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压气机叶片清洗装置

标题:一种低压压气机叶片清洗装置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压气机叶片清洗装置,包括喷嘴(1)、导管(2)、输液管(3)以及进气道(4),其中进气道(4)装配于压气机进口处,该进气道(4)呈喇叭口状,并在其壁面上沿周向贯穿开设多个喷嘴(1);输液管(3)用于从外部容器中抽吸清洗液,该输液管(3)呈环状围绕于进气道(4)机匣外侧,在该输液管(3)与进气道(4)上的喷嘴(1)之间连接设置导管(2)用以支撑输液管(3)及传输清洗液,其中进气道(4)上的每一喷嘴(1)对应相连一根导管(2)。本发明所提供的清洗装置,可在不分解燃气轮机情况下原位清洗,提升燃气轮机性能到初始状态。

申请号:CN201711338946.9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低压压气机叶片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1)、导管(2)、输液管(3)以及进气道(4),其中进气道(4)装配于压气机进口处,该进气道(4)呈喇叭口状,并在其壁面上沿周向贯穿开设多个喷嘴(1);输液管(3)用于从外部容器中抽吸清洗液,该输液管(3)呈环状围绕于进气道(4)机匣外侧,在该输液管(3)与进气道(4)上的喷嘴(1)之间连接设置导管(2)用以支撑输液管(3)及传输清洗液,其中进气道(4)上的每一喷嘴(1)对应相连一根导管(2)。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自循环高效冷却的高温承力机匣

标题:一种自循环高效冷却的高温承力机匣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循环高效冷却的高温承力机匣,由内环(1)、外环(2)、以及与两者贯通相接的空心支板(3)组成,其中空心支板(3)布置多个,且沿内环(1)轴线周向均布,在空心支板(3)与外环(2)的交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气流经该空心支板(3)引导至内环(2)空腔区域的引气风斗(4),与该空心支板(3)相对一侧的另一空心支板(3)其与外环(2)的交接处上设置有用于将内环(2)空心区域的气流经该另一空心支板(3)导出的引射风斗(5),两风斗开口方向相反。本发明所提供的承力机匣,将自然流动改为强迫流动,提高流速,进而提高冷却能力;采用温度较低的承力机匣外部气进行冷却,冷却效果更好,且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

申请号:CN201711350081.8

申请日:2017/12/1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自循环高效冷却的高温承力机匣,其特征在于,由内环(1)、同轴套设于内环(1)外侧的外环(2)、以及与两者贯通相接的截面呈长条形的空心支板(3)组成,其中空心支板(3)布置多个,且沿内环(1)轴线周向均布,其中在空心支板(3)与外环(2)的交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气流经该空心支板(3)引导至内环(2)空腔区域的引气风斗(4),与该空心支板(3)相对一侧的另一空心支板(3)其与外环(2)的交接处上设置有用于将内环(2)空心区域的气流经该另一空心支板(3)导出的引射风斗(5),该引气风斗(4)与该引射风斗(5)开口方向相反。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防冰整流支板及具有其的发动机组件

标题:一种防冰整流支板及具有其的发动机组件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冰整流支板及具有其的发动机组件。所述防冰整流支板包括:支板本体,所述支板本体一端开口且具有一个内腔,所述支板本体上设置有排气孔;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板本体的具有开口的一端并与所述支板本体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内腔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以及第二腔;其中,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的一端或设置在所述第二腔的一端;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本申请的防冰整流支板取消支板表面的气膜缝,极大地减少隔板上的小孔数量,支板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本发明取消了气膜缝,整流支板表面结构完整,强度高。

申请号:CN201711216242.4

申请日:2017/11/28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防冰整流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冰整流支板包括:
支板本体(1),所述支板本体一端开口且具有一个内腔(11),所述支板本体(1)上设置有排气孔(12);
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板本体(1)的具有开口的一端并与所述支板本体(1)通过连接板(3)连接,所述分隔板(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内腔(11)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连通的第一腔(111)以及第二腔(112);其中,
所述连接板(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的一端或设置在所述第二腔的一端;
所述分隔板(2)上设置有通气孔(21)。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

标题:一种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第一辅助升力喷管、第二辅助升力喷管、主喷管以及球面矢量调节片,其中,所述主喷管的腔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第一辅助升力喷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孔连通;第二辅助升力喷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孔连通;球面矢量调节片铰接在所述主喷管的腔体内,并能相对主喷管转动。本申请的排气系统通过改变球面矢量调节片的位置来在提供升力与不提供升力之间转换,从而实现飞机短垂起降,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安装、制造、冷却和减重的优点。

申请号:CN201711216240.5

申请日:2017/11/28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第一辅助升力喷管(1)、第二辅助升力喷管(2)、主喷管(3)以及球面矢量调节片(4),其中,
所述主喷管(3)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
第一辅助升力喷管(1)的一端设置在飞机左翼,另一端与主喷管(3)的第一连接孔连通;
第二辅助升力喷管(2)的一端设置在飞机右翼,另一端与主喷管(3)的第二连接孔连通;
所述主喷管(3)固定在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上;
所述球面矢量调节片(4)铰接在所述主喷管(3)的腔体内,并能相对所述主喷管(3)转动,从而具有遮挡位置以及打开位置;
在所述遮挡位置,所述球面适量调节片(4)遮挡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
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主喷管(3)的腔体与所述第一辅助升力喷管(1)通过第一连接孔连通;
所述主喷管(3)的腔体与所述第二辅助升力喷管(2)通过第二连接孔连通。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低压涡轮叶片挡板装拆装置

标题:低压涡轮叶片挡板装拆装置

摘要: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叶片装卸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低压涡轮叶片挡板装拆装置,将低压涡轮组件放置在低涡盘安装底座上,千斤顶通过液压装置打压使千斤顶活塞向上移动,作用于压紧力上拉杆端面,使拉杆组件产生向上的拉力,并且千斤顶筒体对安装座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压力。液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压力表的读数换算得出,液压千斤顶产生的压紧力经千斤顶安装座传递到传力焊接组件,通过传力焊接组件下部的压紧止口将轴向压紧力施加到叶片挡板上。液压千斤顶产生的拉力通过压紧力拉杆组件传递到低涡盘安装底座上,通过底座上的传力止口将力传递到低涡盘上,与挡板压紧力平衡,形成完整的闭环力传递路径,避免涡轮盘受到不必要轴向载荷的作用。

申请号:CN201711310219.1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低压涡轮叶片挡板装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涡轮盘安装座(10);
放置于所述涡轮盘安装座(10)上的涡轮盘(20),所述涡轮盘(20)顶面具有环形安装槽,叶片挡板(90)设置于所述涡轮盘(20)上所述叶片挡板(90)的内侧边缘伸入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放置于所述环形安装槽内的弹性环(30);
设置于所述叶片挡板(90)上的下压传力组件;
与所述涡轮盘安装座(10)连接的上拉传力组件;以及
分别与所述下压传力组件和所述上拉传力组件连接的施力部(60),所述施力部(60)具有施力部安装座(61),所述施力部(60)同时施加下压力于所述下压传力组件和施加上拉力于所述上拉传力组件;其中,
所述叶片挡板(90)同时受所述下压传力组件传递的下压力作用以及所述上拉传力组件传递的上拉力作用产生向下变形,使所述叶片挡板(90)的上配合面低于所述弹性环(30)的下配合面,所述弹性环(30)卡住所述叶片挡板(90)的内侧边缘。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滑油油量在线测量的补偿方法

标题:一种滑油油量在线测量的补偿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油油量在线测量的补偿方法。所述滑油油量在线测量的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传感器采集介电常数补偿电容UK和有效测量部分的输出信号U;步骤2:获取油箱内滑油介电常数;步骤3:通过所述步骤1以及所述步骤2的参数获取传感器浸油高度电压信号UH。本申请的滑油油量在线测量的补偿方法可以测量因温度和滑油品质变化引起的滑油介质的介电常数的变化,并将介电常数的变化信号输出给信号转换部分,实现整个传感器的对因温度变化而引起滑油介电常数变化的补偿,准确测量滑油的油量。

申请号:CN201711311164.6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滑油油量在线测量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油量在线测量的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传感器采集介电常数补偿电容UK和有效测量部分的输出信号U;
步骤2:获取油箱内滑油介电常数;
步骤3:通过所述步骤1以及所述步骤2的参数获取传感器浸油高度电压信号UH。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航空发动机空气管路流量校准的方法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空气管路流量校准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空气管路流量校准的方法。所述航空发动机空气管路流量校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待测试空气管路进行部件试验从而获得截面流量特性曲线;步骤2:将待测试空气管路安装在航空发动机整机中并进行试验,获得试验参数;步骤3:通过所述步骤1中的截面流量特性曲线对所述步骤2中的试验参数进行校准,从而获得校准后的在所述航空发动机整机上的通过所述待测试空气管路的流量。本申请的航空发动机空气管路流量校准的方法能够避免部件试验和整机试车条件下由于测点位置及集气腔结构不一致而带来的误差。对部件试验集气腔的结构设计无特殊要求,降低了成本。

申请号:CN201711341713.4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空气管路流量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空气管路流量校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待测试空气管路进行部件试验,从而获得截面流量特性曲线;
步骤2:将所述步骤1中的待测试空气管路安装在航空发动机整机中并进行试验,获得试验参数;
步骤3:通过所述步骤1中的截面流量特性曲线对所述步骤2中的试验参数进行校准,从而获得校准后的在所述航空发动机整机上的通过所述待测试空气管路的流量。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验证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总体性能方案的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验证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总体性能方案的设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总体性能方案的设计方法,属于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待验证的发动机部件;步骤二、根据确定的发动机部件,搭建起热力循环分析模型;步骤三、选择各热力循环参数的范围,作为步骤二中热力循环分析模型的输入;步骤四、完成全部组合的热力计算;步骤五、根据热力计算结果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组合;步骤六、在经步骤五计算后的剩余组合中,根据所述待验证的发动机部件的总体需求,确定最优组合。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基于涡扇发动机验证变循环发动机关键技术的总体性能方案设计问题。通过本方法,可以获得总体性能方案设计点结果,确定各部件基本几何设计尺寸,以方便部件开展初步设计。

申请号:CN201810003456.1

申请日:2018/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验证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总体性能方案的设计方法,基于涡扇发动机进行验证,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确定待验证的发动机部件;
步骤二、根据确定的发动机部件,搭建起热力循环分析模型;
步骤三、选择各热力循环参数的范围,作为步骤二中热力循环分析模型的输入;
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各热力循环参数的范围内确定各参数取值步长,完成全部组合的热力计算,所述全部组合为所有参数的多个不同取值所构成的阵列;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的热力计算结果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组合;
步骤六、在经步骤五计算后的剩余组合中,根据所述待验证的发动机部件的总体需求,确定最优组合。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将荧光光谱与其温度函数线性化的方法

标题:一种用于将荧光光谱与其温度函数线性化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荧光光谱与其温度函数线性化的方法。所述用于将荧光光谱与其温度函数线性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荧光物质发射光谱核心的波长段区间;步骤1:将荧光物质发射光谱曲线各波段的光强值与该曲线的波峰光强值进行比值,获得基于光谱波峰光强值正则化后的光谱曲线;步骤2:以荧光物质在零摄氏度的光谱曲线或在预设温度值下的光谱曲线在预设波段内的积分值为基准,将荧光物质在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光谱曲线在核心波长区间内的积分值与之相比,从而建立荧光物质的光谱曲线与其物理温度的线性函数关系。

申请号:CN201711125382.0

申请日:2017/11/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将荧光光谱与其温度函数线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荧光光谱与其温度函数线性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荧光物质发射光谱核心的波长段区间;
步骤2:将荧光物质发射光谱曲线各波段的光强值与该曲线的波峰光强值进行比值,获得基于光谱波峰光强值正则化后的光谱曲线;
步骤3:以荧光物质在零摄氏度的光谱曲线或在预设温度值下的光谱曲线在预设波段内的积分值为基准,将荧光物质在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光谱曲线在核心波长区间内的积分值与之相比,从而建立荧光物质的光谱曲线与其物理温度的线性函数关系。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标题:一种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属于齿轮疲劳试验领域。包括:角度调节梁通过螺杆安装在底板上,角度调节梁通过外固定销固定在角度可调固定盘上,角度可调固定盘一端套接在主动齿轮上,另一端与主动齿轮承扭盘共同固定在角度调节梁上,主动齿轮承扭盘的轴端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另一端安装在主承载框架上,从动齿轮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偏心衬套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主承载框架上,偏心衬套通过防转片锁紧并一起固定在从动齿轮可调固定盘上,并通过螺纹安装在主承载框架上;从动齿轮轴向固定盘通过其轴端卡紧第一轴承,并对从动齿轮可调固定盘进行限位,加扭装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对主动齿轮的轮齿进行扭矩加载。

申请号:CN201711341275.1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齿轮(20)、从动齿轮(26)、主承载框架(5)、角度调节梁(16)、角度可调固定盘(19)、主动齿轮承扭盘(18)、偏心衬套(11)、从动齿轮可调固定盘(12)、从动齿轮轴向固定盘(9)及加扭装置(3);
所述角度调节梁(16)两端通过螺杆(15)安装在底板(4)上,所述角度调节梁(16)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外固定销(13)与所述角度可调固定盘(19)连接,所述角度可调固定盘(19)一端套接在所述主动齿轮(20)上,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承扭盘(18)通过承扭花键固定销(17)及内固定销(14)共同固定在所述角度调节梁上(16);
所述主动齿轮承扭盘(18)的轴端插入所述主动齿轮(20)一端并通过键槽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0)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主承载框架(5)上,所述主承载框架(5)安装在底板(4)上;
所述从动齿轮(26)一端通过第一轴承(6)与所述偏心衬套(1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25)安装在主承载框架(5)上,所述偏心衬套(11)通过防转片(10)锁紧并一起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可调固定盘(12)上,所述从动齿轮可调固定盘(12)通过螺纹轴向可调节安装在所述主承载框架(5)上;
所述从动齿轮轴向固定盘(9)通过其轴端卡紧所述第一轴承(6),并对从动齿轮可调固定盘(12)进行限位;
所述加扭装置(3)通过传扭轴(7)带动从动齿轮(26)转动,所述从动齿轮(26)与所述主动齿轮(20)相互啮合,对所述主动齿轮(20)的轮齿进行扭矩加载;
将内固定销(14)从角度可调固定盘(19)拔出且与主动齿轮承扭盘(18)保持连接,解除外固定销(13)及承扭花键固定销对角度可调固定盘(19)的限制;
转动螺杆(15)通过角度调节梁(16)将力矩传递给主动齿轮(20),进而带动主动齿轮(20)旋转,更换下一个轮齿。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