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主千斤顶调节装置

标题:一种飞机主千斤顶调节装置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主千斤顶调节装置。所述飞机主千斤顶调节装置包含有支撑机构及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含有第一连杆、可调支脚、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两端与分别与可调支脚连接形成一个三脚架,第一连杆一端与飞机主千斤顶上的支撑耳片铰接,另一端与可调支脚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可调支脚及飞机千斤顶铰接;所述调节机构含有轮架、带定位器回转轮及垂直升降螺杆,轮架的一端与可调支脚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垂直升降螺杆,带定位器回转轮通过螺栓与垂直升降螺杆连接。通过调节垂直升降螺杆可以调节飞机主千斤顶的高度和水平。本发明可实现飞机主千斤顶的水平调节及高度调节,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申请号:CN201510524362.5

申请日:2015/8/2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主千斤顶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飞机主千斤顶的高度和水平,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及垂直校准仪(3),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含有三个第一连杆(1)、三个可调支脚(4)、三个第二连杆(8)及三个第三连杆(9),三个第三连杆(9)两端分别与三个可调支脚(4)连接形成一个三脚架,第一连杆(1)一端与所述飞机千斤顶连接,另一端与可调支脚(4)连接,第二连杆(8)的两端分别与可调支脚(4)及所述飞机主千斤顶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含有轮架(5)、带定位器回转轮(6)及垂直升降螺杆(7),轮架(5)一端与可调支脚(4)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垂直升降螺杆(7),带定位器回转轮(6)通过螺栓与垂直升降螺杆(7)连接;所述垂直校准仪(3)固定安装在所述飞机主千斤顶(2)上,用于检测所述飞机主千斤顶是否已经调平。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燃油系统的操作方法

标题:一种燃油系统的操作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系统的操作方法,涉及航空燃油系统试验技术领域。所述燃油系统的操作方法包含有给储油罐加油、惰化储油罐气相空间内的氧浓度、对储油罐中的燃油加热、将储油罐内的热燃油转输至试验油箱、试验完成后将储油罐内的剩余燃油回流至煤油泵站五个步骤。本发明的燃油系统的操作方法安全、可靠,解决了航空煤油热惯性大、油温调节困难、燃油蒸汽与空气混合物易着火和爆炸的难题,能够将数十吨燃油在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内均匀加热至60~100℃,然后安全输送至位于燃油系统全模台上的试验油箱内。

申请号:CN201510527825.3

申请日:2015/8/2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燃油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给储油罐(1)加油,且在储油罐(1)内至少留有3%的气相空间;步骤二:惰化储油罐(1)气相空间内的氧浓度至9%以下;步骤三:对储油罐(1)中的燃油加热;步骤四:将储油罐(1)内的热燃油转输至试验油箱;步骤五:待试验油箱内燃油温度达到热燃油试验要求模拟温度的±5%℃时,开始热燃油试验;步骤六:试验完成后将储油罐(1)内的剩余燃油回流至泵站(25)。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防护踏板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标题:一种防护踏板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踏板及具有其的飞行器。所述防护踏板包含有螺杆(2)、U型框(3)、踏板(4)及支腿(5);所述U型框(3)的开口端相对开有螺纹孔,螺杆(2)穿过所述螺纹孔与U型框(3)连接,所述踏板(4)与U型框(3)的“U”型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4)上与U型框(3)相对的一侧底面固定连接有支腿(5)。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安全可靠,可满足工作人员日常维护的需要,有效保护管路的不受损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申请号:CN201510492715.8

申请日:2015/8/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防护踏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螺杆(2)、U型框(3)、踏板(4)及支腿(5);所述U型框(3)的开口端相对开有螺纹孔,螺杆(2)穿过所述螺纹孔与U型框(3)连接,所述踏板(4)与U型框(3)的“U”型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4)上与U型框(3)相对的一侧底面固定连接有支腿(5)。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部件整体成型方法及飞行器的舵面及飞行器

标题:一种部件整体成型方法及飞行器的舵面及飞行器

摘要:一种部件整体成型方法及飞行器的舵面及飞行器。所述部件整体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待制作部件的肋结构数量制作多个分组模具;步骤2:制作铺层组;步骤3:将各个分组模具与其各自对应的铺层组进行组装,形成多个分组铺层模具;步骤4:根据待制作部件形状,将分组铺层模具拼装成待制作部件模型,使每两个相邻分组铺层模具之间形成待制作部件的肋结构;步骤5:为待制作部件模型制作蒙皮;步骤6:将蒙皮与待制作部件模型组装,并通过RTM工艺进行固化成型,形成待制作部件。采用本发明的部件整体成型方法,成型后的待制作部件仅需采用少量的标准件即可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简化了安装所需的工装,整体化程度高,且生产成本较低。

申请号:CN201510349301.X

申请日:2015/6/2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部件整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整体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待制作部件的肋结构数量,制作多个分组模具;步骤2:制作各个分组模具的铺层组;步骤3:将各个分组模具与其各自对应的铺层组进行组装,形成多个分组铺层模具;步骤4:根据待制作部件形状,将多个分组铺层模具拼装成待制作部件模型,且使每两个相邻分组铺层模具之间形成待制作部件的肋结构;步骤5:为所述待制作部件模型制作能够覆盖其外表面的蒙皮;步骤6:将所述蒙皮与所述待制作部件模型组装,并通过RTM工艺进行固化成型,形成待制作部件。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基于Catia的零件自动装配方法

标题:一种基于Catia的零件自动装配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零件装配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tia的零件自动装配方法,以解决目前的零件装配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的基于Catia的零件自动装配方法,首先确定各零件的装配特征,根据装配特征建立各零件的特征坐标系;再根据各零件的特征坐标系计算各零件之间的变换矩阵,对其中待移动的零件的变换矩阵进行变换,得到装配后的位置坐标;最后将位置坐标赋予待移动的零件,从而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多个零件之间的自动装配,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申请号:CN201510511988.2

申请日:2015/8/19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基于Catia的零件自动装配方法,零件包括多个,每个零件具有位置坐标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各零件的装配特征;步骤二、根据所述装配特征建立各零件的特征坐标系;步骤三、根据所述特征坐标系计算各零件之间的变换矩阵;步骤四、对其中待移动的零件的位置坐标系用所述变换矩阵进行变换,得到装配后的位置坐标;步骤五、将所述装配后的位置坐标赋予所述待移动的零件,实现多个所述零件之间的装配。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确定加筋板压损应力影响因子及计算加筋板柱强度的方法

标题:确定加筋板压损应力影响因子及计算加筋板柱强度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加筋板压损应力影响因子及计算加筋板柱强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对通过喷丸成型工艺制造的待测加筋板以及试验对比用加筋板进行压损试验,从而获得喷丸成型工艺制造的待测加筋板以及试验对比用加筋板的压损应力;根据喷丸成型工艺制造的待测加筋板以及试验对比用加筋板的压损应力数据,并通过公式获取压损应力影响因子。本发明中的确定加筋板的压损应力影响因子的方法通过公式获取压损应力影响因子,从而能够通过压损应力影响因子直观地看出喷丸工艺对加筋板所带来的影响。

申请号:CN201510501673.X

申请日:2015/8/14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确定加筋板的压损应力影响因子的方法,所述加筋板通过喷丸成型工艺制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加筋板的压损应力影响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对通过喷丸成型工艺制造的待测加筋板以及试验对比用加筋板进行压损试验,从而获得喷丸成型工艺制造的待测加筋板以及试验对比用加筋板的压损应力;根据喷丸成型工艺制造的待测加筋板以及试验对比用加筋板的压损应力数据,并通过公式获取压损应力影响因子。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多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表决装置

标题:多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表决装置

摘要:提供一种多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表决装置,包括继电器线圈控制组、二极管组和继电器开关组;继电器线圈控制组包括继电器线圈R1至R4,继电器线圈R1至R4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输入信号CS1至CS4,输出端并联后接地;二极管组包括二极管D1至D4,二极管D1至D4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输入信号CS1至CS4,输出端并联后作为二极管组的输出端;继电器开关组包括继电器线圈R1至R4的常开触点,常开触点被设置为使得作为装置的输出的继电器开关组的输出CS_ V=CS1CS2+CS1CS3+CS1CS4+CS2CS3+CS2CS4+CS3CS4。根据本公开的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表决装置周期短、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

申请号:CN201510490364.7

申请日:2015/8/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多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表决装置,包括继电器线圈控制组、二极管组和继电器开关组;所述继电器线圈控制组包括继电器线圈R1至R4,所述继电器线圈R1至R4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输入信号CS1至CS4,输出端并联后接地;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二极管D1至D4,二极管D1至D4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余度电压控制指令输入信号CS1至CS4,输出端并联后作为所述二极管组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开关组包括所述继电器线圈R1至R4的常开触点,所述常开触点被设置为使得作为所述装置的输出的所述继电器开关组的输出CS_ V=CS1CS2+CS1CS3+CS1CS4+CS2CS3+CS2CS4+CS3CS4。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多点弯曲测量复合材料面外刚度的方法

标题:一种多点弯曲测量复合材料面外刚度的方法

摘要:一种多点弯曲测量复合材料面外刚度的方法,属于航空结构力学领域。利用多点弯曲特别是五点弯曲这一简便的试验方法形成的既有存剪状态又有耦合状态的在一个试验件上形成的多种应力场分布,同时利用参数反演方法根据有限元模型结果进行优化反演计算可以一次得到多个面外刚度数据。本发明提供的多点弯曲测量复合材料面外刚度的方法测量结果准确度高,消除了各刚度之间的耦合效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多点弯曲测量复合材料面外刚度的方法所得到的复合材料面外刚度数据结果用于有限元分析精度高,试验件制备简单,试验方法简便,提高了数据的精度,缩短了设计周期。

申请号:CN201510494369.7

申请日:2015/8/1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多点弯曲测量复合材料面外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实验准备,选用一般的万能材料试验机作为试验机,制作复合材料试验件,确定对试验件进行弯曲的点数并准备试验夹具;S2:按照S1中选定的多点弯曲方法进行试验和测量并得出相应的数据;S3:对S2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参数反演,得出复合材料面外刚度。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四余度信号监控表决方法和设备

标题:四余度信号监控表决方法和设备

摘要:提供一种四余度信号监控表决方法和设备。该四余度信号监控表决方法,包括:对于四余度信号Y1、Y2、Y3、Y4,在所有信号均正常的情况下,按下列步骤进行四余度信号的表决和监控:提取出信号Y1、Y2、Y3中的最大值A、中值B以及最小值C;提取出Y4、A、C的中值M;以及使用中值B和M以二余度形式进行初步监控,其中,当发现异常时,通过一票否决方式否决所有信号,即确定所有信号故障。根据本公开的四余度信号监控表决方法和设备降低了运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效率。

申请号:CN201510493371.2

申请日:2015/8/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四余度信号监控表决方法,包括:对于四余度信号Y1、Y2、Y3、Y4,在所有信号均正常的情况下,按下列步骤进行四余度信号的表决和监控:提取出信号Y1、Y2、Y3中的最大值A、中值B以及最小值C;提取出Y4、A、C的中值M;以及使用中值B和M以二余度形式进行初步监控,其中,当发现异常时,通过一票否决方式否决所有信号,即确定所有信号故障。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模拟压力脉动的试验装置

标题:一种模拟压力脉动的试验装置

摘要:一种模拟压力脉动的试验装置,涉及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领域中气源系统的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的结构设计技术,用于气源系统地面模拟试验,气源进口、气源出口设置于外壳两端的中心位置,外壳的曲面上设置有排气孔,在外壳的内部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丝杠,在外壳的内部、与外壳的曲面垂直设置有圆盘,圆盘上均匀设置有泄压孔,圆盘的圆心位置设置有螺栓孔,丝杠穿过螺栓孔并通过电机控制使圆盘在外壳内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本发明提供的模拟压力脉动的试验装置可达到气源出口的气压不断变化、形成气压脉动的效果,使气源系统地面模拟试验更能接近真实情况,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装置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申请号:CN201510496069.2

申请日:2015/8/13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模拟压力脉动的试验装置,用于气源系统地面模拟试验,验证压力脉动对气源系统产生的影响,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外壳(4)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在外壳(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气源进口(1)、气源出口(2),气源进口(1)、气源出口(2)设置于外壳(4)的两端的中心位置,外壳(4)的曲面上设置有排气孔(3),在外壳(4)的内部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丝杠(8),在外壳(4)的内部、与外壳(4)的曲面垂直设置有圆盘(5),圆盘(5)上均匀设置有泄压孔(7),圆盘(5)的圆心位置设置有螺栓孔,丝杠(8)穿过圆盘(5)上的螺栓孔并通过电机(6)控制使圆盘(5)在外壳(4)内沿外壳(4)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