(11)沿轮毂径向延伸的端部设置在相邻两个内旋流叶片(21)之间;
内旋流叶片(21)及外旋流叶片(11)的叶片板面方向与轮毂轴线方向形成夹角,以实现沿流路轴线方向流动的预混气态燃料的旋流。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具有多自由度补偿功能的高温管路连接结构
标题:一种具有多自由度补偿功能的高温管路连接结构
摘要:本申请属于管路连接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多自由度补偿功能的高温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预紧球座、双球头接头以及防脱螺母,第一管路具有管接头,第二管路具有管接嘴,预紧球座安装在管接头内,且与管接头之间设置有预紧弹簧,预紧球座的开口处具有球头型内壁;双球头接头两端均具有球头结构,其一端的球头结构与所述预紧球座的球头型内壁贴紧配合,另一端的球头结构与所述管接嘴的球头性内壁贴紧配合;防脱螺母用于压接在所述管接嘴的球头型外壁上,另一端与管接头的外壁螺纹连接。本申请具有多自由度的安装补偿功能,降低了管路的制造精度,降低了管路的热应力。
申请号:CN201910699147.7
申请日:2019/7/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自由度补偿功能的高温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1),具有管接头(2),管接头(2)内壁具有第一台阶面,管接头外壁具有外螺纹;
第二管路(8),具有管接嘴(7),所述管接嘴(7)端部为球头结构,具有球头型内壁及球头型外壁;
预紧球座(3),安装在所述管接头(2)内,其外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对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设置有预紧弹簧(4),所述预紧球座的开口处具有球头型内壁;
双球头接头(5),两端均具有球头结构,其一端的球头结构与所述预紧球座(3)的球头型内壁贴紧配合,另一端的球头结构与所述管接嘴(7)的球头性内壁贴紧配合;
防脱螺母(6),一端具有收缩的内壁,用于压接在所述管接嘴(7)的球头型外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管接头的外壁螺纹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测定结构及标定方法
标题: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测定结构及标定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压气机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测定结构,包括:刻度盘,用以与一个摇臂连接,该摇臂称为测定摇臂;指针线,用以指示刻度盘上的刻度。此外,还涉及一种基于上述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测定结构实施的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标定方法。
申请号:CN201910896047.3
申请日:2019/9/2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静子叶片转动角度测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刻度盘(3),用以与一个摇臂(2)连接,该摇臂称为测定摇臂;
指针线(1),用以指示所述刻度盘(3)上的刻度。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尾部弹性片组件
标题:一种飞机尾部弹性片组件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尾部弹性片组件,包括弹性片(1)及弹簧(5),弹性片(1)的前端内侧面通过弹簧(5)连接加力筒体(7)的外表面,弹性片(1)前端外侧面受弹簧(5)弹力作用,搭接在机尾罩(2)后端的内壁上,弹性片(1)的后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承力环(11)上,与外调节片(10)搭接。本申请能够防止弹性片与加力筒体直接接触,保证加力筒体及弹性片本身不受剐蹭、磨损,同时不影响弹性片原有的功能。所提供的飞机尾部弹性片组件能实现自动调节,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适用范围广。
申请号:CN201910683413.7
申请日:2019/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尾部弹性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片(1),其前端内侧面通过弹簧(5)连接加力筒体(7)的外表面,弹性片(1)前端外侧面受弹簧(5)弹力作用,搭接在机尾罩(2)后端的内壁上,弹性片(1)的后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承力环(11)上,与外调节片(10)搭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转子平衡装置
标题:一种转子平衡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发动机平衡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平衡装置,包括:支撑体,具有多个支撑腔;多个平衡块,每个平衡块对应设置在一个支撑腔内;多个调节机构,每个调节机构对应与一个平衡块连接,能够带动该平衡块运动,以调节该平衡块在对应支撑腔内的位置。
申请号:CN201910896035.0
申请日:2019/9/2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转子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体,具有多个支撑腔;
多个平衡块(1),每个所述平衡块(1)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支撑腔内;
多个调节机构,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对应与一个所述平衡块(1)连接,能够带动该平衡块(1)运动,以调节该平衡块(1)在对应支撑腔内的位置。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航空发动机叶片鸟撞试验模拟夹具
标题:航空发动机叶片鸟撞试验模拟夹具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鸟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鸟撞试验模拟夹具。所述模拟夹具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安装座及凸肩支架,下支架与试验台固定连接,上支架滑动设置在下支架的侧板上,用于调节上支架的高度,安装座转动设置在下支架上;凸肩支架转动设置在上支架上,凸肩支架具有延伸至叶片试验件两侧凸肩处的L型支板,L型支板的端部能够作用至叶片试验件的凸肩上,并带动扭转叶片试验件。本申请的模拟夹具只要调整安装座与下支架的周向安装角度,就可以改变叶片迎向鸟的角度,不需对试验件叶片重新拆装,能够实现快速简单操作,同时,通过调整凸肩支架与上支板的周向安装角度,能够模拟叶片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叶片的扭转情况。
申请号:CN201910736330.X
申请日:2019/8/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航空发动机叶片鸟撞试验模拟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支架(1),与试验台固定连接,具有底板(11)及垂直于所述试验台向上延伸的两个侧板(12),所述底板(11)上具有第一环形孔;
上支架(2),滑动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的侧板(12)上,上支架(2)包括与所述底板(11)平行的上板(21),所述上板(21)上具有第二环形孔;
安装座(3),转动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的底板(11)上,安装座(3)通过穿过所述第一环形孔的螺栓固定至所述下支架(1)上,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安装叶片试验件(5)榫头部分的的榫槽(31);
凸肩支架(4),转动设置在所述上支架(2)的上板(21)上,凸肩支架(4)通过穿过所述第二环形孔的螺栓固定至所述上支架(2)上,凸肩支架(4)具有延伸至叶片试验件(5)两侧凸肩处的两个L型支板(41),所述凸肩支架(4)相对于所述上支架(2)转动时,所述L型支板(41)的端部能够作用至叶片试验件(5)的凸肩上,并扭转所述叶片试验件(5)。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高温试验器阻尼网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高温试验器阻尼网设计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温试验器阻尼网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网丝假设成悬索,利用悬索模型中抛物线理论确定网丝的挠度最大值,此假定条件下,确定网丝由直线变为抛物线的第一长度变化,以及确定网丝由挠度最大处的张力引起的第二长度变化,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三长度变化,然后根据第一长度变化为第二长度变化与第三长度变化之和的关系,计算网丝挠度最大处的张力,从而确定网丝的最大挠度,以管径D的3%进行判定是否进行分块设计,最后计算网丝的最大张力,根据最大张力计算网丝应力并与网丝许用应力相比,校核网丝强度。本申请为高温试验器阻尼网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可依据本设计方法进行阻尼网的分块设计,提高了阻尼网设计的精确性。
申请号:CN201910694533.7
申请日:2019/7/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试验器阻尼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确定均布在阻尼网网丝上的气动载荷;
步骤S2、将网丝假设成悬索,利用悬索模型中抛物线理论确定第一长度变化;
步骤S3、确定网丝由挠度最大处的张力引起的第二长度变化;
步骤S4、确定网丝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三长度变化;
步骤S5、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变化为所述第二长度变化与所述第三长度变化之和的关系,计算网丝挠度最大处的张力;
步骤S6、确定网丝的最大挠度;
步骤S7、确定网丝的最大张力;
步骤S8、根据步骤S7确定的最大张力计算网丝应力并与网丝许用应力相比,校核网丝强度。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