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盖排水结构

标题:一种口盖排水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盖排水结构,包括口盖(1)、口框(4)、密封垫(3)和排水槽(7),所述密封垫(3)位于所述口盖(1)与口框(4)盖合处的间隙中,起到防水密封作用,所述排水槽(7)位于口框(4)与口盖(1)的接合缝下方,还包括一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挡水板(2)与挡水条(5),所述挡水板(2)从口盖(1)伸出并向排水槽(7)方向延展,最终端在竖直方向上不超出排水槽(7)外延,所述挡水条(5)从口框(4)伸出并向排水槽(7)方向延展。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成群出现的大口盖区域漏水的问题,且装配定位简单并且结构形式简单可靠、不会降低原有结构的强度。

申请号:CN201420683825.3

申请日:2014/11/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口盖排水结构,包括口盖(1)、口框(4)、密封垫(3)和排水槽(7),所述密封垫(3)位于所述口盖(1)与口框(4)盖合处的间隙中,起到防水密封作用,所述排水槽(7)位于口框(4)与口盖(1)的接合缝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挡水板(2)与挡水条(5),所述挡水板(2)从口盖(1)伸出并向排水槽(7)方向延展,最终端在竖直方向上不超出排水槽(7)外延,所述挡水条(5)从口框(4)伸出并向排水槽(7)方向延展。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内饰翻边搭接结构

标题:一种内饰翻边搭接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内饰翻边搭接结构。提供一种内饰翻边搭接结构,包括: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所述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都由外蒙皮3、蜂窝芯4和内蒙皮5组成,蜂窝芯4边缘进行切斜角处理,在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边缘处不铺设蜂窝芯4,仅由外蒙皮3和内蒙皮5贴合构成翻边结构,其中,第一内饰板1的翻边结构为Z字形,第二内饰板2的翻边结构为L形,第二内饰板2的翻边结构搭接在第一内饰板1的翻边结构外侧,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翻边处均有大弧面的过渡圆角。

申请号:CN201420696848.8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内饰翻边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所述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都由外蒙皮(3)、蜂窝芯(4)和内蒙皮(5)组成,蜂窝芯(4)边缘进行切斜角处理,在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边缘处不铺设蜂窝芯(4),仅由外蒙皮(3)和内蒙皮(5)贴合构成翻边结构,其中,第一内饰板(1)的翻边结构为Z字形,第二内饰板(2)的翻边结构为L形,第二内饰板(2)的翻边结构搭接在第一内饰板(1)的翻边结构外侧,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翻边处均有大弧面的过渡圆角。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复合材料壁板根部对接结构

标题:一种飞机复合材料壁板根部对接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复合材料壁板根部对接结构,壁板与中央翼盒(6)之间通过长桁接头(5)连接,该结构形式主要通过长桁接头和复合材料外翼翼盒蒙皮将复合材料外翼壁板载荷传递给中央翼盒,该结构形式工艺简单,同时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申请号:CN201420688180.2

申请日:2014/11/17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复合材料壁板根部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壁板与中央翼盒(6)之间通过长桁接头(5)连接,所述壁板包括蒙皮(1)和长桁,所述长桁包括长桁下缘条(2)、腹板(3)、长桁上缘条(4),在对接区域所述长桁上缘条(4)与腹板(3)的载荷逐步过渡到长桁下缘条(2)上,所述长桁下缘条(2)与蒙皮(1)继续向连接端方向延展,所述蒙皮(1)与所述长桁下缘条(2)形成阶梯结构,所述中央翼盒(6)的连接端置于所述蒙皮(1)上方与所述长桁下缘条(2)相对,所述长桁接头(5)置于所述长桁下缘条(2)与所述中央翼盒(6)的连接端之间,一端通过螺栓与长桁下缘条(2)和蒙皮(1)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中央翼盒(6)和蒙皮(1)连接,所述腹板(3)刚好嵌入所述长桁接头(5)的凹槽内可以保证壁板在此处刚度不发生突变。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调节飞机缝翼支撑肋上偏心衬套的扳手

标题:一种调节飞机缝翼支撑肋上偏心衬套的扳手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前缘缝翼安装调节技术,涉及一种调节飞机缝翼支撑肋上偏心衬套的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手柄(1)、活动臂(2)、转轴(3)、销子(4)、卡圈A(5)、卡圈B(6);其中卡圈A(5)与偏心衬套A(9)通过花键齿啮合,卡圈B(6)与偏心衬套B(11)通过花键齿啮合;卡圈A(5)孔轴线距转轴(3)距离与卡圈B(6)孔轴线距转轴(3)距离相等;活动臂(2)通过转轴(3)与手柄(1)相连,转轴(3)与手柄(1)固定连接,活动臂(2)可绕转轴(3)旋转;卡圈A(5)与手柄(1)固定连接,卡圈B(6)与活动臂(2)固定连接;销子(4)依次穿过手柄(1)和活动臂(2)上的孔。

申请号:CN201420696470.1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调节飞机缝翼支撑肋上偏心衬套的扳手,其特征为:所述扳手包括手柄(1)、活动臂(2)、转轴(3)、销子(4)、卡圈A(5)、卡圈B(6);其中卡圈A(5)与偏心衬套A(9)通过花键齿啮合,卡圈B(6)与偏心衬套B(11)通过花键齿啮合;卡圈A(5)孔轴线距转轴(3)距离与卡圈B(6)孔轴线距转轴(3)距离相等;活动臂(2)通过转轴(3)与手柄(1)相连,转轴(3)与手柄(1)固定连接,活动臂(2)可绕转轴(3)旋转;卡圈A(5)与手柄(1)固定连接,卡圈B(6)与活动臂(2)固定连接;销子(4)依次穿过手柄(1)和活动臂(2)上的孔。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用悬挂物装卸设备侧向夹紧机构

标题:一种飞机用悬挂物装卸设备侧向夹紧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用悬挂物装卸设备侧向夹紧机构。所述侧向夹紧机构包括水平螺杆(1)、螺杆调节机构(2)、杆体(3)、横杆(4)、碟形螺母组件(5)、固定耳片(6);其中,所述水平螺杆(1)前部设置橡胶套,尾部设置手柄;所述螺杆调节机构(2)由螺杆(7)、手柄螺母(8)、轴承(9)、圆柱销(10)组成;手柄螺母(8)的下缘嵌入杆体(3)内,手柄螺母的下表面与杆体(3)之间装有轴承(9);手柄螺母(8)与螺杆(7)配合;杆体(3)下部上开有与圆柱销配合的长槽孔。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通用性好、实用性佳。

申请号:CN201420696383.6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用悬挂物装卸设备侧向夹紧机构,其特征为:所述侧向夹紧机构包括水平螺杆(1)、螺杆调节机构(2)、杆体(3)、横杆(4)、碟形螺母组件(5)、固定耳片(6);其中,所述水平螺杆(1)前部设置橡胶套,尾部设置手柄;所述螺杆调节机构(2)由螺杆(7)、手柄螺母(8)、轴承(9)、圆柱销(10)组成;手柄螺母(8)的下缘嵌入杆体(3)内,手柄螺母的下表面与杆体(3)之间装有轴承(9);手柄螺母(8)与螺杆(7)配合;杆体(3)下部上开有与圆柱销配合的长槽孔;所述圆柱销插入螺杆(7)下端,并与螺杆(7)固定连接;杆体(3)垂直于底架并与横杆(4)固定连接;水平螺杆(1)水平固定在螺杆(7)的上端;底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耳片。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90°夹子

标题:一种90°夹子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上挂存设施,提供一种90°夹子,包括:底座1、夹臂2、扭簧4、弹片5;底座1为平台,平台中部对称设有沉头螺钉孔6,螺钉穿过沉头螺钉孔6将底座1与需固定部位壁板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底座1后部带有两个向上凸起的插耳,尾部翘起的夹臂2后部通过扭簧4销接在底座1的插耳中,V形的弹片5一端固定在底座1的平台面上,弹片5另一端固定在夹臂2后部下表面。本实用新型解决普通挂钩在使用过程中衣物、物品掉落的问题。

申请号:CN201420697086.3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90°夹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夹臂(2)、扭簧(4)、弹片(5);底座(1)为平台,平台中部对称设有沉头螺钉孔(6),螺钉穿过沉头螺钉孔(6)将底座(1)与需固定部位壁板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底座(1)后部带有两个向上凸起的插耳,尾部翘起的夹臂(2)后部通过扭簧(4)销接在底座(1)的插耳中,V形的弹片(5)一端固定在底座(1)的平台面上,弹片(5)另一端固定在夹臂(2)后部下表面。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轴销的直径调节机构

标题:一种用于轴销的直径调节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用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轴销的直径调节机构。包括轴销1、螺母2、垫片3、衬套4,其中,衬套4外套于销轴1外,衬套4由若干小衬套组成,小衬套之间采用楔面配合,螺母2和垫片3依次安装在轴销1一侧,通过旋转螺母2使垫片3压紧衬套4,可以保证衬套4的小衬套通过轴向移动,并由于楔面配合而产生径向的膨胀,从而间接改变轴销1直径大小,便于拆装。该结构对飞机用轴销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在保证与相同材料实心轴销相当的抗剪和抗拉强度指标前提下,在轴销外表面增加了一组衬套,衬套与衬套之间采用楔面配合,随着衬套与衬套的压紧与释放,轴销外径可发生径向改变,以实现轴销圆周与孔紧密配合。

申请号:CN201420649803.5

申请日:2014/11/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轴销的直径调节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轴销(1)、螺母(2)、垫片(3)、衬套(4),其中,衬套(4)外套于销轴(1)外,衬套(4)由若干小衬套组成,小衬套之间采用楔面配合,螺母(2)和垫片(3)依次安装在轴销(1)一侧,通过旋转螺母(2)使垫片(3)压紧衬套(4),可以保证衬套(4)的小衬套通过轴向移动,并由于楔面配合而产生径向的膨胀,从而间接改变轴销(1)直径大小,便于拆装。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液压泵出口缓冲瓶

标题:一种液压泵出口缓冲瓶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系统液压泵的部件,涉及对液压泵的缓冲瓶结构的改进。一种液压泵出口缓冲瓶,其特征是,由拧入式接头(1)、回弹丝(2)、转动套(3)、密封装置(4)和瓶体(5)组成,安装软管的接口B可随着转动套(3)绕着与拧入式接头(1)的接口A的轴线,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转动,能够最大程度减小由于装配误差和软管长度误差,造成安装后的软管有过大的应力情况。相比传统的缓冲瓶,增加了软管的寿命,降低了飞机的维护成本。

申请号:CN201420564547.X

申请日:2014/9/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液压泵出口缓冲瓶,其特征是,由拧入式接头(1)、回弹丝(2)、转动套(3)、密封装置(4)和瓶体(5)组成,其特征在于,拧入式接头(1)和瓶体(5)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转动套(3)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在拧入式接头(1)上,并通过密封装置(4)进行密封,转动套(3)和拧入式接头(1)之间还通过回弹丝(2)进行连接,所述的回弹丝(2)的中段套在转动套(3)的外圆周面上,回弹丝(2)的两端分别穿过转动套(3)的通孔后,经过拧入式接头(1)外圆周面上的环形槽(6),再次穿过转动套(3)的通孔,最后回弹丝(2)的两端环压在转动套(3)的外圆周面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水上迫降应急门槛装置

标题:一种水上迫降应急门槛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迫降应急门槛装置,包括挡水门槛(1)、顶板(2)、快卸锁(3)、球状密封带(4)和连接角片(5),其中,挡水门槛(1)一端通过连接角片(5)与地板连接,并可绕连接点向上翻起,起到阻挡水进入客舱的作用;顶板(2)一端固定在飞机隔板上,可绕固定点水平转动,起到顶住挡水门槛(1)的作用;顶板(2)上还设置有快卸锁(3),控制顶板(2)的转动,挡水门槛(1)与地板之间填充有球状密封带(4)。结构、机构设计简单,不存在任何技术设计和装配工艺难点;挡水门槛和地板综合利用;顶板和客舱隔板综合利用,重量轻,成本低。

申请号:CN201420649400.0

申请日:2014/11/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水上迫降应急门槛装置,包括挡水门槛(1)、顶板(2)、快卸锁(3)、球状密封带(4)和连接角片(5),其中,挡水门槛(1)一端通过连接角片(5)与地板连接,并可绕连接点向上翻起,起到阻挡水进入客舱的作用;顶板(2)一端固定在飞机隔板上,可绕固定点水平转动,起到顶住挡水门槛(1)的作用;顶板(2)上还设置有快卸锁(3),控制顶板(2)的转动,挡水门槛(1)与地板之间填充有球状密封带(4)。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防滑刹车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及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防滑刹车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及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防滑刹车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刹车脚蹬,防滑刹车控制器,物理刹车系统,实时仿真计算机,机轮转速驱动装置,机轮速度传感器和视景显示系统。与传统的飞机防滑刹车试验系统相比,本发明采用实时仿真计算机进行飞机模型、起落架模型和机轮刹车系统模型的运算,防滑刹车控制器、物理刹车系统及机轮速度传感器采用飞机上真实的设备,机轮转速驱动装置能驱动机轮速度传感器旋转,该防滑刹车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为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控制律设计、试验和验证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减少了传统惯性台试验的时间风险并节省和大量的资金,具有明显的效益。

申请号:CN201310603628.6

申请日:2013/11/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防滑刹车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是,本系统包括刹车脚蹬(1),防滑刹车控制器(2),物理刹车系统(3),实时仿真计算机(4),机轮转速驱动装置(5),机轮速度传感器(6)和视景显示系统(7);刹车脚蹬(1)上安装有刹车指令传感器,并且刹车指令传感器与防滑刹车控制器(2)电气相连;防滑刹车控制器(2)与物理刹车系统(3)采用飞机上真实连接方式,物理刹车系统(3)与实时仿真计算机(4)电气连接,实时仿真计算机(4)与机轮转速驱动装置(5)电气连接,机轮转速驱动装置(5)与机轮速度传感器(6)电气连接,实时仿真计算机(4)与视景显示系统(7)电气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