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振用偏心轮

标题:激振用偏心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激振用偏心轮,包括一件轮体和两件偏心块,轮体外缘具有环形安装止口,环形安装止口对称设置在轮体的两侧端面,轮体的两个端面中任一端面上的环形安装止口沿轮体的径向均具有两个缺口,两个缺口沿轮体的直径对称设置,偏心块具有滑槽,滑槽和环形安装止口的外形相配合,偏心块可拆卸地固定在环形安装止口上,且两件偏心块沿轮体的直径对称设置,偏心块可在环形安装止口上沿偏心轮圆周方向滑动和固定。该偏心轮的偏心量可无级调节,起哦额偏心轮载荷输出无附加的离心力偶矩。

申请号:CN201721721093.2

申请日:2017/12/1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激振用偏心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件轮体(10)和两件偏心块(20),所述轮体(10)外缘具有环形安装止口(11),所述环形安装止口(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轮体(10)的两侧端面,所述轮体(10)的两个端面中任一端面上的所述环形安装止口(11)沿所述轮体(10)的径向均具有两个缺口,所述两个缺口沿所述轮体(10)的直径对称设置,所述偏心块(20)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环形安装止口(11)的外形相配合,所述偏心块(20)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环形安装止口(11)上,且所述两件偏心块(20)沿所述轮体(10)的直径对称设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压紧螺母组件及具有其的机械转子组件

标题:一种压紧螺母组件及具有其的机械转子组件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紧螺母组件及具有其的机械转子组件。所述压紧螺母组件包括压紧锁圈以及压紧螺母,其中,压紧螺母的一端孔径上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过油槽;压紧螺母上设置有内螺纹,用于通过内螺纹拧入转子轴的外螺纹上,压紧压紧锁圈以及转动部件,从而使转动部件轴向定位;压紧螺母的外径上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凹槽,压紧锁圈的壁面能够压入压紧螺母上的凹槽中;压紧锁圈上设置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过油槽。本申请的压紧螺母组件在保持压紧螺母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过油功能,同时保证滑油不回流,在满足转动部件安装要求的前提下,为转动部件提供稳定的滑油用于润滑和冷却。且能够改变高速旋转机械的滑油供给结构形式。

申请号:CN201721713842.7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压紧螺母组件,所述压紧螺母组件安装在转子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母组件包括压紧锁圈(7)以及压紧螺母(6),其中,
所述压紧螺母(6)的一端孔径上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过油槽;
所述压紧螺母(6)上设置有内螺纹,用于通过所述内螺纹拧入转子轴(11)的外螺纹上,压紧压紧锁圈(7)以及转动部件(10),从而使转动部件(10)轴向定位;
所述压紧螺母(6)的外径上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凹槽,所述压紧锁圈(7)的壁面能够压入所述压紧螺母(6)上的凹槽中;
所述压紧锁圈(7)上设置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过油槽。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双级低压引射排气装置

标题:一种双级低压引射排气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级低压引射排气装置,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包括:一级低压引射排气结构和二级低压引射排气结构。一级低压引射排气结构包括:一级配气室(1)、一级超音速引射喷管(2)、一级混合段(3)、一级扩压段(4)以及一级常压补气(9);二级低压引射排气结构包括:二级配气室(5)、二级超音速引射喷管(6)、二级混合段(7)、二级扩压段(8)、二级常压补气(10)。该双级低压引射排气装置可降低高压气源用量;减小引射排气装置的体积;优化流道,减少被引射气流的流阻损失;被流压力调节速度快,调节精度高。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及加力燃烧室低压试验器的设计中,高效、高精度、低成本地建立低压状态。

申请号:CN201721712686.2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双级低压引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低压引射排气结构,包括:一级配气室(1)、一级超音速引射喷管(2)、一级混合段(3)、一级扩压段(4)以及一级常压补气(9),其中,
所述一级配气室(1)的中心安装所述一级超音速引射喷管(2),所述一级配气室(1)的下端安装所述一级常压补气(9),所述一级配气室(1)的出口段与所述一级混合段(3)的一端连接,所述一级混合段(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一级扩压段(4);
二级低压引射排气结构,包括:二级配气室(5)、二级超音速引射喷管(6)、二级混合段(7)、二级扩压段(8)、二级常压补气(10),其中,
所述二级配气室(5)的进口段与所述一级扩压段(4)连接,所述二级配气室(5)的中心安装所述二级超音速引射喷管(6),所述二级配气室(5)的下端安装所述二级常压补气(10),所述二级配气室(5)的出口段与所述二级混合段(7)的一端连接,所述二级混合段(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级扩压段(8)。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新型调节片活门结构

标题:一种新型调节片活门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调节片活门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包括:调节片(1)和活门(2)。该新型调节片活门结构的调节片(1)为扩张调节片,将调节片(1)铰接于收敛调节片(6)上,气流以调节片(1)上的窗口(A)为通道进行气流调节,活门(2)随调节片(1)内外流压差变化自动开合,实现气流调节。该调节片活门结构,既能用于平衡轴对称喷管内外流的压力防止喷管抖动,又能对喷管内流道起到冷却保护作用,而且还能防止被刮伤实现自我保护功能,其优点在于:能实现自动调节,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适用范围广。

申请号:CN201721720246.1

申请日:2017/12/1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调节片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片(1),所述调节片(1)的中部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窗口
(A);
活门(2),数量与所述窗口(A)相等,所述活门(2)设置在靠近所述窗口(A)的所述调节片(1)上,并通过销轴(3)与所述调节片(1)连接,所述销轴(3)的一端设置有锁片(4),在所述活门(2)上设置有第一耳座(B)和第二耳座(C),所述第一耳座(B)与所述第二耳座(C)之间通过弹簧(5)连接,所述活门(2)打开时仅可向内流方向旋转,所述活门(2)闭合时与所述调节片(1)内流道面紧密贴合。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降噪装置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降噪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降噪装置,包括喷管和引气管,喷管由第一筒形收敛段与第二筒形收敛段两收敛段对接构成,其中第一筒形收敛段小圆一端与第二筒形收敛段小圆一端直径相等且相互对接,在第一筒形收敛段大圆一端端部沿周向设置一圈远离喷管中心轴线的环形安装边,在第二筒形收敛段大圆一端筒外壁上沿周向设置一圈远离喷管中心轴线的环形支撑座,在安装边与支承座两者之间沿喷管中心轴线方向周向均布多组引气管,并在引气管靠近第二筒形收敛段一端端部向喷管中心轴线方向偏转所需锐角,为喷管内腔注入气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气降噪装置,可以通过引气流量调节来控制喷流噪声,结构简单,降低喷流噪声的同时不影响喷管推力。

申请号:CN201721765237.4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引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2)和引气管(4),喷管(2)由第一筒形收敛段与第二筒形收敛段两收敛段对接构成,其中第一筒形收敛段小圆一端与第二筒形收敛段小圆一端直径相等且相互对接,在第一筒形收敛段大圆一端端部沿周向设置一圈远离喷管中心轴线的环形安装边(1),在第二筒形收敛段大圆一端筒外壁上沿周向设置一圈远离喷管中心轴线的环形支撑座(3),在安装边(1)与支承座(3)两者之间沿喷管中心轴线方向周向均布多组引气管(4),并在引气管(4)靠近第二筒形收敛段一端端部向喷管中心轴线方向偏转所需锐角,为喷管(2)内腔注入气流。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进气道柔性连接装置

标题:一种进气道柔性连接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道柔性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进气设备(1)和燃气发生器低压机匣(2),该柔性连接装置包括支撑环(3)、夹布橡胶(4)以及紧固箍(5),该夹布橡胶(4)为V字形尖角结构,并通过在V字形尖角结构的两端套装紧固箍(5)以将进气设备(1)及燃气发生器低压机匣(2)两者相连,并在V字形尖角结构的尖部凹面一侧设置用于支撑该夹布橡胶(4)的支撑环(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气道柔性连接装置,柔性连接单独成件,可单独维护,可对两端对中不准确的部件进行可靠连接。

申请号:CN201721744087.9

申请日:2017/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进气道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进气设备(1)和燃气发生器低压机匣(2),该柔性连接装置包括支撑环(3)、夹布橡胶(4)以及紧固箍(5),该夹布橡胶(4)为V字形尖角结构,并通过在V字形尖角结构的两端套装紧固箍(5)以将进气设备(1)及燃气发生器低压机匣(2)两者相连,并在V字形尖角结构的尖部凹面一侧设置用于支撑该夹布橡胶(4)的支撑环(3)。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发动机局部加热工具

标题:发动机局部加热工具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组件加温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发动机局部加热工具,加热工具呈与安装座相适配的阶梯轴状,其前端为小径端,后端为大径端,大径端沿轴向开有一变径的通孔,通孔的与小径端相对的一侧为变径段,通孔的与小径端相背的一侧为直圆段,小径端沿轴向开有与通孔连通的盲孔,小径端侧壁沿径向开有至少一个加热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局部加热工具,实现了某部分狭小空间加热工作,操作方便快捷,缩短了工作总时间,减少了人物力消耗。

申请号:CN201721722527.0

申请日:2017/12/1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发动机局部加热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工具呈与安装座(90)相适配的阶梯轴状,其前端为小径端(10),后端为大径端(20),所述大径端(20)沿轴向开有一变径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与所述小径端(10)相对的一侧为变径段(21),所述通孔的与所述小径端(10)相背的一侧为直圆段(22),所述小径端(10)沿轴向开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盲孔(11),所述小径端(10)侧壁沿径向开有至少一个加热孔(12)。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整流支板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

标题:一种整流支板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流支板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涉及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所述整流支板包括:整流壳体(2)、冷流通道(3)以及冷却气膜孔(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该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1)包括如上所述的整流支板。通过整流壳体(2)增大后方投影面积,提高涡轮等高温部件的遮挡面积,冷气通过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1)进入冷却通道(3),再由冷却气膜孔(4)流出,实现气膜冷却作用,降低整流支板后端的温度;上述两项措施共同作用,可降低发动机后方红外辐射,同时又实现不堵塞面积,流动不分离,内部测试管线、滑油管线和冷气管路与外部的联通功能。

申请号:CN201721718986.1

申请日:2017/12/1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整流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壳体(2),筒状结构,且横截面呈S型,所述整流壳体(2)的前后两端方向与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机匣的轴线平行;
冷流通道(3),为马蹄状的空腔,设置在所述整流壳体(2)的后端;
冷却气膜孔(4),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冷流通道(3)的外壁面两侧。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高压涡轮机匣结构及具有其的高压涡轮

标题:一种高压涡轮机匣结构及具有其的高压涡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涡轮机匣结构及具有其的高压涡轮。所述高压涡轮机匣结构包括外层机匣、衔接环、独立卡环以及外环;其中,所述衔接环设置在所述中部空间内;所述衔接环一端具有第一衔接环突出部以及第二衔接环突出部;另一端设置有卡环结构;卡环结构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以及第一凹入部;独立卡环具有第三突出部、第四突出部以及第二凹入部,第三突出部上设置有突起;第一突出部、第三定位槽、第三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过盈配合装配;所述第二突出部、第三突出部、第四定位槽以及第四突出部过盈配合装配。本申请的高压涡轮机匣结构通过衔接环上的卡环结构与独立卡环配合使用,实现了高压涡轮的径向紧密连接。

申请号:CN201721688440.6

申请日:2017/1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涡轮机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涡轮机匣结构包括外层机匣(1)、衔接环(2)、独立卡环(3)以及外环(4);所述外层机匣(1)与所述外环(4)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中部空间,所述外层机匣(1)包括第一定位槽(11)以及第三定位槽(12);所述外环(4)包括第二定位槽(41)以及第四定位槽(42);其中,
所述衔接环(2)设置在所述中部空间内;
所述衔接环(2)具有两端,其中一端具有第一衔接环突出部(21)以及第二衔接环突出部(22);另一端设置有卡环结构(23);
所述第一衔接环突出部(21)伸入所述外层机匣(1)的第一定位槽(11)内;
所述第二衔接环突出部(22)伸入所述外环(4)的第二定位槽(41)内;
所述卡环结构(23)具有第一突出部(231)、第二突出部(232)以及第一突出部(231)与所述第二突出部(232)之间的第一凹入部(233);
所述独立卡环(3)具有第三突出部(31)、第四突出部(32)以及第三突出部(31)与第四突出部(32)之间的第二凹入部(33),所述第三突出部(31)上设置有突起(311);
所述第一突出部(231)、第三定位槽(12)、第三突出部(31)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232)过盈配合装配;
所述第二突出部(232)、第三突出部(31)、第四定位槽(42)以及所述第四突出部(32)过盈配合装配。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可抽气式发动机外部封套

标题:一种可抽气式发动机外部封套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抽气式发动机外部封套,涉及封套设计领域,包括:聚乙烯封套(1)、密封胶垫、支点密封压紧螺母以及支点转接套。该封套通过在聚乙烯封套(1)上设计抽气嘴(11)实现了封套的抽气功能,并在各个安装孔以及抽气嘴(11)上安装密封胶垫,增加封套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气式发动机外部封套,可以保证发动机长期存放的干湿度在规定值以下,避免发动机存放期间受到腐蚀和物理损伤,满足发动机长期存放要求。该封套密封性较好,可有效阻止外部湿气进入,提高发动机长时间存放可靠性。该封套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满足发动机在停放支架状态长期存放,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申请号:CN201721671741.8

申请日:2017/12/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可抽气式发动机外部封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烯封套(1)、密封胶垫、支点密封压紧螺母以及支点转接套;所述聚乙烯封套(1)上开设有前左支点安装孔、前右支点安装孔、后支点安装孔以及抽气嘴(11);所述密封胶垫包括前左支点密封胶垫(8)、前右支点密封胶垫(9)、后支点密封胶垫(10)以及抽气嘴密封胶垫(12),所述密封胶垫分别设置在对应侧的支点安装孔上;所述支点密封压紧螺母包括前左支点密封压紧螺母(2)、前右支点密封压紧螺母(3)、后支点密封压紧螺母(5);所述支点转接套包括前右支点转接套(4)和后支点转接套(6);所述前左支点密封压紧螺母(2)将所述前左支点密封胶垫(8)压紧在发动机停放支架(16)前左支撑轴螺母(7)端面上,并与发动机停放支架(16)前左支撑轴(13)密封连接;所述前右支点密封压紧螺母(3)将所述前右支点密封胶垫(9)压紧在前右支点转接套(4)端面上,并与发动机停放支架(16)前右支撑轴(14)密封连接;所述后支点密封压紧螺母(5)将所述后支点密封胶垫(10)压紧在后支点转接套(6)端面上,并与发动机停放支架(16)后支撑轴(15)密封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