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42019-11-27 03:28:54扩张段压力自平衡的二元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42019-11-27 03:28:54扩张段压力自平衡轴对称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42019-11-27 03:28:54球面收敛全向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42019-11-27 03:28:54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多电发动机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42019-11-27 03:28:54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42019-11-27 03:28:54快卸双联卡箍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42019-11-27 03:28:54用于飞机叶片的减振阻尼块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22019-11-27 03:28:52轴向可调的压气机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22019-11-27 03:28:52一种面向参数化模型的涡轮气冷叶片设计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522019-11-27 03:28:52控制系统故障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返回顶部
扩张段压力自平衡的二元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标题:扩张段压力自平衡的二元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及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扩张段压力自平衡的二元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该矢量喷管在扩张段安装压力控制压力调节片,通过压力调节片平衡喷管壁面内外压差,达到对喷管构件防振减振的目的,同时流过压力调节片的外界气流也起到了降低喷管壁温的效果,与传统矢量喷管相比,该喷管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喷管壁面内外压力的自平衡,矢量喷管的安全可靠性显著提高。
申请号:CN201711103242.3
申请日:2017/11/1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扩张段压力自平衡的二元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固定段(10),其固定于发动机尾部;
两个收敛段(20),所述收敛段(20)一端与所述固定段(10)通过转动副连接;
两个扩张段(30),所述扩张段(30)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对应的所述收敛段(20)的另一端连接,每个所述扩张段(30)上开有多个槽口,该槽口周围为阶梯台限位结构;
多个压力调节片(40),其通过转动副连接于所述扩张段(30),所述压力调节片(40)与所述槽口的阶梯台限位结构配合,使所述压力调节片(40)关闭时与所述扩张段(30)贴合,当所述压力调节片(40)处的外界压力高于喷管内壁压力时,所述压力调节片(40)向内打开,外界气流进入喷管,平衡喷管壁面内外压差,对喷管壁面进行防振减振和降低壁温,当所述压力调节片(40)处的外界压力低于喷管内壁压力时,所述压力调节片(40)关闭;
两个侧壁(50),所述侧壁(50)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段(10)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收敛段(20)以及所述扩张段(30)之间密封。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扩张段压力自平衡轴对称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标题:扩张段压力自平衡轴对称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及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扩张段压力自平衡轴对称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该矢量喷管在扩张段安装压力控制压力调节片,通过压力调节片平衡喷管壁面内外压差,达到对喷管构件防振减振的目的,同时流过压力调节片的外界气流也起到了降低喷管壁温的效果,与传统矢量喷管相比,该喷管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喷管壁面内外压力的自平衡,矢量喷管的安全可靠性显著提高。
申请号:CN201711103228.3
申请日:2017/11/1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扩张段压力自平衡轴对称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固定段(10),其固定于发动机尾部,所述固定段(10)出口截面为圆形;
N个收敛段(20),N≥3,所述收敛段(20)周向均布于所述固定段(10)出口,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段(10)出口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收敛段(20)内侧连接有第一密封片,所述第一密封片用于在所述收敛段(20)扩张时保证两个所述收敛段(20)之间密封性;
N个扩张段(30),所述扩张段(30)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对应的所述收敛段(20)的另一端连接,每个所述扩张段(30)上开有L个槽口,该槽口周围为阶梯台限位结构,所述扩张段(30)内侧连接有第二密封片,所述第二密封片用于在所述扩张段(30)扩张时保证两个所述扩张段(30)之间密封性;
M个压力调节片(40),M≥N,所述压力调节片(40)通过转动副连接于所述扩张段(30),所述压力调节片(40)与所述槽口的阶梯台限位结构配合,使所述压力调节片(40)关闭时与所述扩张段(30)贴合,当所述压力调节片(40)处的外界压力高于喷管内壁压力时,所述压力调节片(40)向内打开,外界气流进入喷管,平衡喷管壁面内外压差,对喷管壁面进行防振减振和降低壁温,当所述压力调节片(40)处的外界压力低于喷管内壁压力时,所述压力调节片(40)关闭。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球面收敛全向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标题:球面收敛全向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及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球面收敛全向矢量喷管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固定段与发动机固定连接在一起,作动筒筒体一端与固定段通过转动副连接,另一端与运动球面收敛段通过球副连接,周向作动筒异步运动,带动运动球面收敛段绕球心转动,实现喷管的矢量偏转功能,球与运动球面收敛段前端内侧的销轴相连,并沿着固定段外侧球面上的轨道槽运动,保证运动球面收敛段始终绕其球心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全方位360°矢量偏转,扩张段采用机械方式与运动球面收敛段固连,密封圈安装于固定段外侧球面上的密封圈安装槽内,周向与运动球面收敛段内表面接触,保证燃气无泄漏。
申请号:CN201711103227.9
申请日:2017/11/1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球面收敛全向矢量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段(10),其固定于发动机尾部;
一固定球面段(20),其前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段(10)尾部,所述固定球面段(20)和所述固定段(10)外表面平滑过渡,所述固定球面段(20)尾部具有端面,所述固定球面段(20)外壁的靠近该端面处沿轴向开有L个密封槽,所述固定球面段(20)沿轴向开有N个轨道槽(21),所述轨道槽(21)沿所述固定球面段(20)轴向为非贯通结构,N≥3;
一运动球面收敛段(30),其与所述固定球面段(20)同球心,所述运动球面收敛段(30)前部具有端面;
M个作动筒(40),M≥3,所述作动筒(40)一端与所述固定段(10)通过转动副连接,另一端的活塞杆与所述运动球面收敛段(30)外壁通过球面副连接;
N个球(50),所述N个球(50)分别位于所述N个轨道槽(21)内,所述球(50)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运动球面收敛段(30)内壁并沿所述轨道槽(21)转动;
一扩张段(60),其固定于所述运动球面收敛段(30)尾部;
L个密封圈(70),其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球面段(20)的L个密封槽内并与所述运动球面收敛段(30)内壁接触。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多电发动机
标题: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多电发动机
摘要: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多电发动机,依次针对电机定子主要热源定子绕组进行冷却,通过将电机定子绕组线圈设计为矩形空心结构,并使其内部流通冷却介质,提升冷却效率,同时针对传统的壁面循油冷却方式的滑油消耗大,能量无法回收的弊端,在中介机匣支板上缠绕冷凝导线,并使冷凝导线与电机定子绕组线圈连通,利用发动机内部不同区域的温差形成无泵自循环系统,冷却介质在定子绕组处吸热气化,在中介机匣支板处放热液化,减少冷却介质的用量,同时将电机的散热回收利用。
申请号:CN201711187107.1
申请日:2017/11/2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均流通有冷却介质且首尾依次相连的电机定子绕组线圈(10)、冷凝进气管(20)、冷凝导线(30)和回流管(40);
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线圈(10)为矩形空心铜线,其缠绕在电机定子(80)上;
所述冷凝进气管(20)设有第一止回阀(50);
所述冷凝导线(30)的材料与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线圈(10)相同,其缠绕在与中介机匣(90)连接的中介机匣支板(91)上,所述冷凝导线(30)的外侧设有一层支板;
所述回流管(40)设有第二止回阀(60)。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标题: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风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通过构建项目的技术分解结构(TBS)梳理出发动机研制所处阶段的涉及的全部技术,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识别准则,并结合技术应用环境的界定实现对项目关键技术的完整有效的识别,该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通过采用基于技术分解结构来识别关键技术的方式,将项目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完整有效的识别出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带来的关键技术识别不完整、关键技术识别不合理等问题。
申请号:CN201711162068.X
申请日:2017/11/2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项目方案建立项目的技术载体架构,将项目技术载体架构划分为多个层级,该多个层级包括零级、一级和二级,零级为整机级,一级为部件/系统级,二级为零组件级;
步骤二,基于步骤一中构建的技术载体架构,列出实现总体、系统和部件级产品所涉及的技术,形成产品的技术分解结构;
步骤三,基于步骤二中得出的技术分解结构逐条进行筛选识别并判定出关键技术,判定流程为:
判断该技术是否具有可量化考核的技术目标并具有可物化、可验证的软、硬件技术载体,若是则进行下一步判断,否则判定为非关键技术。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快卸双联卡箍
标题:快卸双联卡箍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快卸双联卡箍,用于将管路与机匣安装支座固定,包括上半卡箍、下半卡箍、定距支座、安装螺栓和系留绳,上半卡箍开有位于两个上弧形段之间的旁开豁孔,旁开豁孔上设有沉头孔,该沉头孔与安装螺栓的螺栓头相适配,下半卡箍设有位于两个下弧形段之间的多边形限位槽,多边形限位槽内开有螺栓孔A,定距支座顶部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壁上装有具有开口的弹性挡圈,安装轴下部为多边形限位块,安装轴上开有贯穿定距支座的螺栓孔B,上半卡箍的一侧设有上系留环,下半卡箍的一侧设有下系留环,上系留环和下系留环的位置相适配并通过系留绳相连接。
申请号:CN201721233187.5
申请日:2017/9/2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快卸双联卡箍,用于将管路(8)与机匣安装支座(9)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卡箍(1)、下半卡箍(2)、定距支座(3)、安装螺栓(4)和系留绳(5);
上半卡箍(1)的两侧均设有和管路(8)相适配的上弧形段,上半卡箍(1)开有位于两个上弧形段之间的旁开豁孔(11),旁开豁孔(11)的内壁与安装螺栓(4)的螺杆相适配,旁开豁孔(11)上设有沉头孔,该沉头孔与安装螺栓(4)的螺栓头相适配;
下半卡箍(2)的两侧均设有和管路(8)相适配的下弧形段,下半卡箍(2)设有位于两个下弧形段之间的多边形限位槽(21),多边形限位槽(21)内开有贯穿下半卡箍(2)的螺栓孔A(22);
定距支座(3)顶部设有安装轴(31),安装轴(31)通过螺栓孔A(22)穿过下半卡箍(2),安装轴(3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32),环形凹槽(32)内装有具有开口的弹性挡圈(33),弹性挡圈(33)的外径大于螺栓孔A(22),安装轴(31)下部为多边形限位块(34),多边形限位块(34)和多边形限位槽(21)相适配,安装轴(31)上开有贯穿定距支座(3)的螺栓孔B(35);
安装螺栓(4)通过螺栓孔B(35)将定距支座(3)固定在机匣安装支座(9)上;
上半卡箍(1)的一侧设有上系留环(12),下半卡箍(2)的一侧设有下系留环(23),上系留环(12)和下系留环(23)的位置相适配并通过系留绳(5)相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用于飞机叶片的减振阻尼块
标题:用于飞机叶片的减振阻尼块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叶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用于飞机叶片的减振阻尼块,包括橡胶基体、至少两个金属背板和金属前板,金属背板的板面一侧固定有T型反钩,T型反钩设置在所述橡胶基体内,金属前板粘接在橡胶基体表面,橡胶基体和金属背板一体浇筑成型,改进后的金属增强板与非金属材料的结合力将大大加强,并且能在胶粘剂脱开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金属板不脱离,显著增加了金属增强阻尼块的粘接可靠性。
申请号:CN201721301940.X
申请日:2017/9/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用于飞机叶片的减振阻尼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橡胶基体(10);
至少两个金属背板(20),其板面一侧固定有T型反钩(21),所述T型反钩(21)设置在所述橡胶基体(10)内;
金属前板(30),其粘接在橡胶基体(10)表面。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轴向可调的压气机
标题:轴向可调的压气机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气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轴向可调的压气机,包括第一静子机匣、第二静子机匣、第一转子轮盘、第二转子轮盘、环形垫块、静子叶片和转子叶片;第一静子机匣设置在第二静子机匣之间,其止口尺寸和第二静子机匣的止口尺寸相同,第一转子轮盘设置在第二转子轮盘之间,其止口尺寸和第二转子轮盘的止口尺寸相同,环形垫块具有和第一转子轮盘相同的止口并设置在第一转子轮盘和第二转子轮盘之间,静子叶片分别与第二静子机匣和第二转子轮盘相固定,通过调整第一静子机匣和第二静子机匣之间的安装顺序以及环形垫块来调整转子和静子之间的轴向间隙。
申请号:CN201721283428.7
申请日:2017/9/3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轴向可调的压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静子机匣、第二静子机匣、第一转子轮盘、第二转子轮盘、环形垫块、静子叶片和转子叶片;
第一静子机匣设置在第二静子机匣之间,其止口尺寸和第二静子机匣的止口尺寸相同,第一转子轮盘设置在第二转子轮盘之间,其止口尺寸和第二转子轮盘的止口尺寸相同,环形垫块具有和第一转子轮盘相同的止口并设置在第一转子轮盘和第二转子轮盘之间,静子叶片分别与第二静子机匣和第二转子轮盘相固定,静子叶片外缘板呈T型,其与第二静子机匣的T型槽相匹配,转子叶片轴向设有榫槽,其与第一转子轮盘相固定,通过调整第一静子机匣和第二静子机匣之间的安装顺序以及环形垫块来调整转子和静子之间的轴向间隙。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面向参数化模型的涡轮气冷叶片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面向参数化模型的涡轮气冷叶片设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参数化模型的涡轮气冷叶片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获取的叶型坐标数据换热数据,建立叶片参数化计算模型框架;步骤二、根据预定环境条件,确定所述叶片基本冷却方案形式;步骤三、以参数化模型建模方式为基础,以单元设计法为原理,通过管网计算程序,得到三维温度场计算结果;步骤四、形成初始方案;步骤五、叶片初始方案的优化设计。本发明的面向参数化模型的涡轮气冷叶片设计方法,叶片的整个设计流程均通过参数化控制,能够根据温度场计算结果快速形成初始方案,并在优化设计后快速得到最终初始方案。
申请号:CN201711339106.4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面向参数化模型的涡轮气冷叶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获取的叶型坐标数据换热数据,建立叶片参数化计算模型框架;
步骤二、根据预定环境条件,确定所述叶片基本冷却方案形式;
步骤三、以参数化模型建模方式为基础,以单元设计法为原理,通过管网计算程序,得到三维温度场计算结果;
步骤四、形成初始方案;
步骤五、叶片初始方案的优化设计。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控制系统故障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标题:控制系统故障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摘要:本发明涉及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控制系统故障监控方法,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中间机与被控设备以及控制计算机连接,控制计算机用于进行参数输入并运行内置于其中的控制模块,中间机控制各被控设备的执行动作,中间机持续向控制计算机发送某一周期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中间机发送的信号,并将该信号编译后返回给中间机,中间机在接收到控制计算机发送的该信号后,将发送信号与返回信号进行解析,并判断控制计算机以及控制模块的运行状态,若判断控制计算机以及控制模块运行状态正常,则中间机按照控制模块指令运行,若判断为异常,则执行预设动作。
申请号:CN201711217993.8
申请日:2017/11/28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控制系统故障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中间机持续向控制计算机发送某一周期信号;
步骤二,控制计算机中的控制模块接收中间机发送的信号,并将该信号编译后返回给中间机;
步骤三,中间机在接收到控制计算机发送的该信号后,将发送信号与返回信号进行解析,并判断控制计算机以及控制模块的运行状态,若判断控制计算机以及控制模块运行状态正常,则中间机按照控制模块指令运行并控制各被控设备执行动作,若判断为异常,则执行预设动作,所述预设动作包括所述控制计算机显示被控设备运行异常的信息,还包括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