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的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

标题:一种飞机的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

摘要:一种飞机的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涉及复合材料的飞机扰流板舵面的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蜂窝芯和下壁板的结构形式,使得整个扰流板舵面成型过程中需装配的零件数由九个减少为六个,达到了减少零件连接配合的面,改善装配的工艺性,提高扰流板舵面成型稳定性和装配的效率的目的。

申请号:CN201220246708.1

申请日:2012/5/2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的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其是上蒙皮(1)、下壁板(8)将蜂窝芯(9)的低端和两侧封严,封严挡块(6)将蜂窝芯(9)高端凹槽处封严,连接的梁(3)将蜂窝芯(9)高端封严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壁板(8)为两侧带有向上斜收侧板的结构。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救生船抛放系统

标题:一种飞机救生船抛放系统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救生领域,涉及到一种飞机救生船抛放系统,包括机械起爆器、传爆索、爆炸螺栓、火工作动筒等组件。在飞机迫降水上的情况下,撤离乘员拉动机械起爆器,机械起爆器产生爆轰能量,通过传爆组件将爆轰能量传递至爆炸螺栓和火工作动筒,爆炸螺栓工作后解除救生船箱盖与结构的连接,同时火工作动筒工作拉动救生船内气瓶钢索,气瓶释放阀打开,救生船充气,顶开救生船箱盖,实现救生船抛放。

申请号:CN201220212232.X

申请日:2012/5/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救生船抛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起爆器[1]、传爆组件[2]、爆炸螺栓[3]、火工作动筒[4],所述机械起爆器[1]与传爆组件[2]螺纹连接,传爆组件[2]分别与爆炸螺栓[3]及火工作动筒[4]螺纹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装配用水平调节装置

标题:一种飞机装配用水平调节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装配用水平调节装置,其包括支承头(1)、紧固螺栓(2)、支承杆(3)、定位手轮(4)、盖板(5)、紧固件(6)、托盘(7)、连接板(8)、万向滚珠(9)。本实用新型采用万向滚珠实现水平面任意方向一定范围的调节功能,调节快速、省力;本实用新型带有定位手轮,能有效实现调节到位后的锁定定位;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飞机二层地板拆装过程中的水平调节问题,实现了飞机二层地板的快速拆装。

申请号:CN201220287092.2

申请日:2012/6/1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装配用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承头(1)、紧固螺栓(2)、支承杆(3)、定位手轮(4)、盖板(5)、紧固件(6)、托盘(7)、连接板(8)、万向滚珠(9);其中,所述支承头(1)上端为U型,下端有双耳耳片;支承杆(3)上端有单耳耳片,下端与连接板(8)焊接,中下端有外螺纹;支承头(1)和支承杆(3)通过紧固螺栓(2)相连接;定位手轮(4)上端为手轮,下端为三分叉,中间管部有内螺纹;定位手轮(4)与支承杆(3)螺接;盖板(5)为两块分离的半圆环型钢板;定位手轮(4)下端接触盖板(5);托盘(7)为圆盘状,托盘(7)与盖板(5)通过紧固件(6)相连;万向滚珠(9)共有三个,为三角形布局,每个万向滚珠(9)通过紧固螺栓(2)与连接板(8)相连;万向滚珠(9)和连接板(8)内嵌于盖板(5)与托盘(7)组成的腔体内。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可放倒式三连杆支撑机构

标题:一种可放倒式三连杆支撑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放倒式三连杆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式斜撑杆,并且通过其上端的“T”形滑块与主撑杆上弧形滑轨连接,并可在滑轨的滑槽内滑动,同时通过其下端的叉耳接头绕柱桩的光杆转动,实现支撑机构的竖起和放倒动作。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安装车的运输性,便于安装车存放。

申请号:CN201220286649.0

申请日:2012/6/1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可放倒式三连杆支撑机构,包括一个主撑杆、两个斜撑杆和两个柱桩,其特征为:在支柱(3)的上部左右两侧通过螺钉各安装一个带有截面为“T”型弧形滑槽的滑轨(13),滑轨(13)的弧形与支柱(3)的圆柱面一致;斜撑杆由“T”型滑块(16)、套筒(5)、滑杆(7)和叉耳接头(8)组成;套筒(5)套于滑杆(7)外并互相配合;套筒(5)有两个定位孔(4),滑杆(7)有一个定位孔(4),套筒(5)和滑杆(7)通过快卸销(6)穿过二者的定位孔固定;斜撑杆通过其上的“T”形滑块(16)与主撑杆上的滑轨(13)配合连接;柱桩(9)是一个带圆柱头的光杆;斜撑杆上的叉耳接头(8)套接在柱桩(9)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机翼油箱通气口布局方法

标题:一种机翼油箱通气口布局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涉及一种机翼油箱通气口布局方法。该布局方法基于CATIA软件建立油箱三维模型,在停机状态下确定油箱上表面最高点、最前点、最后点、最左点和最右点。通过对分最高点和最前点,确定俯仰高点;再通过对分俯仰高点和最右点,确定机翼油箱主通气口位置。同理,通过对分最高点和最右点,确定俯仰副高点;再通过对分俯仰副高点和最左点,确定机翼油箱辅助通气口位置。本发明所给出的通气口位置布局合理,油箱容量空间浪费小,且不会溢出,而且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任意机翼油箱,通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申请号:CN201210325959.3

申请日:2012/9/6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机翼油箱通气口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a:建立油箱三维模型,在停机状态下确定油箱上表面最高点、最前点、最后点、最左点和最右点;步骤b:通过对分最高点和最前点,确定俯仰高点;步骤c:再通过对分俯仰高点和最右点,确定机翼油箱主通气口位置;步骤d:通过对分最高点和最右点,确定俯仰副高点;步骤e:再通过对分俯仰副高点和最左点,确定机翼油箱辅助通气口位置。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

标题:一种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滑刹车控制盒、电液压力伺服阀、机轮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防滑刹车控制盒与电液压力伺服阀通过电气连接,并由防滑刹车控制盒进行控制;电液压力伺服阀的出口与压力传感器压力管嘴连接,压力传感器输出部分与防滑刹车控制盒通过电气连接;电液压力伺服阀的出口与刹车装置进口连接,刹车装置安装在机轮上,机轮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机轮轮轴上,机轮速度传感器与防滑刹车控制盒通过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将压力传感器信号反馈到防滑刹车控制盒,减小电液压力伺服阀零偏造成的误差,提高了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精度。

申请号:CN201220287093.7

申请日:2012/6/1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系统,包括防滑刹车控制盒(1)、电液压力伺服阀(2)、机轮速度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器(4),其特征为:防滑刹车控制盒(1)与电液压力伺服阀(2)通过电气连接,并由防滑刹车控制盒(1)进行控制;电液压力伺服阀(2)的出口与压力传感器(4)压力管嘴连接,压力传感器(4)输出部分与防滑刹车控制盒(1)通过电气连接;电液压力伺服阀(2)的出口与刹车装置进口连接,刹车装置安装在机轮上,机轮速度传感器(3)安装在机轮轮轴上,机轮速度传感器(3)与防滑刹车控制盒(1)通过电气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摇臂机构

标题:一种摇臂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领域的机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传递运动的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输入摇臂、连动输出机构、扇形摇臂甲,钢索甲,钢索乙,其中连动输出机构包括扇形摇臂乙、传动连杆和输出摇臂;输入摇臂与扇形摇臂甲共轴连动;扇形摇臂甲一端为叉耳摇臂,与钢索甲连接,另一端为扇形轮,与钢索乙连接;扇形摇臂乙有三个端头,其中两个为叉耳摇臂,分别与钢索甲和传动连杆连接,与钢索甲连接的叉耳摇臂长度与扇形摇臂甲的叉耳摇臂长度相等,扇形摇臂乙的另一个端头为扇形轮,与钢索乙连接;传动连杆与输出摇臂连接;扇形摇臂甲、钢索甲、钢索乙、扇形摇臂乙构成钢索传动回路。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易实现,可实现狭小空间内的运动传递。

申请号:CN201220286701.2

申请日:2012/11/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摇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机构包括输入摇臂(2)、连动输出机构、扇形摇臂甲(3),钢索甲(4),钢索乙(5),其中连动输出机构包括扇形摇臂乙(8)、传动连杆(6)和输出摇臂(7);输入摇臂(2)与扇形摇臂甲(3)共轴连动;扇形摇臂甲(3)一端为叉耳摇臂,与钢索甲(4)连接,另一端为扇形轮,与钢索乙(5)连接;扇形摇臂乙(8)有三个端头,其中两个为叉耳摇臂,分别与钢索甲(4)和传动连杆(6)连接,与钢索甲(4)连接的叉耳摇臂长度与扇形摇臂甲(3)的叉耳摇臂长度相等,扇形摇臂乙(8)的另一个端头为扇形轮,与钢索乙(5)连接;传动连杆(6)与输出摇臂(7)连接;扇形摇臂甲(3)、钢索甲(4)、钢索乙(5)、扇形摇臂乙(8)构成钢索传动回路。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机的风挡除雨控制电路

标题: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机的风挡除雨控制电路

摘要:本发明属于风挡除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对风挡除雨控制电路的改进。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设计,该控制电路由旋钮开关和延时继电器两部分组成。实现两种电机对同一雨刷机构的驱动。为克服旋钮不能通过大电流的缺点,并验证无刷电机在飞机风挡除雨系统中的工作性能,保证在无刷电机驱动电路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更换为有刷电机来实现雨刷的正常工作要求。

申请号:CN201110113961.X

申请日:2011/5/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机的风挡除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由旋钮开关和延时继电器两部分组成。其中,旋钮开关内部结构分为0、1、2、4、5、6六个固定档位,布置为圆形,档位0与档位4,档位1与档位5,档位2与档位6对称布置,中间为转动拨片10,转动拨片10上端在档位0、1、2间转动,转动拨片10下端在档位4、5、6间转动,转动拨片10和档位0通过导线常连接,档位0、1、2上为短静簧片,档位5、6上为长静簧片,并且档位1、2间短接,转动拨片10上端为短动簧片,下端为长动簧片;档位5、6上长静簧片间距小于转动拨片10下端长动簧片的长度,档位0、1、2上两档之间短静簧片间距大于转动拨片10上端短动簧片的长度;档位1和档位2的短接电路上引出延时继电器接通支路;档位0连接控制电源;档位5连接继电器1接通支路;档位6连接继电器2接通支路。拨动转动拨片10,其转动时序为:1)转动拨片10处于档位0、4时,档位0通,其余断开。2)转动拨片10从档位0、4转动到档位1、5过程中,档位0、5先通,然后档位0、1、5通,至稳定状态:档位0、1、5通,其余断开。3)转动拨片10从档位1、5转动到档位2、6过程中,档位1先断开,然后依次档位0、6接通,档位0、5、6通,档位0、2通,至稳定状态:档位0、2、6通,其余断。4)转动拨片10从档位2、6转动到档位1、5过程中,档位0、5先通,此时,档位0、5、6通,然后,依次档位6断开,档位2断开,档位1接通,至稳定状态:0、5、1通,其余断开。5)转动拨片10从档位1、5转动到档位0、4的过程中,档位1先断开,档位5再断开,至稳定状态,档位0通。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抗压加热垫

标题:一种抗压加热垫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抗压加热垫,通过在螺栓孔处设置抗压垫圈,既便于安装,又能够避免受力不均导致加热丝被压断。本实用新型所述抗压加热垫包括加热丝1、垫圈2、引出线3和硅橡胶4,加热垫设置有中心孔5,围绕中心孔5布置有垫圈2,加热丝1、垫圈2和部分引出线3固化在硅橡胶4的内部,加热丝1通过引出线3连接外部电源,垫圈2中空部分为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较低,已在飞机上得到应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申请号:CN201220324643.8

申请日:2012/7/6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抗压加热垫,所述抗压加热垫包括加热丝1、垫圈2、引出线3和硅橡胶(4),其特征在于:加热垫设置有中心孔(5),围绕中心孔(5)布置有垫圈(2),加热丝(1)、垫圈(2)和部分引出线(3)固化在硅橡胶(4)的内部,加热丝(1)通过引出线(3)连接外部电源,垫圈(2)中空部分为通孔。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散热器试验台热边液体排出装置

标题:一种散热器试验台热边液体排出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性能试验装置领域,涉及其它液体试验设备,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散热器试验台热边液体排出装置是在散热器试验台热边出口2和被试散热器1的入口6之间增加压缩空气接入口4,压缩空气接入口4上安装关断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散热器性能测试装置被试散热器内部存留液体会自然流出,造成浪费、污染并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等危害的问题,且简单、可行、可靠。

申请号:CN201220325733.9

申请日:2012/7/6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散热器试验台热边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器试验台热边出口(2)和被试散热器(1)的入口(6)之间增加压缩空气接入口(4),压缩空气接入口(4)上安装关断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