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

标题:一种连接结构

摘要:本申请属于发动机管路连接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管路的连接结构,本申请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组合件、第二组合件以及压紧螺母,压紧螺母将第一组合件与第二组合密封在一起,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流路,在拆卸时,本申请结构的第一组合件与第二组合能够自动封闭,解决了发动机在管路/附件渗油、漏油、破裂、油压异常、颗粒物报警等情况下因临时拆装、更换管路/附件造成的余油二次泄漏,在避免不必要浪费的同时,又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减少了作业隐患,提高了发动机安全。

申请号:CN201810981658.3

申请日:2018/8/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合件、第二组合件以及压紧螺母(3),其中所述第一组合件包括:
呈管状的管接嘴(1),在其内腔的轴向一端设有向最近端部方向直径变小的内锥面,并设有外延段,在设置有所述内锥面的所述管接嘴(1)的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
呈圆台块状的密封锥芯(4),在所述密封锥芯(4)的径向最大端面同轴连接有一个圆柱,所述密封锥芯(4)的锥面与所述管接嘴(1)内的内锥面适配;
呈圆形板状的芯座(6),轴向有多个通孔,在所述芯座(6)的轴向一端加设有同轴套设在所述密封锥芯(4)的圆柱上的管腔,所述管腔作为所述圆柱的行程腔,所述芯座(6)同轴卡滞在所述管接嘴(1)的内腔中;
弹簧(5),同轴套设在所述芯座(6)的管腔外部,一端与所述芯座(6)的圆形底板相触,另一端与所述密封锥芯(4)的圆台端面相触;
所述第二组合件包括:
呈管状的管接头(2),设置有与所述管接嘴(1)结构相同的内锥面,所述管接头(2)设有内锥面的一端同轴套设在所述管接嘴(1)的外延段内;
所述第二组合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合件中结构相同的密封锥芯(4)、芯座(6)以及弹簧(5),所述密封锥芯(4)、芯座(6)以及弹簧(5)在所述第二组合件内的安装形式与在所述第一组合件内的安装形式相同;
所述压紧螺母(3)与所述管接嘴(1)上的外螺纹适配,所述压紧螺母(3)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组合件上,并将所述第二组合件与所述第一组合件密封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安装好后,所述弹簧(5)呈压缩状态。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双涵道压缩系统涵道比调控装置及方法

标题:一种双涵道压缩系统涵道比调控装置及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双涵道压缩系统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涵道压缩系统涵道比调控装置及方法。该双涵道压缩系统涵道比调控装置包括双涵道压缩系统试验件(4)以及外涵排气系统。所述外涵排气系统的外涵集气腔(71)一端与双涵道压缩系统试验件(4)连接,另一端连接吸附管路(72),所述吸附管路(72)上依次设置文丘里喷嘴(8)、旁路排气调节阀(9)、冷却器(10),最终与水环真空泵(11)连接。本发明采用设置有水环真空泵的外涵排气系统实现双涵压缩系统试验中对涵道比的调节,克服传统常规试验方法外涵自主排气能力弱的缺点,能满足外涵气流的排出和流量控制,从而实现双涵道压缩系统涵道比的调节。

申请号:CN201810982190.X

申请日:2018/8/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双涵道压缩系统涵道比调控装置,包括双涵道压缩系统试验件(4)和外涵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涵排气系统包括:
外涵集气腔(71),所述外涵集气腔(71)的一端与双涵道压缩系统试验件(4)连接,另一端与吸附管路(72)的一端连接,所述外涵集气腔(71)用于降低外涵气流速度;
所述吸附管路(72)的另一端与水环真空泵(11)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剥离电缆绝缘层的工具

标题:一种剥离电缆绝缘层的工具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维修工具设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剥离电缆绝缘层的工具;工具包括:主动夹紧构件、从动夹紧构件以及两者之间形成的条形通道;连接螺栓,用于将主动夹紧构件与从动夹紧构件进行连接;调节结构,用于受控地调节主动夹紧构件与从动夹紧构件进行移动;轴向剥线构件,用于对预剥离电缆进行轴向剥线;径向剥线构件,用于对预剥离电缆进行径向剥线;锁定构件,用于对径向剥线构件在其轴线方向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剥离电缆绝缘层的工具,能够一次性完成电缆径向与其轴向上绝缘层的剥离;且轴向剥线构件和径向剥线构件伸入到条形通道内部,且长度可调,从而使得剥线操作更安全,对电缆伤害可控,提高剥线效率。

申请号:CN201821203236.5

申请日:2018/7/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剥离电缆绝缘层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夹紧构件(5),一侧面开设有长条形开口;
从动夹紧构件(4),一侧面开设有长条形开口,所述从动夹紧构件(4)的设置有长条形开口的一侧面与所述主动夹紧构件(5)的设置有长条形开口的一侧面相对,且通过两个长条形开口形成用于容纳预剥离电缆(11)的条形通道;
连接螺栓(7),用于将所述主动夹紧构件(5)与所述从动夹紧构件(4)进行连接,且所述主动夹紧构件(5)与所述从动夹紧构件(4)能够沿所述连接螺栓(7)轴线方向在两个长条形开口相对或背向方向相对移动;
调节结构,用于受控地调节所述主动夹紧构件(5)与所述从动夹紧构件(4)进行移动;
轴向剥线构件(1),沿所述条形通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主动夹紧构件(5),伸入所述条形通道内,且能够沿径向移动,用于对所述预剥离电缆(11)进行轴向剥线;
径向剥线构件(2),沿所述条形通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主动夹紧构件(5),伸入所述条形通道内,且能够沿所述径向移动,用于对所述预剥离电缆(11)进行径向剥线;
锁定构件(3),沿所述条形通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主动夹紧构件(5),用于对所述径向剥线构件(2)在其轴线方向进行固定。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圆形静压探针组件及静压探针组件

标题:一种圆形静压探针组件及静压探针组件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静压探针组件及静压探针组件。所述圆形静压探针组件包括:接嘴组件;支杆,其安装在接嘴组件上并与接嘴组件连通,所述支杆的两端之间的任意一径向截面为圆形;静压探头,其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杆上,所述静压探头上设置有感压孔,所述感压孔设置在临近所述静压探头的远离所述支杆的一端,所述感压孔通过所述支杆与所述接嘴组件连通;其中,所述感压孔的开孔位置为:设所述感压孔至所述静压探头的远离所述支杆的一端的端面的距离为x;所述静压探头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X/L=0.06至0.11之间。本申请的圆形静压探针组件以及静压探针组件通过设计感压孔开孔位置,消除探针结构性的系统误差。

申请号:CN201821146864.4

申请日:2018/7/1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圆形静压探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静压探针组件包括:
接嘴组件;
支杆(5),所述支杆(5)中空,所述支杆(5)安装在所述接嘴组件上并与所述接嘴组件连通,所述支杆(5)的两端之间的任意一径向截面为圆形;
静压探头(6),所述静压探头(6)中空,所述静压探头(6)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杆上,所述静压探头(6)上设置有感压孔(7),所述感压孔(7)设置在临近所述静压探头(6)的远离所述支杆(5)的一端,所述感压孔(7)通过所述支杆与所述接嘴组件连通;其中,所述感压孔的开孔位置为:设所述感压孔至所述静压探头的远离所述支杆的一端的端面的距离为x;所述静压探头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X/L=0.06至0.11之间。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航空发动机部件测试改装引线结构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部件测试改装引线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部件测试改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部件测试改装引线结构。该测试改装引线结构,包括:引线螺杆,沿轴向开设台阶孔,外壁设置凸台;压片,沿轴向开设若干第一通孔,设置在台阶孔中;压紧螺帽,沿轴向开设第二通孔,与引线螺杆螺纹配合连接,且压紧所述压片;固定螺母,与引线螺杆背向所述压紧螺帽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其中,测试引线设置在台阶孔、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中,且在台阶孔中填充高温密封胶。其实现了在不采用焊接的情况下对测试改装引线孔的有效密封。

申请号:CN201821083426.8

申请日:2018/7/1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部件测试改装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线螺杆(2),沿轴向开设台阶孔,外壁设置凸台;
压片(6),沿轴向开设若干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台阶孔中;
压紧螺帽(1),沿轴向开设第二通孔,与所述引线螺杆(2)螺纹配合连接,且压紧所述压片;
固定螺母(3),与所述引线螺杆(2)背向所述压紧螺帽(1)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
其中,测试引线(4)设置在所述台阶孔、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中,且在所述台阶孔中填充高温密封胶。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气冷总压探针及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总压测试系统

标题:一种气冷总压探针及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总压测试系统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冷总压探针及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总压测试系统。所述气冷总压探针包括接嘴、进气支杆、安装座以及气冷探头;进气支杆上设置有进气孔;气冷探头包括探头壳体以及感应测试装置,感应测试装置安装在探头壳体内,感应测试装置具有感应测点,感应测点在探头壳体的一个面上裸露,探头壳体的设置有感应测点的面称为迎风面,其他面称为非迎风面;一个或多个非迎风面上设置有沿所述探头壳体表面向探头壳体内部倾斜延伸的气模孔;安装座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气模孔通过进气通道与进气孔连通。本申请的气冷总压探针具有如下优点:冷却气与燃烧室进口的高压空气来自于同一气源,实现了冷却气压力与燃烧室工作状态的联调。

申请号:CN201821148031.1

申请日:2018/7/1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气冷总压探针,用于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总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冷总压探针包括接嘴(1)、进气支杆(2)、安装座(3)以及气冷探头(4);其中,所述接嘴(1)安装在所述进气支杆(2)上;
所述进气支杆(2)安装在所述安装座(3)上,所述进气支杆(2)上设置有进气孔;
所述气冷探头(4)与所述安装座(3)连接;
所述气冷探头(4)包括探头壳体以及感应测试装置(5),所述感应测试装置(5)安装在所述探头壳体内,所述感应测试装置(5)具有感应测点,所述感应测点在所述探头壳体的一个面上裸露,所述感应测点用于检测气流,所述探头壳体的设置有感应测点的面称为迎风面,其他面称为非迎风面;
所述探头壳体的一个或多个非迎风面(41)上设置有沿所述探头壳体表面向探头壳体内部倾斜延伸的气模孔(411);
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进气通道;
所述气模孔(411)通过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所述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以及冷却水出口;隔板,所述隔板的数量多个,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割,从而形成冷却水流动通道;每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隔板的发散孔,所述发散孔中的一个或多个内设置有螺旋线。在本申请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中,通过设置有发散孔和水轮结构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解决了高温燃气/空气管道的防护、对冷却介质需求多的问题。

申请号:CN201821079019.X

申请日:2018/7/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用水冷装置包括:
壳体(6),所述壳体(6)内部中空,所述壳体(6)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61)以及冷却水出口(62);
隔板(2),所述隔板(2)的数量多个,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割,从而形成冷却水流动通道(1);每个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隔板(2)的发散孔(3),所述发散孔(3)中的一个或多个内设置有螺旋线(5)。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转子试验器

标题:一种转子试验器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转子性能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试验器。转子试验器包括:实验舱,内部配置成真空环境;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台架固定设置所述实验舱顶部;齿轮箱,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底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齿轮箱转动,所述齿轮箱具有输出主轴,所述输出主轴延伸至实验舱内部;驱动轴法兰,其轴心位置处具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中点位置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驱动轴法兰通过所述轴向通孔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主轴底端;转接结构,固定设置驱动轴法兰的底部;试验件,适配地固定在所述转接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试验器,能够方便地对发动机转子进行超转、破裂以及低循环疲劳试验。

申请号:CN201821248358.6

申请日:2018/8/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转子试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验舱(5),内部配置成真空环境;
驱动装置(2),通过驱动台架固定设置所述实验舱顶部;
齿轮箱(3),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底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齿轮箱转动,所述齿轮箱(3)具有输出主轴(4),所述输出主轴(4)朝向所述实验舱(5)竖直延伸至所述实验舱(5)内部;
所述转子试验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实验舱(5)内部的:
驱动轴法兰(6),所述驱动轴法兰(6)的轴心位置处具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中点位置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驱动轴法兰(6)通过所述轴向通孔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主轴(4)底端;
转接结构(7),呈圆盘状,固定设置所述驱动轴法兰(6)的底部;
试验件(8),适配地固定在所述转接结构(7)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温度测试结构

标题: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温度测试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实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温度测试结构。该结构,包括高温包覆热电偶,高温包覆热电偶包括两偶丝、引线,其中,两偶丝的测量端与温度测试点接触;引线与转子部件壁面固定,能够随转子部件转动。其设计使用热电偶代替示温漆对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的壁温进行测量,能够实时反映试车过程中发动机转子部件的真实温度分布情况;设计热电偶随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转动,由此获得的腔温,能准确地对转子部件温度参数进行修正,该结构解决了大离心力、高气流流速和发动机复杂结构工况下发动机转子部件温度参数测量的难题。

申请号:CN201821083735.5

申请日:2018/7/10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温度测试结构,包括高温包覆热电偶(1),所述高温包覆热电偶(1)包括两偶丝、引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偶丝的测量端与温度测试点接触;
所述引线与转子部件(2)壁面固定,能够随所述转子部件(2)转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狭小空间内的电偶固定装置

标题:一种狭小空间内的电偶固定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是一种狭小空间内的电偶固定装置,包括:绝热块,锁紧螺母,压紧弹簧,电偶;锁紧螺母将电偶固定于绝热块中间,绝热块能够将电偶与其他物体分开,保证了电偶与所测位置的接触,也减小了其他因素对电偶测量的影响,压紧弹簧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能够压紧在狭小的空间内,压紧弹簧的长短可根据空间的大小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

申请号:CN201820922035.4

申请日:2018/6/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狭小空间内的电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热块(1),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直径大于第二圆柱直径,所述绝热块(1)轴心开设有轴向通孔,在所述第一圆柱的背向所述第二圆柱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凹槽;
电偶(2),贯穿并设置在所述绝热块(1)的通孔中;
压紧弹簧(4),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壁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