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92019-11-27 03:25:49一种位移机构连接固定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92019-11-27 03:25:49可调角度的测试探针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92019-11-27 03:25:49静子机匣平衡夹具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72019-11-27 03:25:47一种热电偶组件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72019-11-27 03:25:47热电偶引线结构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72019-11-27 03:25:47一种梯形件辅助测量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72019-11-27 03:25:47一种燃烧室紫外火焰探测器组件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72019-11-27 03:25:47一种热变形协调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72019-11-27 03:25:47一种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子叶片扭转角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25:472019-11-27 03:25:47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引射器阀门驱动机构
返回顶部
一种位移机构连接固定装置
标题:一种位移机构连接固定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位移机构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移动滑块(1)、连接块以及连接轴(5)。所述移动滑块(1)能够在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轨道移动;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移动滑块(1)上;所述连接轴(5)的一端通过设置轴连接部(3)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另一端与受感部(6)连接,其中,所述轴连接部(3)与所述连接块装配后,所述连接块能够限制所述轴连接部(3)旋转和/或侧向移动。本申请可将位移机构的驱动力及支撑力传递给受感部,不需要其他承力设备,结构紧凑,能较好的满足试验需求;能够保证受感部不发生旋转和/或侧向移动;连接可靠,对位移机构与受感部相对高度要求不高,安装方便。
申请号:CN201822091621.1
申请日:2018/12/13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位移机构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滑块(1),所述移动滑块(1)能够在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轨道移动;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移动滑块(1)上;
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一端通过设置轴连接部(3)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另一端与受感部(6)连接,其中,所述轴连接部(3)与所述连接块装配后,所述连接块能够限制所述轴连接部(3)旋转和/或侧向移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可调角度的测试探针
标题:可调角度的测试探针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角度的测试探针,包括:安装座,开设有台阶孔和第一定位孔;支杆,设置于台阶孔内,且支杆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压板,与安装座连接,用于压紧支杆,压板上设置有凸台;压板压紧支杆时,凸台卡接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
申请号:CN201822053667.4
申请日:2018/12/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角度的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0),开设有台阶孔(11)和第一定位孔(12);
支杆(20),设置于所述台阶孔(11)内,且所述支杆(2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21);
压板(30),与所述安装座(10)连接,用于压紧所述支杆(20),所述压板(30)上设置有凸台(31);
所述压板(30)压紧所述支杆(20)时,所述凸台(31)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2)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1)内。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静子机匣平衡夹具
标题:静子机匣平衡夹具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静子机匣平衡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艺机匣组件和第二工艺机匣组件,第一工艺机匣组件包括第一工艺机匣,第一工艺机匣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在第一轴承座中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定距套、第一工艺轴承内半环及第一模拟轴承内环压板;第二工艺机匣组件包括第二工艺机匣,第二工艺机匣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处设置有第二轴承座,在第二轴承座中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定距套、第二工艺轴承内半环及第二模拟轴承内环压板;在第二工艺机匣上还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螺母,支撑螺母上螺纹连接有拉紧螺杆,拉紧螺杆上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压紧螺母和传动轴。
申请号:CN201822126139.7
申请日:2018/12/18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静子机匣平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艺机匣组件(10)和第二工艺机匣组件(20),所述第一工艺机匣组件(10)包括第一工艺机匣(11),所述第一工艺机匣(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2),在所述第一轴承座(12)中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定距套(13)、第一工艺轴承内半环(14)及第一模拟轴承内环压板(15);
所述第二工艺机匣组件(20)包括第二工艺机匣(21),所述第二工艺机匣(2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处设置有第二轴承座(22),在所述第二轴承座(22)中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定距套(23)、第二工艺轴承内半环(24)及第二模拟轴承内环压板(25);
在所述第二工艺机匣(21)上还设置有支撑架(31),在所述支撑架(31)上设置有支撑螺母(32),所述支撑螺母(32)上螺纹连接有拉紧螺杆(33),所述拉紧螺杆(33)上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压紧螺母(34)和传动轴(35);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35)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热电偶组件
标题:一种热电偶组件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偶组件。所述热电偶组件包括:正极偶丝;负极偶丝;正极正向绕包层;负极正向绕包层;正极反向绕包层;负极反向绕包层;正极交织绝缘层;负极交织绝缘层;交织护套层;金属屏蔽层;其中,所述正极正向绕包层、负极正向绕包层、正极反向绕包层、负极反向绕包层、正极交织绝缘层以及负极交织绝缘层采用TC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镍铬合金材料制成。本申请的热电偶组件耐温性能能够达到1200℃,经过大量高温实验,大部分高温合金材料的成份容易游离被TC纤维材料包覆层吸附,导致高温时热电偶的包覆层绝缘性快速下降,而镍铬合金材料成份不容易游离被TC纤维材料包覆层吸附,保证了屏蔽层的绝缘性、柔韧性、机械强度。
申请号:CN201821551132.3
申请日:2018/9/21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热电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组件包括:
正极偶丝(1),所述正极偶丝(1)包括正极裸露部分(11)以及正极保护部分;
负极偶丝(2),所述负极偶丝(2)包括负极裸露部分以及负极保护部分;
正极正向绕包层(3),所述正极正向绕包层(3)包裹所述正极保护部分;
负极正向绕包层(4),所述负极正向绕包层(4)包裹所述负极保护部分;
正极反向绕包层(5),所述正极反向绕包层(5)包裹所述正极正向绕包层(3);
负极反向绕包层(6),所述负极反向绕包层(6)包裹所述负极正向绕包层(4);
正极交织绝缘层(7),所述正极交织绝缘层(7)包裹所述正极反向绕包层(5);
负极交织绝缘层(8),所述负极交织绝缘层(8)包裹所述负极反向绕包层(6);
交织护套层(9),所述交织护套层(9)包裹所述正极交织绝缘层以及所述负极交织绝缘层;
金属屏蔽层(10),所述金属屏蔽层(10)包裹所述交织护套层(9);其中,所述正极正向绕包层(3)、负极正向绕包层(4)、正极反向绕包层(5)、负极反向绕包层(6)、正极交织绝缘层(7)以及负极交织绝缘层(8)采用TC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屏蔽层(10)采用镍铬合金材料制成。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热电偶引线结构
标题:热电偶引线结构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电偶引线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在第一零件上开设有第一引线孔,在第二零件上开设有第二引线孔,第一引线孔包括第一引线子孔、第二引线子孔和引线缝,第一引线子孔和第二引线子孔通过引线缝连通,第一引线子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引线子孔的直径,第二引线孔为阶梯孔;第一引线子孔的中心轴与第二引线孔的中心轴之间相距预设距离,第二引线子孔的中心轴设置在第二引线孔的外侧。
申请号:CN201822084970.0
申请日:2018/12/12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热电偶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零件(10)和第二零件(20),在所述第一零件(10)上开设有第一引线孔(11),在所述第二零件(20)上开设有第二引线孔(21),所述第一引线孔(11)包括第一引线子孔(111)、第二引线子孔(112)和引线缝(113),所述第一引线子孔(111)和所述第二引线子孔(112)通过所述引线缝(113)连通,所述第一引线子孔(1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引线子孔(112)的直径,所述第二引线孔(21)为阶梯孔;
所述第一引线子孔(111)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引线孔(21)的中心轴之间相距预设距离,所述第二引线子孔(112)的中心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引线孔(21)的外侧。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梯形件辅助测量装置
标题:一种梯形件辅助测量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梯形件测量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形件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尺条、第一卡爪、第一卡紧螺栓、第二卡爪、第一测量块,其中,第一测量块具有:第一测量状态、第一分离状态,第一卡紧螺栓,具有:第一拧紧状态、第一拧松状态;其可将对上底边尺寸的测量转变为对两个平行面之间的测量,即通过测量第二卡爪4的第二卡紧面与第一测量块5的第一测量面之间的距离得到梯形件上底边的尺寸,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容易实现对梯形件上底边尺寸的精确测量。
申请号:CN201822107222.X
申请日:2018/12/16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梯形件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尺条(1),其一长度方向的侧壁为基准侧壁,所述尺条(1)上与所述基准侧壁相对的侧壁为抵接侧壁;所述基准侧壁上开设有基准槽,所述基准槽沿所述基准侧壁长度方向伸展;
所述基准槽一长度方向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沿所述第一侧壁长度方向伸展;
第一卡爪(2),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准槽中,为第一转动端;所述第一转动端端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一转动端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一转动端端面同轴;所述第一卡爪(2)一侧壁面为第一卡紧面,所述第一卡紧面与所述第一转动端端面相交,且与所述第一转动端端面相切;
第一卡紧螺栓(3),其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
第二卡爪(4),其一端与所述尺条(1)连接;所述第一卡爪(4)具有第二卡紧面,所述第二卡紧面朝向所述第一卡紧面,与所述第一卡紧面之间形成卡紧空间,所述第二卡紧面能够调节至与所述基准槽轴线垂直;
第一测量块(5),具有第一测量面,且其一侧壁具有第一测量块第一凸出、第一测量块第二凸出;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块(5)具有:
第一测量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块第一凸出与所述基准侧壁抵接,第一测量块第二凸出与所述抵接侧壁抵接,从而夹紧所述尺条(1);所述第一测量面与所述基准槽轴线垂直,并与所述第一转动端端面相切;
第一分离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块第一凸出及所述第一测量块第二凸出与所述尺条(1)分离;
所述第一卡紧螺栓(3)具有:
第一拧紧状态:所述第一卡紧螺栓(3)的头部与所述第一转动端沿径向夹紧所述第一侧壁;
第一拧松状态:所述第一卡紧螺栓(3)的头部及所述第一转动端与所述第一侧壁分离;
所述第一卡爪(2)能够沿所述基准槽轴向移动,且能够绕所述第一螺纹孔轴线转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燃烧室紫外火焰探测器组件
标题:一种燃烧室紫外火焰探测器组件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室紫外火焰探测器组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了帽罩,能将从火焰探测孔穿过的光线能最大限度的被火焰探测器感光器件接收,提高了火焰探测器对微弱火光的探测精度;能够有效的隔离冷却气流和内部的热气流,降低了火焰探测孔对加力燃烧室冷却系统的影响。
申请号:CN201821608935.8
申请日:2018/9/2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室紫外火焰探测器组件,包括外壁机匣(2)以及径向贯穿设置在所述外壁机匣(2)上的紫外火焰探测器(1);
防振隔热屏(3),同轴设置在所述外壁机匣(2)内,所述防振隔热屏(3)与所述外壁机匣(2)之间形成有流通冷却气的空腔,在所述防振隔热屏(3)径向方向,与所述紫外火焰探测器(1)同轴的位置开设有火焰探测孔(4);
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紫外火焰探测器组件还包括:
呈筒状的帽罩(5),连接到所述外壁机匣(2)的内侧,其轴向一端同轴套设在所述紫外火焰探测器(1)上,在所述帽罩(5)的内壁涂有反射薄膜,以使所述防振隔热屏(3)内的光线最大限度反射到所述紫外火焰探测器(1)。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热变形协调装置
标题:一种热变形协调装置
摘要:本申请属于引射器安装连接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变形协调装置,包括环板,其轴向一端的环面与引射器连接;支板,包括第一安装板、“S”型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连接在所述“S”型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平行,所述支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周向分布连接在所述环板的内环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机匣。本申请中的“S”型板可以有效吸收由热膨胀引起的径向位移,支板与环板的分体结构在较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外环的加工难度与制造成本。
申请号:CN201821600823.8
申请日:2018/9/29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热变形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板(2),其轴向一端的环面与引射器连接;
支板(1),包括第一安装板(3)、“S”型板(4)以及第二安装板(5),所述第一安装板(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5)分别连接在所述“S”型板(4)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安装板(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5)平行,所述支板(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环板(2)的内环面上,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5)固定连接机匣。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子叶片扭转角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标题:一种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子叶片扭转角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摘要:本申请属于发动机转子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子叶片扭转角度测量系统及方法;测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机匣的内环面上,且布置在同一个待测转子叶片轴向位置的前缘和尾缘处;信号处理与采集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转换为待测转子叶片的前缘与尾缘的叶尖到达时刻数据;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转子叶片的转速;扭转角处理模块,用于计算获得转子叶片扭转角。本申请的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子叶片扭转角度测量系统及方法,以一阶扭转及其测量为基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模型及公式,其测点布置简单,计算相关的参数容易获取,易于在发动机上实施,在扭转角测量中具有指导性意义。
申请号:CN201910200688.0
申请日:2019/3/17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子叶片扭转角度测量系统,所述转子叶片设置在机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转子叶片扭转角度测量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机匣的内环面上,且所述第一传感器至少布置在同一个待测转子叶片轴向位置的前缘和尾缘处;
信号处理与采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与采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采集的同一个待测转子叶片的前缘与尾缘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转换为所述待测转子叶片的前缘与尾缘的叶尖到达时刻数据;
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传动轴上,用于检测待测转子叶片的转速;
扭转角处理模块,所述扭转角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转子叶片的前缘与尾缘的叶尖到达时刻数据以及所述待测转子叶片的转速,获得转子叶片扭转角。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引射器阀门驱动机构
标题: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引射器阀门驱动机构
摘要: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引射器阀门驱动机构。包括:环状引射器阀门、作动器、传动杆、内端主动摇臂、内端从动摇臂。环状引射器阀门设置有摇臂滑道;作动器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外传动摇臂连接;传动杆包括外传动杆以及内传动杆,外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外传动摇臂连接,所述外传动杆的中部转动安装在外涵机匣上,所述外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内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内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核心机驱动风扇级机匣上;内端主动摇臂的一端与所述内传动杆固连,另一端通过球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摇臂滑道中;内端从动摇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级机匣上,另一端通过球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摇臂滑道中。
申请号:CN201910270887.9
申请日:2019/4/4
申请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引射器阀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引射器阀门(9),所述环状引射器阀门(9)设置有摇臂滑道(10);
作动器(1),所述作动器(1)的一端与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外传动摇臂(3)连接;
传动杆(4),包括外传动杆(41)以及内传动杆(42),所述外传动杆(41)的一端与所述外传动摇臂(3)连接,所述外传动杆(41)的中部转动安装在外涵机匣(11)上,所述外传动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内传动杆(42)的一端通过花键(14)连接,所述内传动杆(42)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核心机驱动风扇级机匣(17)上;
内端主动摇臂(5),所述内端主动摇臂(5)的一端与所述内传动杆(42)固连,另一端通过球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摇臂滑道(10)中;
内端从动摇臂(6),所述内端从动摇臂(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级机匣(17)上,另一端通过球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摇臂滑道(10)中。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