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力传扭结构

标题:一种限力传扭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力传扭结构,其包括:扭矩轴,所述扭矩轴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圆盘,所述圆盘用于固定限力盘;左半环和右半环,所述左半环和右半环配合以构成限力盘,所述限力盘内径与主轴配合以用于密封,以及所述左半环和右半环壁上设有向圆心延伸的径向槽;限力装置,所述限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径向槽中的限力杆及与所述限力杆连接的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使得限力杆沿所述径向槽移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限力传扭结构,将限力盘的两半环分体结构设计使其可以从左、右侧方安装到主轴密封受力部位,解决了因限力盘内径减小与主轴密封的结构件存在干涉而无法从轴向行进安装的问题。

申请号:CN201820356711.6

申请日:2018/3/1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限力传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力传扭结构包括:
扭矩轴,所述扭矩轴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圆盘,所述圆盘用于固定限力盘;
左半环和右半环,所述左半环和右半环配合以构成限力盘,所述限力盘内径与主轴配合以用于密封,以及所述左半环和右半环壁上设有向圆心延伸的径向槽;
限力装置,所述限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径向槽中的限力杆及与所述限力杆连接的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使得限力杆沿所述径向槽移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测试系统

标题:一种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测试系统

摘要:本发明涉及压气机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机构和氮气冷却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应变片、测试引线以及遥测装置,通过测试引线将应变片与遥测装置连接,再将遥测装置与信号处理器连接;所述氮气冷却机构包括氮气罐以及管路组件,管路组件设置在中介机匣内腔中,通过管路组件将氮气罐与前封严座连接。本发明通过氮气冷却机构可以有效的检测、控制氮气流量;多组引气管和截流孔板,可以增加或减少氮气流量;采用端面、胶圈、锥面和插接方式对管组件进行密封,对前封严座进行密封设计,从而提高氮气的冷却效率,为遥测装置的稳定和长时间工作提供了保障。

申请号:CN201810838159.9

申请日:2018/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应变片(1)、测试引线(2)以及遥测装置(3),所述应变片(1)安装在转子叶片上,所述遥测装置(3)包括遥测转子以及遥测静子,所述遥测转子安装在前轴颈(11)环腔内壁面,所述遥测静子安装在前封严座(4)内壁后端,通过所述测试引线(2)将所述应变片(1)与所述遥测装置(3)连接,再将所述遥测装置(3)与信号处理器(5)连接;
氮气冷却机构,所述氮气冷却机构包括氮气罐(6)以及管路组件(7),所述管路组件设置在中介机匣(8)内腔中,所述管路组件(7)一端与所述氮气罐(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封严座(4)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温度计算方法

标题: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温度计算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温度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包括:将气体膨胀公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可测量值与燃烧室出口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位置的变化,对可测量值与燃烧室出口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行修正;在不同的大气温度情况下,得到不同大气温度下可测量值与燃烧室出口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进行修正,得到燃烧室出口温度计算关系式。本发明采用燃气轮机可直接测量的性能参数来计算燃烧室出口温度,运算量小、精度高、速度快,能够实时地计算燃烧室出口的温度。

申请号:CN201810550491.5

申请日:2018/5/3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温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将气体膨胀公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可测量值与所述燃烧室出口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中,可测量值包括:压气机出口压力以及排气温度;
根据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位置的变化,对所述可测量值与所述燃烧室出口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行修正;
在不同的大气温度情况下,得到不同大气温度下所述可测量值与所述燃烧室出口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燃烧室出口温度计算关系式。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航空发动机装配方法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装配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装配方法。所述航空发动机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进行核心机装配;安装时利用可调节夹持连接装置;二者之间的夹持连接同时能满足对发动机整机和不同外径尺寸发动机的装配需求;步骤2:进行传装装配,以核心机联合单元体作为基础,采用垂直装配方案进行风扇等低压部件到核心机高压部件的对接,并采用水平装配方案完成扩散器、加力筒体和喷管等安装;步骤3:进行总装装配,采用水平装配方案进行附件机匣、外部附件、管路和电缆的安装。在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装配方法通过可调节夹持连接装置的运用,能够将航空发动机装配时需要的垂直升降、俯仰翻转和轴心旋转的3个空间姿态的调整操作集成为一个有机连接整体。

申请号:CN201810579640.0

申请日:2018/6/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装配方法,用于航空发动机整机的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进行核心机装配,以中介机匣作为装配基准使其后端朝上,采用垂直装配方案依次进行从中央传动、压气机转静子、高压涡轮转子和主燃烧室单元体等的核心机单元体的传动安装;
安装时利用可调节夹持连接装置,通过中介机匣左、右安装节和上方安装边实现中介机匣与辅助装配平台的夹持;
二者之间的夹持连接同时能满足对发动机整机和不同外径尺寸发动机的装配需求,对于发动机整机连接考虑躲避安装在中介机匣上的附件机匣和吊装问题,因此二者的辅助夹持机构应留有不小于90°的操作空间,同时通过改变中介机匣与可调节夹持连接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满足不同外径尺寸发动机的装配需要;
安装时,操作者直接站在地面上,利用辅助装配平台将发动机夹持件整体垂直升降至操作者可控制操作高度,有效降低发动机轴线距地面高度后进行核心机单元体的垂直对接;
步骤2:进行传装装配,以核心机联合单元体作为装配基础,采用垂直装配方案进行风扇等低压部件到核心机高压部件的对接,并采用水平装配方案完成扩散器、加力筒体和喷管等安装;传装垂直装配时,操作者直接站在地面上,使中介机匣前端朝下,利用辅助装配平台将发动机夹持件垂直升降至操作者可控制操作高度进行低压涡轮单元体的垂直安装;
利用辅助装配平台将发动机夹持件垂直于轴心俯仰翻转180°,使中介机匣前端朝上进行风扇单元体的垂直安装;
传装水平装配时,操作者直接站在地面上,利用辅助装配平台将发动机夹持件由竖直姿态俯仰翻转至水平姿态,实现其姿态的旋转变化且俯仰翻转最大回转半径不小于2000mm,同时将发动机垂直升降至操作者可控制操作高度进行扩散器、加力筒体和喷管等的水平安装;
步骤3:进行总装装配,采用水平装配方案进行附件机匣、外部附件、管路和电缆的安装;安装时,操作者直接站在地面上,利用辅助装配平台将发动机夹持件垂直升降至操作者可控制操作高度,同时利用辅助装配平台将发动机夹持件绕其轴心按需旋转。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飞机发动机大小油门推力限制规律获取方法

标题:飞机发动机大小油门推力限制规律获取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载机发动机大小油门推力控制规律获取方法,该获取方法包括计算发动机的状态偏差量,并根据状态偏差量确认发动机是否处于加速状态;若发动机处于加速状态,并且飞机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获取发动机的低压转子换算转速控制规律曲线;在低压转子换算转速控制规律曲线中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所对应的低压转子换算转速,并根据低压转子换算转速计算发动机的燃油流量曲线。采用本发明实施的控制方法,能够独立控制发动机在大小油门动作时燃油流量的供给量,并实现推力变化率要求。

申请号:CN201810570825.5

申请日:2018/6/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发动机大小油门推力限制规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方法包括计算所述发动机的状态偏差量,并根据所述状态偏差量确认所述发动机是否处于加速状态;
若所述发动机处于所述加速状态,并且所述飞机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推力需求区域;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低压转子换算转速控制规律曲线;
在所述低压转子换算转速控制规律曲线中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所对应的低压转子换算转速,并根据所述低压转子换算转速计算所述发动机的燃油流量曲线。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双层机匣的堵头结构

标题:一种用于双层机匣的堵头结构

摘要:本发明涉及航空机匣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层机匣的堵头结构,包括:堵盖(3)以及堵头组合件(11)。内堵头(5)以及外堵头(9)分别与内机匣(10)、外机匣(1)通过小间隙配合实现气体封严;内堵头(5)以及外堵头(9)装配状态时均是依靠弹簧弹力支撑分别与内机匣(10)、外机匣(1)相配。本发明用于双层机匣的堵头结构,提高了现场工人的可操作性,并且操作过程进行了有效的防错设计,双层机匣堵头采用内、外两层堵头的形式进行封堵,降低了对内、外机匣的尺寸精度的要求,同时该弹簧支撑堵头的结构形式适应了发动机的复杂载荷工况,提高了发动机封严效果和可靠性。

申请号:CN201810587223.0

申请日:2018/6/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层机匣的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堵盖(3),所述堵盖(3)通过螺栓(2)固定在外机匣(1)上,所述堵盖(3)的顶部开设有外侧孔,所述堵盖(3)的内部安装有外弹簧(4);
堵头组合件(11),包括外堵头(5)、内弹簧(8)和内堵头(9),其中,所述外堵头(5)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沿轴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台阶部设置有带开口的空腔,所述第二台阶部外侧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堵盖(3)的外侧孔相适配,所述第二台阶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
所述内堵头(9)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所述内堵头(9)的一端插入所述外堵头(5)第二台阶部的空腔中,所述内堵头(9)与所述外堵头(5)的连接处配合有内弹簧(8),所述内弹簧(8)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块限位,所述内堵头(9)的另一端抵接内机匣(10),并通过第三限位块限位。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耐低温多流路控制喷水雾化喷杆

标题:一种耐低温多流路控制喷水雾化喷杆

摘要:本发明涉及喷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多流路控制喷水雾化喷杆,具体包括通气管体、供气分配管、主供水管、副主供水管、供水分配管、喷嘴安装座和空气雾化喷嘴,多个供气分配管轴向均匀垂直设置在通气管体的一个侧壁上,与通气管体的内腔连通;主供水管沿轴向设置在通气管体的腔体,供水分配管沿轴向设置在供气分配管腔体内,供水分配管的一端与主供水管连通;喷嘴安装座安装在供气分配管的端口,喷嘴安装座的轴心位置轴向设置有通水管道,与供水分配管连通,在通水管道的周围设置有多条通气管道,与供气分配管的内腔连通;空气雾化喷嘴安装在喷嘴安装座上;本发明将供水管道设置在供气管道腔体内给予保温,防止供水管路结冰。

申请号:CN201810578696.4

申请日:2018/6/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耐低温多流路控制喷水雾化喷杆, 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气管体(3),所述通气管体(3)的腔体内轴向设置有主供水管(4);
供气分配管(6),垂直于所述通气管体(3)轴向均匀设置在所述通气管体(3)的一个侧壁上,且所述供气分配管(6)内腔与所述通气管体(3)的内腔连通;
喷嘴安装座(7),呈柱状,一端与所述供气分配管(6)的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喷嘴安装座(7)的圆柱体轴心位置轴向设置有通水管道(71),在所述通水管道(71)的周围设置有多条通气管道(72);
供水分配管(5),沿轴向设置在所述供气分配管(6)腔体内,所述供水分配管(5)的一端与所述主供水管(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安装座(7)的通水管道(71)连通;
空气雾化喷嘴(9),所述空气雾化喷嘴(9)与所述喷嘴安装座(7)另一端密封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调节式密封结构

标题:一种可调节式密封结构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密封结构,其包括:具有空腔结构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具有连通空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转接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密封件,密封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设有密封圈,且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安装于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设有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其中密封件的上端设有突台;定位块,定位块具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突台在第一安装孔轴线及垂直于轴线方向均具有间隙,间隙用于补偿密封件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安装间隙。本发明的可调节式密封结构解决了两个需密封的结构件间相对位置度差的问题,实现了对密封结构装配。

申请号:CN201810836304.X

申请日:2018/7/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式密封结构包括具有空腔结构的第一结构件(1)和第二结构件(2),所述第一结构件(1)和第二结构件(2)具有连通所述空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
转接件(3),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结构件(1)和第二结构件(2);
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设有密封圈,且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结构件(1)和第二结构件(2)设有的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内,其中所述密封件(4)的上端设有突台(13);
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具有定位槽(51),所述定位槽(51)与所述突台(41)在第一安装孔(11)轴线及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均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补偿所述密封件(4)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的安装间隙。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气冷总温受感部的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气冷总温受感部的设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加力燃烧室高温专项试验领域,尤其为航空发动机加力二元稳定器等零部件高温试验,试验段出口前截面温度场测量提供了一种从出口内探式的气冷总温受感部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受感部的外形及冷却方式;步骤二:根据受感部的外形及冷却方式,确定受感部的主要尺寸和内部结构;步骤三:根据受感部的主要尺寸和内部结构,环境单位面积高温燃气质量流量、冷气温度以及受感部冷却预期的安全温度,计算受感部所需冷气量;步骤四:根据环境高温燃气来流压力和步骤三中受感部所需冷气量,调整步骤二中受感部的主要尺寸和内部结构。为高温气流温度场无法测量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类高温测试中测量与安装不共面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申请号:CN201811187178.6

申请日:2018/10/1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气冷总温受感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确定受感部的外形及冷却方式;
步骤二:根据所述受感部的外形及冷却方式,确定受感部的主要尺寸和内部结构;
步骤三:根据所述受感部的主要尺寸和内部结构,环境单位面积高温燃气质量流量、冷气温度以及受感部冷却预期的安全温度,计算受感部所需冷气量;
步骤四:根据环境高温燃气来流压力和步骤三中受感部所需冷气量,调整步骤二中受感部的主要尺寸和内部结构。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标题: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测试探针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够克服现有技术引压管易变形、易弯折及与测试设备连接易漏气方面的问。该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包括:引压前端,为圆柱体,沿轴向开设通孔;引压后端,一端与引压前端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一侧为平面,且沿平面的垂直方向开设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底部开设内锥面,形成内锥空间;其另一侧沿通孔轴向开设凹槽,凹槽与通孔连通,且在凹槽顶面开设多个引压孔,引压孔连通凹槽与内锥空间;引压管,一端穿过通孔进入凹槽,且与引压孔连通。上述移动探针引压结构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引压管背向引压前端的一端穿过导向管与测点连通;第二步,将引压前端固定于导向管内部;第三步,将测试设备与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申请号:CN201810839849.6

申请日:2018/7/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探针引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压前端(6),为圆柱体,沿轴向开设通孔;
引压后端(7),一端与所述引压前端(6)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一侧为平面,且沿所述平面的垂直方向开设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底部开设内锥面,形成内锥空间;
其另一侧沿所述通孔轴向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且在所述凹槽顶面开设多个引压孔,所述引压孔连通所述凹槽与所述内锥空间;
引压管(3),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凹槽,且与所述引压孔连通。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