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目标靶球夹钳

标题:一种目标靶球夹钳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目标靶球夹钳,该夹钳为圆柱杆组件与环形夹的组合体结构,其中圆柱杆组件包括手柄(1)、加长杆(2)、连接杆(3);环形夹由夹柄(4)和(17)、夹架(5)和(11)、两个螺栓(6)、两个螺母(7)、两个垫片(8)、磁力座(9)和(10)、弓形夹(12)、圆头螺栓(13)、蝶形螺母(14)、垫片(15)、旋转轴(16)、弹簧(18)、限位销(19)和(20)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夹持可靠,磁力座可微量偏摆,连接杆可俯仰摆动,更适宜于动态测量及适用于多种复杂测量场合。

申请号:CN201020125046.3

申请日:2010/3/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目标靶球夹钳,为圆柱杆组件与环形夹的组合体结构,圆柱杆组件包括手柄(1)、加长杆(2)、连接杆(3);环形夹由夹柄(4)和(17)、夹架(5)和(11)、两个螺栓(6)、两个螺母(7)、两个垫片(8)、磁力座(9)和(10)、弓形夹(12)、圆头螺栓(13)、蝶形螺母(14)、垫片(15)、旋转轴(16)、弹簧(18)、限位销(19)和(20)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磁力座(9)通过螺栓(6)、螺母(7)和垫片(8)螺接于半圆环形夹架(5)上,磁力座(10)以相同的方式对称安装在半圆环形夹架(11)上;两磁力座(9)、(10)磁性工作面相对;磁力座(9)、(10)下方分别安装限位销(19)、(20);两个螺栓(6)分别与夹架(5)、(11)间隙配合,磁力座(9)、(10)可分别绕螺栓(6)的轴微量偏摆;限位销(19)、(20)可限制磁力座(9)、(10)偏摆量。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二余度收放控制系统

标题:一种二余度收放控制系统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余度收放控制系统,由结构相同的收放控制器1和收放控制器2组成,收放控制器1和收放控制器2之间通过电缆实现交叉通讯;每个收放控制器内部包含接近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手柄信号采集电路、中央处理器、看门狗电路、主备切换电路和输出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冗余设计技术大大提高了执行起落架和舱门收放控制的任务可靠性;能实现电传控制并比以往的机械操纵系统在重量上能有大幅度的降低;将复杂的起落架和舱门收放顺序逻辑编制成软件加载在收放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中,便于后续的升级和维护。

申请号:CN201020259808.9

申请日:2010/7/16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二余度收放控制系统,其特征是,由结构相同的收放控制器1和收放控制器2组成,收放控制器1和收放控制器2之间通过电缆实现交叉通讯;每个收放控制器内部包含接近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手柄信号采集电路、中央处理器、看门狗电路、主备切换电路和输出驱动电路。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滚动轴承滑轨摩擦磨损试验机

标题:滚动轴承滑轨摩擦磨损试验机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往复运功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滚轮,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固定夹头、另一侧设有活动夹头,机架上设有使各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以及控制各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不同水平拉应力对襟翼和缝翼表面磨损性能的影响,不同垂直接触载荷对襟翼和缝翼表面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检测得到的数据判断材料是否符合相关需要;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精度高的液压驱动方式实现各装置的工作,使检测得到的数据更具精确性。

申请号:CN201020509599.9

申请日:2010/8/30

申请人: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首项权利要求:滚动轴承滑轨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往复运功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滚轮,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固定夹头、另一侧设有活动夹头,机架上设有使各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以及控制各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新型飞机刹车液压保险装置

标题:一种新型飞机刹车液压保险装置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飞机刹车液压保险装置,由定量体本体(1)和旁通部分(2)两部分组成,旁通部分(2)有旁通锁定功能,正常刹车时,液压油通过定量体本体(1),可以正常通过和返回;刹车排气时,人工操纵手柄(3),将液压保险装置从定量体本体(1)转换到旁通部分(2)并锁定,使液压保险装置处于旁通位置,这样避免了刹车排气时液压保险装置关闭;液压保险装置定量容积约为一个刹车机轮一次最大刹车用油的1.5~2倍之间。该液压保险装置具有自主旁通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维修性;减小液压保险装置定量容积,减少液压油的大量流失,提高系统节能环保水平。

申请号:CN201020259793.6

申请日:2010/7/16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飞机刹车液压保险装置,由定量体本体(1)和旁通部分(2)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旁通部分(2)中安装有人工操纵手柄(3)。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带有轮子的支脚

标题:一种带有轮子的支脚

摘要:本发明涉及飞机保障设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带有轮子的支脚。该支脚包括螺杆、轮子安装板、把手、螺套、压盖、底座、螺钉、螺母偏心回转轮。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偏心回转轮内藏于螺套的球壳内部,使用时如需要移动设备,握住把手向上拧螺套,螺套将带着压盖和底座上升,直至露出回转轮的偏心轮,这样轮子完全着地承力,推动设备移动;如需要支脚着地支撑,握住把手向下拧螺套,螺套将带着压盖和底座下降,直至支脚完全着地受力。因此,本发明实现了轮子和支脚的有机整合,节省了空间、减轻了设备重量,有效解决上述支脚和轮子完全分离的问题。

申请号:CN201110041250.6

申请日:2011/2/17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带有轮子的支脚,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轮子安装板(2)、把手(3)、螺套(4)、压盖(5)、底座(6)、螺钉(7)、螺母(8)、偏心回转轮(9);所述螺杆(1)为根部带有外螺纹的圆管结构;所述螺套(4)上部为带有内螺纹的圆环柱筒结构,下部为倒球罐体结构;所述螺套(4)套在螺杆(1)上螺纹连接;所述轮子安装板(2)固定在螺杆(1)的底端,偏心回转轮(9)固定在轮子安装板(2)的下表面;所述把手(3)安装于螺套(4)两侧;所述压盖(5)由两个对称的半球壳体结构组成,套在螺套(4)的球罐体结构部位上,底座(6)与压盖(5)通过螺钉(7)、螺母(8)螺接FSA00000437036600011.tif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发动机舱固定式灭火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发动机舱固定式灭火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舱固定式灭火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其优化步骤包括管路优化和仿真分析。该固定式灭火系统性能优化方法能够完整仿真优化出各种机型的发动机舱内灭火系统的性能及部件参数,包括灭火系统中涉及的灭火剂量的选择、灭火管路管径的优化确定、灭火管路内灭火剂的流量及压力、灭火喷嘴处的压力及流量、发动机舱内灭火剂浓度场的分布情况、灭火剂浓度的持续时间等,可以对各种飞机机型的发动机舱内的固定式灭火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避免系统详细方案阶段出现返工,从而缩短系统研制周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率,降低系统研制成本。

申请号:CN201110037670.7

申请日:2011/2/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发动机舱固定式灭火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其优化步骤是,(一)优化管路:
步骤a,根据飞机灭火系统方案,设定固定式灭火系统管网结构、目标流量参数;
步骤b,在固定式灭火系统每个分支处设1个节点,按照节点划分为多个管段,划分后长度超过3米的管段增加节点,再将该管段进一步划分;
步骤c,以系统设计流量为设计目标,以系统管径为设计变量,采用GB50163-92中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固定式灭火系统的流量、压力、灭火剂密度、管径进行计算;
步骤d,根据步骤c的计算结果判断管径计算是否满足流量设计目标,若不满足,调整系统管径,重复步骤c;若满足流量设计目标,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e,根据步骤d管径计算结果,以系统流量为计算变量,校准管路系统流量;
步骤f,输出灭火系统管网计算管径、流量、压力计算结果,作为系统设计和仿真分析的输入;
(二)仿真分析
步骤a,建立发动机舱的网格模型;
步骤b,以灭火系统管网输出的流量、压力作为设计输入建立分析模型;
步骤c,将步骤a和步骤b输入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中,进行计算,得到灭火剂浓度场、灭火区域内气流流场、灭火区域温度场、灭火区域压力场。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定管径超声波流量计传感器安装卡座

标题:一种定管径超声波流量计传感器安装卡座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管径超声波流量计传感器安装卡座,由矩形板(1)、(2)、卡座基体(3)、底座(4)组成;卡座基体(3)为一长方体,其尺寸为长L×宽D×高H;矩形板(1)、(2)、卡座基体(3)共同组成了横截面为“工”字形的卡座上部,“工”字形左右两侧为安装传感器的对称矩形槽;底座(4)为沿长度方向开有弧形槽的长方体,弧形槽的直径与需要测量的管外径相同,其弧面顶部与“工”字形卡座上部的矩形槽底面连通,使安装在矩形槽中的传感器能与管壁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安装卡座在同管径、同壁厚、同材料、同介质的多路、重复测量场合实现了快速测量,减少了测量过程,缩短了试验周期,保证了测量精度,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解决了超声波流量计传感器安装间距的准确和沿径向安装问题。

申请号:CN201020259812.5

申请日:2010/7/16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定管径超声波流量计传感器安装卡座,由矩形板(1)、(2)、卡座基体(3)、底座(4)组成,其特征是,卡座基体(3)为一长方体,其尺寸为长L×宽D×高H;卡座基体(3)的长L由测量管路的外径、壁厚、管的材质和液体介质确定;宽D由传感器的宽度加正偏差确定;高H由传感器的高度加负偏差决定;矩形板(1)、(2)的高度与卡座基体(3)高度相同;矩形板(1)、(2)、卡座基体(3)共同组成了横截面为“工”字形的卡座上部,“工”字形左右两侧为安装传感器的对称矩形槽;底座(4)为沿长度方向开有弧形槽的长方体,其长与矩形板(1)、(2)的长相等,宽与矩形板(1)、(2)之间的间距一致;弧形槽的直径与需要测量的管外径相同,其弧面顶部与“工”字形卡座上部的矩形槽底面连通,使安装在矩形槽中的传感器能与管壁直接接触。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一种飞机燃油量测量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燃油量测量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燃油量测量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综合考虑飞机燃油量测量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基本原则,针对现代飞机油箱结构复杂、功能部件繁多、测量精度要求高等特征,提出了一种系统、全面、通用性强的油量测量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燃油箱油液模型;其次,进行传感器可行性布置区域划分、离散及可行性安装线生成;再次,用底部与顶部不可测油量约束优化传感器布局;最后,根据测量连续性与姿态误差约束优化传感器布局,得到最终传感器布局优化结果。本发明通用性强,便于实现程序开发,进而改善了系统设计手段,提高了系统设计效率,能够满足现代飞机油量测量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的需要。

申请号:CN201110037697.6

申请日:2011/2/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燃油量测量传感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其步骤如下:
(1)、传感器可行性布置区域划分、离散及可行性安装线生成
1.a).将油箱结构模型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提取燃油箱油液模型;
1.b).根据燃油的串通性能及翼肋的密封性能,将燃油箱油液模型划分成多个用于传感器布局的测算单元;
1.c).针对各测算单元油液模型,提取油液模型底面和顶面;
1.d).根据传感器布置避开燃油泵位置、吸油口位置、燃油剧烈流动位置、气泡析出位置、维护口盖位置的原则,及传感器便于在翼肋、长桁上安装的原则,在油液模型底面或顶面划分出油量传感器可以布置的所有区域面;
1.e).针对传感器可以布置的所有区域面,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对曲面进行离散化的工具,将可行性布置区域进行离散,生成区域离散点;
1.f).根据燃油测量系统设计要求,对传感器安装方向角度范围进行离散,得到传感器安装方向角度离散数据;
1.g).在可行性区域离散点及安装方向离散数据的基础上,生成分布于测算单元底面和顶面之间的安装线集合;
1.h).根据油量传感器与油箱壁距离的要求,上下压缩一定距离作为有效地传感器安装线集合。
(2)、用底部与顶部不可测油量约束优化传感器布局
2.a).对油量测量设计滚转角和俯仰角范围,按照一定间隔进行离散,得到俯仰角与滚转角任意组合离散数据集合;
2.b).以可行性传感器安装线集合和底部与顶部不可测油量要求为基础,通过自动切削油箱模型,得到任意姿态组合对下满足底部或顶部不可测油量要求的传感器安装线集合;
2.c).对各姿态组合下的约束结果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首先寻找任意两个公共部分最多的传感器集合,并进行合并,如果公共数量大于传感器安装线集合总数的15~30%,则取消这两个集合,将合并结果作为新的合并初始对象,继续进行合并过程,直至公共部分最大数量少于传感器安装线集合总数的15~30%值为止,得到合并后的满足底部和顶部不可测油量要求的传感器安装线集合;
(3)、测量连续性与姿态误差约束优化传感器布局
3.a).针对单个测算单元,设置传感器布置数量为n,n为正整数,n初值为1,n按照n=n+1逐个递增;
3.b).针对单个测算单元,在给定传感器布置数量n的前提下,设置满足底部和顶部不可测油量要求的传感器安装线集合分组数为i,i为正整数,i初值为1,i按照i=i+1逐个递增,i取值范围为1~n;
3.c).将合并后的传感器安装线集合个数定义为m,将m个集合划分成i组,得到所有划分组合;
3.d).针对每一个划分组合,求取各组传感器安装线集合的交集,交集共i组,判断交集是否为空集;
3.e).针对每一个划分组合得到的传感器安装线交集组,如果交集组没有空集,则交集组与j=n-i个有效地可行性传感器安装线集合组成计算组合,计算组合内包含n个非空传感器安装线集合;如果交集组中有空集,则跳出此步,返回到3.d)步,计算其它划分组合;
3.f).针对每一个计算组合,对n个非空集传感器安装线集合进行区域划分,划分出多个小区域,并确定距小区域中心最近的传感器安装线,以距中心最近的传感器安装线代表小区域,任意组合得到多组距小区域中心最近的安装线组;
3.g).针对每一安装线组,进行油位测量连续性约束判断,判断方法为:对各极限设计姿态组合下,10%~90%油量情况下,始终有传感器安装线与油平面相交,则满足连续性要求,继续进行下一步,如果不相交,则不满足连续性要求,则跳出此步,返回到3.f)步,计算其它组合;
3.h).针对每一个满足连续性要求的安装线组,进行各姿态组合不同油位处姿态误差计算,寻找姿态误差之和最小的小区域组合;
3.i).如果小区域内传感器数量大于传感器安装线集合总数的10~20%,则返回到3.f)步,继续进行划分计算,直到区域内传感器数量小于传感器安装线集合总数的10~20%为止;
3.j).对每一个小区域组合,计算所有安装线组合总姿态误差,总姿态误差最小的即为最优安装线组合;
3.k).判断最优安装线组合姿态误差是否满足系统姿态误差设计要求,如果满足,则最终传感器数量为此时的n值,传感器布局结果为此最优安装线组合;如果不满足,n=n+1,返回到3.a)步,重新进行计算。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机舱烟雾探测系统设计布局优化方法

标题:一种机舱烟雾探测系统设计布局优化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机舱的烟雾探测系统设计布局优化方法。该布局优化方法给出了机舱烟雾探测系统的布局设计优化方法,对于任意飞机机舱,能够得出所需烟雾探测器的最小数量和满足系统响应时间要求的布局,适用于各种尺寸和构型的飞机机舱;火源位置的选择方法考虑了机舱内火灾发生的边缘位置,同时考虑了烟雾探测器保护区域的边缘位置,能够有效的验证出机舱烟雾探测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申请号:CN201110037682.X

申请日:2011/2/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机舱烟雾探测系统设计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布局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飞机机舱的图纸或三维模型,计算出机舱烟雾探测系统需要保护的区域的总面积;步骤b:用机舱烟雾探测系统需要保护的区域总面积除以烟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并取整数,得到所需烟雾探测器的最小数量;步骤c:按照均匀布置的原则对烟雾探测器进行初步布置;步骤d:根据飞机机舱的实际尺寸、典型货物装载构型和烟雾探测器的初步布置位置,在烟雾仿真工具中建模;步骤e: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步骤f:对模型设置各种属性和边界条件,包括根据飞机环控系统的实际情况设置机舱供气口和排气口属性,壁面、地板、货物集装箱和各种设施的材料属性,一个火源的位置和参数,烟雾探测器性能参数;火源位置的选择方法:在飞机机舱的俯视图中首先选取相邻两个烟雾探测器连线的中点,再向货物装载区域边界进行投影则得到一个发烟点,按此方法重复,能够得到机舱内的所有火源位置,它们都位于机舱地板平面上;步骤g:用烟雾仿真工具对烟雾探测系统性能进行仿真;步骤h:选择其余火源位置,重复步骤f、步骤g,直到完成所有火源位置的仿真;步骤i:查看步骤g和步骤h所有的结果,判断机舱烟雾探测系统的响应时间t是否小于规定响应时间T;若t>T,取离火源最近的两个烟雾探测器中响应时间更长的一个,将其移动到离火源更近的位置,其它条件不变,再次进行计算。步骤j:重复步骤f到步骤i,直到烟雾探测器的布置满足规定响应时间要求。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漏油收集装置

标题:一种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漏油收集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管路系统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燃油导管柔性连接的导管柔性接头漏油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包括左支撑套、弹簧挡圈、连接套、密封圈、漏油管嘴、卡箍和右支撑套,左支撑套的一端、右支撑套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柔性接头左右两端的飞机燃油导管上,左支撑套的另一端设有挡台,挡台上开有一个密封槽,右支撑套的另一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卡箍的右凸缘;连接套的一端开有安装弹簧挡圈的卡槽,另一端设置用于安装卡箍的左凸缘,连接套通过卡箍和弹簧挡圈,安装在左支撑套和右支撑套上,漏油管嘴焊接在连接套上。本发明具有柔性补偿作用,保证了工作可靠性。

申请号:CN201110037685.3

申请日:2011/2/15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包括左支撑套、弹簧挡圈、连接套、密封圈、漏油管嘴、卡箍和右支撑套,左支撑套的一端、右支撑套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柔性接头左右两端的飞机燃油导管上,左支撑套的另一端设有挡台,挡台上开有一个密封槽,右支撑套的另一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卡箍的右凸缘;连接套的一端开有安装弹簧挡圈的卡槽,另一端设置用于安装卡箍的左凸缘,连接套通过卡箍和弹簧挡圈,安装在左支撑套和右支撑套上,漏油管嘴焊接在连接套上,密封圈安装在左支撑套和右支撑套上的密封槽中。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