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回收网袋

标题:一种无人机回收网袋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回收网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所述无人机回收网袋包含柔性回收网袋、充气蓬网支架及回收网固定绳索;所述柔性回收网袋套设在所述充气蓬网支架上,用于形成无人机的回收空间;所述充气蓬网支架为柔性气袋,并设置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用于向所述柔性气袋内冲入气体;所述柔性气袋存在两种状态,折叠状态,所述柔性气袋在折叠状态时内部无气体;膨胀状态,所述柔性气袋在膨胀状态时内部充满气体,并形成空间支架;所述充气蓬网支架用于将所述柔性回收网袋撑起;所述回收网固定绳索的一端连接充气蓬网支架,另一端与所述无人机回收网袋的使用位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在各种场地使用,且使用灵活快捷。

申请号:CN201620513198.8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无人机回收网袋,其特征在于:包含柔性回收网袋(1)、充气蓬网支架(2)及回收网固定绳索(4);其中,所述柔性回收网袋(1)套设在所述充气蓬网支架(2)上,用于形成无人机的回收空间;所述充气蓬网支架(2)为柔性气袋,柔性气袋上设置有充气嘴(21),所述充气嘴用于向所述柔性气袋内冲入气体;所述柔性气袋存在两种状态,折叠状态,所述柔性气袋在折叠状态时内部无气体;膨胀状态,所述柔性气袋在膨胀状态时内部充满气体,并形成空间支架;所述充气蓬网支架(2)用于将所述柔性回收网袋(1)撑起;所述回收网固定绳索(4)的一端连接充气蓬网支架(2),另一端与所述无人机回收网袋的使用位置固定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压力加油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

标题:一种压力加油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加油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压力加油系统包括:加油控制阀,数量为四个,每个油箱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加油接头,其与两个相邻的油箱内的加油控制阀通过第一加油管路连通;第二加油接头,其与另外两个相邻的油箱内的加油控制阀通过第二加油管路连通;第一加油单向活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油管路中;第二加油单向活门,所述第二加油单向活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加油管路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加油系统,该压力加油系统可以实现对油箱的地面压力加油,防止左右加油总管压力不同影响,加油后防止油箱内燃油反串,减轻飞机多余燃油重量,并能够与飞机供油系统联合实现油箱的地面完全放油和燃油转输。

申请号:CN201620517837.8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压力加油系统,用于为上单翼飞机油箱进行加油,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包括依次相邻的四个油箱(2),其中,各个油箱(2)之间通过隔离板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压力加油系统包括:加油控制阀(1),所述加油控制阀(1)为四个,每个油箱(2)内设置有一个加油控制阀(1);第一加油接头(3),所述第一加油接头(3)与两个相邻的油箱(2)内的加油控制阀(1)通过第一加油管路(4)连通;第二加油接头(5),所述第二加油接头(5)与另外两个相邻的油箱(2)内的加油控制阀(1)通过第二加油管路(6)连通;第一加油单向活门(7),所述第一加油单向活门(7)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油管路(4)中;第二加油单向活门(8),所述第二加油单向活门(8)设置在所述第二加油管路中;其中,所述第一加油接头(3)以及所述第二加油接头(5)设置在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外;所述第一加油管路(4)以及所述第二加油管路(6)的部分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加油管路(4)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外的用于与第一加油接头(3)连接的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加油管路(6)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外侧的用于与第二加油接头连接的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内的部分;所述第一加油单向活门(7)以及所述第二加油单向活门(8)设置在所述上单翼飞机油箱内。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储油罐通气系统

标题:一种储油罐通气系统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油罐通气系统。所述储油罐通气系统包括通气管道(2),所述通气管道(2)与外界连通;所述通气管道(2)中设置有电动插板开关(3)以及泄压支路(4);所述电动插板开关(3)能够通断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外界的连通;所述泄压支路(4)预设泄压压力值,所述泄压压力值小于所述储油罐的最大耐受耐力;所述泄压支路(4)能够在所述储油罐内压力超过所述预设泄压压力值时打开,从而使泄压支路成为通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油罐通气系统的通气管道具有两路,一路可以依人工控制排出气体,另一路可以在储油罐内气压过高时被动排出气体,满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不同情况排出储油罐内气体的要求。

申请号:CN201620517581.0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储油罐通气系统,用于飞机的热燃油加热装置,所述热燃油加热装置包括储油罐(1),所述储油罐(1)内具有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通气系统包括通气管道(2),所述通气管道(2)与外界连通;所述通气管道(2)中设置有电动插板开关(3)以及泄压支路(4);所述电动插板开关(3)能够通断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外界的连通;所述泄压支路(4)预设泄压压力值,所述泄压压力值小于所述储油罐的最大耐受耐力;所述泄压支路(4)能够在所述储油罐内压力超过所述预设泄压压力值时打开,从而使泄压支路成为通路。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燃油切断装置及具有其的飞机

标题:一种燃油切断装置及具有其的飞机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切断装置及具有其的飞机。所述燃油切断装置包括:电动机构,所述电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飞机燃油油箱外,所述电动机构具有输出端;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飞机燃油油箱内,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飞机燃油油箱的油箱梁上的安装孔并与所述电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泄压阀,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泄压阀连接;其中,所述连杆组件、油箱梁以及电动机构三者相互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燃油切断装置将电动机构设置在飞机燃油油箱外,即本申请的燃油切断装置采用分体式连接设置,电缆无需进入油箱,提高了燃油系统的安全性,且燃油切断装置中的较容易出故障的电动机构设置在油箱外,方便维修。

申请号:CN201620518311.1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燃油切断装置,所述燃油切断装置安装于飞机燃油油箱,所述飞机燃油油箱的油箱梁(3)上设置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切断装置包括:电动机构(1),所述电动机构(1)设置在所述飞机燃油油箱外,所述电动机构(1)具有输出端;连杆组件(2),所述连杆组件(2)设置在所述飞机燃油油箱内,所述连杆组件(2)的一端穿过所述飞机燃油油箱的油箱梁上的安装孔(31)并与所述电动机构(1)的输出端连接;泄压阀(4),所述连杆组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泄压阀(4)连接;其中,所述连杆组件(2)、油箱梁(3)以及电动机构(1)三者相互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水系统维护面板

标题:一种飞机水系统维护面板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水系统配套设备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飞机水系统维护面板,以满足维护面板的气密性要求。飞机水系统维护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其面板上集成设置有预定接头;安装盒,密封设置在面板本体的面板上,内部形成密闭空腔,预定开关密封集成在安装盒的面板上,且预定开关的连接导线部分位于密闭空腔中,再穿出面板本体的面板,从而能进一步对预定开关进行防水密封,从而以满足维护面板的气密性要求。

申请号:CN201620514634.3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水系统维护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1),所述面板本体(1)的面板上集成设置有预定接头;安装盒(2),密封设置在所述面板本体(1)的面板上,内部形成密闭空腔(21),预定开关密封集成在所述安装盒(2)的面板上,且所述预定开关的连接导线部分位于所述密闭空腔(21)中,再穿出所述面板本体(1)的面板。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封闭式对缝防排水结构

标题:一种封闭式对缝防排水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对缝防排水结构,包括带板、盖板和封闭型材,所述带板一端与前端结构基板连接、另一端与封闭型材一侧及盖板一端叠加并用连接件将三者固定连接,盖板的另一端和封闭型材的另一侧夹住后端结构基板,且封闭型材另一侧与后端结构基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封闭式对缝防排水结构具有通用性强、不需要改变对缝区域的现有结构形式,可以封闭对缝及连接件区域进行防排水,并在各种姿态下均能正常使用。

申请号:CN201620512996.9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封闭式对缝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板(1)、盖板(2)和封闭型材(3),所述带板(1)一端与前端结构基板(4)连接、另一端与封闭型材(3)一侧及盖板(2)一端叠加并用连接件将三者固定连接,盖板(2)的另一端和封闭型材(3)的另一侧夹住后端结构基板(5),且封闭型材(3)另一侧与后端结构基板(5)固定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三膜盒气动式火警探测系统告警逻辑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三膜盒气动式火警探测系统告警逻辑设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火警探测系统告警逻辑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三膜盒气动式火警探测器的飞机发动机舱火警探测系统告警逻辑设计方法。防火控制器按照100~1000ms的时间间隔读取双回路火警探测器的状态后进行逻辑判断,然后将判断结果送给告警系统。针对三膜盒气动式火警探测器,通过双回路火警探测器布置并结合设定的告警逻辑,能够实现在降低系统虚警率的同时能够降低系统漏报。

申请号:CN201510220670.9

申请日:2015/5/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三膜盒气动式火警探测系统告警逻辑设计方法,其特征为:该火警探测系统告警逻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防火控制器按照100~1000ms的时间间隔读取A、B回路火警探测器的告警状态;步骤b:对A回路火警探测器进行告警状态判断,分为如下四种情况:(1)若A回路告警状态为火警,则对B回路进行告警状态判断:若B回路状态为火警,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状态为过热,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故障,则对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不响应,则控制器计时15s,并对B回路的状态进行检测:若15s内B回路状态转为火警或过热,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内B回路状态转为故障,则对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后B回路状态仍为不响应,则认为A回路报虚警,对A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不输出火警、过热、故障信号;(2)若A回路告警状态为过热,则对B回路进行告警状态判断:若B回路状态为火警,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状态为过热,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过热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故障,则对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过热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不响应,则控制器计时15s,并对B回路的状态进行检测:若15s内B回路状态转为火警,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内B回路状态转为过热,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过热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内B回路状态转为故障,则对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过热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后B回路状态仍为不响应,则认为A回路报虚警,对A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不输出火警、过热、故障信号;(3)若A回路告警状态为故障,则对B回路进行告警状态判断:若B回路状态为火警,则对A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状态为过热,则对A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过热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状态为故障,则对A、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控制器输出系统故障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状态为不响应,则对A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一轮工作结束;(4)若A回路告警状态为不响应,对B回路进行告警状态判断: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火警,则控制器计时15s,并对A回路的状态进行检测:若15s内A回路状态转为火警或过热,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内A回路状态转为故障,则对A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后A回路状态仍为不响应,则认为B回路报虚警,对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不输出火警、过热、故障信号;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过热,则控制器计时15s,并对A回路的状态进行检测:若15s内A回路状态转为火警,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内A回路状态转为过热,则由防火控制器输出过热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内A回路状态转为故障,则对A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输出过热信号,一轮工作结束;若15s后A回路状态仍为不响应,则认为B回路报虚警,对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控制器不输出火警、过热、故障信号;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故障,则对B回路的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并隔离,一轮工作结束;若B回路告警状态为不响应,则说明发动机舱内无火警或过热发生,工作正常,一轮工作结束。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

标题: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

摘要: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任意一缓冲器压缩量下,在起落架轮轴处施加航向载荷;测量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位移;计算起落架轮轴处的航向刚度值;描绘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与缓冲器压缩量对应关系曲线;构建起落架模型;计算所述弹性元件的刚度值;根据所述弹性元件刚度值与缓冲器压缩量对应关系为数据进行起落架着陆模拟,得到轮胎起旋载荷与回弹载荷。本发明解决以往起落架分析中起旋和回弹载荷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有效的分析出起落架起旋和回弹载荷,并且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

申请号:CN201610585612.0

申请日:2016/7/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任意一缓冲器压缩量(S)下,在起落架轮轴处施加正航向载荷(Fx)以及负航向载荷(-Fx);步骤二,通过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出起落架轮轴处正航向位移(Ux)以及负航向位移(-Ux);步骤三,计算每一个缓冲器压缩量(S)下的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为正航向载荷(Fx)与正航向位移(Ux)的比值以及负航向载荷(-Fx)与负航向位移(-Ux)的比值;步骤四,描绘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曲线;步骤五,构建起落架模型,包括外筒(1)、活塞杆(2)、前撑杆(3)、轮轴(4)、弹性元件(5);步骤六,根据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弹性元件(5)的刚度值(K);步骤七,根据所述弹性元件(5)刚度值(K)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为数据进行起落架着陆模拟,得到轮胎起旋载荷与回弹载荷。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冲击载荷减缓组件及冲击载荷减缓方法

标题:一种冲击载荷减缓组件及冲击载荷减缓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载荷减缓组件及冲击载荷减缓方法,属于气动弹性试验技术领域。所述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气垫以及设置在气垫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气垫包括皮面以及由所述皮面包围形成的空腔,空腔体积较小的气垫内置于空腔体积较大的气垫内,相邻的两个外气垫与内气垫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支撑机构为筒状结构,通过内外螺纹的连接方式将各气垫进行维型,并能够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格栅向各空腔及间隙内充气,该减缓组件采用两层或多层气垫嵌套的方式减缓冲击载荷强度,有效抵消了冲击载荷,保护了待减振物品,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方便。

申请号:CN201610756816.6

申请日:2016/8/2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冲击载荷减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气垫以及设置在气垫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气垫包括皮面以及由所述皮面包围形成的空腔,所述皮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各所述气垫形成的空腔体积互不相同,且空腔体积较小的气垫内置于空腔体积较大的气垫内,相邻的两个外气垫与内气垫之间形成间隙,各所述气垫的进气口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支撑机构为筒状结构,其中段固定在气垫的进气口处,并向设置在该气垫内相邻的气垫的进气口处延伸形成内端,向设置在该气垫外相邻的气垫的进气口处延伸形成外端,所述内端设置内螺纹,所述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端与所述中段之间的筒壁处开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冲击载荷减缓组件还包括密封结构,能够密封所述进气口。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背压调节阀进液口处压力计算方法及装置

标题:一种背压调节阀进液口处压力计算方法及装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压调节阀进液口处压力计算方法及试验用加油机压力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旁路调节阀进液口与主路调节阀进液口以及油源的出液口的连接处的油压a;步骤2:获取主路调节阀进液口的油压b;步骤3:获取主路调节阀出液口的流量c;步骤4:通过公式以及所述步骤1至3中的数据,获取背压调节阀进液口压力。本发明中的背压调节阀进液口处压力计算方法中,背压调节阀模拟加油机负载,加油机的加油接头事实上与背压调节阀的进液口连接,因此,测得背压调节阀进液口的压力,即为加油接头的出油压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油机加油接头的压力不可测的问题。

申请号:CN201610682624.5

申请日:2016/8/1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背压调节阀进液口处压力计算方法,用于用软式接头的试验用加油机压力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试验用加油机压力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主路调节阀,所述主路调节阀具有主路调节阀进液口以及主路调节阀出液口,所述主路调节阀进液口与油源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背压调节阀,所述背压调节阀具有背压调节阀进液口以及背压调节阀出液口,所述背压调节阀进液口与所述主路调节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背压调节阀出液口与所述油源的回油口通过管道连通;旁路调节阀,所述旁路调节阀具有旁路调节阀进液口以及旁路调节阀出液口;所述旁路调节阀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在所述主路调节阀进液口与油源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旁路调节阀出液口通过管路连通在所述背压调节阀出液口与所述油源的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其特征在于,步骤1:获取旁路调节阀进液口与主路调节阀进液口以及油源的出液口的连接处的油压a;步骤2:获取主路调节阀进液口的油压b;步骤3:获取主路调节阀出液口的流量c;步骤4:通过公式以及所述步骤1至3中的数据,获取背压调节阀进液口压力。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