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间机匣承力框架

标题:一种级间机匣承力框架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间机匣承力框架。所述级间机匣承力框架包括支板、外机匣、盖帽、导向器叶片、轴承座;其中,支板与内机匣一体成型,支板的一端安装在内机匣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多个卡块;外机匣上安装有多个盖帽,多个盖帽周向均匀分布,每个盖帽上设置有一个卡槽;支板的每个卡块与一个卡槽插接,卡块与卡槽间隙配合。本发明的级间机匣承力框架通过支板与机匣的插接结构解决因内外机匣与支板间通过螺栓连接而引起的热变形不协调问题。支板与固定卡槽采用了插接结构,支板外端的圆柱形卡块可以在卡槽内径向自由膨胀以补偿支板与机匣的热变形不协调,降低热应力影响。

申请号:CN201810300098.0

申请日:2018/4/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级间机匣承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机匣承力框架包括支板(1)、外机匣(2)、盖帽(3);其中,所述支板(1)与内机匣一体成型,支板(1)的一端安装在内机匣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多个卡块(11);
外机匣(2)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盖帽(3),多个所述盖帽(3)周向均匀分布,每个盖帽(3)上设置有一个卡槽;
所述支板(1)的每个卡块(11)与一个卡槽(12)插接,所述卡块(11)与所述卡槽(12)间隙配合。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软轴扭转性能试验装置

标题:一种软轴扭转性能试验装置

摘要:本发明涉及扭转性能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轴扭转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软轴(7)、旋转轴(2)、衬套(8)以及砝码(13)。该装置,试验过程中,轴向力是通过深沟球轴承(5)进行约束,扭矩的施加只受轴承(5)内外圈之间摩擦力的影响,轴承内外圈之间摩擦系数小,产生的误差可以忽略;扭矩通过垫片(10)进行约束,对轴向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垫片(10)弯曲时产生的弹力,而由于垫片(10)较薄,产生轴向弯曲变形时,弹力较小,可以通过试验过程中标定的方法抵消,在扭转方向上可以有效地对软轴(7)施加约束;通过扭矩扳手对软轴(7)施加扭矩,相对于已有试验装置通过砝码和滑轮进行加载,减小了由于摩擦力引起的误差。

申请号:CN201810756857.4

申请日:2018/7/1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软轴扭转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轴(7),所述软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夹具(6),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夹具(9);
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安装在所述第一夹具(6)的端部,所述旋转轴(2)上设置有指针(1),所述旋转轴(2)通过轴承(5)固定在固定座(4)上,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有刻度盘(3);
衬套(8),所述衬套(8)固定在所述第二夹具(9)的内侧,所述衬套(8)通过垫片(10)与立柱(12)连接;
砝码(13),所述砝码(13)安装在所述第二夹具(9)的端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耙型仪表

标题:一种耙型仪表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实验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耙型仪表,该耙型仪表,包括:仪表支杆;以及,若干仪表测点,在仪表支杆的一端沿半径为R1的弧形均匀分布,R1等于耙型仪表测试位置的半径。该耙型仪表的仪表测点呈弧形分布且弧形半径与耙型仪表需测试位置的半径相等,由此消除了仪表测点在流道中径向变化带来的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的数据的准确性,为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及涡轮性能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申请号:CN201810581031.9

申请日:2018/6/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耙型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支杆;
若干仪表测点,在所述仪表支杆的一端沿半径为R1的弧形均匀分布,R1等于所述耙型仪表测试位置的半径。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滑油加温装置

标题:一种滑油加温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油加温装置。所述滑油加温装置包括腔体、至少两个电磁加热器、供油管路;其中,各个所述电磁加热器均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边面;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供油管路以及分布在所述供油管路外的加热介质。本申请的滑油加温装置使用多个电磁加热器对薄片形状的加温腔进行加温。应用本申请可以大幅缩短试验准备时间及试验中滑油温度调节时间,节约了试验时间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增加每日试验有效运转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调节滑油温度,提高滑油供油温度精度,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申请号:CN201721688439.3

申请日:2017/1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滑油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加温装置包括腔体(2)、至少两个电磁加热器(1)、供油管路(3);其中,各个所述电磁加热器(1)均设置在所述腔体(2)的外边面;
所述腔体(2)内设置有供油管路(3)以及分布在所述供油管路(3)外的加热介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发动机机匣包容试验装置

标题:一种发动机机匣包容试验装置

摘要: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机匣包容性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机匣包容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地面试验台;具有驱动轴的驱动机构;驱动轴法兰,同轴设置在驱动轴上;转接轴,固定在驱动轴法兰底端;试验转子,固定在转接轴的底端,其上设置有叶片;机匣固定板,固定在试验台上盖底面;机匣,套设在试验转子外侧;法兰箍套,套设在驱动轴法兰外侧;法兰防护套,套设在法兰箍套外侧,与所述机匣固定板固定连接;防护锥筒,同轴套设在法兰防护套以及驱动轴法兰外侧。本发明的发动机机匣包容试验装置,能够对发动机机匣进行包容性试验,并且,通过法兰箍套、法兰防护套等结构的限制,能够防止叶片与机匣发生碰摩,限制驱动轴发生弯曲变形。

申请号:CN201810574082.9

申请日:2018/6/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机匣包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试验台,所述地面试验台具有开设于地下的试验腔体、覆盖在所述试验腔体顶部开口处的试验台上盖(3)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轴(14)由上至下垂直贯穿所述试验台上盖(3)并伸入所述试验腔体中;
所述发动机机匣包容试验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试验腔体内部的:
驱动轴法兰(18),同轴设置在所述驱动轴(14)上,所述驱动轴法兰(18)的轴向截面呈倒T字形,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筒和第一法兰盘;
转接轴(19),顶端同轴固定在所述驱动轴法兰(18)的法兰盘底端;
试验转子(21),顶端同轴固定在所述转接轴(19)的底端,所述试验转子(21)上设置有叶片(6);
机匣固定板(4),呈环状,固定设置所述试验台上盖(3)底面,所述机匣固定板(4)具有与所述试验腔体顶部开口相适配的通孔,且与所述转接轴(19)同轴设置;
机匣(5),相适配地套设在所述试验转子(21)外侧,所述机匣(5)的轴向顶端与所述机匣固定板(4)固定连接;
法兰箍套(17),呈筒状,同轴套设在所述驱动轴法兰(18)的固定筒外侧;
法兰防护套(10),轴向截面呈T字形,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第二法兰盘和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同轴套设在所述法兰箍套(17)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筒的内壁与所述法兰箍套(17)外壁之间具有预定间隙,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机匣固定板(4)固定连接;
防护锥筒(11),同轴套设在所述法兰防护套(10)以及所述驱动轴法兰(18)外侧,所述防护锥筒(11)的轴向顶端与所述机匣固定板(4)固定连接,轴向底端端面与所述驱动轴法兰(18)的第一法兰盘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且在所述第一法兰盘所在平面内,所述第一法兰盘外环面与所述防护锥筒(11)内壁具有所述预定间隙。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航空发动机机载传感器故障的处置算法

标题:航空发动机机载传感器故障的处置算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机载传感器故障的处置算法,该处置算法包括获取机载传感器故障信息;判断发动机所处的状态;根据故障信息和发动机所处的状态,选择性地重构发生故障的机载传感器的参数。本发明能够提高发动机数控系统的可靠性,保证发动机性能和工作安全性。

申请号:CN201810589184.8

申请日:2018/6/8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机载传感器故障的处置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算法包括获取所述机载传感器故障信息;
判断所述发动机所处的状态;
根据所述故障信息和所述发动机所处的状态,选择性地重构发生故障的所述机载传感器的参数;
其中,所述机载传感器包括:发动机低压转子转速传感器、发动机高压转子转速传感器、发动机排气温度传感器以及发动机压气机出口压力传感器;所述发动机的状态包括:稳态和过渡态。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低压涡轮噪声试验方法及其改进方法

标题:一种低压涡轮噪声试验方法及其改进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气动声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涡轮噪声试验方法及其改进方法。该低压涡轮噪声试验方法包括S1:输入被测涡轮试验件的结构参数;S2:对涡轮各工况声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根据声场特性制定测试方案,然后对所述测试方案进行优化;S3:设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判定是否满足误差要求;S4:选取测试截面轴向位置作为测点安装噪声传感器,并开始试验;S5:保证涡轮试验件进气温度保持恒定,对状态点进行调节,并录取涡轮的噪声测试数据;S6:对S5中涡轮的噪声测试数据进行修正。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压涡轮噪声试验改进方法,在上述方法中,增加了对涡轮出口温度降温处理的步骤,选取常温型噪声传感器,有效地降低试验成本。

申请号:CN201810487215.9

申请日:2018/5/2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低压涡轮噪声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输入被测涡轮试验件的结构参数;
S2:对涡轮各工况声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根据声场特性制定测试方案,然后对所述测试方案进行优化;
S3:设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判定是否满足误差要求,若否,重复S2,若是,进行S4;
S4:根据试验件各截面仪器仪表安装情况及试验件结构特征选取测试截面轴向位置作为测点安装噪声传感器,并开始试验;
S5:保证涡轮试验件进气温度保持恒定,对状态点进行调节,并录取涡轮的噪声测试数据,具体步骤为:通过改变涡轮的进气流量、压力和测功器的进水量改变涡轮试验件的膨胀比和转速,来改变低压涡轮的试验状态,当低压涡轮的试验状态达到状态点1时,保持试验件的状态,开始录取涡轮的噪声测试数据,当录取完成后将低压涡轮的状态调整到状态点2,保持试验件的状态,再录取涡轮的噪声测试数据,以此类推,完成所有状态点的噪声测试工作,判定是否将所有状态点测试完成,若否,重复该步骤,若是,进行S6;
S6:对S5中涡轮的噪声测试数据进行修正。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发动机防冰旋转帽罩

标题:发动机防冰旋转帽罩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防冰旋转帽罩,旋转帽罩内部通入防冰气,旋转帽罩的尖部开设有第一除水孔,第一除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旋转帽罩的轴向方向相同,在旋转帽罩的端部开设有若干第二除水孔,若干第二除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旋转帽罩轴线之间的夹角沿旋转帽罩的半径增大方向递减,第二除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旋转帽罩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5‑105度。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帽罩旋转的特性,通过防冰气的气动原理对帽罩实现均匀防冰,防冰效果较好,而且防冰气可以引用低温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防冰引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申请号:CN201810550479.4

申请日:2018/5/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防冰旋转帽罩,所述旋转帽罩内部通入防冰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帽罩的尖部开设有第一除水孔,所述第一除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旋转帽罩的轴向方向相同,在所述旋转帽罩的端部开设有若干第二除水孔,若干所述第二除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旋转帽罩轴线之间的夹角沿所述旋转帽罩的半径增大方向递减,所述第二除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旋转帽罩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5-105度。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高速旋转部件上微型焊点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标题:一种高速旋转部件上微型焊点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旋转部件壁面参数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旋转部件上微型焊点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高速旋转部件位于9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旋转部件基体上表面进行吹砂处理;再进行丙酮试剂冲洗处理;喷涂金属粉,形成具有第一预定厚度的金属底层;通过喷涂陶瓷粉,形成第一陶瓷层;在第一陶瓷层上形成微型焊点;在微型焊点四周铺设高温胶带进行防护;再通过喷涂陶瓷粉形成第二陶瓷层;去除高温胶带,对陶瓷层区域进行修形打磨;覆盖石英布,再使用金属箔片进行固定。本发明的高速旋转部件上微型焊点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使得微型焊点在900℃以上高温环境中不易发生焊点破坏,从而提高微型焊点使用寿命。

申请号:CN201810561427.7

申请日:2018/6/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旋转部件上微型焊点的安装结构,所述高速旋转部件位于9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金属底层(2),具有第一预定厚度,铺设在旋转部件基体(1)上焊点部位处;
第一陶瓷涂层(31),具有第二预定厚度,铺设在所述金属底层(2)上表面,其中,微型焊点设置在所述第一陶瓷涂层(31)表面;
第二陶瓷涂层(32),具有第三预定厚度,铺设在所述金属底层(2)上表面,覆盖所述微型焊点(6);
石英材料层(4),铺设在所述第二陶瓷涂层(32)上表面,且覆盖所述微型焊点(6);
金属层(5),铺设在所述石英材料层上表面,并与所述旋转部件基体(1)固定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发动机试验件蓖齿间隙监视调节装置及监视方法

标题:发动机试验件蓖齿间隙监视调节装置及监视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试验件蓖齿间隙监视调节装置,该监视调节装置包括: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试验件上;调节部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试验件上;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部件和所述调节部件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蓖齿是否发生偏移,并控制所述调节部件校正所述蓖齿的偏移。本发明通过光电开关的通断状态,能够对蓖齿与管道之间的间隙进行实时监控,避免了人工检测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相对于人工检测来说,本发明提供的监视调整装置检测的结果更准确,并能实时地反馈给试验人员。

申请号:CN201810845219.X

申请日:2018/7/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试验件蓖齿间隙监视调节装置,所述发动机试验件包括同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蓖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所述蓖齿发生偏移时会带动所述第一管道发生相应的偏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调节装置包括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试验件上;
调节部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试验件上;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部件和所述调节部件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蓖齿是否发生偏移,并控制所述调节部件校正所述蓖齿的偏移。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