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节测试仪表高度的安装结构

标题:一种用于调节测试仪表高度的安装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表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测试仪表高度的安装结构,包括:测试仪表安装底座;卡环,包括第一卡环臂、第二卡环臂,第一卡环臂、第二卡环臂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支撑片,开设有第三通孔,垂直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表面;以及,快速锁紧销,快速锁紧销的紧锁体底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通过转动快速锁紧销的手柄实现所述卡环与测试仪表杆的紧固或者分离。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转动快速锁紧销的手柄快速便捷地实现卡环与测试仪表杆的紧固或者分离,且紧固性好,减轻了测试仪表杆的径向震动及轴向滑动,提高测量准确度。

申请号:CN201820862835.1

申请日:2018/6/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调节测试仪表高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仪表安装底座(1);
卡环(3),包括第一卡环臂和第二卡环臂,所述第一卡环臂和所述第二卡环臂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支撑片,开设有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环臂及所述第二卡环臂之间且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装底座(1)表面;以及,快速锁紧销(4),所述快速锁紧销(4)的紧锁体(8)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转动所述快速锁紧销(4)的手柄(5)实现所述卡环(3)与安装于所述卡环(3)内部的测试仪表杆(2)的紧固或者分离。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气流管道密封结构

标题:一种气流管道密封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流管道密封结构,涉及到气体引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气流管道有进气管道与密封芯体管道,进气管道与密封芯体管道连接处密封不够严密,高压气体流过会有泄漏的问题,在进行试验时,会造成数据的不准确,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半圆环状的密封盖通过螺栓与轴向垫片进行固定卡紧,形成一个圆环,再通过轴向螺栓与压板将密封盖固定套设于进气管道上,密封圈设置于密封盖与管道接触的位置,达到密封的效果,减少气体的泄漏量,减小试验时的误差,并便利于安装与拆卸。

申请号:CN201820922558.9

申请日:2018/6/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气流管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盖(5),为两个半圆环组成的圆环状结构,同轴套设于密封芯体(8)的外壁上并间隙配合,轴向一端端面与进气管道(7)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5)内径面开设有沿周向的环槽,在所述密封盖(5)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密封圈(6),安装于所述环槽内,与所述密封芯体(8)的外壁贴合;
压板(2),呈圆环结构,开设有轴向的第二通孔,所述压板(2)套设于所述密封芯体(8)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密封盖(5)背向所述进气管道(7)的一侧,所述压板(2)的内径等于所述密封芯体(8)外径;
轴向螺栓(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后固连于所述进气管道(7)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轴颈封严结构

标题:一种轴颈封严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颈封严结构。前轴颈,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并且侧壁上安装有定距跑道,所述定距跑道上安装有静子部件;轴颈封严环,通过主体安装部套装在所述前轴颈上,所述主体安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主体安装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静子部件接触的支架篦齿,所述轴颈封严环与定距跑道以及静子部件形成封严腔。前轴颈与篦齿分开设计,保证了前轴颈锥筒的轮廓度,并能够保证篦齿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降低加工难度。

申请号:CN201820917147.0

申请日:2018/6/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轴颈封严结构,用于发动机前轴颈封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封严结构包括:
前轴颈(6),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并且侧壁上安装有定距跑道(2),所述定距跑道(2)上安装有静子部件(3);
轴颈封严环(4),通过主体安装部(41)套装在所述前轴颈(6)上,所述主体安装部(41)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7)相适配的第二通孔(8),所述主体安装部(4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静子部件(3)接触的支架篦齿(42),所述轴颈封严环(4)与定距跑道(2)以及静子部件(3)形成封严腔(10)。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气流管道氟塑料密封结构

标题:一种气流管道氟塑料密封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气体的引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气流管道氟塑料密封结构,包括:环状的第一压板圈与环状的第二压板圈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一起,连接处的间隙通过调整环填充,两个压板圈的内壁相接触的位置安装氟塑料密封圈,氟塑料密封圈的内环与主体管道预留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处于不接触的状态,本实用新型还巧妙的设计有凸台的结构,保证在试验时泄漏的气体不会对氟塑料密封圈产生较大的变形位移,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在密封机构与主体管道不接触的条件下,减少了气体的泄漏量。

申请号:CN201820914792.7

申请日:2018/6/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气流管道氟塑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板圈(1),呈环状,同轴套设在主体管道上;
第二压板圈(5),呈环状,同轴套设在所述主体管道上,与所述第一压板圈(1)通过紧固螺栓(2)轴向连接;
调整环(3),具有预定厚度,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压板圈(1)与第二压板圈(5)之间连接位置处;
氟塑料密封圈(4),呈环状,同轴套设在所述主体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圈(1)与所述第二压板圈(5)形成的环状凹槽内,所述密封圈(4)内壁与所述主体管道外壁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间隙,所述密封圈(4)贴合所述第一压板圈(1)的一侧具有向所述氟塑料密封圈(4)轴心倾斜角,所述氟塑料密封圈(4)贴合所述第二压板圈(5)的一侧有一同轴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第二压板圈(5)设置的朝向所述第一压板圈(1)的环状凸台相卡和,且第二压板圈(5)的环状凸台与所述环槽之间具有第二预定间隙。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立式转子试验器驱动轴联接结构

标题:一种立式转子试验器驱动轴联接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旋转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立式转子试验器驱动轴联接结构;立式转子试验器驱动轴联接结构,包括:立转转接法兰上有转接接头,为法兰盘的突出管状,在转接接头的轴向中部位置开设有多个径向的通孔,将驱动轴伸入到转接接头内,所述销钉插入通孔中,外部过盈套设一个箍套,防止高速旋转时销钉的挣脱,本实用新型机构加强了联接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

申请号:CN201820915379.2

申请日:2018/6/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转子试验器驱动轴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转转接法兰(1),包括转接接头(5),所述转接接头(5)呈法兰盘的内径端轴向突出的管状,在所述转接接头(5)径向开设有多个通孔;
销钉(2),适配于所述通孔;
箍套(3),呈管状结构,所述箍套(3)套设于所述转接接头(5)的管道并为过盈配合;
驱动轴(4),一端伸入到所述转接接头(5)并径向开设有与所述通孔一致的孔。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组合引射器设计结构

标题:一种组合引射器设计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高压气体的引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组合引射器设计结构,包括一级引射器与二级引射器,一级引射器采用内引射器,二级引射器采用环状外引射器,本实用新型对采用的内引射器进行了改变,引射喷管的位置可以根据主流与背流的速度进行轴向的移动调节,一级引射器与二级引射器进行连接,保证了密封性,本实用新型进行一级加压后,再次二级加压,二级引射器采用的环状外引射器,减少了二级引射器为内引射器时,经过一级引射器加压后的气体对内引射器的直接冲撞损失。

申请号:CN201820922559.3

申请日:2018/6/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引射器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引射器(1),二级引射器(2);
所述一级引射器(1)包括:
一级背流进气管(11),轴向一端连通一级背流气源;
一级主流进气管(13),轴向一端连通一级主流气源,轴向另一端伸入所述一级背流进气管(11)内并间隙配合在所述一级背流进气管(11)内;
内引射喷管(12),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一级主流进气管(13)的轴向另一端端口处;
所述二级引射器(2)包括:
外引射喷管(21),轴向一端为环状外引射器结构(22),轴向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一级背流进气管(11)的轴向另一端;
二级主流进气管(23),一端与所述外引射器结构(22)的主流进气区域连通,另一端连通二级主流气源。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外引射器设计结构

标题:一种外引射器设计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气体引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引射器设计结构,包括:用隔板与环板将一个环腔分成第一环腔、第二环腔以及6个面积等同的区域,第一进气口与第一环腔相连,通过两个区域的气流,第二进气口语第二环腔相连,通过四个区域的气流,6个区域的气流直接连通到外引射器的引射区域,气流经过外引射区域后压力变大,速度变快,引射内筒管路内的被流气体,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可以同时工作,也能单独工作,能够满足多种气体流量的工作。

申请号:CN201820914793.1

申请日:2018/6/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外引射器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筒,呈圆筒结构;
内筒(1),呈圆筒结构,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内,轴向一端端部与所述第一外筒一端端部密封连接,所述内筒(1)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环状凸缘;
环板(2),同轴套装在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内筒(1)之间,将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内筒(1)之间环形空腔分为第一环腔和第二环腔,且所述环板(2)沿轴向开设有两个连通所述第一环腔和第二环腔的第一通气口(21);
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环腔连通;
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环腔连通;
第二外筒(3),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内筒(1)之间,一端端部与所述环板(2)密封连接,另一端端部与所述第一外筒端部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二外筒(3)靠近所述环板(2)的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口(31),所述第二通气口(31)与所述第一通气口(21)在同一圆周方向上间隔分布;
隔板(4),数量为6个,沿所述内筒(1)轴向方向设置,且在周向均匀分布,将所述第二外筒(3)与所述内筒(1)之间分隔为6个区域,其中两个区域与所述第一通气口(21)分别连通,另外4个区域与所述第二通气口(31)连通。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角度调节块组及静子叶片调节装置

标题:一种角度调节块组及静子叶片调节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调节块组及静子叶片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用于调节静子叶片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块组包括多个调节块,每个所述调节块是长方形平板,所述调节块的一个短边上设置有销槽,其形状与用于固定摇臂的销子相适配,所述调节块的另一个短边上设置有上轴颈槽,其形状与静子叶片上轴颈形状相适配,所述销槽的轴心与所述上轴颈槽的轴心间距固定;其中,在多个所述调节块中,每个所述调节块的销槽轴心沿所述调节块短边方向上到所述上轴颈槽轴心的距离L各不相同。

申请号:CN201820916397.2

申请日:2018/6/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角度调节块组,用于调节静子叶片的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块组包括多个调节块(1),每个所述调节块(1)是长方形平板,所述调节块(1)的一个短边上设置有销槽(2),其形状与用于固定摇臂的销子(5)相适配,所述调节块(1)的另一个短边上设置有上轴颈槽(3),其形状与静子叶片上轴颈(6)形状相适配,所述销槽(2)的轴心与所述上轴颈槽(3)的轴心间距固定;其中在多个所述调节块(1)中,每个所述调节块(1)的销槽(2)轴心沿所述调节块(1)短边方向上到所述上轴颈槽(3)轴心的距离L各不相同。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静子叶片角度调节结构

标题:一种静子叶片角度调节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子叶片角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发动机静子叶片的角度,所述静子叶片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刻度盘和指示板,刻度盘为与静子叶片的摇臂一体成型组件,能够与所述静子叶片同轴转动,并且所述刻度盘上设置用于标识转动角度的刻线;指示板固定在机匣上,靠近所述刻度盘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刻度盘的第一刻线相适配的第二刻线。并且所述指示板设置为游标尺,所述刻度盘设置为主尺,两者组成游标角度尺,测量更加准确。

申请号:CN201820916394.9

申请日:2018/6/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静子叶片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刻度盘(21),为与静子叶片的摇臂一体成型组件,能够与所述静子叶片同轴转动,并且所述刻度盘(21)设置用于标识转动角度的第一刻线;
指示板(1),固定在机匣上,靠近所述刻度盘(2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刻度盘(21)的第一刻线相适配的第二刻线。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静子叶片调节机构

标题:一种静子叶片调节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子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多个子调节机构,多个子调节机构沿周向安装在发动机风扇机匣圆形外壁上,每个所述子调节机构又包括:蜗轮,同轴固定在静子叶片的转轴一端,用于带动所述静子叶片转动;蜗杆,与所述蜗轮组合使用,带动所述蜗轮转动;万向节,设置在所述蜗杆的一端,用于与相邻子调节机构的蜗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调节机构的占用空间,通过涡轴与涡轮配合,降低了机构尺寸加工精度对调节精度的影响,同时提高了驱动力的传动效率。

申请号:CN201820874555.2

申请日:2018/6/5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静子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调节机构,所述多个子调节机构沿周向安装在机匣(1)的圆形外壁上,每个所述子调节机构又包括:
蜗轮(4),同轴固定在静子叶片(2)的转轴一端,用于带动所述静子叶片(2)转动;
蜗杆(7),与所述蜗轮(4)组合使用,带动所述蜗轮(4)转动;
万向节(9),设置在所述蜗杆(7)的一端,用于与相邻子调节机构的蜗杆(7)连接。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