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直升机尾部垂直安定面设计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尾部垂直安定面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统计分析法确定初始垂直安定面的面积和位置;步骤2:采用CFD方法计算全机的偏航力矩系数曲线和初始垂直安定面的偏航力矩系数曲线;步骤3:判断全机的偏航力矩系数是否满足要求;步骤4:若全机的偏航力矩系数曲线不满足所述要求,则调整全机的偏航力矩系数:步骤5:再次判断调整后的全机偏航力矩系数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调整步骤4中的系数N,直至满足要求。

一种旋转式桨叶夹持装置

本申请属于飞机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桨叶夹持装置。装置包括:上夹板组件、下夹板组件、万向节、支撑弹簧以及操纵杆组件。上夹板组件包括上夹板以及条形蜗轮,上夹板与条形蜗轮固连;下夹板组件包括下夹板以及盖板,下夹板通过连接组件与上夹板铰接,下夹板开设有内孔,内孔的底部设置有轴阶,盖板设置在下夹板的内孔顶部;万向节包括上轴节以及下轴节,上轴节与下轴节固连,上轴节设置有蜗杆结构,上轴节设置在下夹板的内孔中,且与条形蜗轮配合连接,下轴节设置在下夹板下侧,且套设有支撑弹簧;操纵杆组件包括操纵杆,操纵杆与下轴节固连。本申请能够可靠地夹紧桨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工作可靠。

一种散热通风口盖及具有其的飞机

本申请属于飞机设备舱散热通风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通风口盖,包括:盖板;整流罩,设置在盖板的一侧,与盖板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其两端与外界连通;分割件,在气流通道中沿径向设置,将气流通道至少分割为当前进气道及当前出气道;其中,当前进气道通过气流通道的一端与外界连通,且在其靠近当前出气道一端的侧壁开有设进气口;当前出气道通过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且在其靠近当前进气道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出气口;进气道阻挡件,设置在当前进气道中,使气流在流经当前进气道的过程中,流向发生改变。此外,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散热通风口盖的飞机。

一种脉冲调节式集中供氧系统

本申请属于航空供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脉冲调节式集中供氧系统。系统包括:氧气瓶(1)、供氧管路(9)以及脉冲调节器(7)。所述供氧管路(9)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并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氧气瓶(1),且所述第一管路上每个所述氧气瓶(1)均连接截止阀(2)后汇聚到第一接洽点,所述第三管路上并联设置多个所述脉冲调节器(7),每个所述脉冲调节器(7)的一端均连接有供氧面罩(8),另一端汇聚到第二接洽点,所述第一管路的所述第一接洽点与所述第三管路的所述第二接洽点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氧气减压器(6)。本申请具有便于安装,减小供氧浪费、减小吸气阻力等优点。

直升机旋翼结冰对旋翼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旋翼结冰对旋翼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确定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系统的工作包线参数,及根据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确定旋翼不同剖面的迎角‑马赫数关系;根据迎角‑马赫数关系得到翼型的流场分布,在流场中施加工作包线参数求解水滴运动方程获得水滴撞击特性,根据水滴撞击特性及预设的结冰时间或结冰厚度迭代计算得到最终的冰型结构;获得结冰前后翼型的气动特性数据;根据气动特性数据,获得结冰前后旋翼的性能数据。

直升机用电加热风挡透明件耐久性试验及寿命评估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用电加热风挡透明件耐久性试验及寿命评估方法,其包括:S100:取全尺寸风挡透明件作为试样,对试样先进行湿热老化试验,室温冷却后对试验进行光化学效应试验,并室温冷却;S200:将处理后的试样按照在直升机上的实际安装状态安装于试验测试设备上;S300:试样试验,试样试验包括试样载荷确定、试样的热气候类型环境试验及试样的冷气候类型环境试验;S400:确定单一使用环境下的风挡有效试验时间T1或T2,并选取时间T1和T2的最小值为两种环境下的风挡有效试验时间Tte;根据风挡有效试验时间得到风挡的有效飞行寿命时间。本申请更加真实的模拟了实际工作状态,使得考核结果更可靠。

地面试验台启动电源控制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面试验台启动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输出支路、第二输出支路、备用输出支路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启动信号,控制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接通,在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接通预设时间后,控制备用输出支路接通;和/或,响应于停车信号,控制备用输出支路断开,在备用输出支路断开预设时间后,控制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断开。

旋翼系统标定试验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翼系统标定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设置有螺纹孔;丝杠,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滑轨,沿丝杠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试验台本体上;轴承座,沿与丝杠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滑轨滑动连接,且与丝杠螺纹连接;传感器,与轴承座连接,用于连接试验件;应变片,设置于试验件上。

一种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调整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调整方法,属于直升机试验领域,其包括:获取直升机旋翼的振动信号和转速信号,并根据振动信号和转速信号得到直升机旋翼的初始动平衡值;对任一桨叶施加试配重并重复步骤一,得到直升机旋翼的试配重动平衡值,根据初始动平衡值和试配重动平衡值的变化量的方向确定施加试配重的桨叶方向,根据桨叶确定其余桨叶在旋转平面上的位置;将初始动平衡值以反方向延伸获得待分解动平衡值,将待分解动平衡值分解到距离最近的相邻两桨叶。本申请能有效克服传统频谱分析方法在分析非平稳信号中存在的频率混叠及能量泄露等问题,通过最多一次试配重结果,便能计算出动平衡调整建议,大大减少直升机的开车次数。

一种无人直升机线缆接地布局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线缆接地布局方法,属于电气互联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确定无人机机载设备安装位置;其次在机上维修区域设置接地线缆,标注接地标识;最后根据搭铁电阻最小化原则,在无人机机载设备周边设置搭铁。该接地布局设计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便于维护,大大减少不同接地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改善飞机的接地电磁兼容性,接地数据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便于原型机设计和后续加改装,能方便直升机外场的接地维护和故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