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72019-11-27 03:28:07航空发动机集成排气结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72019-11-27 03:28:07航空发动机同轴压气机可调导叶的控制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72019-11-27 03:28:07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短时燃油冷却系统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72019-11-27 03:28:07一种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机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52019-11-27 03:28:05一种轴流式涡轮大小叶片组合叶栅的叶型设计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52019-11-27 03:28:05双级高压涡轮转静子组件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52019-11-27 03:28:05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52019-11-27 03:28:05发动机流场气动参数测量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52019-11-27 03:28:05检验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密封性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8:052019-11-27 03:28:05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返回顶部
航空发动机集成排气结构
标题:航空发动机集成排气结构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集成排气结构,包括固定法兰边、平直段、波瓣混合器、尾椎、支板及自锁丝套,所述平直段分别与所述固定法兰边和所述波瓣混合器连接,所述尾椎通过所述支板连接于所述平直段上,所述自锁丝套设置于所述尾椎与所述支板的连接处。
申请号:CN201811530655.4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集成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法兰边(1)、平直段(2)、波瓣混合器(3)、尾椎(4)、支板(5)及自锁丝套(6),所述平直段(2)分别与所述固定法兰边(1)和所述波瓣混合器(3)连接,所述尾椎(4)通过所述支板(5)连接于所述平直段(2)上,所述自锁丝套(6)设置于所述尾椎(4)与所述支板(5)的连接处。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航空发动机同轴压气机可调导叶的控制方法
标题:航空发动机同轴压气机可调导叶的控制方法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同轴压气机可调导叶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进口导叶按照其进口换算转速的第一控制规律,以及获取联合调节系统的控制参数;根据第一控制规律和控制参数,得到第一进口导叶的第一调节规律;根据第一控制规律和控制参数,得到第二进口导叶的第二调节规律;获取第二进口导叶按照其进口换算转速的第二控制规律;根据第二控制规律和控制参数,得到第三进口导叶的第三调节规律;根据第一调节规律、第二调节规律和第三调节规律,调节压缩联合调节系统。
申请号:CN201811529904.8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发动机同轴压气机可调导叶的控制方法,所述航空发动机包括压缩联合调节系统,所述压缩联合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压气机和第二压气机,所述第一压气机包括第一进口导叶和第二进口导叶,所述第二压气机包括第三进口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进口导叶按照其进口换算转速的第一控制规律,以及获取所述联合调节系统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规律和所述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第一进口导叶的第一调节规律;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规律和所述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第二进口导叶的第二调节规律;
获取所述第二进口导叶按照其进口换算转速的第二控制规律;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规律和所述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第三进口导叶的第三调节规律;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规律、所述第二调节规律和所述第三调节规律,调节所述压缩联合调节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短时燃油冷却系统
标题: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短时燃油冷却系统
摘要:本申请属于冷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短时燃油冷却系统,在该冷却系统中采用了该申请提供的一种液氮‑燃油换热器,并采用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实施监测燃油的温度以及温度感应阀门对液氮流量的控制,来达到对燃油的冷却,实现了对发动机燃油的短时冷却,解决了飞机在高温天气起飞阶段时发动机内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避免了发动机燃油的结焦。
申请号:CN201811526602.5
申请日:2018/12/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液氮-燃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油入口(1),与燃滑油散热器连通;
燃油出口(6),与燃油分配器连通;
氮气出口(2),直接连通到空气中;
氮气入口(3),外部与液氮罐相连通,在所述液氮-燃油换热器内部通过冷却管路与所述氮气出口(2)连通,所述冷却管路呈折弯状排布在所述液氮-燃油换热器内部;
液氮流路分配器(4),为一个一条管路连通多条管路的结构,安装在所述氮气出口(2)或氮气入口(3)与多条所述冷却管路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液氮-燃油换热器的内部还包括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填充安装在所述液氮-燃油换热器的内部,并嵌套在所述冷却管路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机构
标题:一种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机构
摘要:本申请属于飞机发动机实验装置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快速实现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本申请通过角度调节块来调节静子叶片的角度,结构简单,并且试验完毕后可以通过将螺母仅仅拧出第三凹槽,然后水平移动角度调节块,使角度调节块脱离静子叶片的上轴颈的限制,拆卸方便。
申请号:CN201811538360.1
申请日:2018/12/1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匣(6),所述机匣(6)上设置有安装孔;
多个角度调节块(1),每一个所述角度调节块(1)均为方形板,所述角度调节块(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在方形板厚度方向上贯穿方形版,并且,所述第一凹槽(1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12)的深度;
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凹槽(12)的中心的连线为角度调节线,所述角度调节线的长度固定,通过调整所述调整角度调节线与所述角度调节块(1)的一条边所成的角度,从而改变所述角度调节块(1)所能够调节的角度;
静子叶片(5),所述静子叶片(5)的上轴颈的端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轴颈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入所述第一凹槽(11);
螺母(2),所述螺母(2)安装在所述静子叶片(5)的上轴颈上设置有螺纹的部分,并压紧所述角度调节块(1);
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螺母(2)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与所述螺母(2)相适配的第三凹槽(13)。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轴流式涡轮大小叶片组合叶栅的叶型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轴流式涡轮大小叶片组合叶栅的叶型设计方法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轴流式涡轮大小叶片组合叶栅的叶型设计方法,其包括:步骤一、确定大叶片数目以及每两个大叶片之间均匀放置相同的小叶片数目,并确定总叶片数目;步骤二、假设步骤一所确定的总叶片数目全部为大叶片,利用参数法完成大叶片叶型的参数化设计;步骤三、在步骤二设计完成的全部大叶片叶栅中,确定大叶片数目在圆周方向上的分布;步骤四、建立大叶片与小叶片关键叶型参数的关联关系式,并确定小叶片的参数,最后利用参数法,即可完成大小叶片参数化设计。本申请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参数化程度高,叶型参数关联性强,大、小叶片叶型均为参数化设计,设计过程对设计人员的个人经验依赖性低,方案气动性能稳定性好。
申请号:CN201811534876.9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轴流式涡轮大小叶片组合叶栅的叶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确定总叶片数目确定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大叶片数目N以及每两个大叶片之间均匀放置相同的小叶片数目m,以此确定总叶片数目为m·N+N;
步骤二、完成大叶片叶型参数化设计假设步骤一所确定的总叶片数目m·N+N全部为大叶片,利用参数法完成大叶片叶型的参数化设计,获得大叶片在任意径向位置R的叶型截面的进口构造角α1、出口构造角α2、安装角θ、尾缘弯折角δ、前缘楔角W1、尾缘楔角W2、弦长L、喉部宽度t及栅距P;
步骤三、确定叶片分布规律在步骤二设计完成的全部大叶片叶栅中,确定大叶片数目N在圆周方向上的分布,其中,大叶片在圆周方向上等角度分布;
步骤四、建立大叶片与小叶片关键叶型参数的关联关系式(1)小叶片与大叶片具有相同的出口构造角α2、尾缘弯折角δ、尾缘楔角W2与喉部宽度t;
(2)初步给定表示小叶片轴向宽度Lax-splitter与大叶片的轴向宽度Lax之比的比例因子k,k=Lax-splitter/Lax;
(3)根据上述参数,通过如下公式获得小叶片参数:
进口构造角安装角弦长确定小叶片的参数后,给定小叶片前缘进口缘楔角W2;
最后利用参数法,即可完成大小叶片参数化设计。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双级高压涡轮转静子组件
标题:双级高压涡轮转静子组件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级高压涡轮转静子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一级转子组件和二级转子组件,所述一级转子组件和所述二级转子组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盘间封严环,所述盘间封严环的外侧周向方向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二级导叶,在所述二级导叶朝向所述一级转子组件的一侧搭接有一级外环,所述一级外环套设在所述一级转子组件上,在所述二级导叶朝向所述二级转子组件的一侧搭接有二级外环,所述二级外环套设在所述二级转子组件上,所述一级外环与所述二级外环固定连接。
申请号:CN201811530653.5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双级高压涡轮转静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一级转子组件(10)和二级转子组件(20),所述一级转子组件(10)和所述二级转子组件(20)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盘间封严环(30),所述盘间封严环(30)的外侧周向方向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二级导叶(40),在所述二级导叶(40)朝向所述一级转子组件(10)的一侧搭接有一级外环(50),所述一级外环(50)套设在所述一级转子组件(10)上,在所述二级导叶(40)朝向所述二级转子组件(20)的一侧搭接有二级外环(60),所述二级外环(60)套设在所述二级转子组件(20)上,所述一级外环(50)与所述二级外环(60)固定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
标题: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包括:支杆,内部设有内管;转接头,设于支杆的一端,并与内管固定连接;温度测头组件,包括第一空气管和设置在第一空气管内的热电偶,第一空气管的一端穿过转接头设置于内管内,另一端裸露在转接头外;方向测头组件,包括第二空气管和设置在第二空气管内的多个子空气管,第二空气管的一端穿过转接头设置于内管内,另一端裸露在转接头外;第一空气管裸露在转接头外的部分包括第一平直段和第一弯折段,第一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与支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空气管裸露在转接头外的部分包括第二平直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二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与支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申请号:CN201811538079.8
申请日:2018/12/1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发动机风扇转子后增压级进口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杆(40),所述支杆(40)内部设有内管(41);
转接头(30),所述转接头(30)设于支杆(40)的一端,并与内管(41)固定连接;
温度测头组件(20),包括第一空气管(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管(21)内的热电偶(22),所述第一空气管(21)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30)设置于所述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
方向测头组件(10),包括第二空气管(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气管(11)内的多个子空气管(12),所述第二空气管(11)的一端穿过所述转接头(30)设置于所述内管(41)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
所述第一空气管(21)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一平直段(211)和第一弯折段(212),所述第一平直段(2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空气管(11)裸露在所述转接头(30)外的部分包括第二平直段(111)和第二弯折段(112),所述第二平直段(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杆(40)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发动机流场气动参数测量装置
标题:发动机流场气动参数测量装置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流场气动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组件、安装组件以及移动机构,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探针支杆;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衬套、定位安装盘、上安装盘、向心关节轴承、下安装盘、定位销,所述安装衬套套设于所述探针支杆上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下安装盘、所述向心关节轴承、所述上安装盘和所述定位安装盘依次套设于所述安装衬套外侧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处。
申请号:CN201811529885.9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流场气动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组件(100)、安装组件(200)以及移动机构(300),所述测量组件(100)包括探针支杆(101);所述移动机构(300)包括安装座(301),所述安装座(301)上开设有安装孔(302);
所述安装组件(200)包括安装衬套(201)、定位安装盘(202)、上安装盘(203)、向心关节轴承(204)、下安装盘(205)、定位销(206),所述安装衬套(201)套设于所述探针支杆(101)上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302)内,所述下安装盘(205)、所述向心关节轴承(204)、所述上安装盘(203)和所述定位安装盘(202)依次套设于所述安装衬套(201)外侧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02)处。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检验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密封性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标题:检验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密封性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验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密封性的试验系统,属于叶轮机械试验技术领域,试验系统包括: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吸附系统包括至少一路的吸附单元,吸附单元并联设置且连通于变循环压气机的机身部位;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进气组件连通于变循环压气机进气端,排气组件连通于变循环压气机出气端的排气组件。通过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检验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密封性的试验系统及方法,实现静态(变循环压气机不运转)的吸附系统密封性检验,可以高效地完成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密封性的检验,在变循环压气机性能录取试验前暴露吸附系统密封性问题,降低变循环压气机试验风险,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试验成本。
申请号:CN201811487736.0
申请日:2018/12/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检验变循环压气机吸附系统密封性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包括变循环压气机(10);
吸附系统(40),所述吸附系统(40)包括至少一路的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并联设置且连通于所述变循环压气机(10)的机身部位;
进气组件(20)和排气组件(30),所述进气组件(20)连通于所述变循环压气机(10)进气端,所述排气组件(30)连通于所述变循环压气机(10)出气端的排气组件(30)。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标题: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包括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以及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连接于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一端,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连接于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另一端,并且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与外层落体转接盒组件的内部连通;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穿过集成段外层流体粗管路以及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内部空间,与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连接。
申请号:CN201811530661.X
申请日:2018/12/1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以及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
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连接于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一端,所述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连接于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另一端,并且所述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与所述外层落体转接盒组件(30)的内部连通;
所述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穿过所述集成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以及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连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