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一种新型机组空中应急舱门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一种大电流连接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一种机载空气分离器环境压力模拟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飞机APU成套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挂架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62019-11-27 03:18:06颤振模型质量惯性矩的测量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62019-11-27 03:18:06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62019-11-27 03:18:06飞机用液压转动接头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62019-11-27 03:18:06一种铰链接头
返回顶部
一种新型机组空中应急舱门
标题:一种新型机组空中应急舱门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应急舱门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中跳伞应急舱门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在机身外侧设置一个通道门,通道门包括一个通道门口盖,通道门口盖两侧各设置两个插销锁锁孔,通道门口盖两侧对应的机身门框处各设置两个弹簧插销锁,弹簧插销锁与锁孔对应配合安装将通道门口盖固定在机身上;在四个弹簧插销锁尾端上连接四根钢索,四根钢索分别与一个固定在机身上的扇形轮一端连接,四个扇形轮另一端再连接四根钢索且与两个滑轮组连接,滑轮组分别由三个滑轮和五个滑轮组成,并通过钢索连接在手柄上。本发明几乎满足高低速各种飞行姿态舱门应急开启;纯机械手动式操作,安全可靠;机构原理简洁明了;且方案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申请号:CN201110272762.3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机组空中应急舱门,其特征在于,在机身外侧设置一个通道门,通道门包括一个通道门口盖,通道门口盖两侧各设置两个插销锁锁孔(1)、(2)、(3)、(4),通道门口盖两侧对应的机身门框处各设置两个弹簧插销锁(5)、(6)、(7)、(8),弹簧插销锁(5)、(6)、(7)、(8)与锁孔(1)、(2)、(3)、(4)对应配合安装将通道门口盖固定在机身上;在弹簧插销锁(5)、(6)、(7)、(8)尾端上连接四根钢索(9)、(10)、(11)、(12),四根钢索(9)、(10)、(11)、(12),分别与一个固定在机身上的扇形轮(13)、(14)、(15)、(16)一端连接,四个扇形轮另一端再连接钢索(17)、(18)、(19)、(20)与两个滑轮组(21)、(22)连接,滑轮组(21)由三个滑轮(23)、(24)、(25)组成,滑轮组(22)由滑轮(26)、(27)、(28)、(29)、(30)组成,钢索(17)、(18)连接在滑轮(23)、(24)上,钢索(19)、(20)连接在滑轮(26)、(27)上,从滑轮(25)连接一根钢索(31),钢索(31)与滑轮(28)连接,从滑轮(29)连接一根钢索(32),钢索(32)固定连接在手柄(33)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大电流连接装置
标题:一种大电流连接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电流连接装置,尤其适用于与机上大电流维护插座的连接,包括连接体和压片,连接体包括接触体与定位体,定位体为圆弧形柱体,接触体为类三棱状结构,其一边与圆弧形柱体的切面平齐,接触体的另外两边均为曲面,定位体上表面有一个弧形凹槽,压片也为圆弧形柱体,其表面设置有一个与定位体上表面的弧形凹槽相对应的槽,压片与定位体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接体接触面积大,连接方便、牢靠,特别适合于通过20A~100A的大电流连接。
申请号:CN201120294851.3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大电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和压片,连接体包括接触体与定位体,定位体为圆弧形柱体,接触体为类三棱状结构,其一边与圆弧形柱体的切面平齐,接触体的另外两边均为曲面,定位体上表面有一个弧形凹槽,压片也为圆弧形柱体,其表面设置有一个与定位体上表面的弧形凹槽相对应的槽,压片与定位体通过螺栓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机载空气分离器环境压力模拟装置
标题:一种机载空气分离器环境压力模拟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燃油系统惰化试验技术,涉及用于飞机燃油系统惰化试验的机载空气分离器环境压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模拟罐、安装在模拟罐内的滑轨机构[11]、空气连接软管[5]和富氮气连接软管[7]组成;模拟罐由端盖[1]、罐身[2]、支座[3]、空气进气管[4]、氮气出气管[6]、排气接口[8]、进气接口[9]和压力传感器接口[10]组成。本实用新型能将机载空气分离器整体放置在环境压力模拟装置中,避免了机载空气分离器的壳体损坏,保证了地面飞机燃油系统惰化试验的正常进行。
申请号:CN201120294962.4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机载空气分离器环境压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模拟罐、安装在模拟罐内的滑轨机构[11]、空气连接软管[5]和富氮气连接软管[7]组成;模拟罐由端盖[1]、罐身[2]、支座[3]、空气进气管[4]、氮气出气管[6]、排气接口[8]、进气接口[9]和压力传感器接口[10]组成;圆筒形的罐身[2]通过支座[3]水平放置,支座[3]的上端与罐身[2]焊接为整体,端盖[1]通过铰链与罐身[2]的前端连接,在罐身[2]与端盖[1]的对合面上有密封和锁紧机构,罐身[2]的后端封闭,在罐身[2]的后端面上有中心孔,排气接口[8]是一个后端带有法兰的圆管,排气接口[8]的前端口与罐身[2]后端面的中心孔焊接为整体,在罐身[2]的圆柱面上有进气接口连接孔和压力传感器接口连接孔,进气接口[9]是一个上端带有法兰的圆管,进气接口[9]的下端口与罐身[2]上的进气接口连接孔焊接为整体,压力传感器接口[10]是一个上端带有法兰的圆管,压力传感器接口[10]的下端口与罐身[2]上的压力传感器接口连接孔焊接为整体,空气进气管[4]和氮气出气管[6]都是两端带有法兰的圆管,在罐身[2]的圆柱面上有空气进气管安装孔和氮气出气管安装孔,空气进气管[4]的管身穿过空气进气管安装孔并与罐身[2]焊接为整体,氮气出气管[6]的管身穿过氮气出气管安装孔并与罐身[2]焊接为整体;滑轨机构[11]由固定在罐身[2]上的导轨和沿导轨运动的滑动平台组成,滑动平台的运动方向与罐身[2]的轴线平行,在滑动平台和导轨之间有锁紧机构,在导轨的两端有限位机构;机载空气分离器[13]上的安装框架[12]固定在滑轨机构[11]的滑动平台上;空气连接软管[5]和富氮气连接软管[7]是两端带有法兰的金属软管,空气连接软管[5]一端的法兰通过螺栓与空气进气管[4]内端的法兰连接,空气连接软管[5]另一端的法兰通过螺栓与机载空气分离器[13]上的空气进口法兰连接,富氮气连接软管[7]一端的法兰通过螺栓与氮气出气管[6]内端的法兰连接,富氮气连接软管[7]另一端的法兰通过螺栓与机载空气分离器[13]上的富氮气出口法兰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标题: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结构力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颤振模型设计的、带耳片的矩形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的步骤如下:计算不带耳片矩形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和极惯性矩J时的矩形截面半宽度ar和截面半高度br;对预定的极惯性矩J进行调整;计算半宽度a和半高度b;计算带耳片矩形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侧向惯性矩Iy和耳片厚度为t时的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半宽l。本发明提高了模型截面刚度的精度,减少了模型设计的不确定性,缩短了确定截面尺寸的时间,提高了颤振模型的设计效率。
申请号:CN201110232655.8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确定方法,在保证带耳片矩形梁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侧向惯性矩Iy和极惯性矩J以及耳片厚度为t的情况下,确定其矩形的宽度2a、高度2b和截面宽度2l,其特征在于,确定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的步骤如下:1.1、计算不带耳片矩形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和极惯性矩J时的矩形截面半宽度ar和截面半高度br:1.1.1、设定第一中间变量α的初始值α0=0.93~0.99:1.1.2、根据下式计算第二中间变量p和第三中间变量q:***1.1.3、计算初始半宽度a0和初始半高度b0:***1.1.4、根据下式计算α的第一迭代值α1:***1.1.5、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和第一迭代半高度b1:按照步骤1.1.2~步骤1.1.3的方法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和第一迭代半高度b1;然后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与初始半宽度a0的尺寸误差e1:***如果|e1|<0.000001,则:令第一迭代半宽度a1为矩形截面半宽度ar,令第一迭代半高度b1为矩形截面半宽度br,步骤1.1结束;否则,进行步骤1.1.6;1.1.6、按照步骤1.1.4的方法计算α的第二迭代值α2;1.1.7、重复步骤1.1.2~步骤1.1.5的方法,通过迭代计算,直到|ei|<0.000001,i为自然数,令第i迭代半宽度ai为矩形截面半宽度ar,令第i迭代半高度bi为矩形截面半宽度br,步骤1.1结束;1.2、对预定的极惯性矩J进行调整:根据下式计算出极惯性矩J调整后的值J1,1.3、计算半宽度a和半高度b:将公式[1]中的J换成J1,然后按照步骤1.1所述的方法计算出半宽度a和半高度b;1.4、计算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半宽l:1.4.1、根据下式计算第四中间变量δ:***1.4.2、计算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半宽l:***至此,得到带耳片矩形梁的半宽度a、半高度b和截面半宽l,进而得到相应的矩形梁的宽度2a、高度2b和截面宽度2l。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
标题: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
摘要: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属于飞机系统设计领域。包括管路(1);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管路(3);电磁单向换向阀(4);管路(17);电磁单向换向阀(19);管路(20);管路(1)和管路(3)之间串联连接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管路(3)和管路(17)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4),管路(17)和管路(20)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19),从电磁单向换向阀(4)引出管路(5),管路(8),管路(14),管路(18),管路(18)接入电磁单向换向阀(19),在管路(5)、管路(8)、管路(14)和管路(18)之间串联连接标准流量计(11),上三通管接头(16)和下三通管接头(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可实现随时对机载流量传感器进行现场校准。
申请号:CN201120346095.4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1);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管路(3);电磁单向换向阀(4);管路(17);电磁单向换向阀(19);管路(20);管路(1)和管路(3)之间串联连接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管路(3)和管路(17)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4),管路(17)和管路(20)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19),从电磁单向换向阀(4)引出管路(5),管路(8),管路(14),管路(18),管路(18)接入电磁单向换向阀(19),在管路(5)、管路(8)、管路(14)和管路(18)之间串联连接标准流量计(11),上三通管接头(16)和下三通管接头(6)。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飞机APU成套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挂架
标题:飞机APU成套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挂架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测试技术,涉及一种飞机APU成套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挂架。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及测试步骤如下:将APU吊挂到测试挂架上;安装测试传感器;测试成套隔振器的性能。本发明的测试挂架由空心方钢制成的底框、后立框、前立框、框间加强筋、顶部纵梁[4]和固定在测试挂架上的支座组成。本发明能在模拟装机状态下对飞机APU成套隔振器的性能进行测试,能准确考核整套隔振器的隔振性能,为优化APU的安装结构提供依据。
申请号:CN201110232651.X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飞机APU成套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挂架,成套隔振器由尾隔振器[12]、右隔振器[13]和左隔振器[14]组成;尾隔振器隔振主体[12a]的下部有尾隔振器连接接头[12d],尾隔振器隔振主体[12a]的上部有尾隔振器第一耳片[12b]和尾隔振器第二耳片[12c],在装机状态下,尾隔振器连接接头[12d]与APU尾部的连接点连接,尾隔振器第一耳片[12b]通过尾隔振器第一拉杆与APU舱内的尾隔振器第一支座连接,尾隔振器第二耳片[12c]通过尾隔振器第二拉杆与APU舱内的尾隔振器第二支座连接;右隔振器隔振主体[13a]的下部有右隔振器连接接头[13d],右隔振器隔振主体[13a]的上部有右隔振器第一耳片[13b]和右隔振器第二耳片[13c],在装机状态下,右隔振器连接接头[13d]与APU右侧的连接点连接,右隔振器第一耳片[13b]通过右隔振器第一拉杆与APU舱内的右隔振器第一支座连接,右隔振器第二耳片[13c]通过右隔振器第二拉杆与APU舱内的右隔振器第二支座连接;左隔振器隔振主体[14a]的下部有左隔振器连接接头[14d],左隔振器隔振主体[14a]上有左隔振器第一耳片[14b]和左隔振器第二耳片[14c],左隔振器隔振主体[14a]的上部有左隔振器第三耳片[14e],在装机状态下,左隔振器连接接头[14d]与APU左部的连接点连接,左隔振器第一耳片[14b]通过左隔振器第一拉杆与APU舱内的左隔振器第一支座连接,左隔振器第二耳片[14c]通过左隔振器第二拉杆与APU舱内的左隔振器第二支座连接,左隔振器第三耳片[14e]通过左隔振器第三拉杆与APU舱内的左隔振器第三支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测试的步骤如下:1.1、将APU吊挂到测试挂架上:尾隔振器连接接头[12d]与APU尾部的连接点通过螺栓连接,尾隔振器第一耳片[12b]通过尾隔振器第一拉杆与测试挂架的尾隔振器第一支座[7]连接,尾隔振器第二耳片[12c]通过尾隔振器第二拉杆与测试挂架的尾隔振器第二支座[9]连接;右隔振器连接接头[13d]与APU右侧的连接点通过螺栓连接,右隔振器第一耳片[13b]通过右隔振器第一拉杆与测试挂架的右隔振器第一支座[11]连接,右隔振器第二耳片[13c]通过右隔振器第二拉杆与测试挂架的右隔振器第二支座[10]连接;左隔振器连接接头[14d]与APU左部的连接点通过螺栓连接,左隔振器第一耳片[14b]通过左隔振器第一拉杆与测试挂架的左隔振器第一支座[5]连接,左隔振器第二耳片[14c]通过左隔振器第二拉杆与测试挂架的左隔振器第二支座[6]连接,左隔振器第三耳片[14e]通过左隔振器第三拉杆与测试挂架的左隔振器第三支座[8]连接;APU在测试挂架上的安装姿态与装机状态相同,尾隔振器[12]、尾隔振器第一拉杆和尾隔振器第二拉杆、右隔振器[13]、右隔振器第一拉杆和右隔振器第二拉杆以及左隔振器[14]、左隔振器第一拉杆、左隔振器第二拉杆和左隔振器第三拉杆的安装姿态都与装机状态相同;将APU的进气口与进气道连通,出气口与排气系统连通,供油口与供油管路连通;1.2、安装测试传感器:在尾隔振器隔振主体[12a]的上部平面上粘接第一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在APU尾部的连接点处粘接第二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在右隔振器隔振主体[13a]的上部平面粘接第三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在右隔振器连接接头[13d]的螺栓上粘接第四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在左隔振器隔振主体[14a]的上部平面粘接第五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在左隔振器连接接头[14d]的螺栓上粘接第六三向加速度传感器,6个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测试线缆与测试计算机连接;1.3、隔振器性能测试:APU开车,以APU开车时自身的振动作为振源,通过6个三向加速度传感器采集APU开车时自身的振动信号,输入测试计算机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每个隔振器的隔振性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颤振模型质量惯性矩的测量装置
标题:颤振模型质量惯性矩的测量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测量技术,涉及一种颤振模型质量惯性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承力框架、两个挂钩组件、高度尺组件[5]、两个水平仪[7]、重心定位组件[8]、两个模型限位组件[9]和重心定位杆[10]组成。本发明的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测量误差小,测量值的稳定性好,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申请号:CN201110232707.1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颤振模型质量惯性矩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承力框架、两个挂钩组件、高度尺组件[5]、两个水平仪[7]、重心定位组件[8]、两个模型限位组件[9]和重心定位杆[10]组成;(1)承力框架由矩形底板[1]、尺寸与矩形底板[1]相同的顶板[2]、四根立柱[3]和四个可调支脚[4]组成,四根立柱[3]相互平行,四根立柱[3]的下端分别与矩形底板[1]的四角通过螺栓或者焊接连接为整体,四根立柱[3]的上端分别与顶板[2]的四角通过螺栓或者焊接连接为整体,四个可调支脚[4]安装在矩形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在顶板[2]宽度方向的中心有一条沿长度方向伸展的、垂直贯通板面的长槽[12],在顶板[2]下表面上、长槽[12]一侧或两侧的板面上有精度为0.5mm的刻度尺,在顶板[2]的板面上长槽[12]的一侧有一个垂直贯通板面的高度尺组件安装孔;在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心有一条沿宽度方向伸展的、垂直贯通板面的重心定位杆滑槽[11],重心定位杆滑槽[11]的横截面为倒T形,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安装着一个水平仪[7];(2)挂钩组件[13]由挂钩[13a]、挂钩定位圆台[13b]、挂钩螺纹杆[13c]和挂钩紧固螺母[13d]组成,挂钩[13a]上部与挂钩定位圆台[13b]的下表面连为整体,挂钩定位圆台的上表面与挂钩螺纹杆[13c]的下表面连为整体,挂钩螺纹杆[13c]穿过长槽[12]与挂钩紧固螺母[13d]连接,将挂钩组件[13]固定在顶板[2]上;(3)高度尺组件[5]由尺身[5a]、定位圆台[5b]、螺纹段[5c]和紧固螺母[5d]组成,尺身[5a]是一根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的长杆,在尺身[5a]有精度为1mm的刻度线,定位圆台[5b]的下表面中心与尺身[5a]的上端连接为整体,螺纹段[5c]的下端与定位圆台[5b]的上表面中心连接为整体,螺纹段[5c]的上端从下向上穿过高度尺组件安装孔后与紧固螺母[5d]结合,将高度尺组件[5]垂直固定在顶板[2]上;(4)重心定位组件[8]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后立板[8a]、横板[8b]、定位针组件[8c]和带手柄螺栓[8f]组成;后立板[8a]是一个矩形板,后立板[8a]的下侧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或者焊接连接为整体,后立板[8a]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垂直,两个后立板[8a]分别位于底板[1]靠近后边缘的两侧并且位置对称,两个后立板[8a]的板面共面,在后立板[8a]的板面上有一条沿后立板长度方向伸展的、贯通的横板导向槽[8e],横板[8b]是一个矩形板,在横板[8b]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有一个锁紧螺纹孔,在横板[8b]上有一个沿长度方向伸展的、贯通的定位针导向槽[8d],两个锁紧螺纹孔的位置分别与两个后立板[8a]上的横板导向槽[8e]的位置对应,两个带手柄螺栓[8f]分别穿过两个横板导向槽[8e]后拧进两个锁紧螺纹孔中,将横板[8b]固定在后立板[8a]上;定位针组件[8c]由定位针[8c1]、定位圆台[8c2]、螺纹段[8c3]和锁紧螺母[8c4]组成,定位针[8c1]是一根头部带尖的圆杆,定位圆台[8c2]的前表面中心与定位针[8c1]的后端连接为整体,螺纹段[8c3]的前端与定位圆台[8c2]的后表面中心连接为整体,螺纹段[8c 3]的后端从前向后穿过定位针导向槽[8d]后与紧固螺母[8c4]结合,将定位针组件[8c]垂直固定在横板[8b]上;(5)模型限位组件[9]由侧立板[9a]和两个限位杆组件组成,侧立板[9a]是一块矩形板,下表面与底板[1]连为整体,侧立板[9a]的长度方向与底板平面垂直,在侧立板的中上部有两个水平布置的通孔,限位杆组件由限位杆[9c]和可锁紧轴套[9b]组成,可锁紧轴套[9b]安装在上述通孔内,限位杆[9c]穿过可锁紧轴套[9b]的中心孔并保持间隙配合,两个模型限位组件[9]的结构相同,两个模型限位组件[9]分别位于底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模型限位组件[9]的板面与底板[1]的宽度方向平行,两个模型限位组件[9]的位置对称;(6)重心定位杆[10]由定位杆[10a]、倒T形连接件和连接螺母[10d]组成,定位杆[10a]是一根长圆杆,其下端有外螺纹,倒T形连接件的下段为方形沉头[10b],方形沉头[10b]的边长略小于重心定位杆滑槽[11]倒T形的水平段的宽度,倒T形连接件的上段为带有内、外螺纹的圆筒[10c],该圆筒[10c]的下端与方形沉头[10b]上表面的中心连接为整体,圆筒[10c]从下向上穿过重心定位杆滑槽[11]倒T形的垂直段后与连接螺母[10d]结合,将倒T形连接件固定在底板[1]上,倒T形连接件的下段位于重心定位杆滑槽[11]倒T形的水平段内,定位杆[10a]下端的外螺纹拧进倒T形连接件上段的螺纹孔内,定位杆[10a]垂直于底板[1]。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标题: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结构力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颤振模型设计的、带耳片的薄壁矩形空心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截面尺寸的步骤如下:计算薄壁矩形空心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和极惯性矩J以及壁厚为t时的矩形等效宽度a1和等效高度b1;对预定的极惯性矩J进行调整;计算等效宽度a和等效高度b;计算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侧向惯性矩Iy以及耳片厚度为t(与壁厚t等同)时的空心梁截面总宽L。本发明提高了模型截面刚度的精度,减少了模型设计的不确定性,缩短了确定截面尺寸的时间,提高了颤振模型的设计效率。
申请号:CN201110232656.2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在保证带耳片矩形薄壁空心梁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侧向惯性矩Iy和极惯性矩J以及壁厚和耳片厚度均为t的情况下,确定其矩形的等效宽度a、等效高度b和空心梁截面总宽L,其特征在于,确定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截面尺寸的步骤如下:1.1、计算薄壁矩形空心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和极惯性矩J以及壁厚和耳片厚度均为t时的矩形等效宽度a1和等效高度b1:1.1.1、根据下式计算第一中间变量p和第二中间变量q:***1.1.2、根据下式计算第三中间变量s:***1.1.3、计算等效宽度a1和等效高度b1:***1.2、对预定的极惯性矩J进行调整:根据下式计算出极惯性矩J调整后的值J1,J1=J[1-tIx/(2b1J)].................................[4]1.3、计算等效宽度a和等效高度b:将公式[1]中的J换成J1,然后按照步骤1.1所述的方法计算出等效宽度a和等效高度b;1.4、计算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的空心梁截面总宽L:1.4.1、根据下式计算第四中间变量δ:***1.4.2、计算空心梁截面总宽L:***至此,得到带耳片薄壁矩形空心梁的等效宽度a、等效高度b和空心梁截面总宽L。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飞机用液压转动接头
标题:飞机用液压转动接头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用液压转动接头,包括轴套管嘴[1]、连接卡销[2]、轴管嘴[3]、密封胶圈[4]和密封挡圈[5]。轴管嘴[3]包括螺纹管嘴部分[31]和轴杆部分[32]。轴套管嘴[1]具有与轴杆部分[32]相配合的内孔,轴套管嘴[1]与轴管嘴[3]通过卡销[2]活动连接;轴杆部分[32]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安装有密封胶圈[4]。轴套管嘴[1]和轴管嘴[3]由原来的一体连接变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连接,可以减少中间转换管路和软管,对运动方向进行变换,减少了软管运动时的弯曲幅度,提高了软管的工作使用寿命;采取密封胶圈[4]和密封挡圈[5]进行密封,以防止液压油的泄露,并可减小转动时的摩擦力矩。
申请号:CN201120294906.0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用液压转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套管嘴[1]、连接卡销[2]、轴管嘴[3],轴管嘴[3]包括螺纹管嘴部分[31]和轴杆部分[32],轴套管嘴[1]具有与轴杆部分[32]相配合的内孔,轴套管嘴[1]与轴管嘴[3]通过卡销[2]活动连接,轴杆部分[32]设置有密封槽[6],密封槽安装有密封胶圈[4]。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铰链接头
标题:一种铰链接头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接头,属于机械设计领域的机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接头,包括一个接头(1)和一个耳片(2),接头(1)为浴盆状,盆底有圆柱状芯轴(3),边缘开有固定孔。耳片(2)也为浴盆状,其底部开有与圆柱状芯轴(3)相配合的芯轴孔(4),耳片(2)边缘也开固定孔,其位置和尺寸与接头(1)的固定孔的位置和尺寸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定牢靠、占用空间小,极大地减小了铰链在运动机构中的空间,使得运动机构的布置更加紧密,体积更为小巧。
申请号:CN201120294709.9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接头(1)和一个耳片(2),接头(1)为浴盆状,盆底有圆柱状芯轴(3),边缘开有固定孔;耳片(2)也为浴盆状,其底部开有与圆柱状芯轴(3)相配合的芯轴孔(4),耳片(2)边缘也开固定孔,其位置和尺寸与接头(1)的固定孔的位置和尺寸一一对应。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