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律软件的测试方法

标题:一种控制律软件的测试方法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律软件的测试方法,涉及软件测试领域,对基于控制律仿真模型的控制律软件进行测试。本发明通过对控制律仿真软件生成的连续性输入数据以及预期输出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并执行控制律软件得到实际输出数据,比较实际输出数据与预期输出数据,同时,使用成熟的软件测试工具对上述步骤进行控制律软件数据覆盖率等测试指标统计。

申请号:CN201510351825.2

申请日:2015/6/2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控制律软件的测试方法,对基于控制律仿真模型的控制律软件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1、选取控制律仿真模型中的某一运行周期,提取该运行周期内的连续性多组测试数据,所述运行周期是指在该运行周期内覆盖所述控制律仿真模型中的所有控制指令,所述连续性多组测试数据中的每一组测试数据包括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数据;S102、对所述连续性多组测试数据中的每一组测试数据,将其输入数据作为控制律软件的输入,执行所述控制律软件,并将所述控制律软件的输出作为实际输出数据,将预期输出数据与实际输出数据进行比对,若所述预期输出数据与实际输出数据的绝对误差超过精度要求,则计一次软件错误,按该步骤内上述方法执行所述连续性多组测试数据中的所有测试数据,统计软件错误次数;S103、使用软件测试工具对由步骤S102中涉及的方法所产生的程序进行测试;S104、若步骤S102中软件错误次数不为零,则对所述控制律软件进行程序修改,使其程序正确,并用步骤S101-S103进行验证,直至所述软件错误次数为零;S105、分析软件测试结果,对未覆盖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在所述控制律模型中再次生成未被覆盖的范围,进行补充测试,重复执行步骤S101-S104,直至覆盖所述运行周期内所有的测试数据。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测量待测耙风阻的方法

标题:一种测量待测耙风阻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待测耙风阻的方法。所述测量耙风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待测耙位于具有流体的环境中的尺寸数据;步骤2:获取凸起数量以及每个所述凸起的尺寸数据;步骤3:获取具有流体的环境中的流体数据;步骤4:根据上述数据,通过雷诺数定义公式计算流体绕流过待测耙的雷诺数;步骤5:根据所述步骤4中的雷诺数,通过阻力系数计算公式计算阻力系数;步骤6:根据上述数据,通过迎风阻力公式进行计算,从而求得待测耙的迎风阻力。采用这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依赖阻力系数图表获取雷诺数,且在本发明中,不将待测耙等同成圆柱形,考虑待测耙的形状,从而使得到的待测耙的迎风阻力更精确。

申请号:CN201510349687.4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测量待测耙风阻的方法,所述测量耙用于设置在具有流体的环境中,且所述测量耙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耙风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待测耙位于具有流体的环境中的尺寸数据;步骤2:获取凸起数量以及每个所述凸起的尺寸数据;步骤3:获取具有流体的环境中的流体数据;步骤4:根据上述数据,通过雷诺数定义公式计算流体绕流过待测耙的雷诺数;步骤5:根据所述步骤4中的雷诺数,通过阻力系数计算公式计算阻力系数;步骤6:根据上述数据,通过迎风阻力公式进行计算,从而求得待测耙的迎风阻力。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用尾部喷管组件及具有其的飞机

标题:一种飞机用尾部喷管组件及具有其的飞机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用尾部喷管组件及具有其的飞机。所述飞机用尾部喷管组件包括:排气管,其一端与飞机发动机连接;转接段,其一端与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尾部喷管,其与所述转接段的另一端以枢转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排气管以及所述转接段用于将所述飞机发动机处排出的喷气传递至所述尾部喷管,所述尾部喷管通过与所述转接段相对枢转的方式来控制所述喷气自所述尾部喷管排出时的排出方向。在本发明中的飞机用尾部喷管组件中,尾部喷管与转接段的另一端以枢转方式连接,从而通过与转接段相对枢转的方式来控制喷气自尾部喷管排出时的排出方向,从而控制喷气提供给飞机的力矩的方向,以此使尾部喷管能够为飞机提供全方向的力矩。

申请号:CN201510349802.8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用尾部喷管组件,包括:排气管(1),所述排气管(1)的一端与飞机发动机(2)连接;转接段(3),所述转接段(3)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1)的另一端连接;尾部喷管(4),所述尾部喷管(4)与所述转接段(3)的另一端以枢转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排气管(1)以及所述转接段(3)用于将所述飞机发动机(2)处排出的喷气传递至所述尾部喷管(4),所述尾部喷管(4)通过与所述转接段(3)相对枢转的方式来控制所述喷气自所述尾部喷管(4)排出时的排出方向,从而控制所述喷气提供给所述飞机的力矩的方向。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垂直提升组件以及具有其的扇翼飞行器

标题:一种垂直提升组件以及具有其的扇翼飞行器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提升组件以及具有其的扇翼飞行器。所述垂直提升组件包括:增升装置(5),所述增升装置(5)设置在所述扇翼滚轮(4)的入风侧;以及可调节挡板(6),所述可调节挡板(6)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可调节挡板(6)能够旋转;其中,所述增升装置(5)与所述可调节挡板(6)配合,用于为所述扇翼飞机提供使所述扇翼飞机垂直升起的动力。本发明中的垂直提升组件通过增升装置与可调节挡板配合,用于为扇翼飞机提供使所述扇翼飞机垂直升起的动力,从而使扇翼飞机能够进行垂直升起。

申请号:CN201510349871.9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垂直提升组件,用于扇翼飞机的垂直升起,所述扇翼飞机具有相互以机身(1)对称的第一机翼(2)以及第二机翼(3),所述第一机翼(2)以及所述第二机翼(3)上设置有扇翼滚轮(4),在飞机运行状态,所述扇翼滚轮(4)中的滚轮(41)承受与所述飞机运行方向相对的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组件包括:增升装置(5),所述增升装置(5)设置在所述扇翼滚轮(4)的入风侧;以及可调节挡板(6),所述可调节挡板(6)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可调节挡板(6)能够旋转;其中,所述增升装置(5)与所述可调节挡板(6)配合,用于为所述扇翼飞机提供使所述扇翼飞机垂直升起的动力。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液压油滤筒体简易拆装装置

标题:一种液压油滤筒体简易拆装装置

摘要:本发明涉及通用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滤筒体简易拆装装置,以解决液压油滤滤芯拆装困难的问题。液压油滤筒体简易拆装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支撑柱和旋转筒体,且支撑柱和旋转筒体构成螺旋升降运动副;在旋转筒体顶端设置有可拆装地的塞块,塞块的内环面的轮廓与液压油滤筒体底部预匹配部件的外部轮廓相匹配;本发明的旋转筒体通过安装于其顶端的可替换型塞块带动油滤筒体一起旋转升降,从而实现油滤筒体的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巧,通用性强,能够显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劳动效率。

申请号:CN201510350958.8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液压油滤筒体简易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柱(2),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支撑柱(2)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外螺纹;旋转筒体(3),内环面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柱(2)的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在所述旋转筒体(3)轴线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旋转筒体(3)的高度,且所述螺纹段的起始点位于所述旋转筒体(3)的其中一个轴向端面上,所述旋转筒体(3)由所述螺纹段的起始点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柱(2)上;塞块(4),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旋转筒体(3)未设置螺纹的一端,随所述旋转筒体(3)绕其轴线转动,所述塞块(4)的轴线与所述旋转筒体(3)的轴线重合,且所述塞块(4)内环面的轮廓与液压油滤筒体底部预匹配部件的外部轮廓相匹配。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试飞故障载荷预计方法

标题:一种试飞故障载荷预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飞机高升力系统设计与飞行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飞故障载荷预计方法,以解决目前的试飞故障载荷预计方法耗时长、计算精度低等问题。本发明的试飞故障载荷预计方法中,通过飞机高升力系统试飞故障载荷与飞机两种重量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飞机两个可以比较容易得到的重量数据计算给出故障点试飞载荷,确定其与设计需求载荷之间的关系,为高升力系统设计、故障定位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能够减少原有方法的不确定性,缩短排故及设计时间,提高设计效率。

申请号:CN201510368444.5

申请日:2015/6/2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试飞故障载荷预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待测飞机的最大着陆重量;步骤二、获取所述待测飞机在放出增升装置时的临界重量;步骤三、根据如下公式(1)确定故障发生时高升力系统载荷与设计需求载荷之比η:η =W1W0× 1.4—(1); 式中,W0为飞机的最大着陆重量;W1为所述待测飞机在放出增升装置时的临界重量。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信号解调电路

标题:一种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信号解调电路

摘要: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灭火剂浓度测试试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信号解调电路,适用于光电型红外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中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有效信号的处理。本发明的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信号解调电路,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和二级放大电路将采集到的微弱交流电压信号经过放大,再通过工频陷波器对有效信号进行滤波,接着通过交直流变换电路将交流的有效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最后通过后置稳压滤波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可以被测控系统接收的标准信号;本发明的信号解调电路构型简单、使用方便且高效,不需要使用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避免对单片机进行编程等复杂步骤。

申请号:CN201510350960.5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信号解调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电源接口(1)以及与所述电源接口(1)连接的:红外探测器接口(2),与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连接;前置放大电路(3),用于接收由所述红外探测器接口(2)传递来的所述灭火剂浓度测试传感器的有效信号,并将所述有效信号进行放大;二级放大电路(4),用于将经由所述前置放大电路(3)放大的所述有效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工频陷波器(5),用于将经由所述二级放大电路(4)二次放大的所述有效信号中的预定频率的干扰信号进行过滤;交直流变换电路(6),用于将经由所述工频陷波器(5)过滤的所述有效信号进行交直流变换,得到直流信号;后置稳压滤波电路(7),用于将所述交直流变换电路(6)输出的所述直流信号进行过滤;输出信号接口(8),用于将经由所述后置稳压滤波电路(7)过滤的所述直流信号进行输出。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调节拉压刚度模拟装置及机械传动链路

标题:一种可调节拉压刚度模拟装置及机械传动链路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拉压刚度模拟装置及机械传动链路。所述可调节拉压刚度模拟装置包括:两个弹性板;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两个弹性板相互平行设置且紧固连接;叉耳组件,每个叉耳组件用于设置在两个弹性板之间;其中,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至机械传动链路中,并将自机械传动链路中的力处传递给两个弹性板;两个弹性板受到该力的作用,从而以与连接组件的连接处以及与两个叉耳组件的连接处进行弹性变形;两个叉耳组件通过调整其设置在两个弹性板上的位置从而改变两个所述弹性板在受到力时的弹性变形量。采用这种结构,机械传动链路中其他部件可按刚体进行设计,降低传动机构中其他部件的设计加工难度,且设计简单。

申请号:CN201510346180.3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可调节拉压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拉压刚度模拟装置包括:两个弹性板(1);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用于穿过所述两个弹性板(1)的中部,从而使两个所述弹性板(2)相互平行设置且紧固连接;以及叉耳组件(3),所述叉耳组件(3)为两个,每个所述叉耳组件(3)用于设置在两个所述弹性板(1)之间;且其中一个叉耳组件(3)能够设置在所述两个弹性板(1)的中部至两个弹性板(1)的其中一端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另一个叉耳组件(3)能够设置在两个所述弹性板(1)的中部至两个所述弹性板(1)的另一端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其中,所述连接组件(2)用于连接至机械传动链路中,并将自所述机械传动链路中的力处传递给两个所述弹性板(1);两个所述弹性板(1)受到该力的作用,从而以与所述连接组件(2)的连接处以及与两个所述叉耳组件(3)的连接处进行弹性变形;两个所述叉耳组件(3)通过调整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弹性板(1)上的位置从而改变两个所述弹性板(1)在受到力时的弹性变形量。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耳片受载试验方法及加载系统

标题:一种耳片受载试验方法及加载系统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片受载试验方法及加载系统。所述耳片受载试验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夹具夹持耳片的另一端;步骤2:确定考核部位需要施加的试验弯矩步骤3:同时进行:在夹具上施加第一载荷;在耳片的考核部位位置处施加第二载荷,使耳片受到一个垂直于其自身的一个面的弯矩,通过公式确定第二载荷的数值;在夹具上施加第三载荷;使第二载荷以及第三载荷共同作用,从而能够给予耳片的考核部位所需的试验弯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同时给予耳片的考核部位所需的试验弯矩以及第一载荷给予的拉伸载荷。准确模拟了耳片的受力情况。

申请号:CN201510350447.6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耳片受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受载试验方法包括:步骤1:将耳片(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承力墙(2)上,通过夹具(3)夹持耳片(1)的另一端;步骤2:根据试验要求,确定考核部位需要施加的试验弯矩,并获取所述耳片(1)的固定设置在承力墙(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步骤3:同时进行:在夹具(3)上施加第一载荷,该第一载荷给予所述耳片(1)一个沿所述耳片(1)轴向方向的、使所述耳片(1)远离承力墙(2)的力,确定所述第一载荷施加在所述夹具(3)上的位置至所述耳片(1)固定设置在承力墙(2)上的位置处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耳片的考核部位(4)位置处施加第二载荷,使所述耳片(1)受到一个垂直于其自身的一个面的弯矩,通过公式确定所述第二载荷的数值;在夹具(3)上施加第三载荷,使所述耳片(1)受到一个与所述第二载荷的方向相反的载荷,根据所述第三载荷的施加位置与第二载荷施加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二载荷的数值,通过公式确定所述第三载荷的数值;使所述第二载荷以及所述第三载荷共同作用,从而能够给予所述耳片(1)的考核部位所需的试验弯矩。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机构试验平台

标题:一种机构试验平台

摘要:一种机构试验平台,涉及飞机结构试验装置设计技术领域,用于偏转运动机构的原理试验、可靠性试验及耐久性试验,支架(1)为框架结构,伺服电机(3)通过电机支座(4)固定在支架(1)的上双横梁,与电机支座(4)对应的下双横梁上设置有丝杠支座(5),丝杠(16)一端连接伺服电机(3),另一端连接丝杠支座(5);直线滑轨(15)平行于丝杠(16)固定于上双横梁、下双横梁,限位块支座(6)上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上设置有丝杠通孔(28),导轨(2)连接有转接接头(13),转接接头(13)上固定有曲面滑轨(14)。本发明提供的机构试验平台自平衡、开敞性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运动控制精度高、可编辑运动范围。

申请号:CN201510346423.3

申请日:2015/6/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机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导轨(2)、伺服电机(3),其中,支架(1)为框架结构,在支架(1)上下同侧相对应位置设置双横梁结构;伺服电机(3)通过电机支座(4)固定在支架(1)上双横梁,与电机支座(4)对应的下双横梁的相同位置设置有丝杠支座(5),伺服电机(3)通过联轴器(19)连接丝杠(16)的一端,丝杠(16)的另一端连接丝杠支座(5);导轨(2)包括直线滑轨(15)、丝杠(16),直线滑轨(15)平行于丝杠(16)设置于上双横梁、下双横梁之间并通过导轨支座(20)固定于上双横梁、下双横梁,与导轨(2)平行、电机支座(4)与丝杠支座(5)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支座(6),限位块支座(6)上设置有限位块安装槽(12)并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上设置有丝杠通孔(28),导轨(2)上设置有转接接头(13),转接接头(13)上固定有曲面滑轨(14)。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