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标题:一种卡箍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箍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涉及航空发动机管路固定技术领域。所述卡箍包含:第一卡片,所述第一卡片包含第一圆弧固定部及第一安装部;第二卡片,所述第二卡片包含第二圆弧固定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圆弧固定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圆弧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圆弧固定部配合,用于将需固定的管路夹在中间,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发动机包含上述卡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支撑部可以直接将卡箍安装在需要固定的地方,相比现有技术,不需要使用转接支架;松动安装螺栓后,第一卡片可以从所述开口拆卸,不需要完全拆除固定螺栓,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申请号:CN201720040310.5

申请日:2017/1/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卡箍,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卡片(1),所述第一卡片(1)包含第一圆弧固定部(11)及第一安装部(12);
第二卡片(2),所述第二卡片(2)包含第二圆弧固定部(21)及第二安装部(22);所述第二安装部(22)设置有支撑部(23),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圆弧固定部(21)的位置;
所述第一圆弧固定部(11)与所述第二圆弧固定部(21)配合,用于将需固定的管路夹在中间,所述第一安装部(12)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2)用于安装固定;
所述第一安装部(12)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13),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3)包含沉孔段及过孔段,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3)的侧面沿轴线设置有开口(14),开口(14)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过孔段的直径,小于沉孔段的直径。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

标题: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包括安装边(2)、焊接座(3)、套筒、端盖、进气管(7)、出水管(8)、进水管(11)、隔热包覆层(12)、排气管(14),圆环形安装边(2)一侧端面与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相连,该安装边(2)另一侧端面通过焊接座(3)套接具有双层筒壁的套筒,并通过端盖封严,使得两层筒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内层筒壁内侧形成另一空腔,套筒及端盖外侧包覆隔热包覆层(12),出水管(8)、进水管(11)穿过隔热包覆层(12)与套筒中的一空腔相通,进气管(7)、排气管(14)则与另一空腔相通。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偏高的现状,提高了冷却能力和发动机整体安全性。

申请号:CN201720836442.9

申请日:2017/7/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套装在引电器组件(6)外侧,并通过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安装到发动机后机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边(2)、焊接座(3)、套筒、端盖、进气管(7)、出水管(8)、进水管(11)、隔热包覆层(12)、排气管(14),圆环形安装边(2)一侧端面与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相连,该圆环形安装边(2)另一侧端面则通过焊接座(3)套接具有双层筒壁的套筒,并通过端盖封严,使得两层筒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内层筒壁内侧形成另一空腔,套筒及端盖外侧包覆设置有隔热包覆层(12),出水管(8)、进水管(11)穿过隔热包覆层(12)与套筒中的一空腔相通,进气管(7)、排气管(14)穿过隔热包覆层(12)则与套筒中的另一空腔相通。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螺栓扭矩放大装置

标题:一种螺栓扭矩放大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扭矩放大装置,属于安装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专用扳手、扭矩放大器、力矩扳手、防扭装置及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在静子结构框架上,所述防扭装置活动安装在所述定位盘上;所述扭矩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力矩扳手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专用扳手连接,所述扭矩放大器的尾端限位轴通过与防扭装置连接,防止其转动,所述扭矩放大器的输出轴的轴线与盘腔内螺栓安装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专用扳手穿过定位盘伸入盘腔内调节安装盘腔内螺栓。本实用新型降低操作强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装配效率,缩短装配周期。

申请号:CN201720358831.5

申请日:2017/4/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螺栓扭矩放大装置,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子连接螺栓的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扳手(1)、扭矩放大器(2)、力矩扳手(3)、防扭装置(4)及定位盘(5);
所述定位盘(5)固定在静子结构框架上,所述防扭装置(4)活动安装在所述定位盘(5)上;
所述扭矩放大器(2)的输入端与力矩扳手(3)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专用扳手(1)连接,所述扭矩放大器(2)的尾端限位轴通过与防扭装置连接,防止其转动,所述扭矩放大器(2)的输出轴的轴线与盘腔内螺栓(7)安装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专用扳手(1)穿过定位盘(5)伸入盘腔内调节安装盘腔内螺栓(7)。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螺纹装配的风扇机匣

标题:螺纹装配的风扇机匣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螺纹装配的风扇机匣,将机匣与每个静子叶片焊接的加工方案调整为带第二外环的整环静子叶片以螺接方式旋拧入第一外环的方案,去掉焊接、热处理工艺,解决机匣变形、静子叶片叶身错位、转静子轴向间隙小引发的耐磨涂层轴向长度不足、大缘板小机匣余量等问题,增强了机匣抗振动能力。

申请号:CN201710924192.9

申请日:2017/9/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螺纹装配的风扇机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环(10),其沿轴向的一端具有向外的第一法兰边(11),另一端具有向外的第二法兰边(12),所述第一外环(10)内壁的靠近所述第一法兰边(11)的一侧设有耐磨涂层(13),且所述第一外环(10)具有止动凸台(14),所述止动凸台(14)位于所述耐磨涂层(13)的沿轴向远离所述第一法兰边(11)的一侧,所述第一外环(10)内壁的靠近所述第二法兰边(12)的一侧设有T型螺纹,所述第一外环(10)上开有通孔;
通过机加工方式得到的第二外环(20),其一端与所述止动凸台(14)相配合,所述第二外环(20)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外环(10)相配合的T型螺纹,所述第二外环(20)通过T型螺纹与所述第一外环(10)固定,所述第二外环(20)上开有通孔,其与所述第一外环(10)的通孔相对应;
通过机加工方式得到的叶身(30),其与所述第二外环(20)一体成型;
维护座(40),其通过紧固件(50)固定在所述第一外环(10)外侧,所述维护座(40)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外环(10)的通孔相对应,所述紧固件(50)的一端沉于所述第二外环(20)内。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航空发动机转、静子径向间隙计算方法

标题:航空发动机转、静子径向间隙计算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飞机参数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航空发动机转、静子径向间隙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坐标系,然后获取外环的直径、上偏差和下偏差,获取内环的直径、上偏差和下偏差,获取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的距离,获取外环、内环分别与前轴承之间的轴向距离,获取前、后轴承的轴承游隙以及同心度,获取外环、内环分别相对于本身装配基准的偏斜,算出内环、外环分别相对于发动机理想轴线偏移对径向间隙的最大影响量,最后计算发动机间隙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申请号:CN201710693199.4

申请日:2017/8/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航空发动机转、静子径向间隙计算方法,其中转子部件(3)通过前轴承(2)和后轴承(4)支撑在静子部件(1)上,连接于静子部件(1)的外环(6)和连接于转子部件(3)的内环(7)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后轴承(4)的理论中心为坐标原点O,设前轴承(2)方向为x轴正向,以竖直向上方向为z轴正向,通过右手法则确定y轴方向;
步骤二,获取外环(6)的直径D、外环上偏差ES和外环下偏差EI,获取内环(7)的直径d、内环上偏差es和内环下偏差ei;
步骤三,获取前轴承(2)和后轴承(4)之间的距离L、外环(6)与前轴承(2)之间的轴向距离L1以及内环(7)与前轴承(2)之间的轴向距离L2;
步骤四,获取前轴承(2)的轴承游隙e1、后轴承(4)的轴承游隙e2和前轴承(2)和后轴承(4)间的同心度t;
步骤五,获取外环(6)相对于本身装配基准的偏斜T1以及内环(7)相对于本身装配基准的偏斜T2;
步骤六,算出内环(7)相对于发动机理想轴线偏移对径向间隙的最大影响量Z:
Z=L2/L×(|e2-e1|/2+t)+min(e1,e2)/2+(T2/2);
算出外环(6)相对于发动机理想轴线偏移对径向间隙的最大影响量J:
J=L1/L×t-(T1/2);
步骤七,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发动机间隙最大值δmax以及发动机间隙最小值δmin:
δmax=(D-d+ES-ei)/2+(Z-J),
δmin=(D-d+EI-es)/2-(Z-J)。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

标题: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

摘要:本发明涉及压气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包括叶片框架、叶盆蒙皮、叶背蒙皮、测点感头和引线,叶片框架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向叶片框架的叶冠延伸并与外界连通,叶片框架的前缘沿叶身高度方向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多个通道,通道和空腔连通,测点感头安装于通道内,测点感头的一端伸出叶片框架,另一端连接有引线,引线穿过空腔从叶片框架的叶冠通向外界,叶片框架的叶盆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盆蒙皮,叶背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背蒙皮,采用叶片内部设置测点感头的方法,解决测点感头和测试引线布置在叶片叶盘侧的表面影响试验件的气动性能和测试结果的精度的问题。

申请号:CN201710924519.2

申请日:2017/9/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压气机级间测量静子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框架(10)、叶盆蒙皮(20)、叶背蒙皮(30)、测点感头(40)和引线(50);
叶片框架(10)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向所述叶片框架(10)的叶冠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叶片框架(10)的前缘沿叶身高度方向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开有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和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测点感头(40)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测点感头(40)的一端伸出所述叶片框架(10),另一端连接有引线(50),所述引线(50)穿过所述空腔从所述叶片框架(10)的叶冠通向外界;
所述叶片框架(10)的叶盆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盆蒙皮(20),叶背侧焊接有用于密封其的叶背蒙皮(30)。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可转静子叶片传动密封结构

标题:可转静子叶片传动密封结构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可转静子叶片传动密封结构,其采用两种密封垫交替排列成“阶梯”状,装配在机匣支座内腔中。一种密封垫与传动杆配合,另一种密封垫与机匣支座配合,通过挡圈将密封垫限制在一定空间内。正常条件下,传动杆在作动筒的驱动下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当发生另一个方向偏移时,传动杆带动与之配合的密封垫相应偏移,机匣支座配合的密封垫则保持不动,适应传动杆的旋转与偏移运动;两种密封垫始终有一定的搭接量,且通过挡圈限位作用,因此保证了密封性。

申请号:CN201710924300.2

申请日:2017/9/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可转静子叶片传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杆(10),其具有旋转臂和自转臂,所述旋转臂与作动筒(11)连接,所述自转臂穿过机匣(12)与可转静子叶片连接,所述作动筒(11)带动所述旋转臂绕所述自转臂旋转;
呈筒状的机匣支座(20),其一端焊接在所述机匣(12)上,所述机匣支座(20)穿过所述自转臂;
呈筒状的支座衬套(30),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机匣支座(20)内,所述支座衬套(30)穿过所述自转臂;
密封组件(40),其安装于所述支座衬套(30)内,所述密封组件(40)包括多个随动密封垫(41)和多个限位密封垫(42),所述随动密封垫(41)和所述限位密封垫(42)沿轴向交错排布并具有一定搭接量,所述随动密封垫(41)的内环与所述自转臂贴紧配合,外环与所述支座衬套(30)留有间隙,所述限位密封垫(42)的外环与所述支座衬套(30)贴紧配合,内环与所述自转臂留有间隙。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异形锁片小批量加工方法

标题:异形锁片小批量加工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异形锁片小批量加工方法,首先进行整体用料的测算,测算内容包括每块原料能够生产出的零件数量、线切割留有压边、焊接变形在可控允差范围内,将原料分割为多块子料,然后将多块子料叠起后四周均布点焊,再在最上层的子料上设计异形锁片的外形轮廓以及加工路线,其中异形锁片两两为一组,相邻两个异形锁片之间具有一公共边,在切割时该公共边处只需切割一次,在异形锁片上设计穿丝孔,穿丝孔为一圆孔,最后在最上层的子料上线切割出穿丝孔,然后进行沿步骤三中设计的加工路线对子料进行线切割得到异形锁片,该方法通过合理编排工艺路线,最大限度的保证最小的加工周期、最小的生产用料。

申请号:CN201710876020.9

申请日:2017/9/2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异形锁片小批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整体用料的测算,测算内容包括每块原料能够生产出的零件数量、线切割留有压边、焊接变形在可控允差范围内,将原料分割为多块子料;
步骤二,将多块子料叠起后四周均布点焊;
步骤三,在最上层的子料上设计异形锁片的外形轮廓以及加工路线,其中异形锁片两两为一组,相邻两个异形锁片之间具有一公共边,在切割时该公共边处只需切割一次,在异形锁片上设计穿丝孔,穿丝孔为一圆孔;
步骤四,在最上层的子料上线切割出穿丝孔,然后进行沿步骤三中设计的加工路线对子料进行线切割得到异形锁片。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焊接式机匣的焊接定位方法

标题:焊接式机匣的焊接定位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焊接式机匣的焊接定位方法,对整体铸造完成的内环上的内环接头分别进行尺寸测量,记录周向角度,轴向位置,径向长度和内环接头自身的内腔外壁等几何尺寸参数,焊接时,根据测量结果在外环对应位置开孔并放置与内环尺寸相匹配的外环接头,通过这种定位方法降低内外环接头的相对位置度误差,减少支撑板与内外环的错牙,同时使间隙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减少在焊接时由于位置度精度低造成的焊接应力,解决了由于内外环接头个体尺寸差异造成的焊接存在较大焊接内应力问题。

申请号:CN201710924168.5

申请日:2017/9/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焊接式机匣的焊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加工完成的内环(10)上的所有内环接头(11)分别进行尺寸测量并记录,所述内环(10)通过铸造方式制成,所述尺寸包括内环接头(11)顶面到所述内环(10)圆心的距离、轴向位置、轴向长度、宽度及和前一个内环接头(11)之间的周向角度,轴向位置是内环接头(11)顶面中心与所述内环(10)一侧端面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在通过机加工方式制成的外环(20)上分别加工与所述内环接头(11)对应的外环接头缺口,所述缺口的周向角度和轴向位置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内环接头(11)的周向角度和轴向位置相匹配;
步骤三,在所述外环接头缺口上焊接外环接头(21),所述外环接头(21)的轴向长度、宽度和顶面到所述外环(20)圆心的距离分别和对应位置处的内环接头(11)相匹配,将焊接完成的所述外环(20)与所述内环(10)按对应的周向角度和轴向位置进行夹持定位,使所述内环接头(11)和所述外环接头(21)的位置相匹配,并使每个内环接头(11)的上端面和位置与其对应的外环接头(21)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均与支撑板(30)的高度相同;
步骤四,将所述支撑板(30)放置在位置固定的所述内环接头(11)和所述外环接头(21)之间进行焊接,完成机匣的定位焊接工序。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带阻尼的风扇机匣

标题:带阻尼的风扇机匣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带阻尼的风扇机匣,将机匣与每个静子叶片焊接的加工方案调整为带第二外环的整环静子叶片插入到第一外环的方案,去掉焊接、热处理工艺,在机匣与叶片外环之间增加阻尼层,解决机匣变形、静子叶片叶身错位、转静子轴向间隙小引发的耐磨涂层轴向长度不足、大缘板小机匣余量等问题,增强了机匣抗振动能力。

申请号:CN201710924141.6

申请日:2017/9/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带阻尼的风扇机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环(10),其沿轴向的一端具有向外的第一法兰边(11),另一端具有向外的第二法兰边(12),所述第一外环(10)内壁的靠近所述第一法兰边(11)的一侧设有耐磨涂层(13),且所述第一外环(10)具有止动凸台(14),所述止动凸台(14)位于所述耐磨涂层(13)的沿轴向远离所述第一法兰边(11)的一侧,所述第一外环(10)上开有通孔;
通过机加工方式得到的第二外环(20),其与所述第一外环(10)过渡配合,所述第二外环(20)的一端与所述止动凸台(14)相配合,所述第二外环(20)和所述第一外环(10)之间设有减震胶(21),所述第二外环(20)上开有通孔,其与所述第一外环(10)的通孔相对应;
通过机加工方式得到的叶身(30),其与所述第二外环(20)一体成型;
维护座(40),其通过紧固件(50)固定在所述第一外环(10)外侧,所述维护座(40)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外环(10)的通孔相对应,所述紧固件(50)的一端沉于所述第二外环(20)内。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