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

标题:一种模拟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包括高空模拟舱(1)、循环系统(9)、测控系统(12)组成。高空模拟舱(1)安装有流量测量装置(2)、整流器(3)、散热器(5)、换热器组件(11)、整流器(7)和风机组件(9),散热器(5)前后连接有前风室(4)和后风室(8);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热路循环系统(6)和换热器冷路循环系统(12);测控系统(10)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测量装置(2)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可模拟地面、高原和高空环境的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利用空气循环系统,减少了空气流量,节约能耗,扩大了应用范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申请号:CN201410605248.0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模拟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空模拟舱(1)、循环系统(9)、测控系统(12),高空模拟舱(1)的风道上依次安装有流量测量装置(2)、前整流器(3)、前风室(4)、散热器(5)、后整流器(7)、后风室(8)和风机组件(9);散热器(5)与散热器热路循环系统(6)进行热量交换,换热器组件(11)与换热器冷路循环系统(12)进行热量交换;在前风室(5)、后风室(9)和散热器热路循环系统(6)的管道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流量测量装置(2)、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布置有信号线,并与测控系统相连(10)。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适用于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

标题:一种适用于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包括风洞(1)、循环系统(9)、测控系统(12)组成。风洞(1)安装有流量测量装置(2)、前整流器(4)、散热器(6)、换热器组件(10),散热器(6)前后连接有前风室(5)和后风室(9);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热路循环系统(7)、换热器冷路循环系统(11)、空气循环系统(13);测控系统(14)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测量装置(2)、进风门(18)、排风门(16)和调节风门(3)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除了可模拟地面环境下的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同时也可模拟高原和高空环境的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申请号:CN201410605195.2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适用于高原高空环境的散热器试验台,包括风洞(1)、循环系统(9)、测控系统(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洞(1)依次安装有流量测量装置(2)、调节风门(3)、前整流器(4)、前风室(5)、散热器(6)、后整流器(8)、后风室(9)、换热器组件(10)、风机组件(12)和消声通道(17);散热器(6)与散热器热路循环系统(7)进行热量交换,换热器组件(10)与换热器冷路循环系统(11)进行热量交换;在前风室(5)、后风室(9)和散热器热路循环系统(7)的管道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消声通道(17)的末端安装有进风门(18),在风机组件(12)和消声通道(17)之间设有排气口(15);在排气口(15)中安装有排风门(16),在流量测量装置(2)和前整流器(4)之间安装有调节风门(3);在流量测量装置(2)、调节风门(3)、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风机组件(12)、排风门(16)、进风门(18)均布置有信号线,并与测控系统相连(14)。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硬式空中受油装置三自由度平移运动模拟装置

标题:一种硬式空中受油装置三自由度平移运动模拟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试验运动模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式空中受油装置三自由度平移运动模拟装置。该硬式空中受油装置三自由度平移运动模拟装置采用滚珠丝杠传动和液压驱动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基于空间上不同自由度运动机构的叠加设计思路,实现了硬式空中受油装置在试验指标范围内的前后运动模拟、左右运动模拟、上下运动模拟,各自由度运动关系相互独立,可实现硬式空中受油装置的单自由度运动控制和多自由度复合运动控制,适用于硬式空中加油地面试验过程中受油装置直线平移运动过程模拟。

申请号:CN201410591337.4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硬式空中受油装置三自由度平移运动模拟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三自由度平移运动模拟装置包括电机、滚珠丝杠、导轨、作动筒(23)、链条(24)、动滑轮(25)、受油装置安装平台(26)和动滑轮支架(27);两条平行导轨上安装有两条与其垂直交叉的平行导轨,并可沿下方的两条导轨滑动,在下方的两条导轨中间布置有电机和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上,并与两侧导轨平行,同时与电机转子固定,上方的两条导轨通过滚珠丝杠螺帽固定在下方滚珠丝杠上;在上方导轨中间安装有可随导轨移动的电机和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座上,并与两侧导轨平行,同时与电机转子固定,安装在上方导轨上并可沿导轨滑动的平板(22)通过滚珠丝杠螺帽固定在上方滚珠丝杠上;平板上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作动筒的一端,作动筒的另一端与动滑轮支架(27)固定,动滑轮支架(27)的两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滑轮,滑轮上绕有链条(24),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一端固定有受油装置安装平台(26)。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氧源压力修正显示方法

标题:一种氧源压力修正显示方法

摘要:本发明源于飞机氧气系统氧源压力显示,也可用于其它领域。涉及一种氧源压力修正显示方法,它由采集、修正、显示等步骤组成,其特征在于,对于多气瓶的氧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每个气瓶的温度信号和压力信号,传给采集计算机,采集计算机将每个气瓶的压力信号通过温度信号修正为某一规定温度下的压力信号,为了使这组气瓶的剩余压力更直观,采集计算机将多个气瓶的修正压力以平均值形式传给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将氧源压力显示到显示屏上。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可适应气体压力修正和显示领域。

申请号:CN201410605408.1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氧源压力修正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多气瓶的氧源压力修正显示系统,其包括氧气瓶组(1)、温压复合传感器(2)、维护系统(3)、显示系统(4)、采集计算机(5);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温压复合传感器(2)采集氧气瓶组(1)中的每个氧气瓶的温度信号和压力信号,传给采集计算机(5);
步骤2:采集计算机(5)将氧气瓶组(1)中的每个气瓶的可信的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进行了判断,判断之后,可信数据进入下一步计算,不可信数据进入维护系统(3)进行报故;
步骤3 : 采集计算机(5)将判断为可信的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转化为温度(℃)、压力(MPa), 具体转化根据传感器特性, 然后通过修正公式修正为某一规定温度下的氧气瓶修正压力,修正公式如下:
其中:
P2——修正到t0温度下的氧压力,MPa;
P1——实际测得压力,MPa;
t1——实际测得温度,℃;
t0——预修正到的温度,℃;
A——气体原子数,氧气为32;
ρ——温度为t0,一个大气压下,气体密度,kg/m3;
9.87——常数,“MPa”转换为“atm”的常数;
0.1——常数,“bar”转换为“MPa”的常数;
a——范德瓦尔常数。氧气:a=1.376barm6/kmol2
步骤4 : 氧气瓶组(1)中的每个氧气瓶修正后的氧气瓶修正压力都要进入维护系统,便于系统维护时观察。对氧气瓶修正压力进行了平均值计算,并将结果输出至显示系统(4)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驾驶员视角及视界测量的定位工具

标题:一种用于驾驶员视角及视界测量的定位工具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驾驶员视角及视界测量的定位工具,其底座呈“Π”型,上部具有升降、平移功能的支架组合结构。定位工具包括(如图1所示):底座1、螺栓2、升降手轮3、升降柱4、可移动平台5、激光靶标点6、倒U型框架7、眼位测点8、蝶形螺母9、下颌托架10、角度转盘11、水泡12、螺栓13、平移手轮14、柱管15、锁紧螺钉16、顶丝17、侧顶钉18。本定位工具实现驾驶员设计眼位复现,及对驾驶员头部支撑、调整。可使客户清楚地了解和掌握了驾驶员面对综合显示屏(仪表盘)及座舱窗的实际视角和视界,直接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对促进装备的发展,改善装备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申请号:CN201410610643.8

申请日:2014/11/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用于驾驶员视角及视界测量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螺栓[2]、升降手轮[3]、升降柱[4]、可移动平台[5]、激光靶标点[6]、倒U型框架[7]、眼位测点[8]、蝶形螺母[9]、下颌托架[10]、角度转盘[11]、水泡[12]、螺栓[13]、平移手轮[14]、柱管[15]、锁紧螺钉[16]、顶丝[17]、侧顶丝[18];其中,底座[1]为“Π”型结构,其上有顶丝[17]和侧顶丝[18],倒U型框架[7]上均布4个激光靶标点[6],倒U型框架[7]通过两螺栓[13]固定在可移动平台[5]上;移动平台[5]安装在垂直的升降柱[4]上,可移动平台[5]上装有角度转盘[11],角度转盘[11]上铆接安装有下颌托架[10],平移手轮[14]安装在可移动平台[5]上,并可驱动可移动平台平移;升降柱[4]装配在柱管[15]内,由升降手轮[3]驱动、锁紧螺钉[16]锁紧;柱管[15]通过螺栓[2]与底部底座[1]相连接;可移动平台上安装有水泡[12];底座[1]下表面与机舱左右口沿接触与柱管[15]共同起支承作用;柱管[15]为升降柱[12]导向;顶丝[17]可调节定位工具的水平姿态,侧顶丝[18]可限制定位工具的前后左右的位置;升降手轮[3]和平移手轮[14]可驱动可移动平台[5]升降和平移,调整眼位测点[8]的位置;眼位测点[8]用于确定设计眼位,倒U型框架[7]用于支撑眼位测点[8],由蝶形螺母[9]将眼位测点[8]紧固在倒U型框架[7]上,可通过激光靶标点[6]的放样测量将眼位测点[8]准确定位在设计眼位处;下颌托架[10]可以支撑和定位驾驶员头部,角度转盘[11]可随颈部转动,并可由刻度显示头颈转动角度;通过倒U型框架[7]上激光靶标点[6]测量U型框架[7]框线是否平行于坐标系;锁紧螺钉[16]用于锁紧升降柱[4]。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线式传感器的快卸式卡箍

标题:一种线式传感器的快卸式卡箍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涉及一种线式传感器的快卸式卡箍。该快卸式卡箍包括上压片(2)、下压片(6)、底座(3)、转轴(5)和锁紧装置。线式传感器嵌入绝缘衬套后放入上压片(2)、下压片(6)与底座(3)之间形成的卡槽中,再通过按压安装销(1)压紧上压片(2),当安装销(1)穿过底座的卡槽后旋转安装销(1)即可完成快卸式卡箍的锁定。该发明适用于线式传感器在发动机、结构上的安装。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线式传感器的快速拆装,同时解决了线式传感器采用普通标准件安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申请号:CN201410588626.9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线式传感器的快卸式卡箍,其特征为:所述的快卸式卡箍包括上压片(2)、下压片(6)、底座(3)、转轴(5)和锁紧装置,上压片(2)和下压片(6)通过转轴(5)与底座铰接在一起,底座(3)上设置有用以固定快卸式卡箍的两个安装孔,上压片(2)和下压片(6)分别与底座(3)形成夹装结构,在快卸式卡箍上设置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可以将上压片(2)和下压片(6)锁定在底座(3)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调节法兰密封连接装置

标题:一种可调节法兰密封连接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法兰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周向可调节的导管法兰密封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法兰盘(1)、密封胶圈(2)、连接法兰盘(3)、紧固螺栓(4)、压紧法兰盘(5),该发明最大的特点是将连接法兰盘(3)和压紧法兰盘(5)采用分体式独立设计,克服了原来一体设计密封固定时周向无法补偿、胶垫密封方式压缩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并且该发明采用双胶圈密封形式,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性高的法兰连接装置。

申请号:CN201410588312.9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可调节法兰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法兰盘(1)、密封胶圈(2)、连接法兰盘(3)、紧固螺栓(4)、压紧法兰盘(5),连接法兰盘(3)直管一端外壁上设有下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胶圈(2),在法兰盘(3)上设有凸起的法兰面板,压紧法兰盘(5)压装在凸起的法兰面板上,通过紧固螺栓(4)与法兰盘(1)固定在一起,法兰盘(1)与连接法兰盘(3)上法兰面板的压紧面处开有上密封槽,并安装有密封胶圈(2)。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基于限位机构的单向活门

标题:一种基于限位机构的单向活门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限位机构的单向活门。包括单向活门由限位机构(1)、活门壳体(2)、轴(3)、活门板(4);两个活门板(4)通过轴(3)串连在一起,再穿过限位机构(1)上的螺纹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活门壳体(2)上,两个限位机构(1)通过螺母连接在活门壳体(2)上,从而实现整个单向活门的装配。本发明活门的结构形式更简单;产品零部件易于加工制造;取消了弹簧,降低了活门产品成本;相比较于传统单向活门,零部件更少,取消了对产品可靠性最具影响的弹簧,因此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申请号:CN201410605312.5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基于限位机构的单向活门,包括单向活门由限位机构(1)、活门壳体(2)、轴(3)、活门板(4);其特征在于:两个活门板(4)通过轴(3)串连在一起,再穿过限位机构(1)上的螺纹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活门壳体(2)上,两个限位机构(1)通过螺母连接在活门壳体(2)上,从而实现整个单向活门的装配。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锁机构

标题:一种锁机构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机构,包括锁钩(1)、连杆(2)、曲柄(3)和做动器(4),锁钩(1)绕定轴(11)转动,其一端与连杆(2)的一端通过球铰(12)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曲柄(3)的一端通过球铰(13)连接,曲柄(3)绕定轴(14)转动,其另一端与作动器(4)的一端通过球铰(15)连接,作动器(4)的另一端绕定轴(16)转动。本发明通过作动器驱动来控制锁钩的开、合,运用了四连杆机构的原理,相比于碰锁机构,该锁机构降低了对运动精度的要求,提高了锁的可靠性。

申请号:CN201410605486.1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钩(1)、连杆(2)、曲柄(3)和做动器(4),锁钩(1)绕定轴(11)转动,其一端与连杆(2)的一端通过球铰(12)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曲柄(3)的一端通过球铰(13)连接,曲柄(3)绕定轴(14)转动,其另一端与作动器(4)的一端通过球铰(15)连接,作动器(4)的另一端绕定轴(16)转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锁紧螺母防松装置

标题:一种锁紧螺母防松装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紧螺母防松装置,包括基体(1)、螺纹杆(5)、锁紧螺母(4),还包括锁环(2)和保险丝(3),所述锁环(2)上包括键(201)所述基体(1)的连接端有与所述键(201)契合的键槽(101),所述锁环(2)上还包括保险孔(202)所述锁紧螺母(4)上还包括保险孔(401)。使用时,两个保险孔通过保险丝(3)连接,键(201)与键槽(101)配合,从而实现整个锁紧螺母防松装置的防松。

申请号:CN201410587392.6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锁紧螺母防松装置,包括基体(1)、螺纹杆(5)、锁紧螺母(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环(2)和保险丝(3),所述锁环(2)上包括键(201)所述基体(1)的连接端有与所述键(201)契合的键槽(101),所述锁环(2)上还包括保险孔(202)所述锁紧螺母(4)上还包括保险孔(401),所述螺纹杆(5)上有外螺纹,所述基体(1)内有内螺纹,所述保险丝(3)一端与所述锁环(2)上的保险孔(20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锁紧螺母(4)上的保险孔(401)相连,所述螺纹杆(5)通过螺纹连接穿过所述锁紧螺母(4)并穿过所述锁环(2)的中心孔,所述锁环(2)与基体(1)通过所述键(201)和所述键槽(101)连接,所述螺纹杆(5)与所述基体(1)通过螺纹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