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自动解脱机构

标题:一种应急自动解脱机构

摘要:本发明涉及应急自动解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自动解脱机构。本机构包括弹簧[1],堵盖[2],连接环[3],连接体[4],4个钢珠[5],连接体[6],堵盖[7],连接环[8],电磁铁[9],活塞杆[10]。本发明将应急自动解脱集合在一个简单的机构中,降低了成本,可靠性高,实现设备应急自动解脱。机构简单,牢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申请号:CN201410663571.3

申请日:2014/11/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应急自动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1],堵盖[2],连接环[3],连接体[4],4个钢珠[5],连接体[6],堵盖[7],连接环[8],电磁铁[9],活塞杆[10];其中,连接体[6]在水平左右方向开有台阶孔,堵盖[7]安装在连接体[6]右端台阶孔处,电磁铁[9]一端安装在堵盖[7]左侧面上,电磁铁[9]另一端悬空,连接环[8]安装在连接体[6]右端,连接体[4]在水平左右方向开有台阶孔,连接体[4]右端伸入连接体[6]水平左右方向的台阶孔中顶在台阶上,连接环[3]安装在连接体[4]的左端,堵盖[2]安装在连接体[4]左端台阶孔处,活塞杆[10]左端和中部设有凸台,活塞杆[10]左端的凸台顶在堵盖[2]右侧面,活塞杆[10]右端穿入连接体[6]在水平左右方向的台阶孔中,靠近电磁铁[9]的左侧面,弹簧[1]套在活塞杆[10]上,弹簧[1]一端顶在活塞杆[10]左端凸台,弹簧[1]另一端顶在连接体[4]水平左右方向的台阶孔的台阶上,连接体[4]在活塞杆[10]中部位置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开有通过中心的通圆孔并在同一截面上,在连接体[4]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通圆孔对应的连接体[6]的台阶孔侧面设有一圈弧形槽,4个钢珠[5]分别安装在连接体[4]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通圆孔,每个钢珠[5]一端顶在活塞杆[10]中间凸台上,每个钢珠[5]另一端顶住底座[6]水平方向的台阶孔的侧壁的弧形槽中;使用时,当打开电磁铁[9]后,电磁铁[9]依靠磁力使活塞杆[10]向右运动,当活塞杆[10]的中部凸台移动至钢珠[5]右侧时,钢珠[5]向连接体[4]的盲孔中滚动,钢珠[5]解除了对连接体[4]的锁定,连接环[3]依次带动连接体[4]、堵盖[2]、弹簧[1]、活塞杆[10]和钢珠[5]一同脱离连接体[6]。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快卸自封阀

标题:一种快卸自封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卸自封阀,属于飞机液压系统的液压附件设计领域,包括固定端和快卸端两半体。在两半体对接时,实现油路导通;在两半体分离时,实现各自的油路封闭。产品结构紧凑,对接分离过程能实现零泄漏,对接分离力小、操作方便、无专用工具,自锁性能可靠。本发明方案合理可靠,对零部件的依赖性低,无精密部件,设计与制造成本低;本发明操作方便,无需专业培训,无特殊技能要求。

申请号:CN201410653991.3

申请日:2014/11/17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快卸自封阀,包括固定端和快卸端两个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半体包括固定端活门座[3]、固定端活门[2]和固定端管嘴[1],所述固定端活门座[3]上有外螺纹,所述快卸端半体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螺套[8]和快卸端管嘴[11],所述螺套[8]内包括与所述固定端活门座[3]对应的快卸端活门[9]、与所述固定端活门[2]对应的快卸端活门座[10],所述螺套[8]外有外套筒[5],所述外套筒[5]与所述螺套[8]通过销钉[7]进行周向限位连接, 所述销钉[7]拧入外套筒[5]并进入螺套[8]上的轴向槽[801]内从而实现限位,所述外套筒[5]与所述螺套[8]之间有防松弹簧[6];对接时,先使固定端活门座[3]与快卸端活门[9]上硫化的密封圈[13]接触,以保证外密封,随后再旋转外套筒[5]使快卸端活门座[10]与固定端活门[2]、快卸端活门[9]与固定端活门座[3]分别对顶而打开油路,这样可以实现在对接过程中的零泄漏,同样,在分离过程先反向旋转外套筒[5]使快卸端活门座[10]与固定端活门[2]、快卸端活门[9]与固定端活门座[3]分别松开而封住快卸端和固定端的油路,再使固定端活门座[3]与快卸端活门[9]上硫化的密封圈[13]松开,可实现分离过程中的零泄漏;所述外套筒[5]的端面带有棘齿[501],所述固定端活门座[3]的外缘端面也带有棘齿[301],在将外套筒[5]旋转到棘齿[501]与棘齿[301]即将接触时,向后压外套筒[5]克服防松弹簧[6]移动一小段位移并继续旋转,旋转到位后,松开外套筒[5],外套筒[5]在防松弹簧[6]作用下前移使棘齿[501]与棘齿[301]啮合锁紧以防止外套筒[5]旋转松脱,并在防松弹簧[6]作用下防止外套筒[5]轴向松脱。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机构锁紧装置

标题:一种机构锁紧装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构锁紧装置,包括锁键(1)、拉簧(6)、夹板(7),所述锁键(1)通过转轴(10)固定在夹板(7)上,所述锁键(1)包括锁臂(101)、位于锁臂上的锁窝(102)和凸轮臂(103),所述锁臂(101)与弹簧(6)一端相连,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板(7)上,当所述锁紧装置锁闭时,所述弹簧(6)收紧,所述锁窝(102)紧扣锁轴(11)。本发明独特的锁窝和凸轮机构设计在保证有效锁紧的同时,能够将锁紧装置与功能机构的运动合成,使得锁紧机构和功能机构共用一个驱动,简化了机构。它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顺序操作,保证解锁的安全性。

申请号:CN201410605620.8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机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键(1)、拉簧(6)、夹板(7),所述锁键(1)通过转轴(10)固定在夹板(7)上,所述锁键(1)包括锁臂(101)、位于锁臂上的锁窝(102)和凸轮臂(103),所述锁臂(101)与弹簧(6)一端相连,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板(7)上,当所述锁紧装置锁闭时,所述弹簧(6)收紧,所述锁窝(102)紧扣锁轴(11)。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双钩锁

标题:一种双钩锁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钩锁,包括第一锁钩(1)、连杆(2)、第二锁钩(3),第一锁钩(1)和第二锁钩(3)通过连杆(2)相连,所述第一锁钩(1)与连杆(2)的一端通过球铰(22)连接,第二锁钩(3)与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球铰(24)连接,所述第一锁钩(1)绕轴(21)做定轴转动,所述第二锁钩(3)绕另一个轴(23)做定轴转动。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双钩锁,有两个锁钩,且运动对称,降低了与锁钩相契合的运动部件的位置精度对锁功能的影响,提高了锁的可靠性,特别适合于大型对开式门类运动部件的锁装置设计。

申请号:CN201410587286.8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双钩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钩(1)、连杆(2)、第二锁钩(3),第一锁钩(1)和第二锁钩(3)通过连杆(2)相连,所述第一锁钩(1)与连杆(2)的一端通过球铰(22)连接,第二锁钩(3)与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球铰(24)连接,所述第一锁钩(1)绕轴(21)做定轴转动,所述第二锁钩(3)绕另一个轴(23)做定轴转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风挡玻璃地面试验系统

标题:一种飞机风挡玻璃地面试验系统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风挡加温系统试验技术,涉及一种飞机风挡玻璃地面试验系统,是对风挡加温系统地面试验系统的改进。它由环形水槽(1)、水泵(2)、导流片(3)、座舱环境模拟装置(4)、风挡玻璃试验件(5)氯化钠溶液(6)组成。水泵(2)启动后,环形水槽(1)内盛放的氯化钠溶液(6)沿环形水槽(1)流动;同时,座舱环境模拟装置(4)通过模拟座舱内环境,在风挡玻璃试验件(5)内表面上形成自然对流换热。通过同时模拟风挡玻璃试验件(5)外表面强迫对流和内表面自然对流换热过程,模拟风挡玻璃空中的加热过程,实现在地面对风挡玻璃加温控制规律的验证。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地面对风挡加温控制规律合理性的验证。

申请号:CN201410605831.1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风挡玻璃地面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环形水槽(1)、水泵(2)、导流片(3)、座舱环境模拟装置(4)、风挡玻璃试验件(5)氯化钠溶液(6)组成;其特征在于:水泵(2)通过支架固定在环形水槽(1)中,两组导流片(3)通过销钉固定环形水槽(1)底部,座舱环境模拟装置(4)安装在低温水槽(1)底部,位于两组导流片(3)中央位置,风挡玻璃试验件(5)通过座舱环境模拟装置(4)预留的安装接口固定,环形水槽(1)内盛放有氯化钠溶液(6)沿环形水槽(1)流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风挡加温系统地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风挡加温系统地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风挡加温系统地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含测试主体、显示器、红外热成像仪和支架。其中,所述测试主体包含微处理器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分布玻璃加温电流通/断开关、玻璃温度传感器通/断开关、玻璃温度传感器短接开关以及阻值选择旋钮。支架上端与红外热成像仪连接,支架底端通过电缆与测试主体连接,测试主体和显示器相连。本发明能够快速、直观地进行风挡加温系统地面测试,安装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试验室、外场的飞机风挡加温系统地面测试。

申请号:CN201410605807.8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风挡加温系统地面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主体(1)、显示器(2)、红外热成像仪(3)和支架(4);支架(4)上端与红外热成像仪(3)连接,支架(4)底端通过电缆与测试主体(1)连接,测试主体(1)与显示器(2)相连,支架(4)上端与红外热成像仪(3)之间装有旋转云台(5)。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高T尾翼抗坠落冲击载荷保险系留接头布置的方法

标题:一种高T尾翼抗坠落冲击载荷保险系留接头布置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T尾翼抗坠落冲击载荷保险系留接头布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平尾结构的翼展及肋的布置,并结合冲击载荷原理及保险带相关国家标准和力学性能,准确评估接头所承受的坠落冲击载荷;B根据步骤A获得的载荷数据对接头的个数进行合理的布置;C根据保险带接头的尺寸以保证保险带接头容易挂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留接头的开孔尺寸,并尽量降低接头截面尺寸以降低接头重量;D采用catia进行建模,考虑连接、倒角和倒圆等细节设计;E采用PATRAN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优化分析。本方法涉及的保险系留接头布置能有效提高飞机的维护性和保障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预防结构的损伤。

申请号:CN201410605560.X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高T尾翼抗坠落冲击载荷保险系留接头布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平尾结构的翼展及肋的布置,并结合冲击载荷原理及保险带相关国家标准和力学性能,准确评估接头所承受的坠落冲击载荷;B根据步骤A获得的载荷数据对接头的个数进行合理的布置;C根据保险带接头的尺寸以保证保险带接头容易挂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留接头的开孔尺寸,并尽量降低接头截面尺寸以降低接头重量;D采用catia进行建模,考虑连接、倒角和倒圆等细节设计;E采用PATRAN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优化分析。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试验加热器功率调定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试验加热器功率调定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热管理系统实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试验加热器功率调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试验的手段对热管理系统试验台上的加热器功率进行逐次调整,实现加热器功率的调定。整个过程中,仅需要对试验中的温度和流量参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就能够准确调定加热器所需的实际功率,避免了理论计算输入参数不全,计算不准确的缺点。

申请号:CN201410591338.9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试验加热器功率调定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加热器功率调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启动试验装置,调节供油回路(13)中的燃油流量至试验所需的大小,同时调节热负载模拟系统(14)中冷却液流量至试验所需的大小;步骤二、将加热器(9)功率设为散热器(3)要求的换热功率W;步骤三、测量热负载模拟系统(14)的流量Q,散热器(3)的入口冷却液温度Tr和出口冷却液温度Tc;步骤四、计算散热器(3)实际换热功率Wr=Q·(Tr-Tc),并与散热器(3)要求的换热功率W进行比较,如果Wr<W,则将加热器(3)的功率增大△W;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在散热器(3)实际功率Wr快接近W时,需要减小△W,直至散热器(3)实际换热功率Wr与要求的换热功率W相同为止,这时加热器功率为最终标定试验得到的加热器的额定功率。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推拉钢索线位移与角位移传动时球关节点的确定方法

标题:一种推拉钢索线位移与角位移传动时球关节点的确定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推拉钢索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推拉钢索线位移与角位移传动时球关节点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将摇臂理论开位置(1)和理论关位置(2)分别外扩角度β’ ;在反向延长线(13)-(10)-(14)上取使线段(10)-(14)最长的点(14);推拉钢索自身行程S大于设计行程△;将线段(14)-(11)与切线(14)-(15)之间夹角θ的角平分线(17)定为固定卡(16)轴线。本发明实现简单,快捷方便,既能保证传动比的均匀及高分辨率,又能保证操纵力的均匀及左右摆角相等,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发动机自身制造公差、发动机安装位置公差、钢索推拉时的空行程、公差与变形等因素。

申请号:CN201410587395.X

申请日:2014/10/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推拉钢索线位移与角位移传动时球关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关节点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摇臂理论参数,包括半径R、理论开位置(1)、理论关位置(2)、理论转动角度(3)、理论弧线(4)等;步骤二:将摇臂理论开位置(1)和理论关位置(2)分别外扩角度β’ ,确定摇臂设计参数,包括设计开位置(5)、设计关位置(6)、设计转动角度(7)、设计弧线(8)等;步骤三:取设计弧线(8)的中点(9),连接设计弧线(8)的两端点(10)和(11),并取其线段中点(12);步骤四:连接步骤三获得的中点(9)与中点(12),并取其线段中点(13);步骤五:连接步骤四获得的中点(13)与设计弧线(8)的端点(10);步骤六:在反向延长线(13)-(10)-(14)上取使线段(10)-(14)最长的点(14),点(14)即为确定的推拉钢索线位移与角位移传动时的球关节点位置。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

标题: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机械系统设计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由气瓶(1)、底座(2)、两个底托(3)、两个卡箍(4)、缓冲垫(5)组成,气瓶(1)的颈部及底部由卡箍(4)卡紧防止其位移,气瓶(1)由底座(2)限位防止其在大过载下的轴向位移,卡箍(4)与底托(3)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卡箍(4)和底座(2)上分别粘贴有缓冲垫(5),底座(2)上的支撑面(6)是二维曲面外形,并与气瓶(1)的外形完全贴合。本发明保证飞机在着陆等大过载情况下气瓶能够牢固约束于支座上,解决了飞机气瓶航向安装大过载防护问题,避免了传统卡箍形式在航向安装气瓶时无法保证气瓶稳定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气瓶的维修性和安全性。

申请号:CN201410607200.3

申请日:2014/10/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气瓶(1)、底座(2)、两个底托(3)、两个卡箍(4)、缓冲垫(5)组成,气瓶(1)的颈部及底部由卡箍(4)卡紧,气瓶(1)由底座(2)限位防止其在大过载下的轴向移动,卡箍(4)与底托(3)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卡箍(4)和底座(2)上分别粘贴有缓冲垫(5),底座(2)上的支撑面(6)是二维曲面外形,并与气瓶(1)的外形完全贴合。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