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飞机舱门手柄机构

标题:一种新型飞机舱门手柄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盒、手柄、限位件、滑轮、钢索、钢索球形接头、拉簧、拉簧座,手柄盒固定在机身结构上,手柄和滑轮共轴安装在手柄盒上,手柄中间开有滑轮安装槽,滑轮安装槽中放置滑轮,手柄、滑轮可以绕安装轴转动,手柄端头有钢索通过孔,钢索绕过滑轮与钢索球形接头固定在手柄端头,手柄上带有圆柱形导向件,手柄转动时圆柱形导向件在手柄盒上的弧形槽里运动,限位件安装在手柄盒上,可以绕安装轴转动,限位件一端与拉簧一端连接,拉簧另一端与固定在手柄盒上的拉簧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原理新颖,布置紧凑巧妙,通用性好;同时,本实用新型手柄机构手柄力可调、手柄有限位措施,满足手柄使用有关设计要求,且拓展了新的手柄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申请号:CN201120345771.6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飞机舱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盒(1)、手柄(2)、限位件(3)、滑轮(4)、钢索(5)、钢索球形接头(6)、拉簧(7)、拉簧座(8),手柄盒(1)固定在机身结构上,手柄(2)和滑轮(4)共轴安装在手柄盒(1)上,手柄中间开有滑轮安装槽(12),滑轮安装槽(12)中放置滑轮(4),手柄(2)、滑轮(4)可以绕安装轴转动,手柄(2)端头有钢索通过孔(14),钢索(5)绕过滑轮(4)与钢索球形接头(6)固定在手柄(2)端头,手柄(2)上带有圆柱形导向件(15),手柄(2)转动时圆柱形导向件(15)在手柄盒(1)上的弧形槽(11)里运动,限位件(3)安装在手柄盒(1)上,可以绕安装轴转动,限位件(3)一端与拉簧(7)一端连接,拉簧(7)另一端与固定在手柄盒(1)上的拉簧座(8)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供电控制管理系统仿真用多功能机电系统仿真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供电控制管理系统仿真用多功能机电系统仿真方法

摘要:一种飞机供电控制管理系统仿真用多功能机电系统仿真方法,属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具体涉及到飞机供电控制管理系统仿真用多功能机电系统仿真方法的改进。其特征在于,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其中,硬件系统设计方案为:由工业控制计算机、64路离散量I/O板卡和CAN通信板卡组成;软件系统设计方案为:由燃油子系统仿真器软件、液压子系统仿真器软件、环控子系统仿真器软件和机电管理子系统仿真器软件组成。本发明一台多功能机电系统仿真器可以实现多个机电子系统的仿真功能;多个机电子系统仿真器共用相同的硬件资源,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通过更新软件可快速适应机电系统方案的变化,灵活性高。

申请号:CN201110272923.9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供电控制管理系统仿真用多功能机电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其中,硬件系统设计方案为:由工业控制计算机、64路离散量I/O板卡和CAN通信板卡组成,仿真器通过64路离散量I/O板卡输出控制燃油子系统、液压子系统和环控子系统等相应的电气负载工作,通过CAN通信板卡实现机电管理子系统与供电控制管理系统的信息交联;软件系统设计方案为:由燃油子系统仿真器软件、液压子系统仿真器软件、环控子系统仿真器软件和机电管理子系统仿真器软件组成,燃油、液压和环控子系统仿真器包括:初始化模块、逻辑解算模块、输出控制模块、画面页显示模块和故障设置模块,机电管理子系统仿真器软件包括:初始化模块、总线通信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和维护管理模块。燃油子系统、液压子系统和环控子系统仿真器软件通过各自的逻辑解算模块将相应电气负载的控制逻辑进行解算,然后通过输出控制模块将各电气负载控制信号通过离散量I/O板卡输出。当需要接收总线信息时,CAN总线通信板卡首先接收总线上的信息,然后机电管理子系统仿真器软件通过调用总线读取模块读取信息;当需要发送总线信息时,机电管理子系统仿真器软件首先调用总线发送模块将要发送的信息发送到CAN总线通信板卡上,然后再由其发送到CAN总线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基于NACA构型的飞机短舱进气口

标题:一种基于NACA构型的飞机短舱进气口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附件设计技术,涉及对飞机短舱进气口的改进。它由斜板[1]、位于斜板[1]两侧的侧板[2]和外罩唇口板[4]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罩唇口[5]是一个凸出飞机短舱外表面的圆弧形,外罩唇口板[4]的内板从外罩唇口[5]到进气口[3]的上边缘平滑过渡,外罩唇口板[4]的外板从外罩唇口[5]到飞机短舱的外表面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NACA构型飞机短舱进气口的总压损失、提高其进气效率,满足了新型飞机发电机冷却的需要。

申请号:CN201120294961.X

申请日:2011/8/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基于NACA构型的飞机短舱进气口,它由斜板[1]、位于斜板[1]两侧的侧板[2]和外罩唇口板[4]连接组成,斜板[1]的前边缘长度小于后边缘,位于斜板[1]左侧的侧板[2]的下边缘与斜板[1]的左侧边缘垂直焊接为整体,位于斜板[1]右侧的侧板[2]的下边缘与斜板[1]的右侧边缘垂直焊接为整体,外罩唇口板[4]是一个弯折180°的双层板,外罩唇口板[4]弯折处的圆弧面形成外罩唇口[5],位于斜板[1]左侧的侧板[2]的上边缘后部与外罩唇口板[4]内层板的左侧边缘焊接为整体,位于斜板[1]右侧的侧板[2]的上边缘后部与外罩唇口板[4]内层板的右侧边缘焊接为整体,斜板[1]、两个侧板[2]的后部和外罩唇口板[4]的内层板构成四边形的进气口[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罩唇口[5]是一个凸出飞机短舱外表面的圆弧形,外罩唇口板[4]的内板从外罩唇口[5]到进气口[3]的上边缘平滑过渡,外罩唇口板[4]的外板从外罩唇口[5]到飞机短舱的外表面平滑过渡。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运输机人员防护装置

标题:一种运输机人员防护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机人员防护技术,涉及一种对人员防护装置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栏(1)、支座(3)、支座(4)和快卸锁(5),防护栏(1)固定在支座(3)和支座(4)上,支座(3)和支座(4)安装在货舱地板滑轨上,并由快卸锁(5)将滑轨与支座(3)或支座(4)中的一个采用快卸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人员和空投货物混装的运输机,具有使用方便、布置灵活的优点,能够提供对两侧乘员防护,并可根据人员数量灵活设置防护栏的数量,防护栏位置也可沿地板滑轨前后可调,可用于防止空投过程中货物运动对乘员的意外伤害。

申请号:CN201120346081.2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运输机人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栏(1)、支座(3)、支座(4)和快卸锁(5),防护栏(1)固定在支座(3)和支座(4)上,支座(3)和支座(4)安装在货舱地板滑轨上,并由快卸锁(5)将滑轨与支座(3)或支座(4)中的一个采用快卸方式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运输机二层运输平台

标题:一种运输机二层运输平台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货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对运输机货舱系统的改进。一种运输机二层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由四根吊杆、地板骨架、两组侧撑杆、货舱吊轨四部分组成,每根吊杆的一端与地板骨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另一端固定于货舱吊轨上;地板骨架两侧各用一组侧撑杆与机身连接,每组侧撑杆包括两根,每根侧撑杆的一端与地板骨架铰接,另一端与机身铰接。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现有运输机货舱二层平台运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实现货舱二层平台的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并且,避免了机身重量的增加。

申请号:CN201120345905.4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运输机二层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由四根吊杆、地板骨架、两组侧撑杆、货舱吊轨四部分组成,每根吊杆的一端与地板骨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另一端固定于货舱吊轨上;地板骨架两侧各用一组侧撑杆与机身连接,每组侧撑杆包括两根,每根侧撑杆的一端与地板骨架铰接,另一端与机身铰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的装置

标题: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的装置

摘要: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的装置,属于飞机系统设计领域。包括第一管路(1)、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第一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第二电磁单向换向阀(19)、第七管路(20),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3)之间串联连接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和第五管路(17)之间串联连接第一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和第七管路(20)之间串联连接第二电磁单向换向阀(19),从第一电磁单向换向阀(4)引出第三管路(5)、第四管路(14)、第六管路(18),第六管路(18)接入第二电磁单向换向阀(19),在第三管路(5)、第四管路(14)、第六管路(18)之间串联连接标准流量计(11)和四通管接头(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可实现随时对机载流量传感器进行现场校准。

申请号:CN201120346099.2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1)、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第一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第二电磁单向换向阀(19)、第七管路(20),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3)之间串联连接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和第五管路(17)之间串联连接第一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和第七管路(20)之间串联连接第二电磁单向换向阀(19),从第一电磁单向换向阀(4)引出第三管路(5)、第四管路(14)、第六管路(18),第六管路(18)接入第二电磁单向换向阀(19),在第三管路(5)、第四管路(14)、第六管路(18)之间串联连接标准流量计(11)和四通管接头(16)。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

标题: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

摘要: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属于飞机系统设计领域。包括第一管路(1)、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电磁单向换向阀(19)、第六管路(20),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3)之间串联连接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和第五管路(17)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和第六管路(20)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19),从电磁单向换向阀(4)引出第三管路(5),从电磁单向换向阀(19)引出第四管路(14),在第三管路(5)和第四管路(14)之间串联连接标准流量计(11),在第三管路(5)或第四管路(14)上的上端开有一个上开口(16),在第三管路(5)或第四管路(14)上的下端开有一个下开口(7),并在上开口(16)安装堵帽(23)和下开口(7)上安装堵帽(24)。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可实现随时对机载流量传感器进行现场校准。

申请号:CN201120346092.0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液体流量现场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1);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电磁单向换向阀(19);第六管路(20);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3)之间串联连接工作用流量传感器(2),第二管路(3)和第五管路(17)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4),第五管路(17)和第六管路(20)之间串联连接电磁单向换向阀(19),从电磁单向换向阀(4)引出第三管路(5),从电磁单向换向阀(19)引出第四管路(14),在第三管路(5)和第四管路(14)之间串联连接标准流量计(11),在第三管路(5)或第四管路(14)上的上端开有一个上开口(16),在第三管路(5)或第四管路(14)上的下端开有一个下开口(7),并在上开口(16)上安装堵帽(23),在下开口(7)上安装堵帽(24)。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拉耳试件

标题:一种拉耳试件

摘要:一种拉耳试件,涉及破坏强度试验用的拉耳试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基部(205)和设置在基部(205)上的4个拉耳(201,202,203,204)。所述基部(205)上有一个孔(206),每一个所述拉耳(201,202,203,204)上有孔(207),每一个所述拉耳(201,202,203,204)的孔(207)相对于基部的孔(206)的位置不同,所述基部(205)形状为长方体。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多个拉耳设置在一个基座上,这样,一个基座可以进行多个拉耳破坏强度试验,节约原料,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不必分别制作相应数目的试件,可以节省相应的制作环节。

申请号:CN201120346083.1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拉耳试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基部(205)和设置在基部(205)上的4个拉耳(201,202,203,204)。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托板自锁螺母

标题:一种托板自锁螺母

摘要:一种托板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由螺母体(1)和托板(2)两个零件组成,螺母体(1)由长方体基座一(3)、长方体块一(4)、长方体块二(5)、螺母(6)四个部分构成,螺母体(1)的底部为长方体基座一(3),长方体基座一(3)前后伸出长方体块一(4)、长方体块二(5),长方体基座一(3)上表面伸出螺母(6);托板(2)由长方体基座二(7)、耳片一(8)、耳片二(9)、弧形板一(10)和弧形板二(11)五部分组成,在长方体基座二(7)的左右伸出耳片一(8)、耳片二(9),在长方体基座二(7)前后伸出弧形板一(10)、弧形板二(11),在弧形板一(10)上开孔一(12),在弧形板二(11)上开孔二(13);螺母体(1)的长方体基座一(3)叠放在托板(2)的长方体基座二(7)上,长方体基座一(3)的长方体块一(4)、长方体块二(5)穿过上述弧形板一(10)、弧形板二(11)的孔一(12)、孔二(13)。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简单,成本及重量无增加,提高推出力和扭脱力矩,满足型号研制需求,推动国内航空标准件技术进步。

申请号:CN201120346085.0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托板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由螺母体(1)和托板(2)两个零件组成,螺母体(1)由长方体基座一(3)、长方体块一(4)、长方体块二(5)、螺母(6)四个部分构成,螺母体(1)的底部为长方体基座一(3),长方体基座一(3)前后伸出长方体块一(4)、长方体块二(5),长方体基座一(3)上表面伸出螺母(6);托板(2)由长方体基座二(7)、耳片一(8)、耳片二(9)、弧形板一(10)和弧形板二(11)五部分组成,在长方体基座二(7)的左右伸出耳片一(8)、耳片二(9),在长方体基座二(7)前后伸出弧形板一(10)、弧形板二(11),在弧形板一(10)上开孔一(12),在弧形板二(11)上开孔二(13);螺母体(1)的长方体基座一(3)叠放在托板(2)的长方体基座二(7)上,长方体基座一(3)的长方体块一(4)、长方体块二(5)穿过上述弧形板一(10)、弧形板二(11)的孔一(12)、孔二(13)。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螺纹紧固件结构

标题:一种螺纹紧固件结构

摘要:一种螺纹紧固件结构,属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紧固件结构。包括螺栓头部、螺栓光杆、螺栓螺纹收尾、螺栓完整螺纹段三部分,其特征在于,螺栓完整螺纹段螺纹大径小于螺栓光杆直径,在沿螺栓轴线的剖切面上,螺栓光杆末端点A与螺栓不完整螺纹段起始点B的连线为弧线,弧线绕螺栓轴线旋转形成弧形面,弧形面的凹面朝向紧固件内部。本实用新型对结构安装孔强化,增强结构抗疲劳性能,符合现代飞机长寿命要求;减小螺纹收尾长度,实现飞机用标准件构减重;采用新型螺纹过渡区结构,降低安装过程对孔内壁造成的损伤;满足型号研制需求,推动国内航空标准件技术进步。

申请号:CN201120346084.6

申请日:2011/9/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螺纹紧固件结构,包括螺栓头部、螺栓光杆、螺栓螺纹收尾、螺栓完整螺纹段三部分,其特征在于,螺栓完整螺纹段螺纹大径小于螺栓光杆直径,在沿螺栓轴线的剖切面上,螺栓光杆末端点A与螺栓不完整螺纹段起始点B的连线为弧线,弧线绕螺栓轴线旋转形成弧形面,弧形面的凹面朝向紧固件内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