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

标题: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安装机构

摘要:本发明属于传感器安装技术,涉及一种线式传感器在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的安装机构。所述的安装机构,包括用于固定传感器线体的线体安装支架和用于固定传感器端头的端头安装支架,其中,该线体安装支架包括卡箍、衬套、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以及螺栓螺母,其中,所述用于包覆固定传感器线体的衬套由卡箍夹紧,再锁紧固定在线性非金属安装支架上。所述端头安装支架包括长孔卡箍、锁紧螺母、端头非金属安装支架、螺栓螺母垫圈,其中,所述长孔卡箍由相互垂直的底边和侧边构成,其中,侧边上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传感器端头,底边与端头非金属安装支架连接固定。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可以和飞机上绝热套管灵活组合使用,实用可靠。

申请号:CN201210189006.9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线式传感器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传感器线体的线体安装支架和用于固定传感器端头的端头安装支架,其中,该线体安装支架包括卡箍、衬套、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以及螺栓螺母,其中,线体非金属安装支架为连接固定在高温管路绝热套管上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用于包覆固定传感器线体的衬套由卡箍夹紧,再由螺栓螺母锁紧固定在线性非金属安装支架上;所述端头安装支架包括长孔卡箍、锁紧螺母、端头非金属安装支架、螺栓螺母垫圈,其中,所述端头非金属安装支架包括与高温管路绝热套管表面相匹配,并与高温管路绝热套管相连的底部,以及设置在底部上的固定条,所述长孔卡箍由相互垂直的底边和侧边构成,其中,侧边上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线性传感器端头,底边通过螺栓螺母垫圈与固定条连接固定。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发动机供油压力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发动机供油压力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供油压力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所述供油压力调节系统包括集油箱、引射泵、单向活门、调压阀。所述集油箱内置供油泵,该供油泵出口管路一路直接与引射泵连通,另一路顺次经单向活门、调压阀向发动机供油;另外,集油箱具有一路直接与调压阀后端相连的吸力供油管路,该管路上有单向活门,避免燃油回流;其中,调压阀根据其入口燃油流量大小,对流道阻力损失进行逆向调节以保证调压阀出口压力恒定。该发明既确保了供油泵出口引射泵入口的动流高压,又确保了向发动机提供符合压力要求的燃油,同时不影响发动机吸力供油功能,保证了飞机使用和飞行安全。

申请号:CN201210189068.X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发动机供油压力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活门(1)、发动机(2)、调压阀(3)、供油泵(4)、引射泵(5)、出口压力(6)、环境压力感受端(7)、入口压力(8)、集油箱(9)、输油箱(10),所述集油箱(9)内置供油泵(4),该供油泵(4)出口管路一路直接与引射泵(5)连通,另一路顺次经单向活门(1)、调压阀(4)向发动机(2)供油;另外,集油箱(9)具有一路直接与调压阀(3)后端相连的吸力供油管路,该供油管路上设置有单向活门(1),避免燃油回流;其中,调压阀(3)为能够根据入口压力大小,对流道阻力损失进行逆向调整的柱塞式流量调节阀。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采用供油泵作为动力的空中放油装置

标题:一种采用供油泵作为动力的空中放油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供油泵作为动力的空中放油装置。所述采用供油泵作为动力的空中放油装置的第一供油泵(3)位于第一燃油箱(1)中,第一供油泵出口管路(8)与发动机供油管路(7)连通,第一供油泵出口管路(8)上设有第一单向活门(5),第一供油泵(3)和第一单向活门(5)之间分出放油管路(12),放油管路(12)上设有用于控制放油管路通断的电动阀门(11),放油管路(12)伸出飞机外。本发明采用供油泵作为动力,无需设立单独的增压泵或增压气源,结构简单,空中放油不影响发动机供油;电动阀门若故障不能关闭,仅能放出该燃油箱的燃油,安全性高。

申请号:CN201210188649.1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采用供油泵作为动力的空中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供油泵(3)位于第一燃油箱(1)中,第一供油泵出口管路(8)与发动机供油管路(7)连通,第一供油泵出口管路(8)上设有第一单向活门(5),第一供油泵(3)和第一单向活门(5)之间分出放油管路(12),放油管路(12)上设有用于控制放油管路通断的电动阀门(11),放油管路(12)伸出飞机外。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气引射系统

标题:一种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气引射系统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气通风冷却的引射系统。所述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气引射系统包括辅助动力舱、冷却进气口、引射器、排气管、辅助动力装置燃气喷口。其中,所述辅助动力舱内安装有辅助动力装置,冷却进气口安装在飞机蒙皮上,并通过冷却进气管道将冷却空气引入辅助动力舱内。所述引射器为由辅助动力舱末端收缩而成的喇叭形排气管,该引射器的出口即为排气管。设置在舱内辅助动力装置燃气喷口位于引射器喇叭形收敛处,并与排气管同轴,且相距入口一定距离,形成引射通道。本发明利用辅助动力装置排气动能,引射舱内空气,实现通风冷却,有效提高了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申请号:CN201210188903.8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气引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动力舱(3)、冷却进气口(1)、引射器(4)、排气管(5)、辅助动力装置燃气喷口(7),其中,所述辅助动力舱内安装有辅助动力装置,冷却进气口(1)安装在飞机蒙皮上,并通过冷却进气管道将冷却空气引入辅助动力舱内,所述引射器(4)为由辅助动力舱末端收缩而成的喇叭形排气管,该引射器(4)的出口即为排气管(5),设置在舱内辅助动力装置燃气喷口(7)位于引射器喇叭形收敛处,并与排气管同轴,且相距入口一定距离,形成引射通道。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蚕茧包裹式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罩

标题:一种蚕茧包裹式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罩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蚕茧包裹式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罩。所述蚕茧包裹式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罩由上蚕茧和下蚕茧组成,所述上蚕茧包括对上对接边、加强框、安装环、上壳体,上对接边通过螺栓安装在上壳体底部边框上,两个安装环设置在上壳体的上表面,加强框安装在上壳体表面两个安装环之间。所述下蚕茧包括下对接边和下壳体,下对接边设置在下壳体顶部边框,上蚕茧和下蚕茧通过上、下对接边对接形成蚕茧包裹式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罩。本发明利用上蚕茧、下蚕茧和安装P型密封圈形成蚕茧包裹状防火罩,结构紧凑,重量轻,维护方便,密封性能好,同时可以简化灭火系统的设计,降低灭火剂的使用量,有效的对辅助动力装置进行防火、噪声隔离。

申请号:CN201210188905.7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蚕茧包裹式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罩,其特征是,防火罩包括上蚕茧(1)和下蚕茧(2);上蚕茧(1)包括上对接边(5)、加强框(4)、安装环(3)、上壳体(6),上壳体(6)为中空的半圆柱结构,表面开设有用于辅助动力装置管路通过的通孔,上对接边(5)安装在上壳体(6)底部边框上,上对接边(4)底部设置有用于提供支撑的“几”字形的框体,两个安装环(3)作为承力构件,设置在上壳体(6)的上表面,且安装环(3)上装有用于与飞机结构连接的安装环接头(7),加强框(4)作为上壳体(6)的骨架结构安装在上壳体表面两个安装环(3)之间;下蚕茧(2)包括下对接边(9)和下壳体(10),下对接边(8)设置在下壳体顶部边框,上蚕茧(1)和下蚕茧(2)通过上对接边(5)和下对接边(9)对接形成蚕茧包裹式辅助动力装置防火罩。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操纵钢索的安装滑套装置

标题: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操纵钢索的安装滑套装置

摘要:本发明属于机械连接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操纵钢索的安装滑套装置。本发明所述安装滑套装置包括安装滑套、滑套内垫,固定挡板和安装支座。其中安装滑套为三侧封闭、一侧开放的用于收容钢索的引导滑槽;滑套内垫沿引导滑槽设置,并且其内型面与操纵钢索之间保持径向间隙;固定挡板和安装支座设置在安装滑套两端,二者配合将引导滑套装置固定。本发明采用安装滑套对操纵钢索进行定位引导,可以有效减小操纵钢索在运动工程中产生的弯曲变形,从而减小运动空行程,提高操纵钢索的控制精度。同时,安装滑套的半封闭式引导滑槽结构,可以保证钢索伸缩时的自由径向位移,防止钢索在滑套内出现运动卡滞。

申请号:CN201210188449.6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操纵钢索的安装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滑套装置包括安装滑套(4)、滑套内垫(2),固定挡板(3)和安装支座(5);所述安装滑套(4)为三侧封闭、一侧开放的用于收容钢索的引导滑槽;所述滑套内垫(2)沿引导滑槽设置,与安装滑套(4)的引导滑槽内型面贴合,并且滑套内垫(2)的内型面与操纵钢索(1)的外型面之间保持径向间隙;所述固定挡板(3)和安装支座(5)设置在安装滑套(4)两端,二者配合将引导滑套装置固定。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新型故障定位方法

标题:一种新型故障定位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故障诊断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故障定位方法。本发明新型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对系统进行部件级划分,确定各个部件的特征值,并建立专家数据库;其次,利用传感器、测试通道、计算机获取部件的实时特征值;再次,计算机查询专家数据库得到理论判据,结合测试设备的精度生成实际判据;最后,对部件的工作状态作出判断,并进行显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系统故障进行动态跟踪,智能定位,并通过专家数据库的后台处理,可以降低操作门槛,使用简单,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并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申请号:CN201210188470.6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系统分解依据功能独立原则,对系统进行分解,分解为独立部件和连接件,其中,所分解的独立部件具有可探测的特征参数;步骤2.建立专家数据库先确定独立部件的能够表征该部件工作状态的特征参数,依据特征参数的工作状态建立理论量化判据,根据专家的理论量化判据形成计算机可操作的专家数据库;步骤3.探测各特征参数的数值获取系统各待测部件的特征参数;步骤4:消除测试误差结合测试设备的精度形成实际的量化判据上限和下限,消除测试误差,并根据量化判据上限和下限查询专家数据库,获得指定部件的理论量化判据;步骤5.工作状态的判定根据所采集的各待测部件特征参数和实际的量化判据,对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做出判断,进行故障定位。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标题:一种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空中放油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空中应急放油控制板、控制器、配电装置及被控对象。其控制方法为:由放油模式选择旋钮实现手动、自动模式转换及自动放油量预设,手动模式下自动控制无效。两种模式下放油启动控制方法及原理相同,即放油启动开关闭合瞬间通过自锁电路将控制继电器锁定为接通,实现放油启动。手动模式下通过放油停止开关实现停止放油,自动模式下由控制器根据预设放油量自动切断放油,也可由放油停止开关超控中断自动放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可靠的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减轻了机组操作负担,提高了系统控制的可靠性和飞机的安全性。

申请号:CN201210188901.9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飞机空中应急放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中应急放油控制板(1)、控制器(2)、配电装置(3)以及被控对象,其中,所述空中应急放油控制板(1)两路用于发送开关指令的控制通道分别与控制器(2)和配电装置(3)相连,控制器(2)用于发送自动指令的控制通道连接到配电装置(3)上,该配电装置(3)与被控对象相连,另外,所述控制器(2)用于发送自动指令的控制通道上设置有用于切断放油启动控制通道和放油控制输出通道的放油自动停继电器(9),该继电器的负极经手动优先继电器(10)的常闭触点接地,所述手动优先继电器(10)的控制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放油模式选择旋钮(11)其中一组开关的固定端连接,相应该组开关的手动档一端直接连接到机上电源,所述放油模式选择旋钮(11)的另一组开关的固定端接地,自动档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放油控制输出通道一端连接各被控对象,另一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到放油启动开关(6)的常开触点,一路经放油自锁继电器(8)其中一对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连接到放油停止开关(7)的常闭触点;放油启动控制通道一端经放油自动停继电器(9)另一对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接地,另一端经放油自锁继电器(8)的控制线圈连接到放油启动开关(6)的常开触点,所述放油启动开关(6)常开触点和放油停止开关(7)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均直接连接到机上电源。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平衡螺旋桨后气动旋转力矩的方法

标题:一种平衡螺旋桨后气动旋转力矩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平衡螺旋桨后气动旋转力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调节发动机轴线预安装位置,巧妙地在飞机轴线与发动机轴线之间设计一定的偏移量与夹角量,通过合理地选择下移量和偏转角度,可在牺牲少量推力的情况下平衡螺旋桨后的大部分气动旋转力矩,最终增加飞机的操稳性。本发明工作可靠、加工工艺简单,只需在安装发动机时,适当调节发动机轴线的安装位置即可,已经应用于我院LE500、LE500A、航模等型飞机上,解决了螺旋桨旋转气流对机身操稳造成的干扰,保证了飞机飞行的稳定。

申请号:CN201210189070.7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平衡螺旋桨后气动旋转力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平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从飞行剖面获取飞机典型飞行状态点的高度、速度等飞行状态信息;步骤b:获取该典型飞行状态点螺旋桨(2)后旋转气流对全机身(6)的气动旋转力矩N和该典型飞行状态点螺旋桨(2)的拉力F;步骤c:通过调节发动机安装架(7),当螺旋桨顺时针旋转时,将发动机轴线(4)向右偏转至与飞机对称平面(3)有一定夹角β≤3°;当螺旋桨逆时针旋转时,将发动机轴线(4)向左偏转至与飞机对称平面(3)有一定夹角β≤3°;并通过调节发动机安装架(7),将发动机轴线(4)下移至低于飞机构造水平线(3)一定距离D并与之平行;步骤d:根据关系式及β≤3°来循环优化,若步骤d中选取的D和β不满足上述关系式,则返回步骤d,重新选取D和β,直至上述关系式满足为止,获取最终的下移量D与偏角β,并确定发动机(1)的最终安装位置;FDA00001743638700011.jpg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一种抽吸供油模拟箱工作状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标题:一种抽吸供油模拟箱工作状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本发明属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抽吸供油模拟箱工作状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进气和抽气电液伺服调节阀、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电动离心泵、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其控制方法为先调节模拟箱内气压,使发动机低压泵入口压力或流量满足模拟要求;燃油从供油管路进入模拟箱致油位上升;当油位上升到最高点时,由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联合启动电动离心泵放油;当油位下降到最低点时,由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联合关闭电动离心泵,停止放油;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模拟箱内油位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如此循环反复,保持抽吸供油工作状态。本发明解决了多发、低压抽吸供油试验条件模拟难题。

申请号:CN201210188648.7

申请日:2012/6/8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首项权利要求:一种抽吸供油模拟箱工作状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电液伺服调节阀(1)、抽气电液伺服调节阀(2)、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3)、电动离心泵(4)、每台发动机抽吸供油模拟管路、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其中,进气电液伺服调节阀(1)和抽气电液伺服调节阀(2)均安装在模拟箱顶部,进气电液伺服调节阀(1)直接通大气,抽气电液伺服调节阀(2)与抽真空系统相连;所述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3)垂直安装在模拟箱顶部,其测杆长度至少等于模拟箱的高度,测杆上设置有随着液面高度的变化上下浮动并能产生相应的电流信号的浮球;所述电动离心泵(4)设置在模拟箱底部,其吸油口位于模拟箱内,油泵出口与回油管路连通,且泵油量大于供油管路进油量;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进气电液伺服调节阀(1)、抽气电液伺服调节阀(2)及发动机抽吸供油模拟管路相连,构成闭环控制;另外,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3)及电动离心泵(4)相连,构成闭环控制。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