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俯仰配平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俯仰配平系统,该系统包括:俯仰伺服作动器,用于输出驱动力矩,所述驱动力矩用于控制飞行器的驾驶杆的动作;自动俯仰配平机构,通过人感机构与所述驾驶杆连接,用于减缓作用于所述驾驶杆上的所述驱动力矩,使得所述俯仰伺服作动器处于不受力的状态。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自动俯仰配平系统的成本比较高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合理优化了设备的配置,降低系统使用成本的效果。
此作者还没有写他们的个人资料同时让我们说我们是骄傲的admin贡献了一只8369条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包括作动筒、支柱、加载杠杆、拉杆以及加载轮;作动筒的筒体设置在基座上;支柱设置在基座上,并与作动筒间隔布置;拉杆的一端设置在加载杠杆的一端上,拉杆的另一端与加载轮连接;加载轮用于与起落架连接;加载杠杆的另一端与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支柱的另一端设置在加载杠杆的两端之间,使加载杠杆能够绕与支柱的连接处为轴心转动;其中,作动筒用于为所述加载杠杆提供力,从而使所述加载杠杆转动,并将该力传递至所述拉杆,从而为所述起落架提供沿所述拉杆轴向方向的力。本实用新型中的加载装置通过加载杠杆的方式来进行试验,采用杠杆原理的起落架加载系统不仅简单可靠,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钉载分配研究的阶梯状板搭接试验件,该试验件包括上搭接板, 下搭接板,所述上搭接板包括第一连接区和第一夹持段,所述下搭接板包括第二连接区和第二夹持段,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分别呈阶梯状,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段和所述第二夹持段用于和试验夹具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钉载分配不均匀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改变钉载分配比例,使钉载分配更加均匀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管路系统安装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飞机燃油导管高安全性连接装置,以解决飞机燃油导管连接处漏油处理不当的问题。以解决。连接装置包括:收集装置,用于将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进行连接,且用于收集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接头处泄漏的燃油;排漏阀,通过排漏管路与收集装置的漏油管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飞机燃油导管高安全性连接装置,能够在飞机使用和飞行时,收集燃油导管连接处泄漏的燃油,并且通过排漏阀保使得燃油不会漏到机体内部或外部,保证飞机使用和飞行安全;另外,还能在飞行前地面维护时,通过打开排漏阀排放燃油,检查排漏阀的出口是否有油,可以判断燃油导管连接是否漏油,发现漏油及时排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挡板、密封挡板组件及飞机。所述密封挡板包括本体,在本体的周侧向本体的一个面的方向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单耳,所述本体用于与待密封结构的一个面连接,所述翻边上的单耳用于连接所述待密封结构的另一个面,从而密封所述待密封结构的两个面之间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挡板通过翻边上的单耳连接待密封结构的面,从而密封待密封结构的两个面之间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挡板密封性能优秀、可靠,且适用性广泛,可用在复杂密封线处。相对于现有技术,集合了密封挡板以及密封角盒两者的优点,相对于密封挡板,其密封性能更好,相对于密封角盒,其可以适用于更多形状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内饰结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内饰板对接结构,以解决目前的内饰板在对接处存在缝隙,从而影响整体效果的问题。内饰板对接结构包括预对接的第一内饰板和第二内饰板,它们的对接处均朝向机体结构弯折,使得对接处的纵截面呈“几”字形;支架与对接处形状相同,位于对接处的靠近机构结构的一侧,一端与第一内饰板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内饰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饰板对接结构,结构简单,容易实施,通过翻边提高内饰板边缘刚度,减小工艺变形,同时通过相邻内饰板接缝处的翻边配合,形成一致感并遮挡接缝提升美观,能有效提升内饰美观性,并且该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飞机内饰设计,具有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及具有该连接件的维护设备, 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所述连接件包含耳片(1)、螺母(2)、挡片(4)和开口销(5)。所述耳片(1)和螺母(2)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耳片(1)和螺母(2)安装在固定平台(3)上的圆孔中,挡片(4)的下表面与螺母(2)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单自由度位移调节的功能,且适合于操作空间较小的结构,当调节连接件时,可以保证耳片(1)直线运动,不需要转动被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组件及具有其的舱门总成及飞机。所述锁组件包括:拉杆,其一端与操纵机构连接;锁钩,其与拉杆的另一端连接,锁钩上设置有弧形槽以及容纳槽;限位摇臂,其中部与闩轴枢转连接,限位摇臂上设置有锁止端以及限位端;其中,锁钩具有锁止位置以及解锁位置,在锁止位置,锁止端能够限制所述限位摇臂运动;在解锁位置,限位摇臂能够以闩轴处为旋转中心旋转,从而使限位端与弧形槽配合,在拉杆损坏而掉落时,使锁钩与限位摇臂干涉,从而限制限位摇臂仅能够相对旋转一次。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使拉杆损坏时整个舱门无法工作,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掌握舱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