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散热装置

标题:一种机箱散热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控制领域,解决电动风扇可靠性低及机箱内部用电问题,涉及一种机箱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在机箱冷板(2)侧流体经过的通路设置主机械叶轮(3),机箱内部设置从机械叶轮(4),主机械叶轮(3)与从机械叶轮(4)中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电动风扇的不足之处,可靠性高,无需电驱动,重量轻,安装简单。

申请号:CN201420696419.0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箱冷板(2)侧流体经过的通路设置主机械叶轮(3),机箱内部设置从机械叶轮(4),主机械叶轮(3)与从机械叶轮(4)中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电缆卡箍

标题:一种飞机电缆卡箍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电气系统电缆敷设设计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电缆卡箍。所述卡箍包括卡箍带(1)、橡胶垫(2)、自锁螺母、螺钉和线束卡箍(5);所述卡箍带(1)夹紧在主承力结构上,橡胶垫(2)位于卡箍带(1)与主承力结构之间;所述自锁螺母A(3)和螺钉A(4)相配合,将卡箍带(1)拧紧;固定电缆所用的线束卡箍(5)通过螺钉B(6)和自锁螺母B(7)安装在卡箍带(1)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实用性强,在飞机设计中已成功应用。

申请号:CN201420696254.7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电缆卡箍,其特征为:所述卡箍包括卡箍带(1)、橡胶垫(2)、自锁螺母、螺钉和线束卡箍(5);所述卡箍带(1)夹紧在主承力结构上,橡胶垫(2)位于卡箍带(1)与主承力结构之间;所述自锁螺母A(3)和螺钉A(4)相配合,将卡箍带(1)拧紧;固定电缆所用的线束卡箍(5)通过螺钉B(6)和自锁螺母B(7)安装在卡箍带(1)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铆接型可旋转电缆卡带支撑

标题:一种铆接型可旋转电缆卡带支撑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接型可旋转电缆卡带支撑。所述卡带支撑包括支座、支撑基座和连接铆钉;所述支座的下部平整,上部呈马鞍状下凹;所述支座为中空的,其内壁光滑,棱边锐角均圆滑过渡;所述支撑基座由一个长方体末端长出两个耳片,每个耳片中间开一圆孔,长方体为中空的,其端面平整,棱边光滑过渡;所述支座和支撑基座通过连接铆钉连接,所述连接铆钉的铆钉头朝向支撑基座,支座和支撑基座以连接铆钉为轴沿贴合面自由旋转。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使用结构开孔空间,敷设固定更多电缆,其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环境适应性好,可靠性高。

申请号:CN201420696725.4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铆接型可旋转电缆卡带支撑,其特征为:所述卡带支撑包括支座、支撑基座和连接铆钉;所述支座的下部平整,上部呈马鞍状下凹;所述支座为中空的,其内壁光滑,棱边锐角均圆滑过渡;所述支撑基座由一个长方体末端长出两个耳片,每个耳片中间开一圆孔,长方体为中空的,其端面平整,棱边光滑过渡;所述支座和支撑基座通过连接铆钉连接,所述连接铆钉的铆钉头朝向支撑基座,支座和支撑基座以连接铆钉为轴沿贴合面自由旋转。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非气密舱配电盘箱

标题:一种飞机非气密舱配电盘箱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电气系统的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非气密舱配电盘箱。所述配电盘箱包括盒盖(4)、盒体(1)、角片(3);所述盒盖(4)为伞形,盒盖(4)位于飞机结构(2)的下方,并通过螺钉与飞机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角片(3)位于盒盖(4)的下方,角片和盒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位于盒盖(4)的下方,盒体(1)和盒盖(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盒盖覆盖在盒体与角片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申请号:CN201420697339.7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非气密舱配电盘箱,其特征为:所述配电盘箱包括盒盖(4)、盒体(1)、角片(3);所述盒盖(4)为伞形,盒盖(4)位于飞机结构(2)的下方,并通过螺钉与飞机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角片(3)位于盒盖(4)的下方,角片和盒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位于盒盖(4)的下方,盒体(1)和盒盖(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盒盖覆盖在盒体与角片的上方。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封堵断路器安装孔的橡胶保护盖

标题:一种用于封堵断路器安装孔的橡胶保护盖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电气安装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封堵断路器安装孔的橡胶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侧面上开有环形卡槽(1),所述卡槽(1)的环截面为内宽外窄的梯形;保护盖的底面上开有圆形盲孔(2),保护盖底面同侧面相交处圆滑过渡。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成本较低、可重复使用,因此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申请号:CN201420696434.5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封堵断路器安装孔的橡胶保护盖,其特征为:所述保护盖的侧面上开有环形卡槽(1),所述卡槽(1)的环截面为内宽外窄的梯形;保护盖的底面上开有圆形盲孔(2),保护盖底面同侧面相交处圆滑过渡。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固态配电装置功率通道双余度控制电路

标题:一种固态配电装置功率通道双余度控制电路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配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固态配电装置功率通道双余度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中固态配电装置内部每一个功率通道设置两路硬线控制信号;固态配电装置内部每一个功率通道设置一个逻辑器件;所述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微控制器相连;微控制器通过内部总线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相连;中央处理器模块通过总线接口与外部总线相连;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硬线信号调理模块相连;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电流检测模块相连;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功率开关的驱动电路相连;驱动电路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功率开关相连。本实用新型可避免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浪费,可靠性和通用性强。

申请号:CN201420696385.5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固态配电装置功率通道双余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固态配电装置内部每一个功率通道设置两路硬线控制信号;固态配电装置内部每一个功率通道设置一个逻辑器件;所述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微控制器相连;微控制器通过内部总线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相连;中央处理器模块通过总线接口与外部总线相连;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硬线信号调理模块相连;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电流检测模块相连;逻辑器件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功率开关的驱动电路相连;驱动电路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功率开关相连。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根据流量自动控制流通截面积的限流环装置

标题:一种根据流量自动控制流通截面积的限流环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限流环装置,提供一种根据流量自动控制流通截面积的限流环装置,包括:底座[1]设有滑动槽,供叶片滑动;旋转叶片[2]一端固定在齿轮传动装置的一侧齿轮上,一侧卡在底座的滑动槽里,且旋转叶片之间应该紧密贴合;盖板[3]起到固定作用,上面有开口供齿轮传动装置使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6]通过电机轴承[4]和齿轮传动装置[5]带动旋转叶片[2]旋转从而形成中间孔的开合;根据特定位置将对应的限流环等效直径传送给显示器[7]显示出来。

申请号:CN201420696417.1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根据流量自动控制流通截面积的限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叶片[2]、盖板[3]、电机轴承[4]、齿轮传动装置[5]、电机和电机控制器[6]、显示器[7];环形的底座[1]设有滑动槽;中心能够开合的旋转叶片[2]由一组以上叶片叠在一起组成;齿轮传动装置[5]包括啮合的主动齿轮和环形的从动齿轮,齿轮传动装置[5]的主动齿轮通过电机轴承[4]与电机和电机控制器[6]连接,电机和电机控制器[6]与显示器[7]连接,齿轮传动装置[5]的从动齿轮与旋转叶片[2]一侧固定,旋转叶片[2]另一侧卡在底座[1]的滑动槽里,且叶片之间紧密贴合;环形的盖板[3]卡在底座[1]上,将旋转叶片[2]和齿轮传动装置[5]的从动齿轮封闭起来,并且盖板[3]在齿轮传动装置[5]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部位设有开口;电机和电机控制器[6]通过电机轴承[4]和齿轮传动装置[5]带动旋转叶片[2]旋转形成旋转叶片[2]中心的开合;电机和电机控制器[6]根据旋转叶片[2]相对底座[1]的位置将对应的限流环等效直径传送给显示器[7]显示出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排气热交换器

标题:一种排气热交换器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排气热交换器。所述的新型排气热交换器包括热源进口、热腔、热腔外环面、热腔外环面延伸段、热源出口、冷源进口、冷腔、冷腔内环面、冷源出口及焊接部分。其中,热源由进口流入,经热腔后流至出口,冷源由进口流入,经冷腔后流至出口,在热腔外环面延伸段与冷腔内环面之间进行焊接,仅通过热腔外环面单面来进行热量的传递。本技术方案,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保证了热腔的气密性,提高了热交换的安全性。

申请号:CN201420630351.6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排气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热源进口(1)、热腔(2)、热腔外环面(3)、热腔外环面延伸段(4)、热源出口(5)、冷源进口(6)、冷腔(7)、冷腔内环面(8)和冷源出口(9);热腔(2)与热源进口(1)和热源出口(5)连通,冷腔(7)与冷源进口(6)和冷源出口(9)连通;冷腔(7)包裹在热腔外环面(3)上,热腔外环面(3)上向外延伸有热腔外环面延伸段(4),冷腔(7)的两端向内延伸有冷腔内环面(8);热腔外环面延伸段(4)和冷腔内环面(8)焊接在一起。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标题: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其由封头1、固定管板2、壳体3、分程隔板4、U型管5、折流板6和纵向隔板7组成;分程隔板4将封头1分成四个腔体,分别为两路热路进口腔体和两路热路出口腔体;纵向隔板7将壳体3纵向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冷路进口和另一部分为冷路出口;固定管板2安装于封头1和壳体3之间,多根U型管5固定在固定管板2上,折流板6固定在纵向隔板7上;热气通过U型管5从热路进口流向热路出口;冷气通过纵向隔板7从冷路进口经折流板6流向冷路出口。本实用新型将换热器结构型式由一路冷路和一路热路变成一路冷路和两路热路,实现了两路热路对冷路进行交替或同时加热的功能,节约了成本且交替切换时性能稳定。

申请号:CN201420645238.5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其由封头(1)、固定管板(2)、壳体(3)、分程隔板(4)、U型管(5)、折流板(6)和纵向隔板(7)组成;其特征在于:分程隔板(4)将封头(1)分成四个腔体,分别为两路热路进口腔体和两路热路出口腔体;纵向隔板(7)将壳体(3)纵向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冷路进口和另一部分为冷路出口;固定管板(2)安装于封头(1)和壳体(3)之间,多根U型管(5)固定在固定管板(2)上,折流板(6)固定在纵向隔板(7)上;热气通过U型管(5)从热路进口流向热路出口;冷气通过纵向隔板(7)从冷路进口经折流板(6)流向冷路出口。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带排水装置的微穿孔板消声器

标题:一种带排水装置的微穿孔板消声器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排水装置的微穿孔板消声器,现有的微穿孔板消声器结构不易于在一些潮湿、高温及高速气流的环境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增加了排水装置,适宜于潮湿地区的通风空调系统使用。它由连接导管(1)、内微穿孔板(2)、外微穿孔板(3)、导管(4)、接管嘴(5)、堵盖(6)、保险(7)和圆环(8)组成。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排水装置的微穿孔板消声器,具有通用性。

申请号:CN201420647110.2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带排水装置的微穿孔板消声器,所述带排水装置的微穿孔板消声器由内微穿孔板(2)、外微穿孔板(3)、导管(4)组成的内外三层结构,并由圆环(8)密封成一体结构,连接导管(1)与内微穿孔板(2)配合连接,在外微穿孔板(3)和内微穿孔板(2)上均布有微孔,其特征在于:在导管(4)上焊接有接管嘴(5)和堵盖(6),并用保险(7)固定。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