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22019-11-27 03:17:12一种手动盘形管成型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22019-11-27 03:17:12一种带盲孔的安全螺栓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22019-11-27 03:17:12一种下单翼飞机的应急断离结构的内襟翼支臂梁及应用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22019-11-27 03:17:12一种飞机顶起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22019-11-27 03:17:12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齿轮倾转机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22019-11-27 03:17:12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倾转机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02019-11-27 03:17:10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02019-11-27 03:17:10一种整体可拆卸式缝翼尾缘结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02019-11-27 03:17:10一种滚轮触发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7:102019-11-27 03:17:10一种飞机平尾随动装置
返回顶部
一种手动盘形管成型装置
标题:一种手动盘形管成型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盘旋管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手动盘形管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位于手柄与滚轮之间的轮轴上套有滚动轴承且能够在螺旋槽中滚动的接触轮,因此能够保证导管坯材始终沿所述螺旋槽的轨迹运动,能够保证盘旋管的螺距符合设计要求,利用接触轮获得了良好的导向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制作方便,使用操作便捷,操纵性强,工作可靠性高,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加工盘旋管的成本低、质量高,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申请号:CN201320285427.1
申请日:2013/5/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手动盘形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用于支撑导管的导管支撑机构和用于导管盘旋成型的导管盘旋成型机构,所述导管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组合支座和设置在组合支座顶端的限位块[11],所述组合支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限位块[1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凹槽相配合构成导管通道[20]的第二凹槽;所述导管盘旋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轴套[13]和插入轴套[13]中的导管盘旋成型杆[10],所述导管盘旋成型杆[10]的下半部分为设置有螺旋槽[10-1]的螺纹杆,所述导管盘旋成型杆[10]的上半部分为光杆且套装有导向套[9],所述导向套[9]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导管盘旋成型杆[10]一侧且与所述导管盘旋成型杆[10]相平行的轮轴[7],所述轮轴[7]中部连接有用于带动轮轴[7]旋转的手柄[1],所述轮轴[7]下部套装有滚轮[5],位于所述手柄[1]与所述滚轮[5]之间的轮轴[7]上套有滚动轴承[18],所述滚动轴承[18]套有接触轮[6]。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带盲孔的安全螺栓
标题:一种带盲孔的安全螺栓
摘要:一种带盲孔的安全螺栓,涉及安全螺栓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带有自螺帽表面中心至螺杆内部的平行于螺杆轴线的盲孔螺栓,即达到了非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因螺杆截面积的减小而首先断裂,阻止破坏力的传播,保障重要零部件的安全;又保障了正常使用状态下,不改变螺杆外形表面,使安全螺栓同普通螺栓一样的正常使用。
申请号:CN201210171028.2
申请日:2012/5/2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带盲孔的安全螺栓,由螺杆(3)和螺杆(3)一端的螺帽(1)以及螺杆(3)另一端表面的螺纹(4)和端部的保险孔(5)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自螺帽(1)外侧表面中心至螺杆(3)内部有一平行于螺杆(3)轴线的盲孔(2)。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下单翼飞机的应急断离结构的内襟翼支臂梁及应用
标题:一种下单翼飞机的应急断离结构的内襟翼支臂梁及应用
摘要:一种下单翼飞机的应急断离结构的内襟翼支臂梁及应用,涉及下单翼飞机的应急断离结构的梁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披露一种分体式的下单翼飞机内襟翼支臂梁,解决了下单翼飞机应急着陆时,内襟翼遇冲击载荷作用时,内襟翼能够与机翼翼盒尽快分离,并且避免内襟翼与机翼翼盒连接的支臂梁对机翼翼盒产生的穿透或撕裂的安全隐患,拓展了内襟翼支臂梁应急断离的应用范围。
申请号:CN201210170328.9
申请日:2012/5/2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下单翼飞机的应急断离结构的内襟翼支臂梁,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支臂梁的上部(3)和支臂梁的下部(4)所构成,且支臂梁的上部(3)和支臂梁的下部(4)通过安全螺栓(5)和螺母(6)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顶起装置
标题:一种飞机顶起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机身结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三角支撑[1]、顶起球头[2]、两个接头组件[3]、拉杆[4]和壁板支座[5],本发明具有质量较轻,可以将大载荷快速传递到机身其他结构上的优点。.现有飞机支撑结构一般用于支撑中小型飞机,本发明是用于大型运输机的支撑结构,国内对于大型飞机的支撑结构还属首创;本发明的结构重量为60Kg,可以承载并传递130t的载荷,是一种轻质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从千斤顶上传递来的一百三十吨载荷,通过支撑结构能够快速的扩散到飞机侧壁、下壁结构上,避免了应力集中,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本发明可以长期、重复使用。本发明的零件,加工工艺简单,便于实现。
申请号:CN201310374394.2
申请日:2013/8/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三角支撑[1]、顶起球头[2]、两个接头组件[3]、拉杆[4]和壁板支座[5],千斤顶三角支撑[1]为一边为圆弧面[6]的三角形结构,在三角形结构侧面方向的两条直边交点位置处加工出一个双耳接头[7]和一个台阶孔[8];顶起球头[2]底部为半球状球头[9]结构,端部为阶梯轴[10]结构,阶梯轴上端轴径小于下端轴径,上端轴端部加工有外螺纹,在球头与阶梯轴之间为圆盘[11],圆盘下表面与球头的平面相接,上表面与阶梯轴下端平面相接;接头组件[3]包括接头[12]、六角头螺母[13]、止动垫圈[14]、螺栓[15]、垫圈[16]、螺母[17],接头一端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一端闭合,上述闭合端与单耳结构相接,单耳结构螺栓通过孔的轴线与管状结构的轴线垂直,管状结构为外螺纹结构,外表面沿轴向开有止动槽;六角头螺母与管状结构外螺纹旋合;拉杆[4]为两端带有内螺纹的管状结构,两端部开有圆形豁口;壁板支座[5]为带有曲率的板状结构,其底座[18]圆弧面的背面一端带有双耳接头[19];千斤顶三角支撑[1]的圆弧面和壁板支座[5]的圆弧面均固定于机身侧壁上,拉杆[4]两端分别与接头[12]的管状结构连接,两个接头[12]的单耳接头分别通过螺栓[15]与千斤顶三角支撑[1]的双耳接头和壁板支座[5]的双耳接头连接,千斤顶三角支撑[1]的台阶孔与顶起球头[2]的阶梯轴间隙配合,阶梯轴长度大于台阶孔的深度,用螺母在阶梯轴上端露出部分旋合拧紧,将顶起球头[2]和千斤顶三角支撑[1]紧固连接,保证阶梯轴轴线与地面垂直。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齿轮倾转机构
标题: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齿轮倾转机构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构布置关于飞机对称平面左右对称,单侧机构包括短舱、机翼、转轴、内齿轮、外齿轮、主驱动齿轮、主液压马达、齿轮和中间驱动轴,连接形式为:短舱与机翼通过转动副连接,该转动副的转轴固定在机翼上,内齿轮与短舱固连,外齿轮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机翼上,其旋转轴线与短舱转轴同轴,驱动齿轮位于内齿轮和外齿轮之间,并与二者同时啮合,驱动齿轮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固连,液压马达固定在机翼上,中间驱动轴通过齿轮机构与两侧的倾转机构相连。本发明具有多余度驱动模式,运动传递路线短,结构紧凑。
申请号:CN201310373575.3
申请日:2013/8/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齿轮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构布置关于飞机对称平面左右对称,左侧机构包括短舱(1)、机翼(3)、转轴(5)、内齿轮(7)、外齿轮(9)、主驱动齿轮(11)、主液压马达(15)、齿轮(19)、齿轮(21)、中间驱动轴(23);右侧机构包括短舱(2)、机翼(4)、转轴(6)、内齿轮(8)、外齿轮(10)、主驱动齿轮(12)、主液压马达(16)、齿轮(20)、齿轮(22)、中间驱动轴(23)。左侧机构连接形式为:短舱(1)与机翼(3)通过转动副连接,该转动副的转轴(5)固定在机翼(3)上,内齿轮(7)与短舱(1)固连并与转轴(5)同轴,外齿轮(9)通过转动副与机翼(3)相连,其旋转轴线与转轴(5)同轴,主驱动齿轮(11)位于内齿轮(7)和外齿轮(9)之间,并与二者同时啮合,主驱动齿轮(11)与主液压马达(15)的输出轴固连,主液压马达(15)固定在机翼(3)上,齿轮(19)与外齿轮(9)固连并与齿轮(21)啮合,齿轮(21)与中间驱动轴(23)固连。右侧机构连接形式为:短舱(2)与机翼(4)通过转动副连接,该转动副的转轴(6)固定在机翼(4)上,内齿轮(8)与短舱(2)固连并与转轴(6)同轴,外齿轮(10)通过转动副与机翼(4)相连,其旋转轴线与转轴(6)同轴,主驱动齿轮(12)位于内齿轮(8)和外齿轮(10)之间,并与二者同时啮合,主驱动齿轮(12)与主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固连,主液压马达(16)固定在机翼(4)上,齿轮(20)与外齿轮(10)固连并与齿轮(22)啮合,齿轮(22)与中间驱动轴(23)固连。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倾转机构
标题: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倾转机构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构布置关于飞机对称平面左右对称,机构构件主要包括短舱、机翼、螺旋丝杠、齿轮、主液压马达、输出齿轮、基架、驱动轴、万向接头、锥齿轮、中间驱动轴。本发明的原理为通过螺旋丝杠的螺旋运动改变螺旋丝杠与短舱连接点到螺旋丝杠与机翼连接点间的距离,从而拉动短舱绕其转轴做偏转运动,同时两侧短舱的倾转运动通过中间驱动轴(37)相连。本发明提供了螺旋丝杠(7、8)与短舱(1、2)和机翼(3、4)的机构连接,以及螺旋丝杠7、8)与中间驱动轴(37)间的运动传递,具有多余度运行模式。
申请号:CN201310373415.9
申请日:2013/8/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短舱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构布置关于飞机对称平面左右对称,左侧机构包括短舱(1)、机翼(3)、转轴(5)、螺旋丝杠(7)、丝杠端(9)、螺母端(11)、齿轮(13)、主液压马达(15)、齿轮(17)、基架(23)、齿轮(25)、驱动轴(27)、万向接头(29)、驱动轴(31)、锥齿轮(33)、锥齿轮(35)、中间驱动轴(37);右侧机构包括短舱(2)、机翼(4)、转轴(6)、螺旋丝杠(8)、丝杠端(10)、螺母端(12)、齿轮(14)、主液压马达(16)、齿轮(18)、基架(24)、齿轮(26)、驱动轴(28)、万向接头(30)、驱动轴(32)、锥齿轮(34)、锥齿轮(36)、中间驱动轴(37)。左侧机构连接形式为:短舱(1)与机翼(3)通过转动副连接,该转动副的转轴(5)固定在机翼(3)上,螺旋丝杠(7)的丝杠端(9)与短舱(1)铰接,螺母端(11)与齿轮(13)固连,齿轮(13)与齿轮(17)啮合,齿轮(17)与主液压马达(15)的输出轴固连,主液压马达(15)固连在基架(23)上,基架(23)与机翼(3)间通过转动副连接,其旋转轴线与转轴(5)平行,齿轮(13)同时与齿轮(25)啮合,齿轮(25)通过圆柱副与驱动轴(27)相连,驱动轴(27)一端通过圆柱副与基架(23)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节头(29)与驱动轴(31)相连,驱动轴(31)与锥齿轮(33)固连,锥齿轮(33)与锥齿轮(35)啮合,锥齿轮(35)固连于中间驱动轴(37),中间驱动轴(37)与转轴(5)同轴并与机翼(3)间通过转动副连接。右侧机构连接形式为:短舱(2)与机翼(4)通过转动副连接,该转动副的转轴(6)固定在机翼(4)上,螺旋丝杠(8)的丝杠端(10)与短舱(2)铰接,螺母端(12)与齿轮(14)固连,齿轮(14)与齿轮(18)啮合,齿轮(18)与主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固连,主液压马达(16)固连在基架(24)上,基架(24)与机翼(4)间通过转动副连接,其旋转轴线与转轴(6)平行,齿轮(14)同时与齿轮(26)啮合,齿轮(26)通过圆柱副与驱动轴(28)相连,驱动轴(28)一端通过圆柱副与基架(24)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节头(30)与驱动轴(32)相连,驱动轴(32)与锥齿轮(34)固连,锥齿轮(34)与锥齿轮(36)啮合,锥齿轮(36)固连于中间驱动轴(37),中间驱动轴(37)与转轴(6)同轴并与机翼(4)间通过转动副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
标题: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悬挂耦合支臂、舵面操纵作动器和操纵悬挂耦合支座,耦合支座上布置有操纵耳片和悬挂耳片,耦合支臂一端设有悬挂接头,舵面操纵作动器在耦合支臂上的安装位置布置在舵面悬挂点之后,耦合支臂与安定面连接点之前,耦合支臂与安定面的连接部分与作动器的安装位置不相接,舵面操纵作动器另一端连接在耦合支座的操纵耳片上,耦合支座的悬挂耳片与耦合支臂的悬挂接头连接。本发明解决了飞机舵面前梁的变形问题,同时能将飞机舵面操纵作动器对飞机安定面和飞机舵面的载荷降低约50%,平衡了舵面悬挂载荷在安定面两侧壁板上的分配,对飞机尾翼结构减重明显。
申请号:CN201310374421.6
申请日:2013/8/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悬挂耦合支臂、舵面操纵作动器和操纵悬挂耦合支座,操纵悬挂耦合支座上布置有安装舵面操纵作动器的操纵耳片和安装耦合支臂接头的悬挂耳片,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一端设有悬挂接头,舵面操纵作动器在耦合支臂上的安装位置布置在舵面悬挂点之后,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与安定面连接点之前,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与安定面的连接部分与作动器的安装位置不相接,舵面操纵作动器另一端连接在操纵悬挂耦合支座的操纵耳片上,操纵悬挂耦合支座的悬挂耳片与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的悬挂接头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整体可拆卸式缝翼尾缘结构
标题:一种整体可拆卸式缝翼尾缘结构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可拆卸式缝翼尾缘结构。其特征在于,缝翼尾缘呈三角楔形,由上壁板(1)、复材围框(2)和泡沫芯(3)组成,上壁板(1)由碳纤维织物铺成,复材围框(2)由碳纤维织物铺成,泡沫芯(3)放置在上壁板(1)与复材围框(2)形成的空腔内,所有零件铺层布置完成后采用RTM一次成型。与传统的复合材料缝翼尾缘相比,整体可拆卸式缝翼尾缘结构零件少,需要制造模具少,成本低。整体式缝翼尾缘强度和刚度都比传统的复合材料缝翼尾缘高。并且可拆卸,易于维护和更换。
申请号:CN201310373648.9
申请日:2013/8/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整体可拆卸式缝翼尾缘,其特征在于,缝翼尾缘呈三角楔形,由上壁板(1)、复材围框(2)和泡沫芯(3)组成,上壁板(1)由碳纤维织物铺成,复材围框(2)由碳纤维织物铺成,泡沫芯(3)放置在上壁板(1)与复材围框(2)形成的空腔内,所有零件铺层布置完成后采用RTM一次成型。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滚轮触发装置
标题:一种滚轮触发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轮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轮、导向轮支架、主动轮、主动轮支架和弹簧,导向轮支架上端部带有一个双耳,下端部带有一个双耳,在双耳两个耳片通孔外侧分别延伸有一段支臂;主动轮支架的底座上带有两条平行立筋,立筋上端部分别带有一个单耳,组成双耳,在上述两条立筋上还加工有一个双耳,两条立筋之间的外侧距离小于双耳两个耳片间的距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重量轻,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整个滚轮触发装置基本在一个平面内;滚轮触发装置的安装不受外部主动构件影响,与外部主动构件没有相连的零部件,只有到外部构件接触滚轮触发装置时,该装置发生作用,当外部构件离开时,不会对滚轮触发装置造成影响。
申请号:CN201310373620.5
申请日:2013/8/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滚轮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轮(1)、导向轮支架(2)、主动轮(3)、主动轮支架(4)和弹簧(5),导向轮支架(2)上端部带有一个双耳(10),下端部带有一个双耳(12),在双耳(12)两个耳片通孔外侧分别延伸有一段支臂(9),双耳(10)与双耳(12)通孔轴线平行,且均在导向轮支架xy平面内,在双耳(12)根部横筋上加工有弹簧固定孔(11);主动轮支架(4)的底座(14)上带有两条平行立筋(15)、(16),立筋(15)、(16)上端部分别带有一个单耳,组成双耳(13),在上述两条立筋上还加工有一个双耳(17),两条立筋(15)、(16)之间的外侧距离小于双耳(12)两个耳片间的距离;将导向轮(1)用螺栓(8)安装在导向轮支架(2)的双耳(10)上,将导向轮支架(2)与主动轮支架(4)通过双耳(12)和双耳(17)用螺栓(6)连接,双耳(12)连接在双耳(17)的外侧,在双耳(17)中间安装弹簧(5),弹簧(5)套在螺栓(6)上,弹簧的一个端头与主动轮支架两条平行立筋(15)、(16)之间接触,将弹簧(5)的另一端卡在导向轮支架(2)上,将主动轮(3)用螺栓(7)安装在主动轮支架(4)的滚轮安装双耳(13)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平尾随动装置
标题:一种飞机平尾随动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平尾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严板、滚轮触发装置、扭力臂支座、限位块、扭力臂、铰链、铰链支座、扭力杆、扭力杆安装支座、铰链支座和铰链,将滚轮触发装置安装到封严板上;将两个铰链同轴安装在封严板上;铰链与铰链支座连接,铰链支座与外部机体连接。将扭力杆安装支座与铰链支座用螺栓连接;将扭力杆与扭力杆安装支座连接,扭力杆与扭力臂连接,扭力杆穿过铰链支座的通孔,并能在孔内自由转动;扭力臂的双耳与扭力臂支座单耳连接;将扭力臂支座与封严板连接;将封严板限位在外部机体上。本发明优点:重量轻,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整个随动装置基本在封严板平面内、结构更简单,安装不受外部构件影响。
申请号:CN201310374156.1
申请日:2013/8/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平尾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严板(1)、滚轮触发装置(2)、扭力臂支座(3)、限位块(4)、扭力臂(5)、铰链(6)、铰链支座(7)、扭力杆(8)、扭力杆安装支座(9)、铰链支座(10)和铰链(11); 封严板(1)为一个平板结构,在封严板(1)的一端带有下陷结构;扭力臂支座(3)带有单耳(32)结构;扭力臂(5)一端带有双耳(33),另一端带有内花键(35);铰链(6)由安装底板(36)和双耳(37)组成,双耳(37)的两个耳片位于安装底板(36)两侧,并与安装底板垂直;铰链支座(7)由单耳(38)、(39)和安装底座(40)组成,单耳(38)、(39)耳片的通孔轴线同轴;扭力杆(8)由圆柱体(41)、外花键(42)、细长圆杆(43)和外花键(44)组成,细长杆(43)位于外花键(43)和外花键(44)之间,圆柱体(41)位于扭力杆(8)一端;扭力杆安装支座(9)的安装底座(45)上加工有内花键(46);铰链支座(10)的安装底座(49)带有单耳(48);铰链(11)由安装底座(50)和双耳(51)组成; 将滚轮触发装置(2)的安装底座(27)通过螺栓安装到封严板(1)的驱动边(12)上;将铰链(6)通过安装底座(36)安装在封严板(1)的安装边(13)上,铰链(11)通过安装底座(50)与铰链(6)同轴安装在封严板的安装边;将轴承压入铰链支座(7)的单耳(39)的通孔中,并将螺栓穿过单耳(39)、双耳(37)的通孔,通过螺母紧固连接,单耳(39)、双耳(37)之间留有间隙;将轴承压入铰链支座(10)的单耳(48)的通孔中,并将螺栓穿过单耳(48)、双耳(51)的通孔,通过螺母紧固连接,单耳(48)与双耳(51)之间留有间隙;铰链支座(7)的安装底座(40)和铰链支座(10)的安装底座(49)与外部机体固定连接,实现封严板的固定; 将扭力杆安装支座(9)的安装底座(45)与铰链支座(10)的安装面用螺栓连接,连接时保证内花键(46)与铰链支座(7)上单耳(38)的通孔和铰链支座(10)上单耳(48)的孔同轴;将扭力杆(8)的外花键(44)与扭力杆安装支座(9)的内花键(46)连接,扭力杆(8)的外花键(42)与扭力臂(5)的内花键(35)连接,扭力杆(8)的圆柱体(41)穿过铰链支座(7)的单耳(38)上的通孔,并能在孔内自由转动;扭力臂(5)的双耳(33)通过其上的孔与扭力臂支座(3)单耳(32)上的孔连接;将扭力臂支座(3)的安装底座与封严板 连接;将封严板(1)通过下陷结构(4)限位在外部机体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