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对拧紧固件组

标题:一种双面对拧紧固件组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对拧紧固件组,用于连接被连接件一(3)和被连接件二(4),包括螺栓(1)、螺母(2),螺栓(1)由圆柱体形状的螺杆一(11)、螺杆一(11)轴向末端沿径向方向连接的圆柱体形状的凸缘(12),以及凸缘(12)上连接的螺帽一(13)组成;螺母(2)由圆环柱体形状的螺杆二(21)以及螺杆二(21)轴向末端连接的螺帽二(22)组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对拧紧固件组,承载能力强,可用于狭小空间,可用于连接厚度较小的被连接件。

申请号:CN201620781763.9

申请日:2016/7/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双面对拧紧固件组,用于连接被连接件一(3)和被连接件二(4),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1)、螺母(2),所述螺栓(1)由圆柱体形状的螺杆一(11)、所述螺杆一(11)轴向末端沿径向方向连接的圆柱体形状的凸缘(12),以及所述凸缘(12)上连接的螺帽一(13)组成;所述螺母(2)由圆环柱体形状的螺杆二(21)以及所述螺杆二(21)轴向末端连接的螺帽二(22)组成;通过将所述螺杆一(11)旋入所述螺杆二(21)内腔连接所述被连接件一(3)和所述被连接件二(4)。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

标题: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拉杆一(12)一端顶部安装有锁舌(32),锁舌(32)上套接有压簧(33),锁支架(31)穿过锁舌安装在拉杆一(12)上,解锁拨杆(34)贯穿连接锁支架(31)和锁舌(32),拉杆二(22)一端顶部安装有双耳片结构的锁环座(23),双耳片之间贯穿安装有锁环(24),锁环座(23)与锁支架(31)铰接,带动拉杆一(12)和拉杆二(22)的转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舱门关闭时,机构中的两根拉杆折叠,占用空间小,舱门开启后,拉杆随之运动,舱门打开到位后,锁定装置自动上锁,拉杆保持在直线状态,避免舱门在阵风作用下的晃动。

申请号:CN201620781911.7

申请日:2016/7/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组件一(1)、拉杆组件二(2)、锁定机构(3),其中,所述拉杆组件一(1)包括拉杆一(12)及连接于所述拉杆一(12)一端的杆端关节轴承一(11);所述拉杆组件二(2)包括杆端关节轴承二(21)、拉杆二(22)、锁环座(23)、锁环(24),所述拉杆二(2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杆端关节轴承二(21),另一端沿所述拉杆二(22)轴线方向连接有双耳片结构的所述锁环座(23),所述锁环座(23)双耳片之间沿所述拉杆二(22)径向方向贯穿安装有所述锁环(24);所述锁定机构(3)包括锁支架(31)、锁舌(32)、压簧(33)、解锁拨杆(34),所述锁舌(32)由锁舌杆(321)和与锁环(24)相对应的锁窝(322)构成,所述锁舌杆(321)沿所述拉杆一(12)轴线方向连接于所述拉杆一(12)远离所述杆端关节轴承一(11)一端的顶部,所述压簧(33)套装在所述锁舌杆(321)上,所述锁支架(31)穿过所述锁舌(32)安装在所述拉杆一(12)上,所述解锁拨杆(34)贯穿连接所述锁支架(31)和所述锁舌杆(321),所述锁支架(31)与所述锁环座(23)铰接,带动所述拉杆一(12)和所述拉杆二(22)的转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带自锁的四连杆钩子锁机构

标题:一种带自锁的四连杆钩子锁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锁的四连杆钩子锁机构,包括锁钩(1)、连杆(2)、驱动摇臂(3)、锁夹板(4)、驱动轴(5),驱动轴(5)通过花键副带动摇臂(3)转动,通过连杆(2)带动锁钩(1)定轴转动,锁钩(1)、连杆(2)和驱动摇臂(3)三者构成一组四连杆机构,其中连杆(2)和驱动摇臂(3)共线时构成机构的死点,机构通过死点后,连杆(2)上的止动面二(21)和驱动摇臂(3)上的止动面一(311)接触,阻止连杆(2)和驱动摇臂(3)的相互转动,形成自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自锁的四连杆钩子锁机构,通过设置挠度实现自锁功能,保证舱门锁闭牢靠,同时在锁夹板上设置检查孔,可插入检查销检查机构挠度情况。

申请号:CN201620781606.8

申请日:2016/7/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带自锁的四连杆钩子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钩(1)、连杆(2)、驱动摇臂(3)、锁夹板(4)、驱动轴(5);所述驱动摇臂(3)由套筒一(32)和所述套筒一(32)上连接的耳片(31)构成,所述耳片(31)上远离所述套筒一(32)一端设置有止动面一(311);所述锁钩(1)由套筒二(12)和所述套筒二(12)上连接的钩形件(11)构成;所述钩形件(11)通过转动连接件一与所述连杆(2)一端连接,带有止动面二(21)的所述连杆(2)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件二与所述耳片(31)连接;所述套筒二(12)两端各布置一个所述锁夹板(4),通过转动连接件三贯穿连接所述锁钩(1)和两个所述锁夹板(4);所述驱动轴(5)贯穿连接两个所述锁夹板(4)和所述套筒一(32),所述套筒一(32)位于两个所述锁夹板(4)之间。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可拆卸悬挂接头

标题:一种可拆卸悬挂接头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悬挂接头,包括上扣件(1)、下扣件(2)、快拆螺钉(3),上扣件(1)为U形结构,由两端耳片一(11)和连接两端耳片一(11)的横向部分一(12)构成,耳片一(11)远离连接横向部分一(12)一端布置有双耳片(111),下扣件(2)为Y形构件,由两端耳片二(21)、连接两端耳片二(21)的横向部分二(22)及横向部分二(22)远离耳片二(21)一侧连接的耳片三(23)构成,耳片一(11)与耳片二(21)通过快卸销钉(3)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悬挂接头,结构传力均匀,使用快卸销拆装,拆装时间与吊车滑轨梁长度无关,拆装所需时间更短。

申请号:CN201620781430.6

申请日:2016/7/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可拆卸悬挂接头,安装在吊车滑轨梁上,用于吊挂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扣件(1)、连接件、下扣件(2);所述上扣件(1)为U形构件,由两端耳片一(11)和连接两端所述耳片一(11)的横向部分一(12)构成;所述下扣件(2)为Y形构件,由两端耳片二(21)、连接两端所述耳片二(21)的横向部分二(22)及所述横向部分二(22)远离所述耳片二(21)一侧连接的耳片三(23)构成;所述耳片一(11)与所述耳片二(21)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颤振模型舵面随动机构

标题:一种颤振模型舵面随动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颤振模型舵面随动机构,用于连接飞机垂尾处内方向舵和外方向舵,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和连杆;其中,第一支臂与主翼面梁和内舵面分别连接,用于控制内舵面动作;第二支臂与内舵面和外舵面分别连接,用于使外舵面随内舵面动作;连杆连接于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之间,用于传递内舵面对外舵面的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颤振模型舵面随动结构结构简单,只需通过设置两个支臂及一个连杆便可形成简单的四连杆机构,就能实现内外舵面随动运动关系的模拟;重量轻,可以为颤振模型提供更多的配重余量,而且功能明确、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完全能够满足具有内外随动舵面飞机颤振模型的使用需要。

申请号:CN201620513056.1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颤振模型舵面随动机构,用于连接飞机垂尾处内方向舵和外方向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和连杆(3);其中,第一支臂(1)与主翼面梁(4)和内舵面(5)分别连接,用于控制内舵面动作;第二支臂(2)与内舵面(5)和外舵面(6)分别连接,用于使外舵面随内舵面动作;连杆(3)连接于第一支臂(1)及第二支臂(2)之间,用于传递内舵面对外舵面的力。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主操作系统静强度试验加载装置

标题:一种主操作系统静强度试验加载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操作系统静强度试验加载装置,包括圆形的加载盘;加载盘中心位置与驾驶柱固定,加载盘的边缘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钢索,钢索一端与加载盘固定,钢索另一端施加载荷;在加载盘中心位置还设有耳片,耳片与加载盘固定连接,且耳片与加载盘垂直。本实用新型的主操纵系统静强度试验加载装置针对飞机主操纵系统静强度试验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加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上分别设置有副翼操纵系统加载接口和升降舵操纵系统加载接口,在飞机主操纵系统静强度试验中应用本装置加载不会产生除试验载荷之外的其它任何附加载荷,解决了过去飞机主操纵系统静强度试验中附加载荷影响试验结果精度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

申请号:CN201620512951.1

申请日:2016/5/3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主操作系统静强度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加载盘(1);所述加载盘(1)中心位置与驾驶柱(2)固定,所述加载盘(1)的边缘设有凹槽(11),在所述凹槽(11)内设有钢索(3),所述钢索(3)一端与加载盘(1)固定,钢索(3)另一端施加载荷;在所述加载盘(1)中心位置还设有耳片(4),所述耳片(4)与加载盘(1)固定连接,且所述耳片(4)与所述加载盘(1)垂直。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结冰探测器安装装置

标题:一种结冰探测器安装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结冰探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结冰探测器安装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安装方法容易导致结冰探测器安装不正确的问题。一种结冰探测器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法兰,固定设置在飞机机头处蒙皮内侧开孔处;限位凹槽,沿垂直于机体水平面的方向开设在安装法兰的法兰盘上;多个第一安装孔,沿同一个圆周方向开设在是安装法兰的法兰盘上,且多个第一安装孔具有预定的开设角度,在结冰探测器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的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结冰探测器安装装置中,能够限位凹槽以及相匹配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保证结冰探测器的正确安装。

申请号:CN201620458141.2

申请日:2016/5/1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结冰探测器安装装置,用于将结冰探测器(1)固定安装在飞机机头处蒙皮(2)上的开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冰探测器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法兰(3),固定设置在所述飞机机头处蒙皮(2)的内侧,位于所述开孔处;限位凹槽(31),沿垂直于机体水平面的方向开设在所述安装法兰(3)的法兰盘上;多个第一安装孔(32),沿同一个圆周方向开设在所述安装法兰(3)的法兰盘上,且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32)具有预定的开设角度,在所述结冰探测器(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32)的数量和位置相同的第二安装孔(11)。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卫生间结构

标题:一种飞机卫生间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卫生间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卫生间结构,以至少解决飞机卫生间结构维护不便的问题。飞机卫生间结构包括卫生间主体,卫生间主体的其中一个预定侧壁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且向内弯折的弯折部形成与马桶外形相匹配的凹陷,马桶设置在凹陷内,在弯折部上开设有与马桶的入口相匹配的通孔,弯折部作为马桶的装饰罩,其通孔正对马桶的入口。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卫生间结构,马桶位于卫生间主体的外部,在维修卫生间主体时无需先将马桶拆除,便于维护;另外,马桶与卫生间主体无交联,马桶的管路无需穿过卫生间主体,减小了破坏。

申请号:CN201620452623.7

申请日:2016/5/1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卫生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卫生间主体(1),所述卫生间主体(1)的其中一个预定侧壁(11)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4),且向内弯折所述弯折部(4)形成与马桶外形相匹配的凹陷,在所述弯折部(4)上开设有与所述马桶(2)的入口相匹配的通孔(41);马桶(2),设置在所述凹陷内,所述弯折部(4)作为马桶的装饰罩,其通孔(41)正对所述马桶(2)的入口。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智能化民航送餐车

标题:一种智能化民航送餐车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民航送餐车,送餐车上安装有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1)、驱动送餐车运行的驱动系统(2)、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3)、识别声音晃动等不同信号源的感应识别装置(4)、感应式充电装置(5),感应式充电装置(5)通过与外接电源接触为蓄电池(1)充电,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3)将数据传输到飞机主操作系统,飞机主操作系统给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3)下达指令,进行干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化民航送餐车,能够自动运行,空乘人员可减少工作量,提高服务的效率;能够识别声音等信号源,空乘人员可随时使其停止或继续运行;飞机主操作系统可时时监控送餐车,避免送餐车出现意外状况。

申请号:CN201620781343.0

申请日:2016/7/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智能化民航送餐车,用于飞机机舱内的送餐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民航送餐车外形是一个底面安装有车轮的长方体,在安装有车轮的底面上还安装有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1),在长方体的四个侧面都安装有用于感应信号源的感应识别装置(4),在长方体内部安装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系统(2),在长方体远离安装有车轮的底面上安装有用于处理信号源数据的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3),并且所述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3)将信号源数据发送到飞机驾驶室中的飞机主操作系统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具有冷凝水收集功能的飞机客舱行李箱

标题:一种具有冷凝水收集功能的飞机客舱行李箱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凝水收集功能的飞机客舱行李箱,包括 : 箱门、底板、端板、背板、顶板、集水软管和镶嵌件;所述端板和所述背板高出所述顶板外表面,所述箱门底板向上延伸高出顶板外表面;所述底板、所述端板、所述背板、所述顶板通过连接件固定且与所述顶板相连接的部分涂刷密封胶密封;所述背板高出顶板部分设置有镶嵌件,镶嵌件与所述集水软管连接;所述箱门上部与顶板通过箱门机构连接,所述箱门下部与底板通过锁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主动收集和排出了行李箱顶部由于环控出风口布置所产生的冷凝水,保护了行李箱周边设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申请号:CN201620781160.9

申请日:2016/7/2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具有冷凝水收集功能的飞机客舱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 箱门(1)、底板(2)、端板(3)、背板(4)、顶板(5)、集水软管(6)及镶嵌件(7);所述端板(3)和所述背板(4)高出所述顶板(5)上表面,所述箱门(1)底板向上延伸高出顶板(5)上表面;所述底板(2)、所述端板(3)、所述背板(4)及所述顶板(5)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底板(2)、所述端板(3)及所述背板(4)与所述顶板(5)连接接触的部分涂刷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背板(4)高出顶板部分预埋有镶嵌件(7),镶嵌件(7)与所述集水软管(6)连接;所述箱门(1)上部与顶板(5)通过箱门机构连接,所述箱门(1)下部与底板(2)通过门锁机构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