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变角度循环加载方法

标题:一种连续变角度循环加载方法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变角度循环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飞机操纵系统的结构特性,在操纵系统的载荷输入端(O2)设置输入作动筒(A),在操纵系统的载荷输出端(O5)布置输出作动筒(E);(2)根据实测或按照规范,给出输入作动筒A在不同的操纵位置下的输入载荷与位移的关系,即给出输入作动筒(A)的载荷谱P1及对应的位移谱W1,结合操作系统结构、传力特性及输入作动筒(A)和输出作动筒(E)的位置,按照操纵系统受力平衡原理推算出输出作动筒(E)的载荷谱P2及对应的位移谱W2等步骤。

申请号:CN201410535711.9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连续变角度循环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飞机操纵系统的结构特性,在操纵系统的载荷输入端(O2)设置输入作动筒(A),在操纵系统的载荷输出端(O5)布置输出作动筒(E);(2)根据实测或按照规范,给出输入作动筒A在不同的操纵位置下的输入载荷与位移的关系,即给出输入作动筒(A)的载荷谱P1及对应的位移谱W1,结合操作系统结构、传力特性及输入作动筒(A)和输出作动筒(E)的位置,按照操纵系统受力平衡原理推算出输出作动筒(E)的载荷谱P2及对应的位移谱W2;(3)在试验加载过程中,输入端作动筒(A)根据载荷谱P1进行载荷控制同时符合对应的位移谱W1、输出端作动筒(E)进行位移控制,符合载荷谱P2及对应的位移谱W2,完成一次加载,重复前面过程,实现连续变角度循环加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调间隙的组合式颤振模型

标题:一种可调间隙的组合式颤振模型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间隙的组合式颤振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段[1]、梁架[2]、连接弹簧片[3],框段[1]又分为上框段[1-1]和下框段[1-2]两部分,上框段[1-1]和下框段[1-2]之间可拆卸连接,连接弹簧片[3]安装在下框段[1-2]上连接相邻的下框段[1-2],相邻的下框段[1-2]又通过连接弹簧片[3]与梁架[2]连接成为一体,连接弹簧片[3]用于调节相邻下框段[1-2]之间的间隙。

申请号:CN201410535670.3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可调间隙的组合式颤振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段[1]、梁架[2]、连接弹簧片[3],框段[1]又分为上框段[1-1]和下框段[1-2]两部分,上框段[1-1]和下框段[1-2]之间可拆卸连接,连接弹簧片[3]安装在下框段[1-2]上连接相邻的下框段[1-2],相邻的下框段[1-2]又通过连接弹簧片[3]与梁架[2]连接成为一体,连接弹簧片[3]用于调节相邻下框段[1-2]之间的间隙。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舵面应急保护装置

标题:一种舵面应急保护装置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舵面应急保护装置,包括舵面[1]和舵面转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销[3]和卡位器[4],舵面转轴上安装有卡位销,卡位销的安装轴线与舵面转轴轴线不重合,卡位器固定在飞机安定面[5]上,通过卡位销和卡位器实现舵面相对于飞机安定面的位移限定。

申请号:CN201410535098.0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舵面应急保护装置,包括舵面[1]和舵面转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销[3]和卡位器[4],舵面转轴上安装有卡位销,卡位销的安装轴线与舵面转轴轴线不重合,卡位器固定在飞机安定面[5]上,通过卡位销和卡位器实现舵面相对于飞机安定面的位移限定。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低速颤振模型通用整流装置

标题:一种低速颤振模型通用整流装置

摘要:本发明一种低速颤振模型通用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底座[1]、整流罩[2]、维修口盖[3]和整流贴合部件[4]、肋板[5]、专用连接件[6]和试验件[7],承力底座[1]与风洞侧壁或地板固连,整流罩[2]内安装有连接肋板[5],整流罩[2]通过连接肋板[5]与承力底座[1]固连在一起,专用连接件[6]可拆卸的连接在承力底座[1]上,整流罩[2]中段与试验件[7]对应的位置设有维修口盖[3],维修口盖[3]上开设有整流贴合部件[4],试验件[7]穿过整流贴合部件[4]与专用连接件[6]固连。

申请号:CN201410534684.3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低速颤振模型通用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底座[1]、整流罩[2]、维修口盖[3]和整流贴合部件[4]、肋板[5]、专用连接件[6]和试验件[7],承力底座[1]与风洞侧壁或地板固连,整流罩[2]内安装有连接肋板[5],整流罩[2]通过连接肋板[5]与承力底座[1]固连在一起,专用连接件[6]可拆卸的连接在承力底座[1]上,整流罩[2]中段与试验件[7]对应的位置设有维修口盖[3],维修口盖[3]上开设有整流贴合部件[4],试验件[7]穿过整流贴合部件[4]与专用连接件[6]固连。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风洞模型表面压力测试装置

标题:一种风洞模型表面压力测试装置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洞模型表面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风洞模型基体[2],安装在风洞壁[1]上,有若干块压电晶体薄膜[3]作为测量气流压力的传感器,将压电晶体薄膜贴在风洞模型基体侧壁;一个多通道电荷放大器[4],它的输入端与压电晶体薄膜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起到放大电信号的作用,它的输出端与一个多通道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5],将电信号转换为压力信号,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一个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数据处理器[6],用来实现压力信号的分析处理,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一个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显示器[7],实时显示模型表面的压力大小及其分布情况。

申请号:CN201410535099.5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风洞模型表面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风洞模型基体[2],有若干块压电晶体薄膜[3]作为测量气流压力的传感器,将压电晶体薄膜[2]贴在模型基体[1]侧面;一个多通道电荷放大器[4],它的输入端与压电晶体薄膜[3]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起到放大电信号的作用,它的输出端与一个多通道A/D转换器[5]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5],将电信号转换为压力信号,A/D转换器[5]的输出端与一个数据处理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数据处理器[6],用来实现压力信号的分析处理,数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一个显示器[7]的输入端相连;显示器[7],实时显示模型表面的压力大小及其分布情况。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快速的飞机座舱高度告警模块的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快速的飞机座舱高度告警模块的设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飞机座舱高度告警模块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选择模拟压力传感器来测量驾驶舱的高度,传感器信号类型为4-20mA电流信号;b)选择飞机驾驶舱高度告警启动值为H,对应的模拟传感器电流值为I;c)选择飞机驾驶舱高度告警关闭值为h,对应的模拟传感器电流值为i;d)设计高度告警模块。e)当驾驶舱安装的模拟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电流值大于等于为I时,高度告警模块启动高度告警,发出“驾驶舱高度告警”28V信号,当电流值小于i时,关闭高度告警,发出“驾驶舱高度告警”开信号。

申请号:CN201410535906.3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快速的飞机座舱高度告警模块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模拟压力传感器来测量驾驶舱的高度,传感器信号类型为4-20mA电流信号;b)选择飞机驾驶舱高度告警启动值为H,对应的模拟传感器电流值为I;c)选择飞机驾驶舱高度告警关闭值为h,对应的模拟传感器电流值为i;d)设计高度告警模块:该高度告警模块为模拟电路板,其输入是模拟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输出是“驾驶舱超4500米高度告警”,信号类型是28V/开;e)当驾驶舱安装的模拟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电流值大于等于为I时,高度告警模块启动高度告警,发出“驾驶舱高度告警”28V信号,当电流值小于i时,关闭高度告警,发出“驾驶舱高度告警”开信号。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翼面随动密封结构

标题:一种翼面随动密封结构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翼面随动密封结构,包括橡胶密封型材1、弹簧压片2和挡板3,挡板3一端可固定连接在可动翼面4上,橡胶密封型材1和弹簧压片2通过紧固件6固定在挡板3另一端,橡胶密封型材1位于机体蒙皮5和弹簧压片2之间,与机体蒙皮5接触的一端为三角形剖面形状,保证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机体蒙皮5接触,弹簧压片2采用弹簧钢结构,保证橡胶密封型材1与机体蒙皮5之间接触的预紧力,同时利用弹簧压片2的弹性扩张和压缩特性,保证橡胶密封型材1在挡板和机体蒙皮5之间产生弹性变形,实现气动密封。优化了翼面随动结构的密封形式,避免了橡胶密封型材的扭曲、撕裂,提高了气动密封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申请号:CN201410535807.5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翼面随动密封结构,包括橡胶密封型材(1)、弹簧压片(2)和挡板(3),挡板(3)一端可固定连接在可动翼面(4)上,橡胶密封型材(1)和弹簧压片(2)通过紧固件(6)固定在挡板(3)另一端,橡胶密封型材(1)采用橡胶材料,表面包覆聚四氟乙烯织物,位于机体蒙皮(5)和弹簧压片(2)之间,与机体蒙皮(5)接触的一端为三角形剖面形状,保证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机体蒙皮(5)接触,弹簧压片(2)采用弹簧钢结构,一端与橡胶密封型材(1)固定在挡板(3)上,另一端向机体蒙皮(5)的方向弯曲,半包覆橡胶密封型材(1)的三角形剖面形状,保证橡胶密封型材(1)与机体蒙皮(5)之间接触的预紧力,同时利用弹簧压片(2)的弹性扩张和压缩特性,保证橡胶密封型材(1)在挡板和机体蒙皮(5)之间产生弹性变形,实现气动密封。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可调干涉配合连接件

标题:一种可调干涉配合连接件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涉配合连接,连接件由锥形螺栓1、剪切套筒2、垫圈3、螺母4和开口销5组成。锥形螺栓一端为六角头和外螺纹圆柱头两种端头组合的形式,另一端采用标准外螺纹形式,剪切套筒采用带轴向缝隙的内径截面为锥形的中空管状结构,锥形螺栓光杆采用外径截面为锥形的结构,锥形螺栓光杆安装在剪切套筒内,连接件安装完成后通过调节螺栓拧紧力矩大小,得到不同的干涉配合尺寸。本发明使飞机上可调干涉配合部位的干涉配合尺寸调节方便,拆卸安装简单,有效缩短机上连接件的拆装时间,缩短维护时间,避免损伤机体耳片,安全简单快捷。

申请号:CN201410535806.0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可调干涉配合连接件,其特征是,包括锥形螺栓(1)、剪切套筒(2)、垫圈(3)、螺母(4)和开口销(5);锥形螺栓(1)光杆采用外径截面为锥形的结构,一端为六角头和外螺纹圆柱头两种端头组合的形式,另一端采用标准外螺纹,剪切套筒(2)为中空管状结构,采用带轴向缝隙的锥形内径截面形式,与锥形螺栓(1)配合,通过螺母的挤压可调整剪切套筒(2)的轴向缝隙大小,进而调整剪切套筒(2)的外径,起到调整干涉量的作用。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钛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

标题:一种钛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

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制造方法,它可以克服传统制造技术的弊端,弥补周期长的缺点,提高经济性,以解决大型钛合金板材的制造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同牌号的原材料:板材;(2)针对所需成型板材的厚度,选择一定厚度的板材,确定板材的数量;(3)对板材表面进行粗加工,获得可实施热等静压成形的基体表面;(4)采用热等静压成形工艺制造所需厚度的板材;(5)按零件图纸要求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完成板材的制造。

申请号:CN201410535796.0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钛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同牌号的原材料:板材;(2)针对所需成型板材的厚度,选择一定厚度的板材,确定板材的数量;(3)对板材表面进行粗加工,获得可实施热等静压成形的基体表面;(4)将板材叠加,采用热等静压成形工艺制造所需厚度的板材;(5)按零件图纸要求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完成板材的制造。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部件测力风洞试验的模型缝隙结构设计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部件测力风洞试验的模型缝隙结构设计方法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部件测力风洞试验的模型缝隙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天平连接的测力部件与机身之间的缝隙采用迷宫槽式结构。迷宫槽能够有效防止气流直接从翼根部的缝隙窜通,减小了气流在此处形成窜流对机翼及全机载荷测量的影响。

申请号:CN201410535668.6

申请日:2014/10/11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部件测力风洞试验的模型缝隙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天平连接的测力部件与机身之间的缝隙采用迷宫槽式结构。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