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92019-11-27 03:18:29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92019-11-27 03:18:29一种飞机舵偏转角测量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92019-11-27 03:18:29一种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92019-11-27 03:18:29一种小型单发飞机的供油控制器及供油控制方法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92019-11-27 03:18:29一种平显头部安装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92019-11-27 03:18:29一种飞机座椅安全带接头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92019-11-27 03:18:29通用飞机多用途腹鳍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72019-11-27 03:18:27一种用于颤振模型平垂尾连接装置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72019-11-27 03:18:27一种用于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的微型电动舵机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0
0
admin
http://www.hangxincc.com/wp-content/uploads/2019/11/logo2.png
admin2019-11-27 03:18:272019-11-27 03:18:27一种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机构
返回顶部
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方法
标题: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气体流量的方法。本发明在计算机内设定目标流量,目标流量、被控对象的反馈流量和PID控制器的输出反馈一起进入DRNN神经网络。经过DRNN神经网络的算法处理进入PID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的输出反馈一起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经过PID控制器处理和D/A转换后,再经放大并分成两路信号,一路进入电动阀,以控制风道的开度;另一路输入变频电机,以带动鼓风机产生一定的风量通过风道进入APU舱;再由传感器对风量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下一轮的反馈输入。本发明气体流量控制方法通过结合DRNN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和PID控制原理,实现了气体流量的高速、精确控制,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申请号:CN201010234227.4
申请日:2010/7/20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气体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步骤1初始化,在计算机内设定目标流量,目标流量、被控对象的反馈流量和PID控制器的输出反馈一起进入DRNN神经网络;步骤2神经网路处理,经过DRNN神经网络的算法处理进入PID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的输出反馈一起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步骤3PID处理,经过PID控制器的比较处理后产生对被控对象的输入;步骤4PID控制器的输出经过D/A转换,产生模拟信号进入伺服功放进行功率放大;步骤5放大后分成两路信号,一路进入电动阀,通过电动阀控制风道的开度;另一路输入变频电机,变频电机带动鼓风机产生一定的风量通过风道进入APU舱;步骤6由传感器对风道风量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输入信号调理器,经A/D转换后进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作为下一轮的反馈输入。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舵偏转角测量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舵偏转角测量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对飞机装配质量检测及飞机研制试验中舵偏转角测量方法的改进。本发明飞机舵偏转角测量方法将飞机停放好后,在被测舵面上粘贴固定3个激光跟踪仪目标靶球托架。然后将激光跟踪仪架设在目标靶球的前方,使激光束能直达舵面各姿态下所有目标靶标。然后由激光跟踪仪对不同状态下的舵面上的各测量点的空间坐标位置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利用平面组方程计算得到舵偏转角度,实现对飞机舵偏转角的测量。本发明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由于采用激光跟踪仪对目标点进行精确位置测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从而能更真实准确地测量舵偏转角。
申请号:CN201010234247.1
申请日:2010/7/20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舵偏转角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激光跟踪仪进行飞机舵偏转角测量,测量的步骤如下:
1.1、停放飞机,将飞机停放静止好;
1.2、选定测量点,在飞机的被测舵面上选定3个测量点位置,测量点呈三角形分布,尽可能包容被测体表面,使所述3个测量点构成一个空间平面;
1.3、设置目标靶球托架,在选定测量点上设置3个用于定位目标靶球的激光跟踪仪目标靶球托架,并在目标靶球托架上放置目标靶球;
1.4、架设激光跟踪仪,将激光跟踪仪对准飞机上的目标靶球设置,使其发出的激光束能投射到所有靶标;
1.5、测量靶标坐标,在激光跟踪仪坐标系下,首先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舵面第一状态下3个靶标的坐标,记录坐标值;运动舵面至第二状态,再次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舵面第二状态3个靶标的坐标,坐标排列如下表:
1.6、数据解算,第一状态下测得不共线的三靶标坐标P1X1,Y1,Z1;P2X2,Y2,Z2;P3X3,Y3,Z3,该三点构成平面I,平面方程为:
……①
第二状态下又测得三靶标坐标P1X′1,Y′1,Z′1;P2X′2,Y′2,Z′2;P3X′3,Y′3,Z′3,该三点构成平面II,平面方程为:
……②
整理①②成标准平面方程:
它们的法矢量分别为
{A1,B1,C1}和{A2,B2,C2},则两平面间夹角
计算公式为:
该角度即为飞机实际舵偏转角。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
标题:一种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所述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光学分度头(2)、安装轴(3)、安装板(4)、顶尖(5)、顶尖基座(6)、顶尖手柄(7)。其中,所述安装基座(1)包括水平基板(8)和基台(9),所述光学分度头(2)设置在基台(9)上,所述顶尖基座(6)设置在水平基板(8)上,所述顶尖(5)设置在顶尖基座(6)一侧,所述顶尖手柄(7)设置在顶尖基座(6)背离光学分度头(2)一侧。其中,所述光学分度头(2)先后通过带顶尖孔和安装定位的轴(3)与设置在顶尖基座(6)上的顶尖(5)相连。本发明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测量精度高、实用性强。
申请号:CN201010234225.5
申请日:2010/7/20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中安装基座(1)、光学分度头(2)、安装轴(3)、安装板(4)、顶尖(5)、顶尖基座(6)、顶尖手柄(7),其中,所述安装基座(1)包括一水平基板(8)和垂直于水平基板(8)的基台(9)和顶尖基座(6),所述光学分度头(2)设置在基台(9)上,其轴心与水平基板(8)平行,所述顶尖基座(6)设置在水平基板(8)上,且顶尖轴线平行于水平基板(8),所述顶尖(5)设置在顶尖基座(6)临近基台(9)的一侧,所述顶尖手柄(7)设置在顶尖基座(6)背离光学分度头(2)的一侧,其中,所述光学分度头(2)先后通过安装轴(3)与设置在顶尖基座(6)上的顶尖(5)相连,所述光学分度头(2)与安装轴(3)的回转中心以及顶尖(5)同轴,且轴心线平行于水平基板(8),所述安装轴(3)上设置有倾角传感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小型单发飞机的供油控制器及供油控制方法
标题:一种小型单发飞机的供油控制器及供油控制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通用单发飞机的发动机供油控制器及其供油控制方法。所述供油控制器包括主切断阀、右切断阀、定时控制器及左切断阀,其中,所述主切断阀设置在主供油管路上,右切断阀和左切断阀分别设置在右油箱油路和左油箱油路上,所述定时控制器与右切断阀和左切断阀相连,以实现对左、右油路的切换供油。本发明将一套定时控制器应用到供油控制器中,由控制器实现供油管路的自动定时转换控制,必要时可手动对供油管路进行选择控制,其结构简单可靠,涉及零件少,避免了与液压操纵系统的干涉及安装维护问题,能有效解决飞行员因忘记转换操作而导致的事故,提高了飞机的安全可靠性。
申请号:CN201010234250.3
申请日:2010/7/20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小型单发飞机的供油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切断阀、右切断阀、定时控制器及左切断阀,其中,所述主切断阀设置在主供油管路上,右切断阀和左切断阀分别设置在右油箱油路和左油箱油路上,所述定时控制器与右切断阀和左切断阀相连,以实现对左、右油路的定时切换供油。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平显头部安装装置
标题:一种平显头部安装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平显安装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防止平显头部侧向摆动的安装装置,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平显头部安装支架、平显梁、齿板,平显头部安装支架有圆形螺栓孔,平显梁上有长圆螺栓孔,两者通过螺栓连接,平显头部安装支架与平显梁之间为非平面接触。平显头部安装支架与平显梁之间有齿板,齿板与平显头部安装支架、齿板与平显梁之间都为齿形啮合,齿板上齿齿距与下齿齿距不相等。本实用新型的平显头部安装装置在前二后一的三点固定基础上,通过在前两点中任意一个固定点上采取在平显梁和平显头部安装支架间增加齿板,并在相关的安装接触面上设置止动齿,由止动齿的啮合来实现止动、调节,避免平显头部的摆移现象。
申请号:CN201020120872.9
申请日:2010/3/2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平显头部安装装置,包括平显头部安装支架、平显梁,平显头部安装支架有圆形螺栓孔,平显梁上有长圆螺栓孔,两者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平显头部安装支架与平显梁之间为非平面接触。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座椅安全带接头
标题:一种飞机座椅安全带接头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座椅技术,涉及一种飞机座椅安全带接头。接头包括连接环、盖板、底板组成,连接环形状为半椭圆封闭形,盖板侧部中间开有倒U型通孔,连接环安装在盖板上的倒U型通孔中,盖板的倒U型通孔上方两侧有两处凹槽,凹槽上方两侧分布有四个对称的通孔;底板的四角处分布有四个对称的通孔,底板上的四个通孔与盖板上四个通孔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既能在一个安全带接头上同时挂两个安全带挂钩,又能减少受座椅形状的影响。
申请号:CN201020117865.3
申请日:2010/2/2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座椅安全带接头,其特征是,接头包括连接环[1]、盖板[2]、底板[3],连接环[1]形状为半椭圆封闭形,盖板[2]侧部中间开有倒U型通孔[4],连接环[1]安装在盖板[2]上的倒U型通孔[4]中,盖板[2]的倒U型通孔[4]上方两侧有两处凹槽,凹槽上方两侧分布有四个对称的通孔[5];底板[3]的四角处分布有四个对称的通孔[6],底板[3]上的四个通孔[6]与盖板[2]上四个通孔[5]重合。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通用飞机多用途腹鳍
标题:通用飞机多用途腹鳍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飞机设计技术,涉及一种通用飞机多用途腹鳍。在机身的后下部装有一对相对于飞机对称面左右对称的两块腹鳍,腹鳍前缘点位于飞机气动焦点之后500~800mm处,下边缘为平直的,并向后延伸到擦地角限制线处,在与限制线相交处和腹鳍后缘线形成腹鳍的后下角点;两块腹鳍间距为650~750mm,腹鳍的厚度为3.2~8mm,每块腹鳍的上端连接到后机身蒙皮上,腹鳍前缘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均为0~45°。本实用新型在改善飞机的横航向稳定性、抑制飞机大迎角尾旋情况发生的同时,又不破坏现有飞机的纵向传力路线,还扩大了纵向结构加强的范围,还能防止飞机过迎角起飞或着陆后,使后机身擦地而破坏。
申请号:CN201020238156.0
申请日:2010/6/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通用飞机多用途腹鳍,其特征在于,在机身[1]的后下部装有一对相对于飞机对称面左右对称的两块腹鳍[2],腹鳍[2]前缘点位于飞机气动焦点之后500~800mm处,下边缘为平直的,并向后延伸到擦地角限制线[4]处,与腹鳍[2]的后缘线形成腹鳍的后下角点;两块腹鳍[2]间距为650~750mm,两块腹鳍[2]沿机身纵向竖直布置,腹鳍[2]的厚度为3.2~8mm,每块腹鳍[2]采用双层蒙皮结构,每块腹鳍[2]的上端连接到后机身蒙皮上或者机身内部的纵向结构件上,腹鳍[2]前缘后掠角为0~45°、后缘前掠角为0~45°。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颤振模型平垂尾连接装置
标题:一种用于颤振模型平垂尾连接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颤振模型平垂尾连接装置。所述用于颤振模型平垂尾连接装置包括下撑杆、U型弹簧、上撑杆、旋转支臂、垂尾接头,其中,所述旋转支臂上连接有平尾梁,平尾通过平尾梁与旋转支臂相接,所述旋转支臂一端通过与垂尾接头相铰接而与垂尾梁相连,所述旋转支臂的另一端端头前点通过间隙调节螺母与上撑杆相连,所述上撑杆另一端与U型弹簧一U型边相连,所述U型弹簧的另一U型边通过下撑杆与垂尾梁相连。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T尾颤振模型上真实模拟平垂尾的连接形式,准确模拟微动平尾螺旋作动器的刚度,并可方便实现间隙非线性的模拟,从而能较好地满足T尾颤振模型风洞试验的要求。
申请号:CN201020119161.X
申请日:2010/2/26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用于颤振模型平垂尾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撑杆[3]、U型弹簧[4]、上撑杆[5]、旋转支臂[7]、垂尾接头[11],其中,所述旋转支臂[7]上连接有平尾梁[8],平尾通过平尾梁[8]与旋转支臂[7]相接,所述旋转支臂[7]一端通过与垂尾接头[11]相铰接而与垂尾梁[1]相连,所述旋转支臂[7]的另一端端头前点通过间隙调节螺母[6]与上撑杆[5]相连,所述上撑杆[5]另一端与U型弹簧[4]一U型边相连,所述U型弹簧[4]的另一U型边通过下撑杆[3]与垂尾梁[1]相连。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的微型电动舵机
标题:一种用于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的微型电动舵机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弹性风洞试验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的微型电动舵机。微型电动舵机包括减速器、直流电机、支架、功放设备、A/D模块、微机、外部舵偏指令信号、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测量齿轮Ⅱ、角位移传感器测量输入轴、角位移测量齿轮Ⅰ和减速器输出轴。本实用新型采用数字控制,可根据要求随时调整控制算法,并将舵机执行机构、功放设备和数字控制器进行了分离,在保证舵机输出转矩和频响特性的前提下,使舵机体积和重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舵机机械连接部分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对试验模型动力特性影响小;舵机和舵面采用同轴布置,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精度。
申请号:CN201020238157.5
申请日:2010/6/2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的微型电动舵机,其特征是,微型电动舵机包括减速器[1]、直流电机[2]、支架[3]、功放设备[4]、A/D模块[5]、微机[6]、外部舵偏指令信号[7]、角位移传感器[8]、角位移测量齿轮Ⅱ[9]、角位移传感器测量输入轴[10]、角位移测量齿轮Ⅰ[11]、减速器输出轴[12],减速器[1]的一端与直流电机[2]的一端配套连接,减速器[1]的另一端与支架[3]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直流电机[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支架[3]上,角位移测量齿轮Ⅰ[11]与减速器输出轴[12]通过间隙配合和螺钉连接;角位移传感器[8]通过螺钉与支架[3]连接,角位移测量齿轮Ⅱ[9]与角位移传感器测量输入轴[10]通过间隙配合、螺钉连接;角位移测量齿轮Ⅱ[9]与角位移测量齿轮Ⅰ[11]啮合,角位移传感器[8]与A/D模块[5]相接,A/D模块[5]输出通过导线与功放设备[4]相连,A/D模块[5]通过插槽与微机[6]主板相连;试验模型主梁与支架[3]相连,减速器输出轴[13]与试验模型的舵面转轴通过四方孔和销子相连。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机构
标题:一种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机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结构。所述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结构由盲孔螺套、盲孔、限位销、螺杆末端倒角、限位销孔、螺杆、定位标记组成。其中,螺杆装在盲孔螺套上,限位销装在限位销孔中,限位销孔打在螺杆末端倒角上,定位标记作在螺杆头部。所述定位标记和限位销孔中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限位销孔垂直打在螺杆末端倒角上,螺杆末端倒角与螺杆轴线夹角α在30°~60°之间。所述盲孔直径φ比盲孔螺套螺纹退刀槽直径D4多1mm。本实用新型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结构通过装在螺杆末端倒角上的限位销可限制螺杆的拧出,从而避免由于操作者的疏忽而把螺杆旋出盲孔螺套,而且参照定位标记,可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方便拆卸螺杆。
申请号:CN201020267373.2
申请日:2010/7/20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盲孔螺套螺杆防拧出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盲孔螺套(1)、盲孔(2)、限位销(3)、螺杆末端倒角(4)、限位销孔(5)、螺杆(6)、定位标记(7)组成,其中所述螺杆(6)装在盲孔螺套(1)内的盲孔内,限位销(3)装在限位销孔(5)中,限位销孔(5)打在螺杆末端倒角(4)上,所述螺杆末端倒角(4)与螺杆(6)轴线间的夹角在30°~60°之间,所述定位标记(7)作在螺杆(6)头部侧端,且与限位销孔(5)中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盲孔(2)直径比盲孔螺套螺纹退刀槽直径大,二者之间形成一台阶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