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102019-11-27 03:18:10一种通气活门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102019-11-27 03:18:10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泵的污染加速寿命试验台架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102019-11-27 03:18:10一种高速列车车翼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102019-11-27 03:18:10高速列车的车翼外形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102019-11-27 03:18:10一种螺栓安装辅助导销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102019-11-27 03:18:10一种单侧双气动调压活门流量平衡设计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一种多余度飞机气源控制系统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一种环控系统和液冷系统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082019-11-27 03:18:08一种三轮升压式制冷和液体冷却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返回顶部
一种通气活门
标题:一种通气活门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气活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形式容器的密封和通气的转换机构。包括容器盖[1]、活门座[2]、滚珠[3]、弹簧[4]、衬套[5],活门座[2]具有中心孔[10]和偏心孔[11],容器盖[1]上有一通气孔[9],偏心孔[11]内安装有弹簧[4]、滚珠[3],中心孔[10]内安装有衬套[5],活门座[2]、衬套[5]通过螺栓[6]、密封垫圈[7]和螺母[8]安装在容器盖[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滚珠实现容器盖上的通气孔打开和闭合,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申请号:CN201120294673.4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通气活门,包括容器盖[1]、活门座[2]、滚珠[3]、弹簧[4]、衬套[5],活门座[2]具有中心孔[10]和偏心孔[11],容器盖[1]上有一通气孔[9],偏心孔[11]内安装有弹簧[4]、滚珠[3],中心孔[10]内安装有衬套[5],活门座[2]、衬套[5]通过螺栓[6]、密封垫圈[7]和螺母[8]安装在容器盖[1]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泵的污染加速寿命试验台架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泵的污染加速寿命试验台架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泵的污染加速寿命试验台架,包括被试泵高压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后与第一手控阀相连,第一手控阀出口与可变节流阀连接,可变节流阀出口与第四手控阀连接,手控阀出口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出口与油箱回油口相连,油箱出口连接温度传感器后,与增压泵相连,增压泵出口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后,与被试泵吸油口相连,被试泵壳体回油口在连接第二采样阀后,与油箱连接。对台架的关键液压附件和传感器等进行保护,提高上述元件的工作寿命,降低在试验过程中的故障率;设置了压力告警设备,能自动切断试验系统,避免危险发生;采用专用的污染注入设备和污染净化设备,使得污染注入过程更加平稳,而污染净化过程更加快速。
申请号:CN201120294831.6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驱动泵的污染加速寿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试泵[1]高压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2]后与第一手控阀[4]入口相连,第一手控阀[4]出口与可变节流阀[5]入口连接,可变节流阀[5]出口与第四手控阀[9]入口连接,手控阀[9]出口与散热器[13]入口相连,散热器[13]出口与油箱[17]回油口相连,油箱[17]出口连接温度传感器[14]后,与增压泵[15]入口相连,增压泵[15]出口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16]后,与被试泵[1]吸油口相连,被试泵[1]壳体回油口滤[10]连接的清洗回路,污染控制油滤[10]出口与散热器[13]入口连接。阀[6];在可变节流阀[5]出口处还连接有第二手控阀[7],第二手控阀[7]出口处依此连接有安装污染注入装置[11]和第五手控阀[12],第五手控阀[12]出口与散热器[13]出口处连接;第四手控阀[9]处并联有第三手控阀[8]与污染控制油在连接第二采样阀[19]后,与油箱[17]连接;在第一手控阀[4]并联有第六手控阀[18]和流量传感器[3],即在第一手控阀[4]高压口端连接第六手控阀[18],第六手控阀[18]出口与流量传感器[3]连接;可变节流阀[5]出口还连接有采样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高速列车车翼装置
标题:一种高速列车车翼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列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速列车的车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厢[1]的顶部间隔并平行安装有2~4个结构相同的车翼机构[2],同时,在车厢[1]的顶部安装有对车翼机构[2]进行联动操纵的操纵机构。车翼机构[2]由车翼组件[3]和两个支架组件组成;车翼组件[3]由车翼、摇臂[12]、锁紧销[9]和紧固螺母[11]组成。操纵机构由两个气缸[6]、连接板[13]、钢索[5]和两个固定座[6a]组成。本实用新型能在高速列车运行和制动时,充分利用高速气流的能量产生升力或者阻力,从而减小能源消耗,缩短制动距离;同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保证了多个飞行翼动作的一致性。
申请号:CN201120294992.5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列车车翼装置,其特征在于,(1)在车厢[1]的顶部间隔并平行安装有2~4个结构相同的车翼机构[2],同时,在车厢[1]的顶部安装有对车翼机构[2]进行联动操纵的操纵机构;(2)车翼机构[2]由车翼组件[3]和两个支架组件组成;车翼组件[3]由车翼、摇臂[12]、锁紧销[9]和紧固螺母[11]组成;①车翼由蒙皮[3a]、翼轴[3b]和翼体[3c]组成,蒙皮[3a]覆盖在翼体[3c]的外表面上,翼轴[3b]沿翼展贯通翼体[3c]并与翼体[3c]连接为整体,翼轴[3b]的两端长出翼体[3c]的两端,在翼轴[3b]的两端有外螺纹,紧固螺母[11]拧在上述外螺纹上,摇臂[12]上端的翼轴孔套在翼轴[3b]上并保持间隙配合,在摇臂[12]上端翼轴孔的侧壁上有径向贯通的锁紧销孔,在翼轴[3b]上与上述锁紧销孔对应的位置有盲孔,锁紧销[9]压进摇臂[12]上的锁紧销孔和翼轴[3b]上的盲孔内,将翼轴[3b]与摇臂[12]连接为一体,摇臂[12]的轴线与车翼的弦线垂直;②车翼沿翼展方向各个翼形剖面的形状相同,翼形剖面的轮廓形状是由上弧线、下弧线、前缘弧线和后缘弧线围成的外凸的封闭曲线,上弧线是半径为R1的圆弧线,下弧线是半径为R2的圆弧线,前缘弧线和后缘弧线是半径为R3的圆弧线,前缘弧线分别与上弧线和下弧线的前缘相切,后缘弧线[4]分别与上弧线[1]和下弧线[2]的后缘相切;③支架组件由支板[4]、内垫圈[7]、轴瓦[8]、外垫圈[9]和两个限位销[15]组成;支板[4]的下端固定在车厢[1]的顶部,两个支板[4]分别位于车厢[1]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支板[4]的上部有一个轴孔,轴瓦[8]固定安装在上述轴孔内,翼轴[3b]插入轴瓦[8]的内孔并保持间隙配合,内垫圈[7]套在翼轴[3b]上,位于车翼的端面与轴瓦[8]的内端面之间,外垫圈[9]套在翼轴[3b]上,位于轴瓦[8]的外端面与摇臂[4]的内表面之间,紧固螺母[11]将摇臂[4]压紧;在支板[4]的板面上,摇臂[4]的前后两侧各固定一个限位销[15],当摇臂[4]位于两个限位销[15]的中间位置时,车翼的迎角为0°,当摇臂[4]向前转动到与前面的限位销[15]贴合位置时,车翼的迎角为30°,当摇臂[4]向后转动到与后面的限位销[15]贴合位置时,车翼的迎角为-30°;(3)操纵机构由两个气缸[6]、连接板[13]、钢索[5]和两个固定座[6a]组成;两个固定座[6a]分别固定在车厢[1]顶部的前后两端,两个气缸[6]的固定端通过铰链分别与两个固定座[6a]连接,连接板[13]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板件,在连接板[13]的中间有一个铰链轴孔,摇臂[12]的下端有带轴孔的摇臂耳片,连接板[13]装在上述摇臂耳片之间,通过摇臂铰链轴将摇臂[12]的下端与连接板[13]的中部形成铰链连接,在连接板[13]的前后两端各有一个带轴孔的耳片,位于车厢前部的气缸[6]的活塞杆与相邻的车翼机构[2]的连接板[13]之间、相邻两个车翼机构[2]的连接板[13]之间以及位于车厢后部的气缸[6]的活塞杆与相邻的车翼机构[2]的连接板[13]之间都通过钢索[5]两端的带耳环接头[14]和销轴组件[18]将钢索[5]的两端与活塞杆或者与连接板[13]的耳片形成铰链连接;当车厢前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收进的极限位置时,车厢后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伸出的极限位置,此时所有的车翼迎角为30°;当车厢前部气缸和车厢后部气缸的活塞杆都处于中立位置时,所有的车翼迎角为0°;当车厢前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伸出的极限位置时,车厢后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收进的极限位置,此时所有的车翼迎角为-30°。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高速列车的车翼外形
标题:高速列车的车翼外形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列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速列车的车翼外形。其特征在于,沿翼展方向各个翼剖面的形状相同,翼形剖面的轮廓形状是由上弧线[1]、下弧线[2]、右弧线[3]和左弧线[4]围成的外凸的封闭曲线,右弧线[3]分别与上弧线[1]和下弧线[2]的右端相切,左弧线[4]分别与上弧线[1]和下弧线[2]的左端相切。本实用新型能利用高速气流的能量,在高速列车运行时产生升力,减小了能源消耗;在高速列车制动时产生阻力,缩短了制动距离。
申请号:CN201120294987.4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高速列车的车翼外形,其特征在于,沿翼展方向各个翼形剖面的形状相同,翼形剖面的轮廓形状是由上弧线[1]、下弧线[2]、右弧线[3]和左弧线[4]围成的外凸的封闭曲线,上弧线[1]是半径为R1的圆弧线,下弧线[2]是半径为R2的圆弧线,右弧线[3]和左弧线[4]是半径为R3的圆弧线,右弧线[3]分别与上弧线[1]和下弧线[2]的右端相切,左弧线[4]分别与上弧线[1]和下弧线[2]的左端相切。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螺栓安装辅助导销
标题:一种螺栓安装辅助导销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产品,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地面保障、汽车修理的小空间用螺栓的辅助安装。该导销前面有安装辅助孔后面有和螺栓连接的螺纹孔,导销的一端与螺栓连接,导销的前端开有一个安装辅助圆孔。本实用新型采用螺纹连接的结构,与现在的直接安装螺栓相比,可防止螺栓的损坏,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适用于飞机上工作空间狭小的螺栓的安装,使原来的螺栓可方便的安装,完成一个螺栓的安装仅需1~5分钟,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设备维修时间,降低了机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更换新零件的成本。
申请号:CN201120294693.1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螺栓安装辅助导销,为圆柱形状,其特征在于:一端为锥形球头[3],另一端具有与螺栓连接的螺纹孔[1]。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单侧双气动调压活门流量平衡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单侧双气动调压活门流量平衡设计方法
摘要:一种单侧双气动调压活门流量平衡设计方法,属于流量匹配技术,涉及多压力调节装置并联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侧双气动调压活门管网中,在两个支路中分别设置一个取压口,取压口位置的确定方法为:根据每个支路管网特性,计算管网流阻系数,保证两个支路流阻系数相等,从而计算出取压口位置。本发明采用同一型号压力调节活门,在不同支路使用,均能匹配从不同气源的引气流量,同时,减少压力调节活门的使用型号,均衡不同气源引气量。
申请号:CN201110272805.8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单侧双气动调压活门流量平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侧双气动调压活门管网中,在两个支路中分别设置一个取压口,取压口位置的确定方法为:1.确定每个支路管网特性,2.计算管网流阻系数,3.保证两个支路流阻系数相等,4.计算出取压口位置。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多余度飞机气源控制系统
标题:一种多余度飞机气源控制系统
摘要:一种多余度飞机气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飞机环控设计领域,涉及对一种多余度飞机气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改进。本发明目的是解决国内运输类飞机复杂气源系统全手动控制飞行员操作负担较重或单余度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性较低、数字化检测功能差、测试性能差以及维护程序复杂的问题。与现有大型运输类飞机气源系统控制方式相比,本发明实现飞机气源系统自动控制下的双余度构型控制,以及应急状态的超越控制功能,保障了气源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实现了系统的数字化检测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测试性能,简化了系统的维护程序。
申请号:CN201110272809.6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多余度飞机气源控制系统,包括左温度传感器(1)、左压力传感器(2)、高压活门1(3)、压力调节活门1(4)、断路器1(5)、继电器1(6)、高压活门2(7)、压力调节活门2(8)、断路器2(9)、继电器2(10)、左控制器(11)、右控制器(14)、右温度传感器(17)、右压力传感器(18)、高压活门3(19)、压力调节活门3(20)、断路器3(21)、继电器3(22)、高压活门4(23)、压力调节活门4(24)、断路器4(25)、继电器4(26)、右控制器(27)、顶控板(28)。各部件连接关系:左温度传感器(1)通过导线与左控制器(11)相连,用于左气源管路气体温度超温监视,将采集的PT1000电阻信号传递给左控制器(11),由左控制器(11)控制高压活门1(3)、压力调节活门1(4)、高压活门2(7)、压力调节活门2(8)的开关;左压力传感器(2)通过导线与左控制器(11)相连,用于左气源管路气体压力的超压监视,将采集的4-20mA电流信号传递给左控制器(11),由左控制器(11)控制高压活门1(3)、压力调节活门1(4)、高压活门2(7)、压力调节活门2(8)的开关;高压活门1(3)、压力调节活门1(4)通过导线与左控制器(11)、继电器1(6)连接;高压活门2(7)、压力调节活门2(8)通过导线与左控制器(11)、继电器2(10)连接;继电器1(6)通过导线与断路器1(5)、左控制器(11)、高压活门1(3)、压力调节活门1(4)、开关A(12)连接,继电器2(10)通过导线与断路器2(9)、左控制器(11)、高压活门2(7)、压力调节活门2(8)、开关B(13)连接,28V电源与断路器1(5)和断路器2(9)连接。右温度传感器(17)通过导线与右控制器(14)相连,用于右气源管路气体温度超温监视,将采集的PT1000电阻信号传递给右控制器(14),由右控制器(14)控制高压活门3(19)、压力调节活门3(20)、高压活门4(23)、压力调节活门4(24)的开关;右压力传感器(18)通过导线与右控制器(14)相连,用于右气源管路气体压力的超压监视,将采集的4-20mA电流信号传递给右控制器(14),由右控制器(14)控制高压活门3(19)、压力调节活门3(20)、高压活门4(23)、压力调节活门4(24)的开关;高压活门3(19)、压力调节活门3(20)通过导线与右控制器(14)、继电器3(22)连接;高压活门4(23)、压力调节活门4(24)通过导线与右控制器(14)、继电器4(26)连接;继电器3(22)通过导线与断路器3(21)、右控制器(14)、高压活门3(19)、压力调节活门3(20)、开关C(15)连接,继电器4(26)通过导线与断路器4(25)、右控制器(14)、高压活门4(23)、压力调节活门4(24)、开关D(16)连接,28V电源与断路器3(21)和断路器4(25)连接。顶控板(28)通过导线与左、右控制器相连,与继电器1(6)、继电器2(10)、继电器3(22)和继电器4(26)连接,用于气源系统控制构型和控制模式的选择(控制构型:飞行员选择几发引气;控制模式:飞行员选择自动控制或是手动超越控制)。顶控板(28)中设置开关A(12)、开关B(13)、开关C(15)、开关D(16),分别用于控制继电器1(6)、继电器2(10)、继电器3(22)和继电器4(26)工作电源的通断。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
标题: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
摘要: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属于飞机机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对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的改进。本发明由两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三部分组成,高压除水制冷组件和液体冷却系统通过空气-液体热交换器耦合,该空气-液体热交换器在高压除水制冷组件中位于压气机出口下游,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关断活门和膨胀箱之间;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通过液体-燃油热交换器耦合,该液体-燃油热交换器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膨胀箱和蒙皮散热器之间。本发明降低了制冷系统性能代偿损失,提高了制冷组件除水及制冷效率,有效降低了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提高了飞机燃油效率,飞机经济性好。
申请号:CN201110272779.9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无冲压进气道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两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三部分组成,高压除水制冷组件和液体冷却系统通过空气-液体热交换器耦合,该空气-液体热交换器在高压除水制冷组件中位于压气机出口下游,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关断活门和膨胀箱之间;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通过液体-燃油热交换器耦合,该液体-燃油热交换器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膨胀箱和蒙皮散热器之间。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环控系统和液冷系统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标题:一种环控系统和液冷系统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摘要:一种环控系统和液冷系统综合热能管理系统,属于飞机机载设备领域,涉及对一种环控系统和液冷系统综合热能管理系统的改进。本发明由三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三部分组成,高压除水制冷组件和液体冷却系统分别通过空气-液体热交换器1和空气-液体热交换器2耦合,其中,空气-液体热交换器1在三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中位于压气机出口下游,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关断活门和II级热交换器之间。本发明降低了制冷系统性能代偿损失,提高了制冷组件除水及制冷效率,有效降低了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提高了飞机燃油效率,飞机经济性好。
申请号:CN201110272776.5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环控系统和液冷系统综合热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三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三部分组成,高压除水制冷组件和液体冷却系统分别通过空气-液体热交换器1和空气-液体热交换器2耦合,其中,空气-液体热交换器1在三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中位于压气机出口下游,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关断活门和II级热交换器之间;空气-液体热交换器2在三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中位于低压水分离器下游,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液体-燃油热交换器和蒙皮散热器之间;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通过液体-燃油热交换器耦合,该液体-燃油热交换器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膨胀箱和空气-液体热交换器2之间。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三轮升压式制冷和液体冷却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标题:一种三轮升压式制冷和液体冷却综合热能管理系统
摘要:一种三轮升压式制冷和液体冷却综合热能管理系统,属于飞机机载设备领域,涉及对一种综合环控/液冷热能管理系统设计构型的改进。其特征在于,由三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三部分组成,高压除水制冷组件和液体冷却系统通过空气-液体热交换器耦合,该空气-液体热交换器在高压除水制冷组件中位于涡轮出口下游,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膨胀箱和电加热器之间;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通过液体-燃油热交换器耦合,该液体-燃油热交换器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蒙皮散热器和关断活门之间。本发明降低了制冷系统性能代偿损失,提高了制冷组件除水及制冷效率,有效降低了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提高了飞机燃油效率,飞机经济性好。
申请号:CN201110272773.1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升压式制冷和液体冷却综合热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三轮式高压除水制冷组件、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三部分组成,高压除水制冷组件和液体冷却系统通过空气-液体热交换器耦合,该空气-液体热交换器在高压除水制冷组件中位于涡轮出口下游,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膨胀箱和电加热器之间;液体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通过液体-燃油热交换器耦合,该液体-燃油热交换器在液体冷却系统中位于蒙皮散热器和关断活门之间。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