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扇发动机部件特征参数辨识方法

标题:一种涡扇发动机部件特征参数辨识方法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扇发动机部件特征参数辨识方法,步骤如下:定义发动机特征参数的辨识问题的目标对象和可调参数;可调参数敏感性分析;设置测量参数的置信区域;可调参数和可测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可调参数;构建可解的辨识问题;基于粒子群法进行参数辨识问题的求解;整机条件下部件特性评估。本发明所提供涡扇发动机部件特征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引入临近状态测量参数偏差并设置置信区域的方法,解决了测量恒偏差带来的计算问题,提高了辨识的精度;采用粒子群法进行参数辨识,可得到全局最优解,更加接近发动机真实工作情况。

申请号:CN201711341207.5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涡扇发动机部件特征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定义发动机特征参数的辨识问题的目标对象和可调参数;
步骤二:可调参数敏感性分析;
步骤三:设置测量参数的置信区域;
步骤四:可调参数和可测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
步骤五:确定可调参数;
步骤六:构建可解的辨识问题;
步骤七:基于粒子群法进行参数辨识问题的求解;
步骤八:整机条件下部件特性评估。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更换喷嘴连接组件

标题:一种可更换喷嘴连接组件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喷嘴连接组件。所述可更换喷嘴连接组件包括集成块、溢流阀以及喷嘴支座;其中,所述集成块内部设置有两端贯通的流路;所述集成块一端用于与一个管路接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管路接头连接所述溢流阀安装在所述集成块上;所述集成块的中部设置有自所述集成块壁面连通至所述流路的喷嘴支座容纳部,所述喷嘴支座设置在所述喷嘴支座容纳部内,所述喷嘴支座用于容纳喷嘴。本申请的可更换喷嘴连接组件与现有技术比较结构简单,特别是喷嘴结构简化,加工不同口径的系列喷嘴更加快捷经济。

申请号:CN201711311176.9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可更换喷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喷嘴连接组件包括集成块(4)、溢流阀(12)以及喷嘴支座(5);其中,
所述集成块(4)内部设置有两端贯通的流路;
所述集成块(4)一端用于与一个管路接头(1)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另一个管路接头连接;
所述溢流阀(12)安装在所述集成块(4)上;
所述集成块(4)的中部设置有自所述集成块壁面连通至所述流路的喷嘴支座容纳部,所述喷嘴支座(5)设置在所述喷嘴支座容纳部内,所述喷嘴支座用于容纳喷嘴(6)。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齿轮润滑冷却结构

标题:齿轮润滑冷却结构

摘要:本发明涉及齿轮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齿轮润滑冷却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润滑装置,润滑装置同时向齿轮啮合处供油,润滑装置位于上述三个齿轮之间,其侧面设有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第三弧面,该三个弧面分别与上述三个齿轮同圆心,根据三个齿轮的齿顶圆半径和曲面设计移距值得到三个弧面的半径,其中三个齿顶圆半径根据齿轮模数、齿数和齿顶高系数算出,上述三个弧面之间通过三个平面衔接,得到润滑装置的结构,三个平面上均设有喷油孔以向齿轮啮合处供油。该结构可以有效利用齿轮旋转所带动的啮合附近气流拖曳的作用,降低齿轮的旋转产生的不规则涡流对滑油喷射方向的影响。

申请号:CN201711128974.8

申请日:2017/11/1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润滑冷却结构,包括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第三齿轮(3)和润滑装置(4),润滑装置(4)用于向齿轮啮合处供油,其特征在于:
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相啮合,其啮合处为第一啮合处,第二齿轮(2)和第三齿轮(3)相啮合,其啮合处为第二啮合处,润滑装置(4)同时向所述第一啮合处和所述第二啮合处供油;
润滑装置(4)位于上述三个齿轮之间,润滑装置(4)侧面设有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第三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第一齿轮(1)同圆心,所述第二弧面与第二齿轮(2)同圆心,所述第三弧面与第三齿轮(3)同圆心;
上述三个齿轮的齿顶圆半径
其中mi是齿轮模数,zi是齿数,
是齿顶高系数;
上述三个弧面的半径Ria=Ri+Δεi=1, 2, 3,其中Δε是曲面设计移距值,且10mm≤Δε≤15mm,上述三个弧面之间通过三个平面衔接,得到润滑装置(4)的结构,所述三个平面上均设有喷油孔以向齿轮啮合处供油。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轴向力平衡装置

标题:一种轴向力平衡装置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力平衡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双转子试验,在转子部分后方设置平衡盘(4),该平衡盘(4)外径设置一圈篦齿排,在篦齿排外侧通过触接连接组件以与机匣壁面相连,进而平衡盘(4)两侧形成前后两个容腔,在平衡盘(4)前容腔机匣壁面上沿周向开设建压孔(2),以将排气涵道(1)中的高压气引入平衡盘(4)前容腔形成高压腔(3),平衡盘(4)后容腔通大气以形成低压腔(5),前后压差作用在平衡盘(4)上,抵消轴向力。本发明所提供的轴向力平衡装置,平衡盘平衡装置是通过压气机试验件范围内的结构设计,在压气机内部实现轴向力平衡,与外部设备解耦,更有利于设备的单独调试。

申请号:CN201711341208.X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轴向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应用于双转子试验,在转子部分后方设置平衡盘(4),该平衡盘(4)外径设置一圈篦齿排,在篦齿排外侧通过触接连接组件以与机匣壁面相连,进而平衡盘(4)两侧形成前后两个容腔,在平衡盘(4)前容腔机匣壁面上沿周向开设建压孔(2),以将排气涵道(1)中的高压气引入平衡盘(4)前容腔形成高压腔(3),平衡盘(4)后容腔通大气以形成低压腔(5),前后压差作用在平衡盘(4)上,抵消轴向力。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及塞式喷管

标题: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及塞式喷管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及塞式喷管。所述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塞式喷管内流道后部的塞锥体的内壁面涂敷隔热涂层,在塞锥体内设置气源腔和气溶胶储存腔,并使气溶胶储存腔设置在气源腔两侧;步骤2:通过高压压气机引气管,将高压气体引入气源腔,气体吹动气溶胶并携带气溶胶经侧壁内壁面上狭缝进入喷射通道并排出,在塞式喷管尾喷流两侧形成气溶胶屏障,以对尾喷流和喷管内部高温部件形成遮挡层,抑制喷管的红外辐射。本申请的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在冷却气较少或冷却措施受限制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以降低发动机整体的红外辐射强度。

申请号:CN201711219228.X

申请日:2017/11/28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抑制塞式喷管红外辐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塞式喷管内流道后部的塞锥体(1)的内壁面涂敷隔热涂层(4),在塞锥体(1)内设置气源腔(2)和气溶胶储存腔(3),并使气溶胶储存腔(3)设置在气源腔(2)两侧,其中一侧通过气源腔(2)两侧的多孔挡板(5)的小孔连通,另一侧通过侧壁板(6)上的狭缝(8)与喷射通道(7)连通,狭缝位于侧壁板(6)的内壁面上,喷射通道(7)开在侧壁板(6)的后半部分,位于内外壁面之间;
步骤2: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喷管的红外抑制,若是,则通过高压压气机引气管,将高压气体引入气源腔(2),气体吹动气溶胶并携带气溶胶经侧壁内壁面上狭缝进入喷射通道并排出,在塞式喷管尾喷流两侧形成气溶胶屏障,以对尾喷流和喷管内部高温部件形成遮挡层,抑制喷管的红外辐射。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轴对称喷管气流调节机构及具有其的轴对称喷管

标题:一种轴对称喷管气流调节机构及具有其的轴对称喷管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对称喷管气流调节机构及具有其的轴对称喷管。所述轴对称喷管气流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片、活门、销轴、锁片;其中,所述调节片具有连接段以及与连接段连接的平直段,所述连接段用于与轴对称喷管的收敛调节片铰接;所述平直段上设置有孔;所述平直段的一个面所对应的一侧为外流道,相对的一侧为内流道;所述孔旁的外流道一侧设置有销轴;所述活门设置在所述内流道并穿过所述孔与所述销轴连接并通过所述锁片锁紧;所述活门能够绕所述销轴运动,从而能够封堵或打开所述孔。本申请的轴对称喷管气流调节机构气流以调节片上的孔为通道进行气流调节,活门随调节片内外流压差变化自动开合,实现气流调节。

申请号:CN201711339248.0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轴对称喷管气流调节机构,适于设置在轴对称喷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对称喷管气流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片(1)、活门(2)、销轴(3)、锁片(4);其中,
所述调节片(1)具有连接段以及与连接段连接的平直段,所述连接段用于与轴对称喷管的收敛调节片(6)铰接;所述平直段上设置有孔;所述平直段的一个面所对应的一侧为外流道,相对的一侧为内流道;
所述孔旁的外流道一侧设置有销轴(3);
所述活门设置在所述内流道并穿过所述孔与所述销轴(3)连接并通过所述锁片(4)锁紧;
所述活门能够绕所述销轴(3)运动,从而能够封堵或打开所述孔。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二元矢量喷管结构及具有其的飞机

标题:一种二元矢量喷管结构及具有其的飞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元矢量喷管结构及具有其的飞机。所述二元矢量喷管结构中,上固定收敛调节片与圆转方段连接;下固定收敛调节片与圆转方段连接;上可调收敛调节片设置在上固定收敛调节片上的滑槽内;下可调收敛调节片设置在下固定收敛调节片上的滑槽内;第一作动筒与上可调收敛调节片连接;第二作动筒与下可调收敛调节片连接;上可调收敛调节片的一侧与上扩张调节片的一侧铰接;下可调收敛调节片的一侧与下扩张调节片的一侧铰接;上拉杆的一端与上固定收敛调节片铰接;上拉杆的另一端与上扩张调节片铰接;下拉杆的一端与下固定收敛调节片铰接;下拉杆的另一端与下扩张调节片铰接。本申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运动调节。

申请号:CN201711341721.9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二元矢量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矢量喷管结构包括第一作动筒、第二作动筒、上固定收敛调节片(1)、上可调收敛调节片(2)、上扩张调节片(3)、上拉杆(4)、下固定收敛调节片、下可调收敛调节片、下扩张调节片、下拉杆、侧壁板(5)以及圆转方段;其中,
所述侧壁板(5)、上固定收敛调节片(1)、上可调收敛调节片(2)、上扩张调节片(3)、下固定收敛调节片、下可调收敛调节片、下扩张调节片合围,形成喷管通道;
所述喷管通道与圆转方段连接;
所述上固定收敛调节片(1)与圆转方段连接;所述下固定收敛调节片与圆转方段连接;
所述上固定收敛调节片(1)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下固定收敛调节片上设置有滑槽;
所述上可调收敛调节片(2)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收敛调节片(1)上的滑槽内,且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下可调收敛调节片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收敛调节片上的滑槽内,且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所述第一作动筒的伸缩端与所述上可调收敛调节片连接;
所述第二作动筒的伸缩端与所述下可调收敛调节片连接;
所述上可调收敛调节片(2)的一侧与所述上扩张调节片(3)的一侧铰接;所述下可调收敛调节片的一侧与所述下扩张调节片的一侧铰接;
所述上拉杆(4)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收敛调节片(1)铰接;所述上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扩张调节片(3)铰接;
所述下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收敛调节片(1)铰接;所述下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扩张调节片铰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喉道面积可调二元塞式矢量喷管及飞机

标题:一种喉道面积可调二元塞式矢量喷管及飞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喉道面积可调二元塞式矢量喷管及飞机。所述喉道面积可调二元塞式矢量喷管包括圆转方筒体、第一静圆弧壁、第二静圆弧壁、第一动圆弧壁、第二动圆弧壁、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锥体、第一作动筒、第三作动筒、第二作动筒、第二作动筒以及侧壁板,其中,所述第一作动筒、第二作动筒、第三作动筒以及第四作动筒配合运动,从而具有同步运动状态以及异步运动状态。本申请的喉道面积可调二元塞式矢量喷管利用一套作动系统实现喉道调节和喷管后段整体偏转,具有喉道面积大范围调节的能力以及喷管后段整体偏转的能力,且后段整体偏转可以减少气流损失。

申请号:CN201711216243.9

申请日:2017/11/28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喉道面积可调二元塞式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道面积可调二元塞式矢量喷管包括圆转方筒体(1)、第一静圆弧壁(2)、第二静圆弧壁(21)、第一动圆弧壁(3)、第二动圆弧壁(31)、第一调节板(4)、第二调节板(41)、锥体(5)、第一作动筒(7)、第三作动筒(71)、第二作动筒(9)、第二作动筒(91)以及侧壁板(10),其中,
所述第一静圆弧壁(2)的一端与圆转方筒体(1)连接,所述第二静圆弧壁(2)的一端与圆转方筒体(1)连接;
所述第一静圆弧壁(2)的另一端与第一动圆弧壁(3)搭接,所述第二静圆弧壁(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圆弧壁(31)搭接;
所述第一动圆弧壁(3)与所述侧壁板(10)连接,所述第二动圆弧壁(31)与所述侧壁板(10)连接;
所述第一动圆弧壁通过转动副与第一调节板(4)连接,所述第二动圆弧壁通过转动副与第二调节板(4)连接;
所述锥体(5)与侧壁板(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4);
所述第三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41);
所述第二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动圆弧壁(31);
所述第四作动筒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动圆弧壁(3);
所述第一作动筒、第二作动筒、第三作动筒以及第四作动筒配合运动,从而具有同步运动状态以及异步运动状态。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具有俯仰偏航功能的二元喷管及具有其的飞机

标题:一种具有俯仰偏航功能的二元喷管及具有其的飞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俯仰偏航功能的二元喷管及具有其的飞机。所述具有俯仰偏航功能的二元喷管包括圆转方筒体、收敛段、扩张段、第一可调板、第二可调板、第三可调板、第四可调板、第一作动筒、第二作动筒、第三作动筒、第四作动筒;圆转方筒体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收敛段与扩张段连接;第一可调板设置在第一壁板的夹层内腔内;第二可调板设置在第二壁板的夹层内腔内;第三可调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壁板的夹层内腔内;第四可调板设置在所述第四壁板的夹层内腔内;各个作动筒分别控制各个可调板伸缩。本申请的具有俯仰偏航功能的二元喷管排气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俯仰和偏航时喷管内高温高速燃气方向没改变,因此气动性能损失小。

申请号:CN201711283922.8

申请日:2017/1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俯仰偏航功能的二元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俯仰偏航功能的二元喷管包括圆转方筒体(1)、收敛段(2)、扩张段(3)、第一可调板(4)、第二可调板(5)、第三可调板(6)、第四可调板(7)、第一作动筒(8)、第二作动筒(9)、第三作动筒(10)、第四作动筒(11);其中,
圆转方筒体(1)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收敛段(2)与扩张段(3)连接;
所述扩张段(3)包括第一壁板、第二壁板、第三壁板以及第四壁板,所述第一壁板具有夹层内腔、第二壁板具有夹层内腔、第三壁板具有夹层内腔以及第四壁板具有夹层内腔;
所述第一可调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壁板的夹层内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壁板的夹层内腔伸缩;
所述第二可调板(5)设置在所述第二壁板的夹层内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壁板的夹层内腔伸缩;
所述第三可调板(6)设置在所述第三壁板的夹层内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三壁板的夹层内腔伸缩;
所述第四可调板(7)设置在所述第四壁板的夹层内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四壁板的夹层内腔伸缩;
所述第一作动筒的固定端、第二作动筒的固定端、第三作动筒的固定端以及第四作动筒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收敛段(2)上;
所述第一作动筒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可调板(4)连接;
所述第二作动筒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可调板(5)连接;
所述第三作动筒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三可调板(6)连接;
所述第四作动筒的伸缩端与所述第四可调板(7)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二元喷管及具有其的飞机

标题:一种二元喷管及具有其的飞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元喷管及具有其的飞机。所述二元喷管包括第一弯折喷管、第二弯折喷管以及平直板,其中,第一弯折喷管的出口以及第二弯折喷管的出口叠设,且所述第一弯折喷管的出口与第二弯折喷管的出口共用一个平直板;所述第一弯折喷管自与所述平直板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弯曲延伸;所述第二弯折喷管自与所述平直板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弯曲延伸;所述第一弯折喷管的延伸形状与所述第二弯折喷管的延伸形状配合,从而遮挡发动机高温部件。本申请的二元喷管通过第一弯折喷管的延伸形状与第二弯折喷管的延伸形状配合,从而遮挡发动机高温部件实现对发动机高温部件的遮挡,实现红外隐身功能。

申请号:CN201711311185.8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二元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喷管包括第一弯折喷管(1)、第二弯折喷管(2)以及平直板(5),其中,第一弯折喷管(1)的出口以及第二弯折喷管(2)的出口叠设,且所述第一弯折喷管(1)的出口与第二弯折喷管(2)的出口共用一个平直板(5);
所述第一弯折喷管(1)自与所述平直板(5)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弯曲延伸;
所述第二弯折喷管(2)自与所述平直板(5)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弯曲延伸;
所述第一弯折喷管(1)的延伸形状与所述第二弯折喷管(2)的延伸形状配合,从而遮挡发动机高温部件。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