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直升机旋翼离心锁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闭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直升机旋翼离心锁,包括与桨毂支臂相固定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伸缩组件、通过伸缩组件沿壳体轴向运动的锁销以及与桨毂中央件固定的锁孔,锁销一端位于壳体内,锁孔的尺寸与锁销适配,锁销另一端在伸出状态下伸入锁孔内。在直升机停机状态或旋翼转速较低时,离心锁的锁销在压缩弹簧施加的弹力作用下处于伸出状态,实现对桨叶挥舞和摆振运动范围的限定,防止桨叶突风扬起;在直升机飞行中或旋翼转速较高时,锁销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压缩弹簧施加的弹力而缩进,恢复桨叶的挥舞运动范围,满足直升机正常飞行需求。

一种外置式直升机短翼浮筒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式直升机短翼浮筒舱,属于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设计领域。包括:舱盖活动安装在底座上且通过系留带与底座连接;底座通过底座接头与直升机短翼连接;浮筒折叠储存在舱盖与底座之间,并通过浮筒连接带穿过底座与底座接头连接;充气管路穿过底座上与浮筒相连,对其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浮筒,快速膨胀与舱盖内壁抵接,对舱盖产生向外的挤压力,当挤压力超过舱盖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和锁紧力时,舱盖迅速弹出。本发明用于存放、固定和保护处于折叠状态的浮筒以及保证浮筒从浮筒舱内顺利快速充气胀开成形,既满足平时安装要求又满足应急使用要求,适用于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应急浮筒舱设计,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等特点。

一种直升机尾桨舵机基准调整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尾桨舵机基准调整方法,属于直升机电传操纵系统基准调整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将尾桨毂与尾桨叉形件的间距理论值定义为A1,偏差允许值为L;步骤二、测量尾桨毂与尾桨叉形件的间距为A2;步骤三、将设定的尾桨毂与尾桨叉形件的间距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并将每次的偏置量写入飞控计算机;若|A1‑A2|≤L,则满足要求;若|A1‑A2|>L,则将(A1‑A2)的差值作为临时位置偏置量通过地面试验器写入飞控计算机,并进行步骤四;步骤四、重复步骤b,直到|A1‑A2|≤L满足要求,并将多次偏置量进行叠加计算,得到最终的舵机位置偏置量。本发明其操作简单,通过指令信号控制尾桨舵机长度,无需进行机械调整,方便快捷的进行尾桨舵机基准调整。

一种直升机平尾接头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平尾接头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平尾接头,包括:截面呈山字形的骨架;第一、第二U型壁板,分别共固化在骨架山字形的两个开口端部,形成第一耳片、第二耳片以及第三耳片;第三U型壁板,共固化在骨架两个外侧面之间;第四U型壁板,与第三U型壁板对称;由第一U型壁板底面、第三U型壁板以及第四U型壁板一侧面、骨架的一个腔体密封构成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填充泡沫,填充在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中。本发明的直升机平尾接头,设计成全复合材料结构,接头可单独成型后通过机械连接或胶接与平尾翼盒连接,也可与平尾翼盒采取共固化成型,具有可设计性好、便于成型、面内性能好、层间强度高等优点。

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旋翼桨叶表面压力测量领域,涉及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包括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且共同构成直升机平尾翼盒的框架的前梁、后梁、两根加强肋;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且用于形成完整的翼盒本体的上蒙皮和下蒙皮;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的上接头、前接头。本发明的直升机平尾翼盒,重量轻、装配简单,且前接头与前梁、肋进行一体化设计,上接头与肋腹板进行一体化设计,传力路线直接,构型简单,便于制造。

一种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涉及直升机结构设计领域。该短翼包括第一短翼盒段(1),其包括前缘伸缩通道(11)、主承力伸缩通道(12)以及后缘伸缩通道(13);第二短翼盒段(2),其包括能够自前缘伸缩通道(11)内伸缩的前缘伸缩段(21)、自主承力伸缩通道(12)内伸缩的主承力伸缩段(22)以及自后缘伸缩通道(13)内伸缩的后缘伸缩段(23);以及三轴电动缸(3),同步驱动的三个输出轴分别连接在前缘伸缩段(21)、主承力伸缩段(22)及后缘伸缩段(23)上。直升机在前飞状态下,将短翼伸开可以有效增加直升机的升力,增强直升机的高原性能。

一种舱门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舱门结构,属于直升机舱门设计,其包括:开设于蒙皮上的舱门安装框;舱门,所述舱门上边缘与安装框铰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蒙皮上的固定凸点以及设置于所述舱门上的固定扣,所述固定凸点与固定扣配合使得舱门以铰接轴线转动与蒙皮贴合时固定;第一固定锁及第二固定锁,第一固定锁及第二固定锁设置于所述舱门远离铰接轴线的一端且分布于舱门的两侧,第一固定锁及第二固定锁用于把舱门和安装框连接;把手锁,所述把手锁设置于舱门上且相邻于所述第一固定锁或第二固定锁,用于限制第一固定锁或第二固定锁的转动。本发明的舱门结构具有支撑方便、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航速控制的风挡雨刷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航速控制的风挡雨刷系统,属于直升机风挡雨刷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机电管理计算机通过控制电路分别与选择开关、手柄按钮连接;风挡雨刷系统设置有大刮刷区域及小刮刷区域,大刮刷区域在小刮刷区域两侧边线基础上外扩形成;机电管理计算机设置基准航速V0, 在基准航速V0作用下,风挡玻璃表面雨水吹落,能够提供驾驶员清晰的视野;当飞行速度大于基准航速V0时,选择小区域进行刮刷;当飞行速度小于等于基准航速V0时,选择大刮刷区域进行刮刷;手柄按钮控制风挡雨刷系统的工作或关闭;挡速选择开关对雨刷的刮刷频率进行选择。本发明实现一键操作,自动复位。实现了便捷操作,减轻飞行员操作负荷;减轻了重量,降低了耗电量。

带起降涵道的升力体无人机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起降涵道的升力体无人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航空领域。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一种直升机桨叶静强度的试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升机桨叶静强度的试验方法,属于直升机桨叶静强度试验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应变与弯矩的正比关系,得到挥舞及摆振标定方程;确定试验考核剖面;根据试验给定的挥舞及摆振弯矩与试验考核剖面确定多级挥舞及摆振载荷;确定挥舞及摆振载荷对应的各级挥舞及摆振应变值;通过加载接头将桨叶加载端分别与离心力、挥舞和摆振三个方向的作动器连接,对桨叶施加多级载荷。本发明中的应变值反映的是桨叶在相应载荷下的真实受载情况,有效解决了传统试验方法中桨叶实际受载情况与作动器加载端各方向施加力载荷不一致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后续各个型号的桨叶静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