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作者: admin

一种折叠式牵引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牵引杆。所述折叠式牵引杆包括:第一段杆, 其一端上设置有牵引接头;第二段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段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三段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段杆的另一端铰接;其中,所述第一段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段杆方向自所述铰接处倾斜弯折,所述第三段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段杆方向自所述铰接处倾斜弯折,在所述第一段杆相对所述第二段杆方向倾斜弯折且所述第三段杆相对所述第二段杆方向倾斜弯折时,所述第一段杆的端部的中心点、所述第二段杆的端部的中心点以及所述第三段杆的端部的中心点的连接线在所述第一段杆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为三角形。采用这种机构,能够使牵引接头不与牵引杆中段相互干涉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小折叠后的体积。

一种飞机客舱温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属于飞机客舱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客舱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座舱、三轮高压除水系统、温度控制阀、冷风道调节阀和系统控制器,冷风道调节阀安装在三轮高压除水系统的冲压空气道内,发动机引气系统出口直接连通座舱供气管道的管道内安装有温度控制阀;其特征为:在冷风道调节阀的出口端安装有冲压空气流量传感器,冲压空气流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传输至系统控制器。控制系统选用冲压空气流量作为控制对象,通过固定冲压空气的流量,稳定系统换热状态,保证系统制冷和加热能力,将系统双执行机构温度调节转换为单温度控制阀的控制。大大降低系统控制耦合型,提高系统控制稳定性。

一种飞机刹车压力反馈调节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刹车压力反馈调节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刹车指令传感器、防滑刹车控制盒、电液压力伺服阀、机轮速度传感器和刹车压力传感器,与传统的防滑刹车系统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刹车管路中增加刹车压力传感器,并将刹车压力信号反馈至防滑刹车控制盒,在防滑刹车控制盒中采用刹车压力进行反馈调节,防滑刹车控制盒调节电液压力伺服阀的驱动电流,减小电液压力伺服阀零偏造成的误差,提高了飞机防滑刹车控制精度,提高了飞机着陆的安全性。

一种飞机双余度防滑控制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双余度防滑控制系统,系统包括防滑控制器,电磁液压锁,刹车控制阀,机轮速度传感器,在正常防滑控制过程,防滑控制器的主防滑控制板卡、刹车控制阀、机轮速度传感器的主电气线圈处于工作状态,备用防滑控制板卡和备用电气线圈处于热备份状态,当主防滑控制板卡、刹车控制阀、机轮速度传感器的主电气线圈中任一出现故障时,防滑控制系统自动转换到备用工作状态;当防滑控制器的备用防滑控制板卡、刹车控制阀、机轮速度传感器的备用电气线圈中任一出现故障对主防滑控制不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防滑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有效提高飞机的安全性。

一种飞机刹车接地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刹车接地保护系统,系统包括刹车控制器、刹车控制阀、机轮速度传感器和轮载传感器,本发明中机轮速度传感器和轮载传感器用于判断飞机处于空中或地面状态,如判断飞机处于地面状态,驾驶员施加左、右刹车指令,刹车控制器会根据刹车指令给刹车控制阀施加刹车控制信号,刹车控制阀输出刹车压力,使飞机处于刹车状态;如判断后飞机处于空中状态,即使驾驶员施加左、右刹车指令,刹车控制器也不会给刹车控制阀施加刹车控制信号,飞机处于松刹车状态,这样能保证飞机在着陆过程中,驾驶员误踩刹车而引发飞机带刹车着陆,能防止飞机拖胎。

一种飞机刹车动静态综合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及一种飞机刹车动静态综合控制系统,系统包括刹车指令传感、刹车控制器、刹车控制阀、机轮刹车装置和机轮速度传感器,本发明的飞机刹车动静态综合控制方法,通过机轮速度传感器信号来判断飞机处于动态还是静态,以实现不同的刹车控制律,静态刹车时刹车指令处于最大值,对应的刹车系统输出压力为静刹车压力;动态刹车时刹车指令处于最大值时,对应的刹车系统输出压力为最大正常刹车压力;能保证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根据飞机状态自动切换至正常刹车和静刹车状态,保证飞行员利用脚蹬刹车,既能实现正常刹车又能实现静刹车,而且在配置上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减轻飞行员操纵负担,提高飞机的使用可靠性。

一种门筒分离式液压伺服作动器

本发明涉及飞机作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作动系统作动器设计与布置领域。门筒分离式液压伺服作动器是为了满足有限空间的安装需求而设计的,即将集成控制阀组件与作两个动筒分别作为单独的LRU在机上安装,集成控制阀组件与作动筒之间通过液压软管和电缆连接,指令信号输入到集成控制阀组件,集成控制阀组件接受指令并控制相应的零部件运动,进而控制作动筒的运动。推挽式布置则是将两个作动筒安装成“一推一拉”运动形式的布置,该布置可以有效减少安装空间需求,减小作动系统及结构自身的疲劳力矩。

一种通用飞机襟翼控制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襟翼控制系统,系统包括襟翼操纵手柄组件、襟翼驱动单元、襟翼联动机构、襟翼位置反馈回路。本发明中襟翼操纵手柄设置于前仪表板处,内设有行程开关组件和位置指示组件,扳动襟翼操纵手柄后,操纵手柄的凸轮触动收上(放下)微动电门,襟翼驱动单元上电并驱动右襟翼运动,同时襟翼联动机构拉动反馈钢索,反馈钢索带动位置指针组件和收上(放下)微动电门运动,当位置指针与操纵手柄位置重合时,凸轮释放收上(放下)微动电门,襟翼驱动单元断电并停止运动,进而使襟翼停在当前位置。襟翼驱动单元内部设置有蜗轮蜗杆机构,可有效防止载荷逆传。

一种大飞机混合式横向操纵系统

本发明属于飞行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横向操纵系统。本发明利用带指令的驾驶员主操纵装置,不可逆全助力机电控制一体化作动系统、长线系钢索传动装置,舵面附近回中弹簧等使得机械、电传混合式横向操纵系统实施方案简洁,重量轻、系统集成化程度高,两种不同操纵方式增加余度设计,具有操纵备份功能,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在机械模式下,飞机的姿态控制容易。

一种带末端回中机构的飞机操纵系统

一种带末端回中机构的飞机操纵系统,属于飞机设计领域的操纵系统设计领域,包括操纵装置,传动机构,末端摇臂和回中机构,操纵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末端摇臂连接,末端摇臂通过传动机构与舵面相连;回中机构包括伸缩杆,筒体,弹簧,固定挡板,活动挡板,伸缩杆,伸缩杆从端头挡片中穿出,两组活动挡板和弹簧置于端头挡片和中部挡片之间,回中机构一端为与飞机固定部件铰支,另一端通过伸缩杆与末端摇臂的一个接头铰接。本发明通过在操纵系统末端设置具有预载的弹簧回中机构,实现飞机舵面的具有良好的回中性,为降低机械系统刚度与制造精度不足而引起的机械系统死区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设计难度与制造成本,提高了飞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